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1页
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2页
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3页
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4页
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3 卷第3 期 中 国地质 V 0 1 4 3 ,N o 3 2 0 1 6 年6 月 G E O L O G Y I NC H I N AJ u n ,2 0 1 6 d o i :1 0 1 2 0 2 9 g c 2 0 1 6 0 3 0 8 祁晓鹏,杨杰,范显刚,等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7 9 7 8 1 6 Q iX i a o p e n g ,Y a n gJ i e ,F a nX i a n g a n g ,e ta lA g e ,g e o c h e m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t e c t o n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h a n g s h i s h a no p h i o l i t ei nc e n t r a lE a s t K u n l u nt e c t o n i cm r l a n g eb e l ta l o n gt h ee a s ts e c t i o no f E a s tK u n l u nM o u n t a i n s J G e o l o g yi nC h i n a ,2 0 1 6 ,4 3 ( 3 ) :7 9 7 8 1 6 ( i nC h i n e s ew i t hE n g l i s h a b s U a c t ) 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 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祁晓鹏杨杰范显刚崔建堂蔡振锋曾献文魏伟屈小相翟黎明 ( 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 1 0 1 9 9 ) 提要: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地区新发现一套蛇绿岩,主要由蛇纹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含泥 碳硅质岩组成。通过对蛇绿岩中辉长岩进行L A I C P - M S 锆石U - P b 同位素研究,获得年龄为( 5 3 7 2 + 3 5 ) M a ,表明 蛇绿岩形成于早寒武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蛇纹岩的原岩为橄榄岩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开阔u 型特征; 辉长岩发育明显的堆晶结构,具不同程度的E u 正异常,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但稀土总量较低;玄武岩轻稀土相对 重稀土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不分异,N b 轻微亏损,具E - M O R B 与l A B 的双重特征。长石山蛇绿 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指示布青山一阿尼玛卿原特提斯洋在早寒武世( ( 5 3 7 2 士3 5 ) M a ) 前已经开始向北俯冲,并 在东昆中地区拉张形成弧后盆地。 关 键词:东昆仑;蛇绿岩;E - M O R B ;原特提斯洋;弧后盆地 中图分类号:P 5 8 8 1 2 +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3 6 5 7 ( 2 0 1 6 ) 0 3 0 7 9 7 - 2 0 A g e ,g e o c h e m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e c t o n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h a n g s h i s h a n o p h i o l i t ei nc e n t r a lE a s tK u n l u nt e c t o n i cm 6 l a n g e b e l ta l o n gt h ee a s ts e c t i o no f E a s tK u n l u nM o u n t a i n s Q IX i a o p e n g ,Y A N GJ i e ,F A NX i a n g a n g ,C U IJ i a n t a n g ,C A IZ h e n f e n g ,Z E N GX i a n w e n , W E IW e i ,Q UX i a o x i a n g ,Z H A IL