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2013 年 2 月中旬刊 周华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分析及对策研究 (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教学及学生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客观地揭示影响独立学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和独立学院职业规划现状,提出了四个 “ 三位一体”的职业 生涯规划框架:以 “ 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以成才为标准”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以 “ 成长引导、发展培养、职业适应”为主轴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以 “ 测评、咨询、指导”为 主线的职业咨询体系;以 “ 社会、家庭、学校”相互动的职业规划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研究 1.研究背景 独立学院是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 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 新, 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 措。 由于独立学院按三本招生,学生的智 力和非智力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 近年 来,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相对处 于“ 弱势地位”。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 境,独立学院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择 业行为与心理,遇到了较多的职业决策上 的困难。 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 指导,有效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 生涯规划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 2007 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 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 课。 据我对湖北省内 20 所独立学院的调 查,20 所学院中 7 所按必修课开设,4 所 按选修课或就业课开设,11 所没有开设, 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更未形成有效的 测试、咨询、规划、指导机制。 通过科学的 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 指导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依然是 亟待加强的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在西方已成为学术界 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1908 年美国 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k Parsons)提出的 “ 人一职匹配”理论成为职 业生涯理论的开山之作。 之后,许多专家 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到 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 包括职业选择理 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 划模型、职业锚理论等,涵盖了心理学、社 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20 世纪 90 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由欧美传入中国, 职业指导发展速度加 快,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就业 形势日趋严峻,不仅有学生自身逐渐意识 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各大高校也开 始重视就业指导,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部 门有了职业咨询和职业心理辅导等。 为了了解独立学院职业生涯现状,增 进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改变 独立学院就业难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就 业率及成功率,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2.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问卷,根据独立学院特点,经过修订使用。 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 800 份,其 中有效问卷共 732 份。 调查结果统计采用 SPSS11.5kforkwindows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和处理。 基本情况如下: 2.1k规划意识薄弱 调查中,80%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概 念陌生,只有 37%的人愿意选择收费的职 业生涯规划服务, 而不管这种费用的多 少。 在与资格证书等学业上的投入相比, 显然厚此薄彼,形成较大的反差。 学生对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和需要程度都 比较认可。 但了解程度、规划自评的满意 度不高,规划的作用没有显现。 大学生面 临学业、职业困惑时,解决渠道,除了独立 解决外,家庭的作用,教师的导向,学校的 引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社会职业规 划意识的淡漠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 学校投入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无论是服 务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各项的分项评价都 不高。 高校和社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 规划时由于缺乏经验和条件,致使倍受关 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了许多问 题和争议。 目前,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 面虽然作出了很多努力,可职业生涯教育 还不是全面的,系统的,还不是一个能够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指导教育, 还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根本 问题,即向学生提供的不是一套完善的服 务,学校相关服务普及不够,有待加强。 2.3 生涯定向模糊 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 择业困惑,有过三成的大学生在大一开始 困惑,而过五成的学生不明白自己所适合 的职业。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 确的生涯规划意识。 虽然大学生都认为职 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进行 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 犹豫,从调查看: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 方面的知识既渴望又陌生,对自己的生涯 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 这表明大学生 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还不知道自己适合 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如何 开展职业生涯。 3.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职业规划 体系构想 根据调查的材料,我们认为应建立四 个体系:建立与职业规划相适应的教学改 革思想体系;与素质培养相衔接的教学内 容体系; 与个性化引导相匹配的咨询体 系;与社会、家庭相协调的互动体系。 3.1 增强规划意识, 构建三位一体的 教学改革思想体系。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 的职业规划。 