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东二中2018-2019年度下学期月考考试高二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述,一种原子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的原子模型是()A. 玻尔原子模型B. 电子云模型C. 汤姆生原子模型D. 卢瑟福原子模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玻尔在1913年创立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所以答案选A。考点:考查原子结构模型变迁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性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2.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B. 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C. 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D. 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电子的质量很小,是质子质量的1/1836,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且运动不规则,A正确;B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不规则,所以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B正确;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在该点的出现几率而不是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的轨迹,C错误;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在该点的出现几率,密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大、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小,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电子云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A.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B.3p2表示3p能级容纳2个电子;C.能级符号相同,能层越大,能量越高;D.同一能级的轨道数相同;【详解】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故A正确;B. 3p2表示3p能级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故B错误;C.能级符号相同,能层越大,电子能量越高,所以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等,都为3,故D错误,答案选A。4.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 N: 1s22s22p3B. S2-: 1s22s22p63s23p6C. Na:1s22s22p53s2D. Si: 1s22s22p63s23p2【答案】C【解析】基态原子或离子电子的排布顺序:1s、2s、2p、3s、3p,Na:,故选C。5.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数目为4的是( )A. K层B. L层C. M层D. N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s、p、d、f含有的轨道数目分别是1、3、5、7,所以K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1,L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M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9,N层原子轨道的数目为16,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子轨道的数目的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能级对应的轨道数目以及能层包含的能级数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6.若将15P原子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 )A. 能量守恒原理B. 泡利不相容原理C. 能量最低原理D. 洪特规则【答案】D【解析】【详解】P原子的3p能级上有3个轨道,3p能级上有3个电子,3个电子应该排在3个不同的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本题的电子排布违背了洪特规则。洪特规则是在等价轨道(指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据此可知,该电子排布式违背了洪特规则,应排布为1s22s22p63s23px13py13pz1。故选D。【点睛】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在相同能量的轨道上,电子在排布的时候优先进入空轨道,每个轨道中的单电子取得相同自旋;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反泡利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7.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 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酸的酸性弱于Y对应酸的酸性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答案】C【解析】【详解】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存在一些反常,如N的2p为半充满结构,较稳定,第一电离能NO,因此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也可能大于X,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X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故D正确;答案选C。8.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A. 15B. 33C. 35D. 51【答案】B【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当4p轨道填充一半时,3d已经排满10个电子,所以原子序数为2+8+18+533,答案是B。9.X、Y两元素可形成X2Y3型化合物,则X、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 )A. X:3s23p1 Y:3s23p5B. X:2s22p3Y:2s22p5C. X:3s23p1 Y:3s23p4D. X:3s2Y:2s22p3【答案】C【解析】【详解】A当X电子排布为3s23p1时,X为Al元素,Y为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当X的电子排布为2s22p3时,X为N元素,Y为F元素,能形成NF3,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当X的电子排布为3s23p1时,X为Al元素,Y为S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S3,能形成X2Y3型化合物,故C正确;D当X的电子排布为3s2,X为Mg元素,Y为N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Y2,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10.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基态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首先排满2s轨道,剩余的两个电子分占两个2p轨道,而且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故选C。11.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最多可达(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xns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即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故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为6,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注意能级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的稳定状态。第四周期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为ndxnsy,且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SiCl4B. H2OC. BF3D. PCl5【答案】A【解析】【详解】A.SiCl4为共价化合物,Si元素化合价为+4价,Si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4+4=8,Si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Cl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A正确;B.H2O为共价化合物,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2+6=8,O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1+1=2,H原子不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B错误;C.BF3为共价化合物,B元素化合价为+3价,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3+3=6, B原子不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价,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F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C错误;D.PCl5为共价化合物,P元素化合价为+5价,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5+5=10, P原子不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Cl原子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D错误。