i m i n g ( S i n oS h a n n x i N u c l e a r l n d u s t r yG r o u p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C o ,L t d ,X i a n7 1 0 1 9 9 S h a a n x i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o p h i o l i t ei nc e n t r a lE a s tK u n l u nt e c t o n i cm r l a n g eb e l ta l o n gt h ee a s ts e c t i o no fE a s tK u n l u nM o u n t a i n si sm a i n l y c o m p o s e do fs e r p e n t i n e s ,g a b b r o ,d i a b a s e ,b a s a l ta n dp e a ts i l i c e o u sr o c k T h eL A I C P M Sz i r c o nU P bd a t i n go ft h eg a b b r oi n o p h i o l i t es h o w st h a tt h ea g ei s ( 5 3 7 2 - i - 3 5 ) M a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 st h a tt h eo p h i o l i t ew a sf o r m e di nt h eE a r l yC a m b r i a n D e t a i l e d p e t r o g e o c h e m i c a ls t u d i e ss h o wt h a tt h ep r o t o l i t ho fs e r p e n t i n e si sp e r i d o t i t ea n dt h er a r ee a r t he l e m e n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U l V eh a sw i d e U t y p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g a b b r od i s p l a y so b v i o u sa c c u m u l a t et e x t u r ew i t hv a r y i n gd e g r e e so fE ua n o m a l i e s T h el i g h tr a r ee a r t h 收稿日期:2 0 1 6 0 2 1 4 ;改回日期:2 0 1 6 0 4 0 8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1 2 1 2 0 1 1 3 0 2 8 5 0 0 ) 资助。 作者简介:祁晓鹏,男,1 9 8 5 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E m a i l :q x p h s m 1 6 3 c o m 。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万方数据 7 9 8 中 国地质2 0 1 6 年 i sr e l a t i v e l yh i g hb u tt h et o t a lr a r ee a r t hi sl o w T h el i g h tr a r ee a r t ho fb a s a l ti sr e l a t i v e l yh i g h e rt h a nh e a v yr a r ee a r t h A n di ts h o w s s y s t e m a t i ce n r i c h m e n to fL I L E ,n od i f f e r e n c e so fH F S Ea n ds l i g h td e p l e t i o no fN ba n di ta l s oh a sd o u b l ef e a t u r e so fE M O R Ba n d I A B T h eo p h i o l i t eo r i g i n a t e di nb a c k a r cb a s i nw h i c hh a db e e nf o r m e db yt h es u b d u c t i o no f P r o t o T e t h y sO c e a ni nB u q i n g s h a n A n y e m a q e nb e f o r et h eE a r l yC a m b r i a na n dt h e ne v e n t u a l l yf o r m e dab a s i ni nE a s tK u n l u nr e g i o na f t e re x t e n s i o n K e yw o r d s :E a s tK u n l u nM o u n t a i n s ;o p h i o l i t e ;E M O R B ;P r o t o T e t h y sO c e a n ;b a c k a r cb a s i n s A b o u tt h ef i r s