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1.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 将消过毒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 将发酵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C.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 将冲洗除梗的葡萄放入冲洗后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答案】A【解析】【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详解】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入发酵装置,但不能装满,要留有1/3的空间,A错误;果酒发酵时间应该控制在1012d左右,B正确;果酒的制作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C正确;将冲洗并除去枝梗的葡萄放入冲洗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D正确。2.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A. 氧气、糖源充足B.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 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 氧气、糖源都缺少【答案】A【解析】醋酸菌可以利用糖类或酒精作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以将酒精先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3.下列有关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接种纯净的菌种则品质更佳B. 均需适宜温度下进行发酵,果酒发酵温度最高C. 果酒、果醋发酵需无氧环境,腐乳制作需有氧环境D. 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大量酵母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答案】A【解析】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都可以来自自然环境,但接种纯净的菌种则品质更佳,A正确;果酒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825,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518,所以果醋发酵温度最高,B错误;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属于需氧型生物,因此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都需要在有氧环境中进行,C错误;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大量醋酸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D错误。4.配制卤汤时,酒精是不可缺少的,对酒精量的要求为12%。卤汤中加入酒的目的不包括()A. 作为发酵原料B.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 调节腐乳口味D. 避免豆腐腐败【答案】A【解析】【分析】在配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加酒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详解】腐乳发酵的原料是豆腐,A错误;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防止腐乳腐败,有利于后期发酵的进行,B正确;酒可以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调节腐乳的风味,C正确;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腐乳腐败变质,D正确。5.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同时产生的乳酸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制成泡菜。如果菜罐密封不严,有氧条件下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受到抑制,同时好氧型腐生菌大量繁殖使泡菜腐烂变质。考点: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6.下列关于发酵产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B. 检测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闻气味C. 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测D. 检验乳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答案】D【解析】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检验或嗅是否有酒精气味,A正确;醋酸没有毒,且酸性不强,具有挥发性,所以检验醋酸产生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闻气味,B正确;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C正确;检验乳酸的方法是用pH试纸检测,D错误。【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名师点睛】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7.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 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 加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答案】B【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菌种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够将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仅是制作腐乳的第一步,还需要加盐腌制、配制卤汤等,加盐一方面有利于析出水分,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详解】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A正确;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B错误;加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还能调节腐乳的风味,C正确;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D正确。8.在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A.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B. 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C. 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D.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详解】泡菜中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正确;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B错误;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C正确;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正确。9. 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下面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是( )A. 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B. 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C. 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D. 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泡菜制作:1、菌种: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2、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解:A、开发新产品时,应该考虑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A正确;B、开发新产品时,可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B正确;C、开发新产品时,可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进而调整泡菜的风味,C正确;D、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生物,因此泡菜制作过程中不需要通气发酵,D错误故选:D考点:制作泡莱10.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的大肠杆菌,经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菌落,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B. 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C. 系列稀释时,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D. 由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造成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出现了多种菌落,说明污染了杂菌,杂菌可能来自培养基,也可能是因为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A、B、C项均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B. 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C. 接种环在平板上的划线位置是随机的D. 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答案】C【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操作:挑取他含菌样品: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种。划A区:将平板倒置于煤气(酒精)灯旁,左手拿出皿底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煤气灯(这时皿盖朝上,仍留在煤气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先在A区划34条连续的平行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划完A区后应立即烧掉环上的残菌,以免因菌过多而影响后面各区的分离效果。在烧接种环时,左手持皿底并将其覆盖在皿盖上方(不要放入皿盖内),以防止杂菌的污染。划其他区:将烧去残菌后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边缘冷却一下,并使B区转到上方,接种环通过A区(菌源区)将菌带到B区,随即划数条致密的平行线。再从B区作C区的划线。最后经C区作D区的划线,D区的线条应与A区平行,但划D区时切勿重新接触A、B区,以免极该两区中浓密的菌液带到D区,影响单菌落的形成。随即将皿底放入皿盖中。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等平板凝固后,将平板倒置。