故选A。13.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碱性:NaOHMg(OH)2Al(OH)3B. 第一电离能:NaMgAlC. 电负性:NaMgAlD. 还原性:NaMgA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性是NaMgAl,则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Al(OH)3,A错误;BMg的3s轨道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则第一电离能:NaAlMg,B错误;C金属性越强,大小越小,则电负性:NaMgAl,C错误;D还原性:NaMgAl,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应用14.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A. Li、Na、KB. Na、K、SC. O、S、ClD. Si、P、Cl【答案】D【解析】【分析】电负性表示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所以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故电负性最强的物质在周期表的右上角(零族元素除外);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据此答题。【详解】A.电负性:LiNaK,故A错误;B.电负性:SNaK,故B错误;C电负性:OS,ClS,故C错误;D.电负性:ClPSi,故D正确。故选D。15.某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 只有x+1B. 可能是x+8或x+18C. 可能是x+2D. 可能是x+1或x+11或x+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该元素处于第二、第三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x+1;若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五周期A族,则与其处于同一周期第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x+11;若该元素处于第六周期、第七周期A族,则与其处于同一周期第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x+25,所以某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可能是x+1或x+11或x+25。选项是D。考点:考查同一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的知识。16.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 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 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D. 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由此可见:该元素原子中共有39个电子,分5个电子层,其中M能层上有1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据此答题。【详解】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1未成对电子,故A错误;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B正确;C.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18个电子,故C错误;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17.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 kJ/mol。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元素I1I2I3I4X500460069009500Y5801800270011600A. 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 元素Y是A族的元素C. 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D. 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由电离能数据可知,X的第二电离能剧增,故X可失去1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Y的第四电离能剧增,故Y可失去3个电子,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据此答题。【详解】A.由于X的第二电离能剧增,则X元素极易失去第1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故A正确;B.由于Y的第四电离能剧增,故Y可失去3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且Y为主族元素,则元素Y是A族的元素,故B正确;C.由元素X的电离能可知,X极易失去第1个电子,所以常见的化合价为+1价,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故C正确;D.根据Y元素的电离能可知,Y元素的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则为Al元素,而铝不能与冷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D。1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N、O、F电负性依次增大C. 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 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N、O、F电负性依次增大,故B正确;CP、S、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最高正价分别为+5、+6、+7,最高正价依次升高,故C正确;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D。考点: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9.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 H2B. HClC. Cl2D. F2【答案】B【解析】A中氢气全部是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氯气和单质氟全部是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氯化氢中氢原子提供s轨道电子,氯原子提供p轨道电子,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选B。20.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A. CO2B. CH4C. NH3D. H2O【答案】A【解析】【详解】A.CO2中只含有双键,既有键又有键,分子中C原子含有2个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个数=2+0=2,杂化类型为sp,故A正确;B.CH4中只含有单键为键,分子中C原子含有4个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杂化轨道数=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故B错误;C.氨气分子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5-31)=4,所以N原子采用sp3杂化,故C错误;D.水分子中O原子杂化轨道数=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2=4,所以O原子采用sp3杂化,故D错误。故选A。21.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 NH3B. CCl4C. H2OD. CH4【答案】C【解析】【详解】A.NH3中,氮原子采用sp3杂化,存在一个未成对电子,所有氨气为三角锥型结构,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四氯化碳与甲烷结构相似,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H2O为V形结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D.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故选C。22.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数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关于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A. 电子排布式为B. 该元素为VC. 该元素为A族元素D. 该元素位于d区【答案】C【解析】【详解】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数为5,说明最外层电子数和价电子数不相等,则价电子应存在d能级电子,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则可知应为第4周期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为第4周期B族元素,为V元素,位于d区,答案选C。23.下列关于同一种原子中的基态和激发态说法中,正确的是()A. 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 激发态时比较稳定C. 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过程中吸收能量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答案】C【解析】【分析】A、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基态时的能量低,稳定;C、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是由低能量状态转成高能量状态;D、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从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放出能量。【详解】A.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故A错误;B. 基态时的能量低、稳定,激发态时能量高、不稳定,故B错误;C. 基态转化为激发态由低能量状态转成高能量状态,转化过程中要吸收能量,故C正确;D. 