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1卷 第 3期 2 0 0 9年 3月 华 电技 术 Hua d i a n Te c h n o l o g y V0 1 31 No 3 Ma r 2 0 o 9 优化燃烧 降低 锅炉 N O 排放质量浓度的措施 Me a s u r e s f 0 r 0 p t i mi z i n g c 0 mb u s t i 0 n t 0 r e d u c i n g N0 e mi s s i o n c 0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b 0 i l e r 贾自臣, 徐兴科 扎 Z i e h e n,XU Xi n g k e (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 电厂 , 山东 东营2 5 7 0 8 7 ) ( S h e n i P 0 w e r G e n e r a t i 0 n P l a n t ,S h e n g l i P e t r 0 l e u m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D o n g y i n g 2 5 7 0 8 7, C h i n a ) 摘要: 分析了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一期 2台6 7 0 h煤粉锅炉 N 0 排放质量浓度较高的原因, 介绍 了 2炉通过分级配风和分级送粉 的优 化燃烧调整试验 , 使锅 炉 N O 排放质量浓度大幅降低 的过程 。在 喷燃 器改造为“ 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 后 , 再 进行分级 配风和 分级送粉优 化燃烧 , N 0 排放质量 浓度 下降幅度 达到 了4 0 , 降低锅炉 N 0 的排放 , 取得 了明显 的效 果。 关键词 : 燃煤锅 炉; 优化燃烧 ; 水平浓淡风粉燃烧 器: 氮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 T K 2 2 7 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1 9 5 l ( 2 o 0 9 ) 0 3 0 0 7 6 0 5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a s 0 n s o f h j e r N0 c o n c e n t r a f i o n e mi s s i o n 0 f t w 0 6 7 O h p u l v z e d c 0 a l r e d b 0 i l e r s i n S h e n P 0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P l a n t o f S h e n g l i P e t ml e u m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0 f p h a s e 1 w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r 0 c e s s o f d mma t i c r e d u c i n g N 0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b y o p t i m i z i n g c 0 m b u s t i o n w a s i n t md u c e d A f t e r j e t b u me r c h a n g i n g t o” h o r i z 0 n t a l b i a s a i r c 0 mb u s t i o n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b u me r ”,a n d t h e n s t a g i n g a a n d s t a g i n g p o w d e r t r a n s f r t o o p t i mi z e c 0 mb u s t i o n,t h e d e c r e a s i n g a mp l i t u d e o f c o n c e n t mt i o n N0 e mi s s i o n r e a c h e d t o 4 O ,t l l e o b v i 0 u s l y e f c t i n r e d u c i n g b o i l e r N O e mi s s i 0 刀wa s g a i n e d Ke y wo r d s : c 0 a l f i r e d b 0 i l e r ; o p t i mi z i n g c o mb u s t i o n;h 0 r i z 0 n t a l b i a s a i r c o mb u s t i o n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b u me r ;n i t r 0 g e n o x i d e 0 引言 大气中氮氧化物( N O ) 对人类的危害早 已引起 了人们的重视, 环保部门已将控制锅炉 N 0 的排放 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之一。