ta u t h o r :Q IX i a o p e n g ,m a l e ,b o r ni n1 9 8 5 ,e n g i n e e r , m a j o r si nr e g i o n a l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 ;E - m a i l :q x p h s m 1 6 3 c o m F u n ds u p p o r t :S u p p o r t e db yC h i n a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P r o g r a m ( N o 1 2 1 2 0 1 1 3 0 2 8 5 0 0 ) 东昆仑造山带是中央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u “, 由北向南可以划分为东昆北构造带、东昆中构造混 杂岩带、东昆南构造带以及布青山一阿尼玛卿构造 混杂岩带4 个构造单元盯。13 1 。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 位于东昆北构造带和东昆南构造带之间,近东西向 展布,以出露大量的蛇绿岩块为特征,沿该带断续 出露有乌妥蛇绿岩、清水泉蛇绿岩、塔妥蛇绿岩等, 其中清水泉蛇绿岩研究程度相对较高。高延林等n 4 , 首次发现并报道了清水泉蛇绿岩,认为清水泉蛇绿 岩是在新元古代晚期或早古生代早期秦一祁一昆 古大洋扩张初期邻近陆壳部位不远的环境和快速 扩张的条件下形成的洋壳,但是也不排除弧后扩张 作用形成的可能性。其后,不同研究者对清水泉蛇 绿岩的时代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如郑健康”5 1 、Y a n g e ta 1 【16 1 、朱云海等p 、陆松年等”7 1 相继获得清水泉蛇 绿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 2 7 9M a ( S m N d 等时线) 、 ( 5 1 8 士3 ) M a ( T I M S 锆石U P b ) 、( 1 3 7 2 土8 5 ) M a ( S m - N d 等时线) 、( 5 2 2 3 士4 1 ) M a ( T I M S 锆石U - P b ) ;王 国灿等u 8 ,认为清水泉地区蛇绿岩主要形成于中元古 代,不排除有部分早古生代蛇绿岩的构造侵位,而 李怀坤等u 郫认为S m N d 等时线年龄可靠性较低,清 水泉蛇绿岩年龄应该在5 2 0M a 左右;Y a n ge ta 1 ”6 1 和 殷鸿福等p ,认为清水泉蛇绿岩形成于拉张的小洋盆 环境,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清水泉地区镁铁质一超 镁铁质岩并不是蛇绿岩组合,可能是大陆之下的岩 石圈地幔单元组分”0 1 。冯建赞等 H I 在都兰可可沙地 区发现一套镁铁质一超镁铁质杂岩,研究认为其是 清水泉蛇绿岩的延伸,并获得镁铁质杂岩中辉长岩 的锆石U P b 年龄为( 5 0 9 4 土6 8 ) M a ;L ie ta 1 口”获得 科科可特镁铁质岩锆石U - P b 年龄为( 5 0 1 1 7 ) M a , 代表弧后盆地或小洋盆构造环境。上述资料表明 对于东昆中构造带蛇绿岩的时代、构造属性等还存 在较大争议,这也影响了对东昆中地区古洋盆属性 的判断。 笔者在东昆仑东段都兰县沟里地区进行1 :5 万 区域地质调查时,在清水泉以东约2 5k m 处的长石 山一带新填绘出一条构造混杂岩带,并在混杂岩带 中发现了蛇绿岩岩块( 包括玄武岩、辉长岩、辉绿岩、 蛇纹岩等) 。本文通过对长石山地区新发现的蛇绿 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讨论其形成时代、性质 和构造环境,以期为研究东昆中构造带乃至东昆仑 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1 区域地质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中构造混 杂岩带内,该带呈N W - - N W W 向展布,是划分东昆 北构造带与东昆南构造带的重要边界( 图卜a ) ,也 是一条多旋回复合的碰撞缝合带口2 1 。东昆中构造混 杂岩带具有复杂的物质组成和构造变形。区域上, 卷人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的地层单元主要包括变 质基底岩系( 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中元古界小庙岩 组、中元古界苦海岩群) 、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 ( P z 。) 、下泥盆统契盖苏组( D 。q g ) 、下石炭统哈拉 郭勒组( C 办,) 、上石炭统浩特洛洼组( C :办D 、下三叠 统洪水川组( T h ) 。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 P t 。b ) 主 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钙硅酸 粒岩、含橄榄石大理岩、大理岩,夹含黑云( 角闪) 变 粒岩、石榴石黑云( 角闪) 斜长片麻岩、石英岩、云母 石英片岩、长石石英岩等。