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讲解及练习与答案.doc_第1页
记叙文讲解及练习与答案.doc_第2页
记叙文讲解及练习与答案.doc_第3页
记叙文讲解及练习与答案.doc_第4页
记叙文讲解及练习与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丰三中记叙文讲解及练习与答案【目标解说】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初中课文中,记叙文所占比例最大。记叙文阅读题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因此,训练记叙文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叙文的阅读应在掌握了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感知。弄清记叙的要素、记叙的人称、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详写与略写、过渡与照应,分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分析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弄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分辨文章的类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分析,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归纳中心思想。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抓事件因果概括内容;结合事件还原人物精神;抓人物心理或“点睛”之笔,把握作者感情。段落阅读,要明确段落内容,分清层次,理解语段中句子之间的联系,能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语。 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个人的主观感悟。【方法探究】1如何辨识顺叙、倒叙、插叙,体会其作用?在记叙文的阅读材料中,弄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记叙顺序和记叙手法,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常见的叙述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顺叙是记叙文中最常见的叙述方法。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写,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采用倒叙的手法可造成强烈的悬念,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尤能突出倒叙部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段,补充交代或说明有关内容,以埋下伏笔或照应前文。插叙可使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显得更加丰满,更加严密。 三种叙述方法,相对而言,对倒叙和插叙的考查是重点。示例 至爱所在 1848年秋天,离开祖国18年的肖邦身染重病,处于弥留状态。他的姐姐从华沙赶到他的身边。肖邦对姐姐说:“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祖国的,不过你一定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他又命人取出当年朋友们所赠的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请朋友们到时候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棺材上。 1830年,作曲家肖邦准备出国去深造,他的朋友设宴为他饯行。席间,朋友们赠给他一个银杯,杯里装的是波兰的泥土,意在勉励肖邦不要忘记祖国。 肖邦到维也纳不久,华沙暴发了反抗俄国统治的起义,可惜失败了。肖邦曾两次设法回国,都没有成功。从此,他把对自己祖国的怀念和忧虑,全都灌注在自己的音乐里。 肖邦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穴上撒上银杯里的泥土。他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送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后来,在肖邦诞辰125周年时,波兰人民为他重立了墓碑,墓志铭是: 至爱所在,心之所在。 从记叙的顺序看,两段属于 叙部分。它主要作用是 。 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情感线索是: 。方法提炼:叙述顺序的辨析,考查的是在总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叙述顺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要做好这样的题目,首先就得对材料内容有个总体上的了解,其次对基本概念要准确把握,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不难了。文章两段主要写肖邦在弥留之际表达的遗愿:将心脏带回祖国、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棺材上。紧接着两段交代他的遗愿产生的原因:叙述18年前出国时的情景和他到维也纳后国内出现的起义和自己两次回国的失败。第段写肖邦死后人们按他的遗愿安葬了他,125年后又为他重立了墓碑。从时间先后来看,两段叙述的事情在前,段叙述的事情在后。因而两段是对往事的追忆,当属插叙,交代肖邦的遗愿产生的原因。全文记叙了肖邦临终前后的情形,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挚爱。因此,无论是倒叙部分,还是插叙部分,爱国主义(或“热爱祖国”)就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情感线索。 2如何分析记叙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 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些部分要详写,一些部分要略写。详写和略写的安排与所要表现的中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分析文章中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也就成了阅读能力的一个考查点。 