【详解】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的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A正确;接种环必须冷却后,才可以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否则会烧伤或烧死微生物,且火焰旁杂菌较少,所以要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B正确;在平板划线时,每一次要要划3-5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的,C错误;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12. 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D.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答案】B【解析】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会破坏肽聚糖使细菌死亡,筛选目的细菌时不能使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A错误;筛选分离微生物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B正确;液体培养基一般应用于工业发酵而不应用于分离微生物,C错误;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会导致目的细菌失水死亡,D错误。【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名师点睛】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应该使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筛选分离微生物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13.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A. 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B. 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C. 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中缺乏氮源、中缺乏碳源、中含碳源和氮源。【详解】由图可知,中缺乏氮源,能在其中生长的甲应该是可以固氮的微生物,中缺乏碳源,能在其中生存的微生物应该是可以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中含碳源和氮源,丙能在其中生存而不能在生存,说明其是异养型生物。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4.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下列哪些物质染色()纤维二糖葡萄糖纤维素 苏木精 弹性纤维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刚果红可以与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因此不能将纤维二糖染色,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被刚果红染色,错误;纤维素是多糖,可以被刚果红染色,正确;苏木精是多糖,可以被刚果红染色,正确;弹性纤维是多糖,可以被刚果红染色,正确。因此可以被刚果红染色的是,故选D。1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A.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 接种纯种细菌C. 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D. 防止外来微生物的入侵【答案】D【解析】【分析】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保证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无菌技术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详解】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只是无菌技术的一个方面,不是无菌技术的全部,A错误;接种纯种细菌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前提,B错误;接种方法和培养条件不能防止杂菌的污染,C错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D正确。16.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A. 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B. 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C. 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D. 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综合分析可知选择培养基依次选择的是:固氮细菌、霉菌和放线菌。考点:本题考查培养基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7.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A. 炒肉的过程中加入B. 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 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 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作用受温度是影响,酶有其最适宜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嫩肉粉含有蛋白酶,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而蛋白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详解】炒肉过程中加入,高温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A错误;肉炒熟后起锅前温度也很高,此时加入蛋白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B错误;用沸水溶解后,高温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C错误;室温下与肉片混匀,让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的反应作用一段时间后,再炒熟,效果最好,D正确。18. 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B.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C.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需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D. 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发酵条件之一是无氧环境,醋酸菌是好氧菌,只有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因此发酵条件之一是通入氧气;果酒制作过程中菌种、温度等条件会影响果酒的品质解:A、果酒表面与氧气接触,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A正确;B、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发酵时需要氧气,不能与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一样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B错误;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需要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菌种,C错误;D、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对醋酸菌有毒害作用,因此不是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D错误故选:A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19.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 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C. 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答案】D【解析】【分析】菌种保藏是一切微生物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使菌种被保藏后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杂菌污染,并保持其优良性状,以利于生产和科研应用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为了达到长期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核心问题是必须降低菌种变异率,而菌种的变异主要发生于微生物旺盛生长、繁殖过程,因此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微生物处于新陈代谢最低水平,生长繁殖不活跃状态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常规转接斜面低温保藏法,半固体穿刺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含甘油培养物保藏法等,沙土管保藏法特殊的有: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详解】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A正确;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B正确;临时保藏的菌种由于频繁转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C正确;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意在强化学生对两种菌种保藏方法的识记与理解20.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答案】C【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对照组。对照组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需要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21.不用显微镜也可以鉴定细菌的种类,主要依据是细菌菌落的特征。下列哪项不是菌落的特征( )A. 大小和形状B. 光泽度和透明度C. 颜色和硬度D. 气味和pH【答案】D【解析】【分析】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可作为鉴定细菌种的依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不同的菌落大小和形态不同,A正确;不同的菌落光泽度和透明度不同,B正确;不同的菌落颜色和硬度不同,C正确;不能通过气味和pH判断不同的菌落,D错误。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B. 从固定化酶反运柱下端流出的是果糖和葡葡糖的混合液C. 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类的健康更有益D. 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可从糖浆中回收【答案】D【解析】【分析】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详解】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A正确;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是果糖和没有反应掉的葡萄糖,B正确;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更有利,C正确;酶不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可以反复使用,D错误。23.如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A. 