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从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放出能量。电子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产生原子发射光谱,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光子,获得能量,产生吸收光谱,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构造原理,解题关键: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掌握构造原理难点:D,注意对光谱产生的过程和能量变化的关系的理解。24.外围电子构型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是A. 第四周期B族B. 第五周期B族C. 第六周期B族D. 第六周期B族【答案】D【解析】【详解】外围电子构型为4f75d16s2,可知电子层数为6,位于第六周期;第五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4,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54+7+1+2=64,而第六周期第B族包括镧系元素15种(57-71),因此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B族,故选D。25.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 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 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 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素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酸性B. 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D. 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均为: XYXB. 原子半径: Y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PO4HClO4,但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存在此规律,如磷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故C错误;D.X是N元素,Y是P元素,可以形成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都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27.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116B. 中子数177C. 核外电子数116D. 相对原子质量293【答案】D【解析】【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详解】A项、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6,故A正确;B项、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就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是293116=177,故B正确;C项、对于元素的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116,故C正确;D项、293只表示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由于不知道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含量是多少,因此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符号的含义,掌握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是解题的关键。28.下列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 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成的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 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答案】C【解析】【详解】A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但其立体构形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如:在水分子和氨气分子中,中心O原子、N原子都采取的sp3杂化方式,但H2O是V型,NH3是三角锥型,A错误;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以sp3杂化,原子上无孤电子对,分子中的碳原子以2个2s电子和2个2p电子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键,B错误;C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通过杂化可形成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杂化轨道数等于孤电子对数和与之相连的原子数的和,C正确;DAB3型共价化合物,如果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则为sp2杂化,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9.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 )A. H2OB. BeCl2C. CH4D. PCl3【答案】D【解析】【详解】A.H2O中O原子的孤电子对数=(6-21)=2,B.BeCl2中Be原子的孤电子对数=(2-21)=0,C.CH4中C原子的孤电子对数=(4-41)=0,D.PCl3中P原子的孤电子对数=(5-31)=1,带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PCl3。故选D。【点睛】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原子个数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30.下列各组分子的立体构型相同的是( )A. SnCl2、BeCl2B. BF3、NH3C. CCl4、SiF4D. CS2、OF2【答案】C【解析】【分析】Sn和Be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4和2,B和N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3和5,所以SnCl2中S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而BeCl2中Be原子没有,NH3中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而BF3中B原子没有,据此答题。【详解】A.SnCl2的立体构型为V形、BeCl2为直线形,故A错误;B.BF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H3为三角锥形,故B错误;C.CCl4和SiF4均为正四面体,故C正确;D.CS2的价层电子数为2+1/2(6-22)=2、OF2的价层电子数为2+1/2(6-21)=4,立体构型分别为直线形和V形,故D错误。故选C。【点睛】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VSEPR模型),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个数=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1/2(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略去孤电子对就是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二.填空题31.(1)如图为某原子3d能级的电子排布情况.该排布情况违反了_原理(2)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形,每个s能级有_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_形,每个p能级有_个原子轨道。(3)填表分子或离子CO2H2OSO3NH4+N2OVSEPR模型名称_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_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_【答案】 (1). 泡利 (2). 球 (3). 1 (4). 哑铃 (5). 3 (6). 直线 (7). 四面体 (8). 平面三角形 (9). 正四面体 (10). 直线 (11). SP (12). SP3 (13). SP2 (14). SP3 (15). SP (16). 直线 (17). V形 (18). 平面三角形 (19). 正四面体 (20). 直线【解析】【详解】(1)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同一个原子轨道中不应有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所以违反了泡利原理,故答案为:泡利。(2)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每个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故答案为:球,1,哑铃,3。(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O2的中心原子是C,孤对电子对数=0,键电子对数为2,价电子对数=0+2=2,所以其VSEPR模型为直线形,立体构型为直线形,中心原子C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H2O的中心原子是O,孤对电子对数=2,键电子对数为2,价电子对数=2+2=4,所以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立体构型为V形,中心原子O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SO3的中心原子是S,孤对电子对数=0,键电子对数为3,价电子对数=0+3=3,所以其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S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NH4+的中心原子是N,孤对电子对数=0,键电子对数为4,价电子对数=0+4=4,所以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中心原子N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N2O的中心原子是N,孤对电子对数=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