中元古界小庙岩组 ( P 协) 以石英质岩石为主,夹有斜长角闪岩、长英质 片麻岩等,为浅海陆源碎屑沉积,代表了较为稳定 环境的沉积产物。中元古界苦海岩群( P t 比) 主要由 黑云石英片岩、条带状大理岩、变粒岩、斜长角闪片 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岩石组成。下古生界纳赤台 岩群( P z 。) 在长石山混杂岩带北侧出露岩性主要 为变砂岩、千枚岩和碳酸盐岩,在乌妥一科科可特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万方数据 第4 3 卷9 3 N祁晓鹏等: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7 9 9 一一 罨罱罱甲p l “踊 p m 、d o l 、6 3 0 鳞Qp。-,rlp j l 毫: 曼丛里 、 ,。 一 豸仁爝鞠卜& ,佥盎叁S o I l l ;县 坂 ,、t 乔I j 德 j 璺 裂二 1 0 0h 1 1 4 、二7 :_ 套- 。二 摹| 。 飞、卜9 m j t - 。 o t 肌、Jl 1 I 图l 长石山地区地质简图 1 第四系;2 一下三叠统洪水川组;3 一下泥盆统契盖苏组;4 一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5 一中元古界苦海岩群;6 一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 7 一中三叠世正长花岗岩;8 一早三叠世二长花岗岩;9 一中志留世二长花岗岩;l O 一中志留世花岗闪长岩;1l 一中志留世英云闪长岩; 1 2 一中奥陶世花岗闪长岩;1 3 一中奥陶世角闪闪长岩;1 4 一灰岩岩块;1 5 一白云岩岩块;1 6 一硅质岩岩块;1 7 一砾岩岩块; 1 8 一变石英砂岩岩块;1 9 一玄武岩岩块;2 0 一辉长岩岩块;2 1 一辉绿岩岩块;2 2 一蛇纹岩岩块;2 3 一千糜岩;2 4 一断层及产状;2 5 层理; 2 6 一面理;2 7 一片麻理;2 8 一剖面位置;2 9 一同位素样品采样位置 F i g 1S i m p l i f i e dg e o l o g i c a Im o fC h a n g s h i s h a na r e a 1 一Q u a t e r n a r y ;2 - L o w e rT r i a s s i cH o n g s h u i c h u a nF o r m a t i o n ;3 - L o w e rD e v o n i a nQ i g a i s uF o r m a t i o n ;4 - L o w e rP a l e o z o i cN a c h i t a iR o c kG r o u p ; 5 - M e s o p r o t e r o z o i cK u h a iR o c kG r o u p ;6 - P a l e o P r o t e r o z o i cB a i s h a h eR o c kF o r m a t i o n ;7 一M i d d l eT r i a s s i cs y e n o g r a n i t e ;8 - E a r l yT r i a s s i c m o n z o n i t i cg r a n i t e ;9 - M i d d l eS i l u r i a n m o n z o n i t i cg r a n i t e ;1 0 - M i d d l eS i l u r i a n g r a n o d i o r i t e ;1 l M i d d l eS i l u r i a n t o n a l i t e ;1 2 一M i d d l e O r d o v i c i a n g r a n o d i o r i t e ;1 3 M i d d l eO r d o v i c i a na m p h i b o l i t e ;1 4 L i m e s t o n e ;1 5 D o l o m i t e ;1 6 C h e r t ;1 7 C o n g l o m e r a t e ;1 8 V a r i a b l eq u a r t zs a n d s t o n e ; 1 9 - B a s a l t ;2 0 - G a b b r o ;2 1 D i a b a s e ;2 2 S e r p e n t i n i t e ;2 3 P h y l l o n i t e ;2 4 F a u l ta n da R i t u d e ;2 5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2 6 F o l i a t i o n ;2 7 G n e i s s o s i t y ; 2 8 - L o c a t i o no f p r o f i l e ;2 9 一S a m p l i n gp o s i t i o n 一达瓦特沟一带及各纳各热一肯地岗一带出露岩 性主要为石英片岩和绿片岩,陈有J 圻等 2 3 1 获得变火 山岩( 绿片岩) 的L A I C P M S 锆石U - P b 年龄为 ( 4 7 4 + 7 9 ) M a ,代表弧后盆地产物。下泥盆统契盖 苏组( D 。q g ) 为一套磨拉石建造,主要分布于长石山 西侧,下部以碎屑岩为主夹火山岩,上部为火山岩 夹碎屑岩,下部流纹岩的锆石U - P b 年龄为( 4 1 4 + 1 5 ) M a ( 项目未刊资料) 。