我国的院校也普遍缺乏职业 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把职业规划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 在中国引人关注的词语,它的价值凸现是 与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紧密联 系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 统包统配”的 就业政策,是处于 “ 怎样接受一份工作”阶 段;在改革的大潮中,已进入了 “ 怎样获得 一份工作”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 教育观察96 ManagementtObserver 管理观察 总第 496 期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人生成功这一高 层次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的目的,即结合自 身情况、周围环境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 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并确定教育计 划,发展计划,真正做到把自己作为主宰 命运的主体,把寻找职业、发展职业,纳入 到一生的设计中,从人生这一历史长河中 探究职业发展。 前已论及,教育的大众化 及独立学院的发展背景要求我们必须有 新的思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 以成才为标准。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 独立学院 只有树立 “ 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才能获 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在我国从精英 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一个最大 的变化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即由学术 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表现在教学 上就是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职业为导向的 转变。 在大多数公立院校,特别是研究型 大学中,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体 系的完整性。 而独立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 群体,要想在高等教育办学的竞争中争得 一席之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为 导向。 这种转变要求学生在角色定位上, 要从 “ 精英”向 “ 普通劳动者”转变。“ 以就 业为导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职业 生涯规划,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 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 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 念上的根本转变。 树立 “ 以职业为目标”的观念。 虽然大 学生对职业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 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没有一个贯彻始终 的计划和坚定不移的行动。 通过调查发 现,有的人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 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为实现这 些目标自我激励和自觉行动;有的人把职 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不能合理的分解和 有机衔接总体目标与分目标,导致存在一 种计划操作性不强, 行动不够的状态;有 的人只有对规划的一股热情,没有相应的 措施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缺乏遇到挫 折的灵活应急措施,常出现 “ 当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或者是只当 “ 和尚”不撞 “ 钟”。 上述情况的表现就是有的学生为分数而 上课,课余时间东走走、西串串,或者是在 寝室里上网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或者是 经常遇事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一拖再 拖坐失良机。 这一切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牢 固的职业目标,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 树立 “ 以成才为标准”的观念。 调查 中,尽管不同地域、学校、专业、年级、性 别、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 就整体而言,现阶段大学生最关注的是成 才,就最困惑的是人生发展问题,最需要 的是有人帮助他们进行人生发展规划、解 决大学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突出难题。 从 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审视大学生这些特 征,实际上是成才心理的驱使。 在积极心 理学视野下,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实力 发挥出来,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 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过程。 对大学生 来讲,成功就是个性潜能的发现和最大限 度的开发与发展。 成功意味具有丰富的学 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感、融洽的人际 关系等,不仅仅是考试分数。 实际上,独立 学院学生这是缺乏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2 增强培训意识, 构建三位一体的 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前已论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要问 题是: 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能力不够,自 卑心理引起的成就动机缺乏,劳动者角色 意识缺乏引起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不强。 而培养适应心理、成功心理、职业心理就 是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要以 人岗匹配为目的, 进行职业兴趣、职 业价值观、职业个性、职业能力培养。 从独 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重视学生个性的塑 造、 潜能的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引导,构 筑一个以成长引导、发展培养、职业适应 为主轴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完 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转变、从学生向职业人 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应引导他们从六 个方面努力塑造自我:以实用为导向的职 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 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敬业为导向的职 业态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 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以此来提升职 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目前,职业规划 教材内容陈旧,指导性不强,教材大多内 容陈旧、雷同,很多书都用大量篇幅去介 绍 “ 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等,从 而缺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 要以 “ 成长、发展、适应”为主线,构筑一个独具 特色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 养教材和内容、方法体系,以心理素质培 养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 业质量。 3.3 增强个性意识, 构建三位一体的 职业咨询体系。 从调查情况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 个体,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长背景,同 时在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 情况不同,因而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 务不能也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规划。 