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nagementtObserver 管理观察 总第 459 期 陈洪蓉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 ( 中共酒泉市委党校,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准确把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诱发因素、经验教训和处置措施办 法,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及时解决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提高廉洁公正执法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平安幸福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突发事件社会问题管理创新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 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扰乱社会秩序,危 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利益的行为。 群体 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形成连锁反 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预防和处 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 力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严峻考验。 只有不断 提高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廉洁 公正执法水平, 才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平安幸福。 1.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 群体性突发事件,常常以非法集会活 动,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集会者大多数是 受人唆使利用,采取多种手段提出无理要 求。 有的聚集在党政机关门口集体上访, 有的纠集在特定场合集体静坐,有的堵塞 交通集体喊冤。 这些群体性事件,即影响 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又对社会稳定 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群体性突发事件有 多种表现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 方面: 1.1 有关城市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 件。 职工下岗、拖欠工资和城市拆迁安置 等问题,是引发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 要因素。占上访总数的 90%以上。当前,在 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酝酿、发动和实施 过程中,不乏有人策划、煽动、组织和指 挥,甚至出现 “ 集资”募捐和跨地区、跨行 业、跨企业串联上访现象。 1.2 有关农村问题的群体性突发事 件。 这主要指农村由于土地纠纷、以及村 级换届选举等问题引发的冲突。 有的因 为征地补偿费用和其它相关费用不能及 时发放到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手中, 致使 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有的移民地 区,因为移民基础条件差,经济收入低, 与原居农民之间产生矛盾纠纷, 影响和 谐发展。 1.3 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群体性突发 事件。 主要是指民族之间因利益关系、生 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误会、摩擦和 冲突,并由此引发的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 群体性治安事件。 随着我国边疆省区对外 交往的增多,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 教问题进行 “ 西化”、 “ 分化”,支持少数民 族分裂主义分子搞分裂活动,破坏民族团 结和统一,引发暴力冲突事件,必须引起 高度重视。 2.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趋势 由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起因、形式和 手段等方面存在各种因素, 诱发趋势也 有不同的特点: 一是事件的多元化和复 杂性。 从许多群体性事件看,有的是由于 某些事情得不到合理解决而引发的,有 的是因为延误处理时机而造成的, 也有 的是处理不公正而产生的后果。 二是事 件的组织性和大众性。 在已发生的群体 性事件中, 常常有事件的组织者和主要 分子进行酝酿、计划、分工和召集实施, 参与人数多,治安隐患多,社会负面影响 大。三是信息传播加速化。突发事件信息 的传播,带有越来越强的扩散性,可在很 短的时间内牵动社会各界公众的“ 神 经”, 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如果不用正确的信息去引导,那么,谣言、 流言、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就会通过大 量的人际传播网络,迅速向各地传播,引起 心理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3.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当前,各级政府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 突发事件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 效。 但总体上看,由于没有建立起高效务 实的管理制约机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 视的问题。 3.1 对伤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认识不 足。 有少数部门和干部对经济发展中涉 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轻率, 片面地认为只 有强势群体才是 GDP 的创造者, 为外 商、开发商、房地产商大开绿灯,动辄大 规模地征地、拆迁,但又无力对群众进行 足够的补偿,从而引起 “ 民告官”事件。有 的在改制中片面照顾经营者的利益,漠 视、伤害职工利益,埋下了干群冲突的导 火索,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大诱因。 3.2 对矛盾的性质判断不准。 群体性 事件在性质上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事件 的前期征兆往往是上访,但某些基层干部 对群众上访认为是 “ 上访无好人,好人不 上访”,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地解决问题,把群众放在了对立面,使矛 盾激化。 3.3 处置经验不足。许多基层干部最怕 的是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既没有理论指 导,也没有应对措施,普遍处于被动状态, 常常不知所措,往往是轻不得也重不得,轻 了怕放过坏人,重了怕打击群众,所以,处 理起来犹豫不决,错过良机,埋下隐患。 3.4 处置方法不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 群体性事件,一些部门干部往往无法实施 正常状态下的决策,容易产生不利于解决 问题的做法:一是仓促面对。 被紧张对抗 的行为所迷惑,草率处置,激怒群众。 二是 推诿扯皮。 党委政府之间、不同部门之间、 正副职之间、 上下级之间相互推脱搪塞, 不解决问题。 三是反应迟钝。 有的干部缺 乏政治敏锐性,对苗头性问题和群众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重视、不处理或不按规 定及时上报, 致使群体性事件人为的恶 化。四是高压政策。不管事件性质,不问事 态大小,不论谁是谁非,不分青红皂白,动 辄用警力、警械,采取武力压服的手法,激 化与群体间的矛盾。 4.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措施 办法 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群体性突发事 件,防止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 措施。 131 管理观察 2012 年 2 月上旬刊 第一,建立干部问责制度,一线解决 问题。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牢 固树立 “ 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 理念, 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入手,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预防化 解群体性事件工作。 要落实主要领导是 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 目标责任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 法维稳部门牵头协调、 各有关职能部门 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市、县 ( 市、 区)、乡镇(街道)、村(杜区) “ 四位一体”的 工作网络和运行机制。 要坚持“ 属地管 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干部实行包 化解、包稳控、挂牌督办等方法,积极主 动地深入基层,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各 类利益诉求。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的 相关制度, 促使干部眼睛向下, 贴近群 众,解决问题,对达不到工作要求的给予 黄牌警告,直至一票否决。 第二,发挥基层组织能动作用,把好 第一道防线。 基层组织和调解组织点多 面广,工作人员长期在第一线,积累了许 多宝贵的经验和工作方法, 大量的矛盾 纠纷由他们解决处理。 