稳定计算中500kV线路故障切除时间的确定.pdf_第1页
稳定计算中500kV线路故障切除时间的确定.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1 卷第 5 期 2 0 0 8年 1 0月 四 川 电 力 技 术 S i c h u a n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T e c h n o l o g y V0 1 3 1 No 5 Oc t , 2 0 0 8 稳定计算 中5 0 0 k V线路故障切除时间的确定 吴安平 ( 西南 电力设计 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2 1 ) 摘要: 在摸清和掌握 自身电网已投运的5 0 0 k V继电器和线路继电保护装置情况基础上, 本着兼顾电网安全性和经 济性的原则 , 合 理确定故障切除 时间。 关键词: 5 0 0 k V线路 ; 故障切除; 时间 Ab s t r a c t :Wi t h t h e k n o w l e d g e o n o p e r a t i o n o f fi e l d r e l a y s a n d l i n e r e l a y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v i c e s o f t r a n s mi s s i o n n e t wo r k s ,t h i s p a - p e r t rie s t o d e t e r mi n e r e a s o n a b l e v a l u e s o f f a u l t c l e a r i n g t i me u s e d f o r g ri d s t a b i l i t y s t u d y ,t a k i n g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b o t h d s e c u rit y a n d i nv e s t me n t Ke y wo r d s :5 0 0 k V t r a n s mi s s i o n l i n e ; f a u l t c l e a r a n c e ; t i me 中图分类号: T M7 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6 9 5 4( 2 0 0 8 ) 0 5 0 0 0 70 2 稳定计算中5 0 0 k V线路故障切除时间的确定不 是个新 问题 , 但 由于每人掌握 的信息不一样 , 认识并 不一致。如果能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 作到心 中有 数 , 对在规划设计和运行中更好地执行有关规定和要 求是十分必要 的。 1 决定故障切除时间的相关因素 电网故障切除时 间由断路器的全开断时间和继 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 其中断路器的全开断 时间约占故障切除时间的2 3以上。 断路器的全开断时间又由其固有的分闸时间和 熄弧时间两部分组成 , 5 0 0 k V断路器 的固有 分 闸时 间一般为 1 82 4 m s ; 熄弧时间离散性较强 , 一般为 8 2 3 m s 。中国 5 0 0 k V电网普遍采用的是 s 断路 器 , 该断路器一般有瓷柱式、 罐式和全( 半 ) 封闭式几 种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 其全开断时间大都不超 过 4 0 ms , 个别 的不超过 5 0 m s 。下表为 国内主要制 造厂家生产的 5 0 0 k V( s )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调查 表。 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也 由两部分组成 : 装置 自 身动作时间( 含信息比较判断时间) 和信息传输时 间。5 0 0 k V线路一般都配有两套全线速动保护 和两 套阶段式距离保护。对于近端故障 , 阶段式距离保护 可以直接动作 ( 不需要通道传输信 息) , 动作 时间最 长不超过 2 0 ms 。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 , 使近端 故障动作时间进一步缩短。2 0 0 0年以来, 由于在线 路保护装置中普遍增加了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 在近 端侧约2 0 的范围内发生故障, 保护动作时间可缩 短至 1 0 m s内。 远端故障需增加信息传输和进行信息比较判断 的时间。如果两套全线速动保护均选用光纤保护 , 动 5 0 0 k V( S F ) 断路器全开 断时间调查表 第 3 1 卷第 5 期 2 0 0 8年 l O月 四 川 电 力 技 术 S i c h u a n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Te c h n o l o g y Vo 1 31。 