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组 ( C 。加主要分布于清水泉一塔妥一曲什昂一带,岩 石类型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自下 而上可以分为砂岩夹灰岩段、钙质细砂岩段以及生 物碎屑碳酸盐岩段。上石炭统浩特洛洼组( C :办力主 要分布于东昆南构造带的哈嘎诺尔沟和瑙木浑牙 马托一带,主要岩性为灰岩、钙质粉砂岩、粉砂岩、 砂岩等。下三叠统洪水川组( T 。h ) 为一套弧前盆地 沉积障”,在东昆中构造带零星出露。此外沿该带断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当乡, 娄卷 K,。 - 、 ,h 、I 惑 万方数据 8 0 0 中国地质 续出露有乌妥蛇绿岩、清水泉蛇绿岩、塔妥蛇绿岩、 吉日迈蛇绿岩以及岛弧型岩块、碳酸盐岩块等,各 岩石单元均呈断块形式构造混杂叠置在一起。东 昆中构造混杂岩带还发育断续分布的韧性剪切带, 在带内形成糜棱岩、千糜岩等动力变质岩,李小兵 等口5 ,研究认为该带至少经历2 期韧性剪切作用。东 昆中构造混杂岩带两侧地质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 北侧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以发育大量的弧岩浆 岩为特征,该带的岛弧型岩浆岩主要与东昆中古洋 盆的向北俯冲相关;南侧为东昆南构造带,出露地 层有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中元古代狼牙山组、早古 生代纳赤台岩群及未变质的晚古生代一新生代沉 积地层,发育与布青山一阿尼玛卿原特提斯洋、古 特提斯洋演化相关的加里东期、晚华力西期一印支 期构造一岩浆活动。 2 蛇绿岩地质特征 长石山地区蛇绿岩遭受多期构造活动的破坏, 已被构造“肢解”成为混杂岩块,以大小不一的构造 岩块或透镜体形式产出于构造混杂岩带中,长轴方 向为N W W 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图1 一b ) 。蛇绿 岩岩石组合包括蛇纹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含泥炭硅质岩等( 图2 ) 。各蛇绿岩组分之间为断层 接触或被混杂岩带基质分隔,混杂岩带基质为强变 形的千糜岩,岩块与基质亦为断层接触。与典型蛇 绿岩套僬部为变质橄榄岩和堆积橄榄岩,上部为层 状辉长岩、席状辉绿岩墙和枕状熔岩以及顶部覆盖 的含放射虫远洋硅质岩等沉积岩系) 的完整层序虽 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从野外分布及岩石组合 整体特征上来看,仍然是一个岩石组合较为完整的 蛇绿岩套。 长石山地区蛇绿岩中蛇纹岩蛇纹石化强烈,原 岩的矿物成分、结构等特征肉眼已经无法辨别,蛇 纹岩表面常见不同方向的擦痕( 图3 - a ) ,暗示蛇绿 岩在构造侵位过程及以后可能发生过多次不同方 向的构造运动。辉长岩大都呈块状,局部可见堆晶 结构( 图3 - b ) 和弱片麻状构造。辉绿岩为块状( 图 3 一c ) ,发育典型辉绿结构。玄武岩出露面积相对较 大,有块状玄武岩和枕状玄武岩( 图3 一d ) ,枕状玄武 岩的岩枕大小一般在3 0c m 左右,岩石普遍发生强 蚀变,局部碎裂化。含泥碳硅质岩出露规模较小。 3 岩相学特征 通过野外宏观特征和室内显微特征观察,长石 山地区蛇绿岩岩石类型包括蛇纹岩、辉长岩、辉绿 岩、玄武岩以及含泥碳硅质岩等。 蛇纹岩呈墨绿一灰黑色,块状构造,具纤维状变 晶结构,基本都由蛇纹石组成,蛇纹石含量在9 6 以 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磁铁矿、滑石细脉、菱镁矿细脉。 辉长岩有细粒辉长岩和中粗粒辉长岩。细粒 辉长岩发生强蚀变,呈深灰色,具残余细粒辉长结 构、碎裂化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纤闪石( 5 4 匾- 固z 固,固a 圃s 固s 图,圈sZ 。 图2 长石山地区蛇绿岩剖面图 l 一纳赤台岩群白云质灰岩;2 一白云岩岩块;3 一中三叠世正长花岗岩;4 一枕状玄武岩岩块;5 一辉长岩岩块;6 一蛇纹岩岩块; 7 一钙质绢云千糜岩;8 一产状;9 一逆断层 F i g 2G e o l o g i c a ls e c t i o no fo p h i o l i t ei nC h a n g s h i s h a na r e a 1 一D o l o m i t el i m e s t o n eo f N a c h i t a iR o c kG r o u p ;2 - D o l o m i t e ;3 一M i d d l eT r i a s s i cs y e n o g r a n i t e ;4 - P i l l o wb a s a l t ;5 - G a b b r o ;6 - S e r p e n t i n i t e ; 7 - P h y l l o n i t e ;8 - A t t i t u d e ;9 - R e v e r s ef a u l t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舢渤 枷 每4 4 4 4 4 万方数据 第4 3 卷第3 期祁晓鹏等: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8 0 1 5 5 ) 和斜长石( 4 5 - - 4 6 ) 组成,矿物粒径大多在 1 5 2m i l l ,纤闪石是由辉石纤闪石化形成,纤闪石 还残留有辉石特征,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 似,都呈半自形一他形粒状,构成辉长结构。