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成正比例之后,成反比例B. 当温度到达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C. 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 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也可以恢复上升【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在最适温度B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催化速率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且高温使得酶活性丧失。【详解】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温度成正相关,之后成反相关,A正确;当温度到达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B正确;A点时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C正确;A点低温和C点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低温酶的活性可以恢复,而高温酶的活性不可以恢复,D错误。24.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B.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微生物的分离: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的“嗜好”,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使该微生物大量增殖,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氮源,如纤维素可用来富集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尿素可用来富集尿素分解微生物。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制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质,经培养后,由于原来占优势的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趁机大量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筛选酵母菌和霉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两类微生物的生长,而酵母菌和霉菌正常生长增殖。【详解】乳酸杆菌的培养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A正确;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尿素分解菌的氮源是尿素,其他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就不能生长,所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以选择尿素分解菌,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进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D错误。25.如图是果醋和果酒的发酵装置,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出料口可以用来取样B. 排气口能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C. 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要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D. 充气口的开关始终要处于打开状态【答案】D【解析】制果酒和果醋的过程需控制好以下发酵的条件: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在制果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并通过排气孔将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在制果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孔充气。由于果酒的制作需要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所以充气孔不能始终保持打开状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6.某洗衣粉中有一生物活性物质,为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据实验图解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洗衣粉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蛋白酶B. 实验甲: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洗衣粉中的酶催化蛋白质水解C. 实验乙:纱布上蛋白膜未消失的原因是煮沸使酶变性失活,不能水解蛋白质D. 上述实验表明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沸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用洗衣粉溶液处理涂有蛋白膜的纱布,一段时间后蛋白膜消失了,说明洗衣粉中含有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是蛋白酶;乙图中用煮沸过洗衣粉溶液处理涂有蛋白膜的纱布,一段时间后蛋白膜未消失,说明高温使得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失活了。【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洗衣粉中含有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是蛋白酶,A正确;实验甲中纱布上蛋白膜消失,原因是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了,B正确;实验乙中纱布上蛋白膜未消失,原因是温度过高使酶变性失活,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了,C正确;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的活性丧失,且不能恢复,因此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不能用沸水浸泡,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的反应物和产物等逐一判断甲、乙两个实验的实验结论,进而根据选项分析答题。27.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原核生物B. 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全部芽孢C.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D.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答案】C【解析】【分析】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详解】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A错误;消毒可以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细胞,但是不能杀死芽孢,B错误;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和化学药物法等,C正确;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D错误。2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物和手进行灭菌B. 将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皿、接种工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C. 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 实验操作时避免已经灭菌处理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答案】A【解析】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和灭菌,A错误。为保证不被杂菌污染,应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B正确。酒精灯火焰附近可以形成一个无菌区,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C正确。周围物品可能会含有杂菌,为防止污染,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D正确。29. 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异养微生物而言,牛肉膏既是碳源,又是氮源B. 生长因子是指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C. 氮源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D. 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答案】C【解析】同一种物质可以即作碳源又作氮源,如牛肉膏,A错误;生长因子是指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正确;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可以以无机氮源氨合成细胞物质,同时通过氨氧化释放的能量获得生长所需能量,C错误;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等都需要氮元素,所以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这些含氮的化合物,D正确。【考点定位】微生物的营养30.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A. 无机盐、水、维生素B. NaCl、水、蛋白质C. 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 蛋白质、脂肪、NaCl、水、【答案】C【解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3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 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C. 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D. 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要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先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用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B错误;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计数时取其平均值,C正确;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空白对照,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2. 下列对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B. 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C. 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 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答案】C【解析】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果胶酶不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因为酶具有专一性。所以C选项错误。33.