No 5 Oc t , 2 0 08 作时间最长不超过3 5 m s ( 其中信息传输时间为3 5 m s , 装置 自身动作时间为 2 5 3 0 m s ) ; 如果有一套选 用载波高频保护, 以此为准 , 动作时间最长不超过 4 O m s ( 其中信息传输时间为 1 01 5 m s , 装置自身动作 时间不超过 2 5 ms ) 。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与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之和即 为切除故障需要 的时间。不难看 出就技术水平本身 而言 , 5 0 0 k V电网故障切除时间可以达到 的指标是 : 近端故障不长于0 0 7 S ( 7 0 m s ) , 远端故障不长于 0 0 9 s ( 9 0 ms ) 。 2 有关规程对故障切除时间的规定 1 9 8 7年水利电力部颁发的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计算暂行规定 是 目前仍在参照执行的一个规定。 该规定第2 5 条中明确的5 0 0 k V故障切除时间可供 选择的有关数据是 :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为4 0 ms 或 5 O in s ( 按实际断路器型式决定) ;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近 故障点侧 3 0 m s , 远故障点侧 5 O Il ls 。两者相加故障 切除时间近端为 0 0 7 S ( 7 0 m s ) 或 0 0 8 s ( 8 0 m s ) , 远 端为 0 0 9 s ( 9 0 ms ) 或 0 1 S ( 1 0 0 ms ) 。与 目前 的技 术指标相 比, 可 以说 明以下两个 问题 : ( 1 ) 断路器全 开断时间二十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指标 , 可 以 肯定地说 , 经过二十年来 的发展 , 断路器 的性能更稳 定 、 更可靠 ; ( 2 ) 由于继 电保护及通信等技术 二十年 来有了显著进步,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已明显缩短。 3 关于合理确定故障切除时间的问题 合理确定稳定计算 中故障切除时间的问题 , 实质 上是如何客观评价电网稳定水平和如何合理确定电 网输送极限的问题 , 必须有科学和实事求是 的态度 。 应在摸清和掌握 自身电网已投运的 5 0 0 k V断路器和 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状况的基础上, 本着充分兼顾电网 舢 舢 舢 S 止 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 。 据有关统计 , 中国 5 0 0 k V电网切故障时间, 近端 最长的一般不超过 0 0 8 s , 最短的则只有 0 0 3 s; 远 端最长的不超过 0 0 9 s , 最短的只有 0 0 4 S 。造成长 短差别的主要原因 , 一是故障发 生的位置不 同; 二是 断路器和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具有离散性; 三是断路器 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性能有差别。如果是断路器或 继 电保护装 置技术性能 的原 因( 如落后或 陈旧) , 造 成故障切除时间达不到稳定要求, 则应考虑更换有关 设备以提高电网稳定水平 , 这样做 比采取其它措施达 到同样效果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由于电网的结构和设备情况不同, 故障切除时间 的确定也不宜一刀切 。比如 , 一般情况下可规定近端 切故障时间采用 0 0 9 s , 远端采用 0 1 s 。对于主要 矛盾表现为电压稳定的电网, 故障切除时间近、 远两 端均采用 0 1 S 也是可以的; 但对暂态稳定 问题突出 的电网, 则应将缩短故障切除时间作为提高电网稳定 水平的首选措施加以应用, 必要时按设备的实际情 况 , 近端切故障时间采用 0 0 8 S 甚至 0 0 7 S , 远端采 用 0 0 9 S 或 0 1 S 。通过充分释放电网自身的潜力, 提高电网的稳定水平和送 电极 限。 4 结束语 国家电网公司 2 0 0 6年制定的 电力系统安全稳 定计算规定 中对 5 0 0 k V线路故障切除时间的规定 是近端侧 0 0 9 s , 远端侧 0 1 s , 同时在编制说明中特 别明确, 作为提高电网稳定运行的措施, 允许必要时 按设 备的实 际情 况 , 近 端 侧切 除 故 障时 间缩 短 为 0 0 8 s 。由前述分析可知 , 编制说明中的这个补充规 定 已考虑了足够的安全裕度 , 规划设计和运行 中按此 要求执行是完全没问题的。 ( 收稿 日期 : 2 0 0 8 0 71 5 ) B P神经网络的多参数关联变压器油击穿电压的预测研究 ; t S 屯 ; L S 电力变压器的安全 、 稳定和经济运行是 电力输送的重要保证。基于变压器油的 日常监督 数据 , 预测 变压器油 的击穿电压 , 将 为变压器故 障的 早期诊断、 预测防范和及时处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鉴于 B P 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