详略安排的用途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与中心有关的部分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部分略写,以免造成喧宾夺主,中心不明;一是详写略写都与所要表现的中心有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详略的安排用意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略写部分是详写部分的补充或衬托,一是详写部分极尽铺陈之能事,给人造成一种“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的错觉,而略写部分则往往是非常精练的几句话,这几句话往往又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与前者形成强烈对比,在对比中突现文章的主题。示例 在初春的暖雨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 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寂寞地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飞花。 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啊!它们在春风里飞啊飘啊!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 然而在城市里,到处都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 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文章前三段用了 、 、 、 四个比喻句 (详、略)写了梧桐树籽 时的状态;第四段用 句 (详、略)写了梧桐树籽 时的状态。文章这样安排详略有何作用?找出文中能含蓄提示文章中心的句子。方法提炼:第1题是引导读者对文章的详略进行初步分析,从题干的提示可以看出前部分的填空已限定在前三段的比喻句中。前三段的比喻句共有“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这样四句,写出了梧桐树籽飘飞时的形态,应为详写。第1题后半部分的填空内容被限定在第四段里,只有“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一句,写出了梧桐树籽落地后的状态。这是略写部分。第2题是主要考点。从材料的详略安排可以看出,这段材料详写梧桐树籽“欢快”飘飞的情态是为了与梧桐树籽落地后“无可奈何”、“心灰意懒”、“滚动”的状态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梧桐树籽落地后的艰难处境,从而突出中心。第3题中心句是“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3如何分析记叙文描写人物的表现手法?在写人的记叙文或文艺作品(如小说)中,人物描写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章主题的表达。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从描写的对象看,它包括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衣着、对话、行动、内心独白,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方法看,有概括介绍或细致描绘。从描写的范围看,有整体描写、局部描写、特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正面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神情等外在特征的描写,它不仅能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且还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并可表现作者的爱憎倾向。行动描写在人物描写中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人物的性格也总是要通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人物的对话就是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也就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它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其方法多种多样,有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地剖析,有采用梦境、幻想等间接地揭示,也有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地烘托。示例剥 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儿子。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文中记叙母子二人比赛剥豆,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比较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 本文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是 、 、 、 。方法提炼: 第1题的解答须从分析母亲的心理活动入手。“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的心理和当“我”想到“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的现状而油然而生的爱怜之心是使“我”慢下来的原因,概括地说就是:怜爱儿子,想增强儿子的自信心。而当“我”想到“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的残酷现实时,“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的心理又使“我”不禁加快了剥豆的速度,概括地说就是:想让儿子知道竞争得靠实力,不能给他虚假的胜利。第2题的解答须从分析儿子的语言和动作入手。从儿子对“我”这个利索的回答中,从“你赢了”的轻松的笑语中,从他输了后如山泉般的清澈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儿子还是一个勇于竞争的孩子。从“我想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而他却按住了“我”的手的动作中,从他“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里睃”的神情中,从他极认真地重新拿了碗量豆的细节中和“我少,我就是输”的认真的争辩中,可以看出儿子还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从以上分析可得出第3题的答案是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 4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即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对表达方式的考查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对表达方式的判断,一类是对表达方式作用的分析。 