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一种酶凡是活细胞都产生酶有的酶成分是核苷酸在代谢和发育中起调控作用酶只能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只要有果胶酶就能彻底分解苹果细胞的细胞壁A. 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一种酶,正确;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正确;酶在生物体内外都可起催化作用,错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一起分解细胞壁,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B. 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之一是酶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D.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以维持活细胞代谢需要,A正确;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B正确;固定化细胞的酶不一定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C错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5. 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实验中需要先利用蒸馏水消耗酵母细胞中的有机物B. 若制备的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C. 实验中使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酵母细胞发酵效率D. 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吸附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活性影响最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固定化酵母技术中,需要先利用蒸馏水使酵母细胞活化,A错误;若制备的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量过少,B正确;实验中使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形成凝胶珠,C错误;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包埋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活性影响最小,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酵母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6.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讲有利于保护环境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虽然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含量较少,但添加了一定量的酶制剂。在酶的作用下,构成污渍的一些生物大分子被分解为可溶性的小分子,使污物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即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强了。但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只有洗衣粉中的酶与污渍相对应时,其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不对应,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可能不如普通洗衣粉,该项不正确;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水温、洗衣粉浓度、洗涤方式、浸泡时间、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项正确;目前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四种,该项正确;加酶洗衣粉代替普通洗衣粉,P使用量减少,同时酶是蛋白质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该项正确。正确,所以A正确。B、C、D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7.下图为某同学根据实验作出的、四种常见酶的催化效率曲线图,不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高温、强酸和强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得酶的活性丧失。【详解】据图分析,图示为四种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而发生的变化,低温时酶的活性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后又逐渐降低,温度过高时酶的活性丧失,如图中的曲线;而曲线中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一直升高,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明确高温会破坏的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丧失,进而分析题图中四条曲线的走势,得出正确的结论。38.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A. 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答案】B【解析】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果胶水解,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均不能催化细胞膜的蛋白质水解,A错误;B、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果胶酶能水解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蛋白酶能催化细胞膜中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B正确;C、果胶酶能水解果胶,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从而破坏细胞壁,但是溶菌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不能水解蛋白质而破坏细胞膜,C错误;D、磷脂酶能破坏磷脂双分子层,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淀粉酶、磷脂酶、蛋白酶均不能催化纤维素和果胶水解而破坏细胞壁,D错误。【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酶的特性3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 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C. 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D. 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酶适合于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固定。C错。故本题选C。40. 下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 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C. 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D. 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其它菌的污染,A正确;加入到反应液后,底物溶液进入反应柱,在反应柱发生反应,生成物需从活塞2处的导管流出,所以,活塞2必须保持打开状态,B错误。为防止杂菌和酵母菌在反应柱中竞争营养物质,应使反应柱内保持无菌环境。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二、填空题41.(1)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是_,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2)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_,原因是_。(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目的是_;_。(4)制作泡菜所用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实验室常采用_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_色物质。【答案】 (1). 18-25 (2). 30-35 (3). 15-18 (4). 不能 (5). 醋酸菌是好氧菌,酒精发酵旺盛时是无氧环境,此时不能形成醋酸 (6). 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中不会过早酥烂 (7). 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8). 4:1 (9). 比色法 (10). 玫瑰红【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其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详解】(1)不同的微生物生长适宜的温度是不同的,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适宜温度是18-25;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18。(2)在酒精发酵旺盛时是无氧环境,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该环境中是不能发酵产生醋酸的。(3)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腌制不仅可以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使得其在后期的制作中不会过早酥烂,还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4)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所用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该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常用比色法进行检测;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泡菜的制作原理和亚硝酸盐的检测等知识点,注意不同的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是不同的,代谢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检测方法等都是不同的。42.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培养基采用_法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待平板冷却至_左右时,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2)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4)示意图A和B中,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5)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的利用率。【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 (2). 50 (3).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5). 3.8107 (6). 灼烧 (7).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8). B (9). 溶解氧 (10). 营养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