中粗粒 辉长岩具辉长结构,发育明显的堆晶结构和堆晶条 带,堆晶晶体主要为斜长石,次为辉石。斜长石呈 自形一半自形板柱状,具有聚片双晶,部分绢云母 化,表面浑浊。辉石呈自形一半自形短柱状,无色 或浅绿色,部分表面色不均匀,正高突起,具辉石式 解理,I 级干涉色,部分绿帘石、角闪石化( 显示 角闪石式解理) ,但保留辉石假象。 辉绿岩具细粒辉绿结构( 图3 一e ) ,块状构造,主 要由斜长石( 4 7 4 8 ) 、透辉石( 3 7 3 8 ) 、绿泥 石( 1 1 1 2 ) 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方解石、磁铁 矿、绿帘石等。岩石中长石呈细小的半自形板状, 表面浑浊,发生高岭土化、绿帘石化,隐约显示钠氏 双晶,晶体杂乱排列,形成的三角形间隙中充填透 辉石等,构成辉绿结构。 辉绿玢岩呈灰绿色,具斑状结构,基质具含长 嵌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斑晶含量在5 1 0 ,斑 晶以斜长石为主,个别为纤闪石,斜长石斑晶呈半 自形板状,已发生钠长石化,粒径大小O 5 2I 衄,纤 闪石斑晶含量较低,大小在0 5m i l l 左右,为暗色矿 物蚀变形成,斑晶杂乱分布。基质矿物含量约在 9 0 以上,基质主要由斜长石( 5 0 ) 、透辉石( 3 0 3 5 ) 组成,基质中斜长石呈细板条状杂乱分布,其 间分布有暗色矿物,呈含长结构。暗色矿物是透辉 石,呈等轴粒状,粒径小于0 1m n l ,均匀分布于斜长 石之间。岩石中还见少量次生绿泥石脉和褐铁矿 细脉。 玄武岩呈灰一灰绿色,具间隐结构( 图3 一f ) ,显 微嵌晶含长结构,块状构造或枕状构造,岩石主要 由斜长石( 6 0 7 0 ) 和透辉石( 3 0 4 0 ) 组成。 斜长石呈细小的板条状杂乱分布,其间分布有暗色 矿物透辉石,有些较大的透辉石中有细小的板条状 斜长石嵌晶,呈嵌晶含长结构。透辉石粒度较细, 大小在0 0 5m m 0 1r n m x O 2m i l l 0 5m m ,与斜长 石混杂,均匀分布,已发生蚀变。岩石中还发育次 生绿帘石脉体,脉体中绿帘石结晶粗大,脉宽3 8 m i l l ,切穿玄武岩分布。 图3 长石山蛇绿岩野外和镜1 = 照片 a 一蛇纹岩野外露头及擦痕;b 一辉长岩堆晶结构;c 一辉绿岩野外露头;d 一枕状玄武岩野外露头;e 一辉绿岩显微照片: f 一枕状玄武岩显微照片;D i 透辉石:P l 一斜长石 F i g 3 F i e l da n dm i c r o s c o p i cf e a t u r e so ft h eC h a n g s h i s h a no p h i o l i t e a O u t c r o pa n ds c r a t c h e so f s e r p e n t i n i t e ;b - C u m u l a t i v et e x t u r eo f g a b b r o ;c O u t c r o po f d i a b a s e ;d - O u t c r o po f p i l l o wb a s a l t ;e M i c r o p h o t o g r a p ho f d i a b a s e ;f - M i c r o p h o t o g r a p ho f p i l l o wb a s a l t ;D i D i o p s i d e ;P 1 P l a g i o c l a s e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万方数据 8 0 2 中 国地质2 0 1 6 年 含泥炭硅质岩呈深灰色,含泥隐晶结构,层状 构造,岩石成分主要为隐晶石英( 8 7 8 8 ) ,其次 为炭泥质( 1 2 1 3 ) ,隐晶石英颗粒细小,粒径一 般都小于0 0 0 4m m ,炭泥质成分均匀分布,并明显 定排列,形成层状构造,岩石中还发育细小的石英 脉,杂乱贯人。 4 同位素年代学 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观察的基础上,选 择从长石山地区蛇绿岩中采集新鲜无脉体贯入的 中粗粒堆晶辉长岩样品( 3 5 7 3 2 ) 进行测年,样品采 集重量大于3 0 蝇,采样坐标为N :3 5 。3 87 3 5 3 9 ”,E : 9 8 0 3 5 0 7 6 7 ”。 4 1 测试方法 岩石样品在河北省地勘局廊坊实验室经过破 碎、常规重力和磁选方法分选出约1 0 0 0 粒锆石,然 后在双目镜下挑选晶型较好、干净透明的锆石制作 样靶。锆石制靶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完成,阴极发光在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 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扫描电镜加载阴极发 光仪上完成。