记叙文中抒情方式有三种:一、直接抒情,也就是作者在文中直接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二、在叙述、描写中抒情;三、在议论中抒情。抒情手法的运用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对所记事物陈述自己观点的文字或是揭示包含在所记事物中的道理的文字。记叙文中的议论也有三种方式,一、用议论引出记叙,即在记叙前作者先写出自己的看法,紧接而来的记叙就是对议论的具体说明。这种议论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它能使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得很鲜明,同时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二、夹叙夹议,即在叙述过程中同时进行议论,边记叙边就所记叙的事物进行阐明、发挥。在文中,后面的议论常常是前面叙述的自然的发展,它起着揭示所叙事件的意义的作用。三、用议论总结记叙。这种议论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它往往也是全文的总结,经过这种总结往往可以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示例 爸爸出差归来,给我带回了两盒别致的小火柴。 火柴盒的商标引人注目。上面画着一个小女孩,长长的金发上扎着一根粉红的发带,两只明亮传神的眼睛真叫人喜爱。她右手举着一簇鲜花,两只蝴蝶像是闻到芬芳的香味,在上面翩翩起舞。我打开盒子,只见戴着红帽子的火柴梗一根根静静地躺在里面,头都朝着同一方向,别看它们现在这么“老实”,只要你抽出一根火柴,把它的头在火柴盒边上一擦,立即会“嗤”地一声,爆出火苗儿来,很快地从头燃烧到尾。 火柴燃烧的时间虽然短,甚至可以说转瞬即逝,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少不了它。要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特殊的场合里,火柴的作用可就更大啦。在茫茫黑夜里摸索的路人要是有一根火柴点亮一支火把,不就可以避开许多危险,少走许多弯路?在荒山野岭中的勘探队员,要是有一根火柴燃起一堆篝火,不就可以驱严寒,得温饱? 啊!火柴,谁说你生命短暂?那熊熊燃起的大火,是你的青春在闪耀! 啊,火柴!我要大声赞美你,赞美你把光和热留在人间,哪怕自己化为灰烬! 这是何等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啊!我们每一个青年,难道不应该像火柴那样,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光和热吗?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中第段是 ,第段是 ,第、两段是 ,第段是 。把第段删去好不好?试简要分析后三段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方法提炼:第1题是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正确判断。第段是记叙,第段是描写,第、两段是抒情,第段是议论。第2题考查的是对表达方式作用的分析能力。从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第、两段是紧承着前文进行的抒情。第段是就“火柴燃烧的时间短,作用巨大”进行的抒情,第段则是在第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是对火柴“燃烧自己,把光和热留在人间”这种牺牲精神进行的赞美,通过升华,就赋予了火柴一种人格的特点,从而为第段联系现实的议论作了铺垫,而第段的议论“我们每一个青年,难道不应该像火柴那样,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吗?”用反问句的形式总结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由以上分析可看出第段的抒情不可删去,它是第段抒情的升华,第段议论的铺垫。、两段的抒情,揭示了火柴的“燃烧时间短,把光和热留在人间”的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火柴的赞美之情,第段的议论则起到了总结全文,揭示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 5如何体会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环境描写是一种常见的描写手法,它包括生活场景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两种。环境描写可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显示社会背景;可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形象;还可渲染气氛,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真实感等。 做这类的题目首先要判断所阅读的文章属哪一类记叙文或是哪一类环境描写。如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或是社会环境描写的材料,其作用多半是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显示社会背景;如是写景抒情的记叙文或是自然环境描写的材料,其作用多半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是抒发作者的情感。示例 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小小的庭阶下,也点缀着新绿。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的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汩汩的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棚的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生长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蝴蝶们也都栩栩地来临了。 蝴蝶来了,偕来的是花的春天。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底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金黄色的菜田间,或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的草地上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着。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的扇动。一群儿童嬉笑着追逐在他们之后,见他们停下了,便悄悄的蹑足走近,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的舒翼飞开了。 “呵,蝴蝶!