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 厂为了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 不 但从设备上进行了燃烧器型式改造 , 而且通过大量的 燃烧调整试验, 摸索了一套降低 N 0 排放的优化运 行措施。 l 燃烧器改造和优化燃烧前的状况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一期 2台锅炉均是 东方锅炉厂生产的 D C 6 7 0 1 3 7 8 A型超高压中间 再热 自然循环 固态排渣煤粉炉。每台锅炉配有 1 6 收稿 日期 : 2 o o 81 21 4 台直流煤粉燃烧器, 布置在4角上, 其中 1 、 3角作 对冲布置 , 2 、 4角作切圆布置。如图 1所示 , 每个 角上有 4个一次风喷 口, 上 2层 和下 2层分别集 中 布置 , 并在每个一次风 口上设有夹心二次风。另外, 在 上下2 组一 次风 口间隔处共设有6 层二次风 口 , 图1 2炉四角燃烧器风口布置及一次风燃烧切圆示意图 第 3期 贾自臣, 等 : 优化燃烧降低锅炉 N 0 排放质量浓度的措施 。 7 7 在最上面设有 2个三次风 口, 最上面的三次 风 口呈 反切布置 。 锅炉 的设计煤种均为挥发分较低 、 发热量较高 的贫煤。锅炉排烟中 N 0 含量一直较高 , 2台锅 炉 排烟中的 N O 质量浓度一般为1 1 o 0一l 3 o 0 m g m 。 2 O 0 5年 3月 ,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 利发 电厂对 2台锅 炉进行了多次测试试验 , 表 1是 2炉 N O 排放测试 的部分实测数据, 图2是试验时各二次风门的配风 开度分布图。此次试验是在运行人员的习惯配风方 式下进行的, 即没有优化燃烧前的试验结果。从试 验结果看 , 锅炉在原有结构形式和常规配风状况下 , N 0 的实际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在 1 1 5 8 m g m 左右。 表 1 2炉 N 0 排放实测数据 第8 层 第7 层 第5 层 第4 层 第3 层 第 l 层 O 2 0 4 O 6 0 8 0 风门开度 图 2 2炉正常运行时各二次风门的 常规配风开度分布图 在图2中, 第2 层和第 6 层二次风为夹心风, 正 常运行时一般为关闭状态。 2 优化前 N 0 浓度较高的原因分析 锅炉燃烧生 成 N O 的类 型一般 可分为 “ 燃 料 型” 、 “ 热力型” 2种 。“ 燃料 型 N 0 ” 是 由于燃料 中 含有氮化合物, 在燃料燃烧时, 氮作为挥发分以离子 状态析 出, 然 后 和 高 浓 度 氧 化 合 而 成 ; “ 热 力 型 N O ” 是 由空气 中的氮气在炉膛 内的高温环境 中氧 化而成。2 类 N 0 中最主要的的是“ 燃料型 N O ” , 可 占锅炉 N O 总排放量的 7 5 9 O 。 在锅炉燃烧过程 中, 影响 N 0 生成 的可控与不 可控因素较多 , 具体可归纳为 以下 5个方面。 ( 1 ) 炉膛温度的影响。N O 的生成的环境温度 一 般为 1 3 0 01 5 o 0 。炉膛温度越高 , 高温区域越 多 , 生成的 N O 越多。 ( 2 )烟气 中氧 的质 量 浓 度 的影 响。在 高 于 1 3 0 0 的主燃烧 区中, 氧的质量浓度越高 , 氧化性 气氛就越浓 , 其中的氮元素就越 容易与氧化合成氮 氧化物。 ( 3 ) 烟气在高温 区域停 留时间的影响。烟气在 高于 1 3 0 0 的高温 区域停留时间越长 , 氮氧化物的 生成率越高 , 即产生的 N O 也越多。 ( 4 ) 锅炉结构形式 的影响。主要是炉膛结构和 燃烧器布置形式会影响 N O 的生成 , 具体影响机理 比较复杂。炉膛内主要是氧化性气氛, 局部区域处 于还原性气氛 , 在高温氧化气氛 中生成 的 N O 到达 高温还原性气氛中将部分还原为 N , 使 N O 有所减 少。相对来 说 , 切 圆燃烧 的布 置形 式可 有效 降低 N 0 的生成 。 ( 5 ) 煤质 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挥发分 中 N元素 含量多少 的影响。燃 用 N元素含量 多的煤种 生成 的燃料型N O 也较多; 另外 , 煤的发热量高低也会 直接影响 N O 的排放总量 , 因为燃用发热量较低的 煤种会使相同负荷下耗煤量相对增加, 从而导致 N 0 的总排量增加 。 分析上述 因素可 以发现, 锅炉结构和煤质 因素 在当前属不可控因素, 而前 3项因素可通过适当的 优化配风调节得到改善 , 属于可控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 , 锅炉正常燃烧时第 4层给粉机 投粉量比较均匀 , 各层 二次风 门开度基本属于均匀 配风 , 这势必造成炉膛 内火焰 中心不够集中; 而炉膛 上下氧的质量浓度 比较均匀 , 烟气会在 1 3 0 0 以上 的高温区域停 留时间过长 , 从而造成锅炉 N 0 排放 质量浓度较高。 