锆石u P b 同位素测定在西北大学大 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质谱仪( L A I C P - M S ) 上完成,测试数据处理 采用G L I T T E R 程序,并用A n d e r s e n 软件对测试数 据进行铅校正,年龄计算以及协和图绘制采用 I S O P L O T 软件完成。详细的实验流程、原理、仪器 参数等见文献 2 6 2 7 1 。 4 2 锆石特征 选自辉长岩样品( 3 5 7 3 2 ) 的锆石晶粒呈无色透 明至浅黄色,多数为短柱状、半截锥状晶体,晶体颗粒 自形程度较高,长度介于7 0 1 2 0I x m ,宽度介于5 0 1 1 0 斗m ,晶体长宽比大多为2 :1 。阴极发光( C L ) 图像 ( 图4 - a ) 显示大多数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韵律环带, 无明显的残留核,表明锆石为岩浆结晶产物。从表l 可以看出只有一个锆石的T h U 比值为0 0 2 ,其他锆 石的T h U 比值( O 2 6 0 6 4 ) 均大于0 1 ;锆石的轻稀土 总量较低( 3 6 8 1 0 6 _ 3 1 4 7 x1 0 “) ,重稀土总量较高 ( 1 6 1 9 7 x1 0 - 61 3 7 9 8 0 x1 0 “) ,( G d Y b ) N 比值均小于l 佛i2 ) ,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明显富集的曲线特征 ( 图4 - b ) ,曲线还显示明显的C e 正异常和E u 负异常, 这些特征均指示锆石为岩浆成因口8 。2 9 1 。为了保证数 据的准确和可靠性,测点位置都选在岩浆成因的明暗 相间的震荡环带上。 4 3 锆石U P b 年龄 样品3 5 7 3 2 中锆石共测试了3 0 个点,有6 个锆 石打穿,测点数据明显偏离谐和线,去除这6 个测点 剩余2 4 个测点为有效点,2 4 个有效测点的2 0 6 P b f l 3 8 U 和2 0 7 P b f l 3 5 U 谐和性较好,其2 0 6 p b 2 3 8 U 加权平均年龄 为( 5 3 7 2 士3 5 ) M a ( M S W D = 0 0 0 2 3 ) ( 图5 ) ,代表了蛇 绿岩中辉长岩的结晶年龄。因此,本文认为长石山 地区蛇绿岩的形成年龄为( 5 3 7 2 + 3 5 ) M a ,其形成时 代属于早寒武世。 图4 长石山蛇绿岩中辉长岩( 3 5 7 3 2 ) 代表性锆石c L 图像、年龄值及锆石R E E 配分图( 球粒陨石标准化值据 3 0 1 ) F i g 4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z i r c o nC Li m a g e s ,a g e sa n dR E Ea b u n d a n c e so fz i r c o n s ( c h o n d r i t ed a t af o r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a f t e rr e f e r e n c e 3 0 ) f o rg a b b r o ( 3 5 7 3 2 ) f r o mC h a n g s h i s h a no p h i o l i t e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e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16 ,4 3 ( 3 ) 万方数据 第4 3 卷第3 期祁晓鹏等:东昆仑东段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长石山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8 0 3 1h口口 = 一t “ q 2 口口 。 ! r 、口nh口 = n= 岬 。也 _ 哆_ 岬 。n 岬1叫峥 西 9nN 卜卜卜卜、。卜o o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 nnnnnnnnnnnnnnnnnnnnn I nnnnI n”I nI nI nv 、I nI nI nI nI nI 九 ” I nI n ” I n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小一 一N 寸n 心。一 。寸 n 寸寸n 西西一 心一 寸一N n 卜口 卜 _ 【卜n n 卜一 。一寸n 西 一葛” o = o o o n 葛g o N 一8 0 o m o o o 荨8 0 冀o h o 饕g o o N m 昌o N 1 9 ” 芝。o o o 寻g 。 葛一8 。 长。o 。g 鲁。 鲁n o n o 高。o 。 葛誉。 一葛” 。一I o o o 。h g 。 N c 1 8 。 口o o 蜀鲁。 o 苔h 。 g o o N a 驾o :罱 一n o o o o 口8 0 譬一8 0 口口oo 2 n o o a 口。 譬葛o o 文冀o o a 寸 乱。o o 卜西n N o 。 。口一。 。心。o 。n N 寸。 寸寸o 。卜。 卜卜n。o。 寸n”。 。n 冀 N g 。o o 高g 。 N 一一8 。 o o o o ;g 。 。口朱口。 斜N 8 0 。1 8 n 。 o 竹 。n n o o o n o 母N o o N N o o o o 吼o o o n 一N o o 卜心n一卜。 