即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 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到全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滥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文中作者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至少写出10种)作者用哪些画面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例如“草木泛绿”等)作者借助于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提炼:第1题,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了田野、树木、花园、墙隅、屋角、庭前阶下、湖水、溪流、花儿、蝴蝶等10种景物。第2题的解答可从题干中的提示入手。“草木泛绿”的提示是对第一段第一句话的概括,为我们指明了答题方向,即后面的内容也要进行概括归类。文段接下来描写了湖水溪流,百花开放,彩蝶飞舞及群童扑蝶等几个画面,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第3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本文段属于哪一类型记叙文。从文段的选材不难看出本文段属于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而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由此抒发由观赏景物而触生的情怀。读这类记叙文要抓住有关描写、抒情、议论的语言进行分析,从而发掘作品的思想内容。本文段通过对草木泛绿、湖水溪流、彩蝶恋花、群童扑蝶等画面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的春天的赞美之情。6如何分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会其作用? 描写手法从对象上可分为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从风格上可分为白描、细描等;从方式上又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正面描写也就是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或环境、气氛作直接的描绘,让读者直接感知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和环境的规模、事件的气氛等。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描写手法,即对某一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者通过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以从侧面间接地表现它的情态和特征。这种描写,含蓄蕴藉,可激起读者的联想,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丰富作品所描写的事物。 示例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幅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从从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她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她们的调儿呢?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她十分里的一分的!” 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上面两段文字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 , 属 描写;一个是 ,属 描写。 第一段文字从 、 来写黑妞。 第二段文字中写观众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方法提炼: 第1题是考查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判别。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有四个:黑妞、两个观众,还有一个人物未出场,就是黑妞的姐姐白妞。在黑妞和观众间,我们不难看出黑妞是作者所要着力刻画的人物,应是正面描写的主人公,而刻画黑妞为了衬托白妞的演技的绝妙,所以白妞是侧面描写的主人公。第2题考查对刻画人物方法把握。不难看出,第一段文字主要从外貌和演唱两个方面来表现黑妞的。第3题,黑妞的演唱,巳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这时观众的评论说明“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使文章绝处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出白妞演唱技艺的绝妙,为下文白妞的出场作铺垫。 7如何整体感知(感悟)记叙文? 整体阅读强调的是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了解和分析,反对断章取义的理解、牵强附会的做答。它是全方位的整体的观照,包括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结构线索、感情基调等。整体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这些都是现代文整体阅读要考查的内容。 记叙文整体阅读可采取以下步骤:一、首先要分析文题,揣摩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仔细推敲文题所蕴涵的信息,可以推知文章的中心。二、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文章的意味、作者的意图,往往是含而不露的,要仔细辨别含蓄的意味,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三、理清结构,归纳中心。按照记叙文结构特点,分析文章各部分间的联系与关系,概括文章大意,进行主旨总结。四、拓展延伸,感悟评价。在理解、领会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内容读出个人的心得,如文章触发的联想、评价文中的某一亮点等。示例心灵之灯 表姐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和那些有残障的小朋友打交道。一次,我替表姐接一位盲人小朋友回家过夜。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觉,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他的发问打破了夜的沉默:“您能告诉我红是什么样子?”这下真把我问住了。思索了一阵,我只有笨拙地解释:“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那红一定很烫呀!”他说。我又讲:“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那红一定可以给你们光明了?”