7 8 华 电技 术 第 3 1卷 3 优化对策及改造方案 为了达到将 火焰中心集中下移的 目的, 胜利石 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将上层二次 风尽量开大 , 将下层二次风尽量关小 ; 同时减少上层 给粉量 , 增加下层给粉量使火焰高温区域集 中并使 火焰中心下移。在此基础上, 适 当降低送风量使炉 膛内总的过量空气系数降低 , 从而降低烟气中氧 的 质量浓度。这样, 就使炉膛下部成为高温主燃烧区 域, 并处于低氧富燃料的低氧化性气氛, 抑制了N 0 的生成 ; 而炉膛上部则形成 富氧低燃料 的低温燃烧 区, 上部温度一般在 9 0 011 5 0 , 不适宜 N 0 生 成。在炉膛下部造成的未完全燃烧气体随烟气沿炉 膛逐渐上升, 到达富氧区后进一步燃烧达到完全燃 烧的目的。 燃烧器改造方案是将原来的一次风喷燃器改造 成“ 水平浓淡风煤粉喷燃器 ” 。喷燃器结构 如图 3 所示, 从左到右分别是侧边风口、 淡一次风口和浓一 次风 口。其工作原理是在一次风进入喷口前的一次 风管拐弯处安装 3块导流板 , 利用离心力 的作用把 一 次风粉在水平方 向上分成浓淡 2股煤粉气流 , 浓 煤粉气流与淡煤粉气流以一定的夹角喷人炉膛。其 中一股为高质量浓度煤粉气流, 含一次风粉中的大 部分煤粉 , 这股气流位于 向火侧 , 形成 内切圆; 另一 股 的煤粉质量浓度很低 , 以空气为 主, 位于背火侧 , 形成外切圆 , 且在背火侧布置侧 二次风。这种布置 方式实际上是沿炉膛水平截面方向重新分布了空气 和燃料的比例 , 从 四周水冷壁到炉膛 中心温度逐渐 升高, 过量空气系数逐渐减少。即炉膛 中心相对形 成高温 、 富燃料燃烧 区使 N O 生成减少 ; 而 在炉膛 水冷壁附近形成 了强氧化性气氛 和较低 的温度环 境 , 同样不适宜 N O 的大量生成 。浓一次风煤粉气 流着火后, 淡一次风煤粉气流和侧二次风在背火侧 逐渐喷入 , 符合随燃烧进行逐渐供风的原则 , 有利于 煤粉的完全燃尽。 将上述 2项措施综合运用 , 即沿炉膛纵向和水 平方向同时改善炉膛温度分布和氧量分布, 以利于 最大限度地降低 N 0 生成 , 最终实现降低 N O 排放 质量浓度的目标。 4 优化措施实施后的调整试验及效果分析 在燃烧器改造前 ,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 电厂 只从优化配 风方面进行 了 比较性 N 0 测试试验 。 主要方法是将各二次风 门确定 为上层开度大 , 下层 _ l 厂 广 【 、 图 3 水平浓淡风煤粉喷燃器结构图 开度相对较小的配风方式 , 如图 4所示。同时调整 送风量 , 使炉膛出 口过量空气系数保持在 2 8 3 。另外, 由于当时锅炉给粉机转速过高堵管比较 严重, 因此 , 对各层给粉量无法实现较大差别 , 暂按 均匀给粉方式运行 。 第8 层 第7 层 第5 层 第4 层 第3 层 第1 层 O 2 0 4 O 6 0 8 O l O O 风 门开度 图 4各二次风 门开度数值 比较 在执行上述配风方式后 , 在锅炉稳定运行 的基 础上 , 由试验人员用全烟气分析仪对锅炉排放 的烟 气进行了实际测试 , 测试数据见表 2 。 从试验数据看 , 通过这种上多下少的二次风配 风方 式, N O 的质 量 浓 度从 1 1 5 8 m g m 下 降 到 9 4 9 6m m , 下 降 幅度 为 1 8 , 收到 了 明显 的效 果。但 由于一次风容易堵管的的原 因, 当上层给粉 机转速减小 、 下层给粉机转速加大时 , 下层给粉量很 快就会超过限定值而造成堵管 , 所以, 上、 下分级送 粉 的试验方 案没 有实现 , 试验效 果受 到 了一 定 的 影响。 喷燃器改造后 , 为了对改造效果进行比较 , 胜利 石油管理局胜利发 电厂进行 了习惯 配风方 式的测 试 , 测试数据见表 3 。从试验数据看 , 喷燃器改造后 的 N 0 排 放质 量浓 度 为 8 3 1 6 m g m , 比最 初 的 1 1 5 8 m g m 下降了2 8 2 , 比改造前优化配风方式 下的9 4 9 6 m g m 下降了 1 2 4 。这充分说明, 喷 燃 器 的改造 对N 0 的排放 具有 明显 的改 善作 用 。 第 3期 贾自臣, 等: 优化燃烧降低锅炉 N 0 排放质量浓度 的措施 。 7 9 表 2 喷燃器改造前优化配风后的试验数据 项目 试验 l 数值 试验2 数值 电负荷 Mw 锅炉蒸发量 ( t h ) 炉膛出口O 2 质量分数 二次小风 门开度 第 l 层 第 2层 第 3层 第 4层 第 5层 第 6层 第 7层 第 8层 就地 0 2质量分数 N O质量分数 N 0 质量浓度 ( m g m。) N O 平均质量浓度 ( mg mI 3 ) 9 4 9 6 表 3 喷燃器改造后常规配风方式下 的试验数 据 但从试验数据中也可 以看 出, 单改变喷燃器的结构 , N O 排放质量浓度仍然较高。 炉喷燃器改造后 , 从实际运行效果看 , 当锅炉负 荷较高时, 一次风堵管的现象明显改善, 可以同时使 用二次风分级配风和一次风分级送粉的优化燃烧方 式。图5和图6 是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制订 的二次风分级送风和一次风分级送粉方案。表 4是 喷燃器改造后 同时实施优化 配风方式下 的 N O 测 试结果 。 