要调动他们的积 极性, 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出谋划 策,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要建立各级 维稳办、公安 ( 国安)、信访 “ 三线运行”和 县 ( 市、区) “ 条块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 调处机制,建设乡镇综治中心、乡村民调 委员会、企事业单位民调组织,配备基层 维稳信息员和纠纷调解员,在矛盾纠纷、 生产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各个方 面有人管事,解决问题,形纵横交织的联 调网络, 提高应用法律法规解决各种矛 盾纠纷的能力, 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 素。 第三, 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收集,营 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和 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方开展法制宣 传工作,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 德,维护法律的权威。 要把加强维稳信息 收集研判工作作为预防化解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的先导性、 基础性工作来 抓,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维稳信息 工作站,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维稳情报信 息网络, 收集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 次、预警性、内幕性的情报信息,全力预防 和化解群体性事件。 第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第一时间 反映社情民意。 调查研究,深入基层第一 线了解第一手材料,及时掌握广大群众对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反映。 积极开展不 安定因素的排查工作, 针对新动向新问 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对 群众提出的合理性要求采取积极态度尽 快给予解决,对因某种客观原因一时无法 解决的要向群众讲清楚,并责成有关部门 限期解决。 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定期公开 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接 访领导、接访时间和接访地点,使大量的 矛盾纠纷和群众信访诉求得到正确反映 和有效处理。 第五,提升公正办事能力,建设一流 执法队伍。 要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的组 织、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正廉洁执法 能力,增强政治敏感性。 各执法部门要为 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 有针对性地 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活 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 要加 强维稳力量, 以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 为基础,整合综治、维稳、禁毒、信访等方 面的机构和人员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落 实工作措施。 要注意动用警力的问题,严 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 关于违反 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对违反规 定使用警力处置群体事件的, 必须进行 严肃处理, 防止群体性事件中警民冲突 发生。 5.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社会 存在的突出问题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 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 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 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 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 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 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 活动。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我们的 共同目标,也是预防和处置应急性群体事 件的主要任务。 我们要通过体制创新、机 制创新、方法创新,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 的问题: 5.1 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 要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 善管理的原则,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结合城镇化进 程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 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 题,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对于社会管理过 程中发现的问题。 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一 罚了之、一关了之、一禁了之的做法加以 处理,而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法治 原则下妥善处理。 5.2 解决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问题。 预防打砸抢烧违法犯罪事件,预防个人极 端事件,预防黑恶势力犯罪,都须要抓住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这个关键。 要建立衔接 机制,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 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 对社会闲 散青少年,要妥善解决就学、职业培训问 题。 5.3 解决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 理问题。 要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 整治先行、服务到位、管理落实,把这些地 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 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健全基层组织,延伸 公共服务,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 安全和谐的地方。 5.4 解决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支持 与合作问题。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社会组织在国家的发展与建设中可以成 为一支非常重要的积极力量,但如果缺乏 有效监管, 也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 成为消极因素;同时,社会组织的健康发 展和有效运行,也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充分 理解和支持帮助,政府机关与社会组织应 有共同的目标,应当成为伙伴。 对社会组 织的管理、支持与合作,要从健全和完善 法律法规做起,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管理、 依法运行。 5.5 解决好互联网的建设与管理问 题。 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媒体,也是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路径、新平台,更是 新的意识形态阵地。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建设管理互联网。 要注重互联 网独特的虚拟环境,充分运用法律、行政、 经济等手段,并形成合力,实现有效管理。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 强化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服装行业可持续时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女装销售培训课件
- 2025年生态旅游行业创新设计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智能家居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产业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大数据行业创新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招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上半年四川西南医科大学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中央民族乐团应届毕业生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五大连池市2025黑龙江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招聘1名公益性岗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秋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钓鱼”游戏》 教学设计
- DB31/T 1173-2019咖啡厅(馆)等级划分与评定
- 抖音: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拍卖行业发展趋势PPT
- 【监理公司】市政工程(道路及排水)质量评估报告范本(WORD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退役士兵求职简历模板+自荐书
- 湘菜湖南美食文化介绍PPT
- 外科学外科休克PPT
- 浙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水资源》教案及教学反思
- 全桥LLC自动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