寸o N o o o 卜n n o o 目葛 2 【o o o 瓮乙o 。 1 8 0 N 口o o 葛鲁。 n a 。o 卜o n 葛。o o 。器警。 口a n ” 。g 。o o 。n h g 。 一2 8 。 o 。 葛g 。 c 1 口。 c 9 9 0 0 N驾。 一瓮n ! 。o 。 。N N o 。 I c N 8 。 客o 。o 。口口。o N 口。卜o 舞。o o 1 6 昌。 心n 葛 豁o o o o 葛N o o 旨_ 8 0 口o o n 旨o o 锗西西口o N 斜o o o 客錾。 一N n 西。o o 。昏卜N 。 寸n 一。o n 心口o o 。n 一寸。 N a 寸西。 心崎n 。o 心西卜叽。 l c n n c I o o o 旨口N o o o o 一8 0 口口口oo 一譬苫o N 1 9 o o ! g o o o o 吕o 乙c n n = 。o 。口N o o 一= 8 。 n a 口o 。 口等。o n 口o 一蓦o o 。吕。 o 葛 6 一。o 。 c c 高o 。 c o N 8 。 8 譬o o i a 吕o 口o = 譬o o n”。 寸n N 寸一。o 。 N 寸小N 。 寸一。 心口o o 。N n o 。 n 卜一。卜。 卜寸寸。o n n 。 詈口目 【8 。o 。h 乙o 。 n 一0 c r 。 o 。 0 9 旨。o 蛊霉。o 口I c 。o o 黜驾。 ,o ” 。! 。o o 荨o c o 。 = 8 。 o 。o 口寻。o c 8 口。 翟c o o o n 芝n 。 寸一n n 口西o 。o 。 N 。 。n 一。 卜心口oo 口寸小n 。 n n 。小。 N n n 。o 心。n 。 n 斟口 R o 。o 。 。c 8 9 。 ! 一8 。 口o o 8 罱。 。= 口。 褚g o o 一。口誉。 N n o 卜N 一 吼。寸 n 寸 o n N n o 寸卜N N 心 一寸寸 口N N o a 口! 一n o n N o 寸。 寸。卜 o N 寸寸N 卜N N 叽。 卜_ 【口一 西西a 寸 N n o o 口n N 卜寸 o N 寸N N o o N n 卜 n 寸一 o N 心N n N 口n o N 一一 N 寸 N 一寸 一N 寸。 寸寸o N 一西 N 一卜 o N 口峥o o N c I 一口t , 一 N n o n 昏 o o n 寸n n 卜一 寸n o 西口口 卜N N 寸n N n 一 ”n o 一寸 一西 n 口N 寸一 卜N o 小。寸 寸心一 寸一N n 一 一寸。 吼口口一 o N 西o N 一 寸n o 一口 心口寸 n N n o o n o n n 一 寸n n N ”心 口 小寸。 一心n 一 卜口卜 o n n n o 小卜N a 寸 o n 寸 卜 n 矗一。 c 8 口乙0 。 葛N 。 a 。 高。 n 吕卜。 口3 。 n 备錾。 a n 。 1 n 一一 N 荨 。目 ” h 。冀 口。 n 高。 一8 。 口。 高口N 。 3 n 。h 。 i g 。 譬8 。 口n 。 口吕n 。一 。一 t , 一_ 9 n ” n 帆一。 寸寸乱N 。 一。 寸昏心。 卜岫n n 。 n 昏n。卜。 岫寸。 。卜n 。 a n 。 N 一N n H 口N N 。譬 一I o 。 客冷。 。一8 。 口口。 8 口吕。 窝譬口。 口导。 g 吕。 斟。 m 乙9 一 一葛 。器 一 b 一 3霜q争意 b f1蓦qP意 b D厶善,qpll“ b 一 工LL冒q乒()H b 一 3霜qd9i b 一 3蓦qPi b 一 。厶8NqPx 3篙N 川引ll剐引叫ll=刭 日苫、翁廿宣博 g 丑垛牮! 毛一商舡懈嘿 譬裹 。葛一。帽II臣。口矗皇州皇眦皇日二U葺9JJNln卜晌nv oI丑二爵-o赢_育。厶o_o呐啊盆厶lfl葺euk删NIlUlrIQ一五苗 咔姆嚣蘑茎蓦迥叵直厶lp船窆l厶譬l一譬一N-c寮nv滟半驶岳求嚆髫r11k半_琳 万方数据 8 0 4中国地质 苫器篙嗣高导客器导 竺 高豸 釜 露嚣暑 东 ; 露 ;至 囊孳量蒌蒙趸 至 量冬涓誉 誉 量 薰累豪妻量虽 至o 。寸n心N一卜卜n n口nI n( N 一 西口 o、。 I n o 一 心 。 一 - _屺 西 一 卜、o 西o O西 O O O I n h t t p :g e o c h i n a c g s g o v c n 中国地质,2 0 1 6 ,4 3 ( 3 ) N0 2 g 高 d 寸心 g ! n 0o N0 I n 口 ”口 oo 口 oo 0o 葛g oo oo 寸 2 0 1 6 焦 _ 【o o N o o_ 【o o n 寸_ 【_ 【 心N 寸一一 一寸。n 一 卜。N 心 一寸N n 。一寸一 n n n n 卜。心 小一寸 小。吼 N 寸。 。寸一 寸。 卜。 一。西 。”西 寸卜西。卜 小 寸。n 啦n 口一n n 卜n N 一 西卜n N 寸寸n “n n n 西 卜心。 N N 一 。心。 ”。 N 。 一n N N 西一N 。乱寸n 。N n N 一 。N 乱 乱n 。n N N 口n 。一 n 。 。寸一 心一。 吼n 。 一寸。 卜。 卜N 口_ 【_ 【 口一a c I 。n H = N 口是 口t ,n 口 罨一戈 文导 c 口 一目n :一 口。 。: 。口。 9 0 。 芝 n 吼 寸寸N _ 【 o n n _ 【 一卜卜 n 。n 卜口n 一 寸卜一 卜n 口 口N 西一 n n 卜寸 n n 一卜 。西。 n 。n N 乱n 西卜。 。一N n 。一 N N 西卜 卜一一 。N 寸 n 吼n 。n 寸一 一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