“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那红一定是流动的。”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一种颜色。 我颓然地想:失去了眼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时,盲童自言自语地说:“红是流动的,是烫的,是发光的,好美丽哦!”我愕然了,在我们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变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却具有了这么多种美好的属性,多么敏锐的感觉! “大哥哥,你听!”他突然喊道,“你听,外面有小猫在叫。”我仔细聆听,却没有听见什么动静。我茫然地沉默不语。他拉着我的手坚持说:“是有猫叫!”我只好顺从地打开门,呀!真有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喵喵”地在叫。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却比常人更能倾听外界的声音。我们常常听到的是谁家在吵架,谁家在打麻将之类的嘈杂之音。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 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 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比我们多一份细腻的感情,比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美丽。有一个故事说,乡下有位瞎婆婆在自家院门外安装了一盏灯,她说这是为了过路行人的安全。老人用灯为别人照路,同时也点亮了自己持久不熄的生命之灯。我黯然,检讨自己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是否已经迷失方向,已经不能够承受生活的平凡之美? 本文写了有关“盲童”的两件事: , ;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这句话是针对文中什么现象而发表的议论? 面对这位“盲童”,每个人都会怦然心动,文中的“我”受到震撼,情绪发生急剧变化,开始“颓然”,而后“愕然”,最后“黯然”。请分别指出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颓然”的原因: ;“愕然”的原因: ; “黯然”的原因: 。文章结尾时写“瞎婆点灯”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 方法提炼: 本文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事意在说理抒情,弄清了文中的“理”和“情”,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意。第1题,考查概括事件内容和把握寓意的能力,两件事的内容较易概括,说明的道理须结合下文的相关议论来理解。第2题,文中的这句议论显然是针对文中盲童对事物的感受与正常人不一样而发的。第3题,三个词语表达“我”不同的情绪,须放到文中,从上下文语境中找原因。第4题,文末“瞎婆点灯”的故事,是盲童故事的进一步延伸,自然与深化主题有关。参考答案:1“盲童”向“我”询问“红”是什么样子的问题。“盲童”听到小猫的叫声;道理:只有用心去领悟世界,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2在正常人眼里,红色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颜色,而“盲童”却感受到它是有生命的,美好的;正常人常常听到的是嘈杂之音,而“盲童”能从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3“颓然”的原因:同情盲童的不幸。“愕然”的原因:对盲童细腻的心灵世界,的惊讶。“黯然”的原因:对自己感触不到生活美好的自责。4点明“盲童”的心灵里有着一盏生命之灯(或“点题”);赞美身体残障、心灵光明的人生风范(或“深化主题”);反衬正常人缺乏生活激情的不良心态(或“引出我的反思”)。【实战训练】(一)最感人的理想 难得回一趟老家,我到曾经读过4年书的金盆小学看望年迈的启蒙老师。 晚上与老师东拉西扯的闲聊。聊着聊着,就随手翻看起桌上的一沓作文本来。老师说,孩子不多,整个二年级才一个班,共24个学生。 在乡下的学校,二年级的孩子刚学写作文。本上的作文都很短,大多干巴巴的一页就完事。乡下孩子终究不比城市孩子,想象力极其匮乏,那些苍白的文字实在无味。但我翻着翻着,不经意间就停下来开始仔细读一篇我的理想。 粗糙的格子本上写道:“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作文短,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画了一个大的红叉,没有打分,估计是严重的不及格了。是呀,普天之下有谁的理想是成为一只狗呢?做老师的一定会斥责这孩子 远离贫困的家乡,我已经在城里生活了好多年了。经历过各种世象人情,自觉已是刀枪不入,很难再有什么事能轻易让我感动。然而那一天,我被这个二年级学生的“理想”震撼了、觉得鼻子酸酸的。我敢说,这是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1加点的“刀枪不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用简短的话概括。3假设你是文中的“我”,请就那个大大的红叉和那位老师说一段话。(50字左右)4除了这个孩子以及他的“理想”,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只需谈某一点,并从文中找出依据。(二)与狼共舞 不足为怪,劳丽施米特无暇与两条腿的男人交往。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穷乡僻壤,她每天要花费四小时与四条腿的狼嬉戏。 晚上,当有空约会时,这位二十八岁的林业系学生却去寻找公路上被车压死的野生动物,将它们剥皮去骨,喂她那些被大多数人视为洪水猛兽的朋友。“我生活中的人必须懂得狼对我的重要性。”劳丽说。她最后的一位男友不懂得这一点,离她而去。现在只有劳丽和这群狼共同生活,而且,老实说,她不会半途而废,改变初衷的。“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狼有许多地方就像你和我,”劳丽说,“它们绝非嗜血成性地在树林里乱窜,它们的生活极富规律,照顾狼崽,分享食物。很久以前,人类就是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得不像狼一样相互协作。” 人狼同居,这是设在明尼苏达州埃利市的国际豺狼中心实施的实验项目之一。其目的为:使豺狼变得像人类般的友善。当时,计划撰写一篇有关豺狼习性的毕业论文的劳丽,正巧在豺狼中心帮忙,所以当该中心进一步邀请她时,劳丽毫不犹豫地应允了,成为狼的朋友。“狼始终对我有一种吸引力,我欣赏它们有组织的行动方式。”她解释道,“起初我有些害怕,但现在我非常敬重它们。” 它们教会了她这一点通过一次血的教训。一天,劳丽走得离它们埋骨头的地点太近。“那条狼本性复萌,征罚了我。”劳丽回忆道,“它咬伤了我的腿,伤口有一英寸深,是我破了它们的规矩,所以我是咎由自取。” 杰戴地和巴兰扎均为体重一百磅的公狼,巴莎是只七十五磅重的母狼,它们既可能凶暴残忍,也可能调皮嬉戏。和劳丽在一起,它们的行为很像人类的最佳朋友狗。 “我回家时,它们嚎叫,跳起来舔我的脸,围着我转圈,用腹部蹭我。”她解释道。 然而,并非只有快乐,劳丽“不得不与令人作呕的寄生虫及野兽的气味打交道。”尽管它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当实验结束,该重返人类生活的时候,劳丽会恋恋不舍的。 1从第段内容看,劳丽和“大多数人”对狼所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第段,“她最后的一位男友不懂得这一点”中的“这一点”是指什么?3劳丽说“狼有许多地方就像你和我”,从文中看,狼有哪些地方与人类相像?4文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劳丽与狼的深厚情感?5一般说,科学家的语言应是科学客观的描述,劳丽施米特是一位科学家,可是她在谈到狼的时候充满着感情色彩。你认为劳丽使用这种语言是否得体,简述一下理由。6劳丽被狼咬伤后说:“是我破了它们的规矩,所以我是咎由自取。”而通常情况下,一般的人是会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谈谈你的看法。(三)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何等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大胆地提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所有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1“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2怀特森先生上课时给学生留下值得怀疑的疑点是: 3“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中学到点什么”句中的“什么”指的是: 4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5“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态度先后判若两人,使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6下列各项中与怀特森先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一致的有哪些?( ) A尽信书不如无书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绝对信从教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D知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E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F让学生绝对信从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四)好一朵木槿花宗 璞 又是一年秋天,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水抛撒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以后,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荒草没膝: 薄如蝉翼: 冉冉升起: 重阳已届: 2文章开头先写园中其他一些花的情况,有何用意?3第3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第7段中说木槿“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第10段又重复说“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作者这样重复的目的是什么?5请从文中找出表明记叙时间顺序的词语。 6作者对木槿花的感情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请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感情变 化的句子。(五)高 粱翟世浚 老张不承认他们家有什么“代沟”,不过他们父子之间平常很少交谈,却是事实,倒是我这个常客一去,大家的话反而就多起来了。 有一天,我又到他家便饭,席间因为他儿子把吃剩的半个馒头丢掉,以致惹起老张的不悦,甚至到饭后喝茶的时光,还想借题发挥: “我不是说吗?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啊,真是太幸福了,你们问问翟叔叔,我们在老家的时候吃的都是什么?” “哼!哪儿有白馒头吃啊?人家都是吃黑豆玉米”张太太为了表示不放弃家教责任,抓住机会插上一句,可惜,还没发挥就被小儿子接上了。 “呃,红宝石西餐厅的玉米汤还蛮好吃的呢!” “我们老家可不是那种吃法喔!”我只能这么说。 “其实,在我们家乡,真正一年到头能够吃黑豆玉米的还算不错的呢!稍微穷一点的都要吃高梁呢!”老张几乎有点感伤。 “什么是高梁?” “啊!你连高粱都不知道!”大儿子究竟不愧是国立大学的高才生,他代父向弟弟作答:“就是从泰国进口的做高粱酒的原料嘛!” 张家夫妇同时摊摊手,向我苦笑。 1解释下列词语。 (1)代沟: (2)借题发挥: 2“甚至到饭后喝茶的时光,还想借题发挥”,此处的“题”指的是什么?3老张的大儿子的回答让老张满意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张家夫妇同时摊摊手,向我苦笑。”表现了老张夫妇怎样的心情?(六)另一种珍爱 如果有一天,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我深深铭记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这位并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我同样深深地铭记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自己爱到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灭了自己。 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严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苟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洞黑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又有什么不好呢? 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1开头叙述两位音乐家的轶事有什么作用? 2写出下面句子加点词指代的内容。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 3怎样才称得上爱自己? 4画线句子中 “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的意思是: “一棵枯荣随风的草”指的是: “笔直葱茏的树”又是指: 5给本文划分层次,用“”标示出来。 (七)捅马蜂窝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