第8 层 第7 层 第6 层 第5 层 第4 层 第3 层 第2 层 第 l 层 O 2 O 4 O 6 O 8 0 1 O 0 风 门开度 第4 层 第3 层 第2 层 第 1 层 图5 二次风门开度分布图 3 5 O 4 O 0 4 5 O 5 0 O 转速( r mi n 一 ) 图 6 给粉机转速分布图 表 4 喷燃器改造后优化配风方式下的试验数据 从试验数据看, 喷燃器改为水平浓淡风方式后, 同时应用合理的分级配风和分级送粉的燃烧方式, N 0 的排放质量浓度为 6 9 4 1 m m 。 , 和最初没有优 化时的排放质量浓度相比下降了4 0 , 取得了非常 明显 的效果 。 5 注意事项 ( 1 ) 在对 2炉实施分级配风和分级送粉的优化 燃烧过程中 , 主蒸汽温度 和再热蒸汽温度会有明显 9 8 7 弱 1 8 3 2 0 m 舛 如 3 2 O 1 8 0 华 电技 术 第3 l卷 降低, 而再热蒸汽温度如果降得太低势必会使汽轮 机末级叶片处的排汽湿度过大 , 对汽机造成一定的 损害。因此 , 在优化燃烧时, 应注意锅炉火焰中心不 能下降太低 , 应以保证汽温不超标为宜。 ( 2 ) 在降低 N 0 排放方面, 除了采取优化燃烧 等措施外, 还可以采用烟气脱硝等方法。 目前这种 措施投资比较大 , 尤其是对于投产较早已经 比较老 化的机组来说, 应用时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企业 经济效益。 6 结论 ( 1 ) 对于大型 电站贫煤锅炉来说 , 通过分级送 风和分级送粉的优化燃烧方式, 将火焰高温区域集 中并使火焰中心适当下移, 可以使炉膛下部成为高 温主燃烧 区域 , 并处于低氧富燃料 的低氧化性气氛 , 抑制了 N 0 的生成 ; 而炉膛上部则形成富氧低燃料 的低温燃烧 区, 不适宜 N O 生成 , 从而可以有效地 降低 N 0 的排放质量浓度 。 ( 2 ) 利用水平浓淡分离原理使炉膛水平截面方 向的空气和燃料的比例重新分布, 从而使炉膛中心 相对形成高温 、 富燃料燃烧 区, 使 N O 生成减少 ; 而 在炉膛水冷壁附近形成强氧化性气氛和较低的温度 环境 , 同样不适宜 N O 的大量生成。因此, “ 水平浓 淡风煤粉燃烧器” 的使用对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具 有明显的效果。 ( 3 ) 在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上应用分级配风和 分级送粉的优化燃烧方式降低氮氧化物的措施一旦 得到大力推广 , 将会取得 巨大 的社会效益。因为火 电厂本身是各个地 区的污染大户 , 使这一污染源排 放的氮氧化物大幅下降无疑对减少大气污染、 改善 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贾宏禄 流量可调型喷燃器和低氮燃烧 J 华东电力, 1 9 9 2 ( 7 ) : 2 4 2 6 2 刘勇 电厂燃煤锅炉 N 0 排放计算模型的建立 J 中国 电力 , 2 0 0 5 , 3 8 ( 6 ) : 3 3 3 6 ( 编辑 : 刘芳) 作者简介 : 贾 自臣( 1 9 6 7 一), 男, 山东宁津人 ,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 发电厂 工程师 , 从事电厂热力试验方面 的工作。 0 ( 上接第 6 8页) 于 P n , P 端子上。 2 ) 电压输入。接于变频器一次侧 , 交流接触器 K M1的 2, 4 , 6端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德州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二班级班主任新学期教学工作方案
- 方案研讨会会议纪要
- XX年七夕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四川绵阳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重庆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尾矿库作业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司机三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据平台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手足口病完整课件
- 安徽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 2025年茂名信宜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零诊)成都市2023级(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耻骨骨折健康宣教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美的冰箱培训课件
- 《春季养生茶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