当前,高校由于职业规划方面人才 欠缺, 经验不足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往 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 忽视了其能动 性,使得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个性化缺 乏,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 具体有力的指导。 应以个性化为着眼点, 建立现代职业咨询制度,将学校的各种力 量整合成一个整体,面向全院学生,以职 业测评为起点,实行职业测试、职业咨询、 职业规划、职业讲座、职业团体辅导、职业 信息提供的全程服务。 形成测评、咨询与 培养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活动 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与辅 导员相结合;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职业 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新机制。 应建立三 级职业咨询制度:一级为初级咨询,以测 评及测评结果的初步判读为主要内容;二 级为职业规划咨询,以职业定位及职业生 涯规划制定为主要内容; 三级为专家咨 询,以用科学系统的职业指导思想指导有 职业困惑者为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而连续的 过程,从大学生入校时起就应对其进行有 针对性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但实 际上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在学生快要毕业 时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以 及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行一些就业政策 方面的指导, 没有真正进行职业生涯规 划。 为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顺利开 展, 应建立独立学院职业咨询新机制,实 行全员 ( 全体学生)、全程 ( 大学四年)全校 (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咨询,形成以就业为 导向的教学改革局面。 通过职业测评与职 业咨询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 合、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相结合,把职业 规划与专业学习整合成一个整体,把学校 教育与社会使用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学 校的人才培养效率。 3.4 增强合作意识, 建立三位一体的 互动体系。 家庭、社会、学校的合作互动是做好 职业规划的前提。 从调查看,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家庭成员 的态度和意见会左右个人的工作选择和 工作态度。 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 造成孩子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同; 其次,父 母的职业是孩子最早观察模仿的角色,孩 子得到父母职业技能的熏陶;再次,父母 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人际关系等对大学 生的职业选择起到直接和间接的深刻影 97 管理观察 2013 年 2 月中旬刊 响。 英国教育家约翰 洛克说: “ 家庭教育 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不同的家庭环境 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家庭教育方 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高要 求、高反应)、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溺 爱型(低要求、高反应)和忽视型(低要求、 低反应)。 学校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充分 考虑家庭的背景, 并从这种背景出发,进 行实事求是的规划。 社会因素是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 照物,职业生涯规划互动体系,就是要以 家庭因素为背景, 以社会发展为参照,以 学校培养为核心,实现个人素质的培养与 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崔正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 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中国公务 员,2003(2). 3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 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年 辛星 关于高校定密工作机制的建议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摘要:定密工作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密管理的源头。 只有先把 密定准了,才能做到既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又促进信息公开和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高校 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国防技术和高新科技研究的不断增多 使得保密管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同时,高校国际化办学的趋势以及开放式办学的环 境又为对外交流中的保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笔者从保密管理的源头出发,分析了 当前高校在定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定密工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定密机制 定密作为源头性、基础性工作直接影 响着保密的整体效能和水平。 长期以来, 定密主体宽泛、定密责任不明确、定密程 序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不仅损害了保 密工作的严肃性,而且加大了保密管理成 本。 2010 年 10 月 1 日, 保密法的修订实 施对定密制度作了较大修改,要求各级保密 行政管理部门和保密工作机构加大定密改 革的力度, 明确国家秘密事项具体范围、强 化定密责任人制度、 建立科学的定密程序、 推进解密工作、并定期开展定密检查。 近年来,高校承担了大量的国防技术 和高新科技研究,培养并源源不断的向社 会输送创新人才和技术骨干, 逐步成为国 家科学技术和军事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 成为国内外情报机构和间谍机关的主要目 标。 如何从定密源头出发,锁定保密范围, 确保国家秘密在高校这一环节的安全,是 当前高校保密工作机构的重要课题。 1.高校定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 高校积极适应形势任务需要, 开展定密工作改革,在推进科学定密方面 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突 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1.1 保密事项范围目录内容笼统、密 点不清晰 保密事项范围是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具体化,是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 项的法定依据。 目前,多数高校保密事项 范围目录的内容较为笼统,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不强,定密范围界限较为模糊,调整 不及时。 因此,定密主体难以据此准确判 断某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何种密 级,往往会选择 “ 宁高勿低”的原则,造成 高校涉密资料偏多、密级偏高的现状。 1.2 定密主体宽泛、定密责任不明确 尽管新 保密法对于定密责任人做 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有些高校仍然 部分沿用之前的做法,将定密主体的规定 停留于机关、单位而不是落实到人;或者 在定密责任人确定密级的同时附加机关、 单位的审核,导致定密工作中的职、权、责 未尽统一,定密责任人的作用被削弱。 1.3 密点标注不规范, 知悉范围未有 效控制 高校大量的定密工作属于派生定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来源单位提供的科研 合同和行政文件, 往往没有密点标注,这 样会给派生定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 复杂性。 首先,当项目进行对外合作的时 候,由于没有密点标注,对分解出去的工 作应当属于何种密级存有争议;其次,由项 目产生的对外交流的论文、技术报告或申报 材料,种类和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