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捕蛇者说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捕蛇者说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捕蛇者说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课文45段完成826题。8解释加粗部分字词。貌若甚戚者 ( )若毒之乎 ( )安敢毒耶 ( )孰知赋敛之毒 ( )哀而生之乎 ( )叫嚣乎东西 ( )则已后矣 ( )可以已大风 ( )呼嘘毒疠 ( )号呼而转徙 ( )触草木,尽死( )以尽吾齿 ( )谨食之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君将哀而生之乎( )乡邻之生日蹙 ( )9指出加粗词用法。哀而生之乎( ) 殚其地之出( )向吾不为斯役( )其印为子群从所得( )汪然出涕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吾父死于是(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0写出加粗词古今义。11指出加粗词在文中词性的变化。乡邻之生日蹙( )竭其庐之入( )殚其地之出(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岁赋其二( )腊之以为饵( )17译句。君将哀而生之乎?_。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_。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_。苛政猛于虎也。_。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_。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18文段中蒋氏大戚,是因_,闻赋而“大戚”,_可知矣。19选段中有一句话是统摄蒋氏答话全文的一个中心句,这个句子是_。20为突出“复吾赋不幸之甚”,选段运用对比。先用假设句_领出这一层,然后用乡村_与_对比;接着用_又领出一层,用乡邻_与吾_对比。通过一“昔”一“今”的乡邻遭遇的不幸与蒋氏的难言之隐的“乐”对照,自然用_回答上文的_。21“余闻而愈悲”一句在文中结构中有何作用?_引用孔子的话作用?_。22本文思路:_募蛇_ 捕蛇者_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文章以_为线索组织材料,达到了写作目的。24如蒋氏同意了作者“更役”、“复赋”的劝告,对本文的主题表达有何影响?答:_ 2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甲)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乙)当时赋敛烦苛,民不聊生。子厚感怆于中,因藉捕蛇之言立论,以规讽当世。又,按此篇亦是空中结撰,不必有捕蛇之人,不必有捕蛇之事,妙在将赋敛之毒于蛇处,俱借蒋氏之口中说出,作者只加“孰知”二字,全不费力。(甲:式,同轼,用作动词,扶着车轼。一,副词,实在,的确。重ch$ng,重叠,多数。舅,丈夫的父亲,公公。小子,老师称学生。乙:怆chu4ng悲伤。以规讽,怆于中,内心深处。)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A使子路问之( )B小子识之( )C然( )D何为不去( )E哭于墓者而哀( )F今吾子又死焉( )G民不聊生( )H因藉捕蛇之言立论( )说明下面句中“也”表示的语气。A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 )B何不去也?( ) C苛政猛于虎也!( )甲文中的“夫子”、“小子”、“子”各依次指的是_ 、_、柳文、甲文与乙文有什么区别?(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说明)柳文、甲文都是_而乙文则是_柳文与甲文的不同之处有哪些?(写出两条即可)A柳文_甲文则_, B柳文_而甲文_。柳文和甲文都有“苛政猛于虎”,但作用不同,在柳文中是用做立论的_,而在甲文中作用是_。答案与提示8好像;你 怨恨,毒害 语助词,吗;在;介词 已经;止,治愈 呼吸;呼叫 全部;过完喂养;吃食 使活下去;生活 9代词,指我;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做,干,动词;被,介词 的样子,词尾;然而 在这件事;表承接的连词11一天天,名词作状语 动词作名词,收入的粮食等 动词作名词,生产的粮食 动词作名词,种的粮食等 名词作动词,征收 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13比,比较介词 到,介词 向,介词 在,介词 14用 凭 因 如果 用 来,用来 15他,指捕蛇者 代词,那 代词,那 难道,大概 代词,这种代词,他们 16代蛇 啊,语助词 代捕蛇之事 代写的这篇文章 17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忧(乡间)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啊。 哪里像我的乡邻天天有这样冒着死亡威胁的事! 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谁知道搜括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18作者要告诉地方官,更换蒋氏的差使,恢复他的赋税;赋敛之毒。 19则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0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十室九空,吾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又安敢毒邪?若毒之乎 21结住往事,由此转入议论;作为立论的根据 22产蛇 捕蛇捕蛇者说蛇23汪然出涕 弛然而卧 哗然而骇 颓然乎其间 怡然自乐 屋舍俨然 满目萧然 杂然相许 25A派 B记住 C是这样 D为什么;离开 E并且 F于之,在虎上 G依赖 H凭(或凭借) A句中语气停顿 B疑问语气 C感叹语气孔子 子路等学生 那位妇女 通过对事件和人物的对话,揭露苛政的罪恶。作者评论柳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交代写作捕蛇者说一文时沉重悲愤的心情,阐释写作目的是为规劝当世,减轻赋敛。以及巧借捕蛇人之口,说出赋敛之毒,主旨更易于让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