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塑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TPP与中韩自贸协定视角.pdf_第1页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塑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TPP与中韩自贸协定视角.pdf_第2页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塑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TPP与中韩自贸协定视角.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rketing and Service营销与服务 201 6年第5期 85 DOI:10 .3969/j. issn. 1003-1154 .2016 .05 .026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塑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基于TPP与中韩自贸协定视角 曱 林建勇 洪俊杰 杨 超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美国主导的TPP代表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 而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国目前签订的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 协定。基于二者的对比, 分析我国现阶段签订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存在的差距, 进而分析差距给我国带来 的挑战, 最后结合存在的差距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TPP;国际贸易投资: 中韩自贸协定;博弈;新议题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1154(2016)05 - 0085 - 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D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71541001) ;211工程重大项目“ 新一代贸易与投资规则的特点 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 1中韩自贸协定文本可见于中国自贸区服务网:http: fta. mofcom. gov. cn/korea/korea_special. shtml。 TPP协定文本可见于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研院:http:www. caitec. org. cn/article/gzdt/xshd/201512/1453. html。 2008年 金 融 危 机 后, 依 托 北 美 自 由 贸 易 区 (NAFTA) 为主体, 美国相继启动了TPP( 跨太平洋伙 伴关系协议) 与TTI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 系协议) , 希望通过主导这些协定, 推行利于发达国家 利益的高标准的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与传统的侧 重于关税、 非关税壁垒等边境政策不同, 新规则涵盖 了更多诸如知识产权、 环境标准、 劳工标准等涉及国 家国内政策的边境内规则, 要求各国国内规制之间的 协调和融合, 从而实现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 贸易便 利化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 1。 在此背景下, 我国也积极加快高标准的全球自贸 区网络建设, 积极构建切入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建的 新路径。2015年6月, 中国与韩国签订了中韩自贸区 协定, 这是中国迄今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 覆盖领域 最广的自贸区。 一、TPP与中韩自贸协定 通过国际对比可以看出, 我国与TPP为代表的21 世纪国际贸易投资黄金规则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 ( 一)TPP部分高标准议题, 中韩自贸协定尚未 涉及 新规则TPP提出了诸如政府采购、 国有企业、 中 小企业、 监管一致性等新议题。政府采购要求各成员 国的政府采购市场更加开放, 允许所有成员国相互竞 争。国有企业规则提倡竞争中立的原则, 要求政府在 国有企业与私营部门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保持中 立, 取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政策优惠支持, 使任何一 方都无法取得人为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在国际上遇到诸如标准不一致、 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 时, 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TPP中首次提出了中 小企业规则, 帮助伙伴国中小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监 管一致性提出各国应给予他国企业、 商品同本国相同 的待遇, 从而消除贸易投资中不必要的管制。 TPP中提出的纺织品和服装、 政府采购、 国有企 业、 劳工、 竞争力和商务便利化、 发展、 中小企业、 监管 一致性等8条重要条款我国贸易规则目前都尚未涉 及。在中国, 政府采购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国内中小企 业。放开政府采购, 具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大型企 业将在市场的角逐中轻易胜出, 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 面临破产危机。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大批国 企目前处于每年持续亏损状态, 企业竞争力弱。若国 家不给予补助或者政策优惠, 这些国企在市场与其他 企业公平竞争, 极可能破产倒闭, 这将引发就业和国 有资产流失问题。而在监管一致性方面, 由于涉及到 国家主权等问题, 现阶段我国也对其保持谨慎态度。 新规则下的劳工标准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 品的成本优势, 不利于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营销与服务Marketing and Service 86 管理现代化 ( 二) 相同议题, 中韩自贸协定开放度不及TPP 在TPP与中韩自贸协定都涉及到的议题方面, 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原产地规则方面,TPP标准 比中韩自贸协定更为严格, 如TPP中规定成套货物 中全部非原产货物的价格不超过该成套货物价格的 10%, 则该成套货物仍为原产货物; 中韩自贸协定规 定为15%。传统关税壁垒方面,TPP缔约国之间基 本上实现了零关税。而在中韩自贸协定中, 中国为 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 韩国为92%的产品对中 国取消关税。服务业开放方面,TPP在金融服务与电 信服务章节中特别规定减少这两个服务行业的准入 限制, 允许外资独资控股, 并且给予缔约方“ 国民待 遇”+“ 最惠国待遇” 。中韩自贸协定则通过 8-A条 款对相应服务行业进行限制, 且给予缔约方“ 国民待 遇” 。知识产权方面,TPP关于版权问题规定保护期 限从现有的作者死后70年。TPP中关于专利保护的 规定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药品专利问题上。而在中 韩自贸协定知识产权条款中, 关于版权规定: 各缔约 方应规定广播的保护期不得少于广播首次播出之日 起50年, 关于专利保护的规定上对于药品专利问题 并未进行过多的规定。环境标准方面,TPP中环境章 节重视公众参与和透明度, 除了单独设置3个与公众 参与相关的条款外, 在其他各条中也分别提及, 而中 韩自贸协定环境条款中并未有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相关规定。争端解决方面, 在TPP中其他章节相应 争端解决程序如果无法解决争端, 则可以诉诸于一般 性争端解决程序( 第28章) 。而中韩自贸协定一般性 争端解决条款( 第20章) 却并未有此效力。 总体而言,TPP关于国企、 监管一致性等新议题 在国际双边、 多边贸易投资协定中开创了先河。而与 其相比, 我国目前参与制定的贸易投资规则标准相对 较低, 开放深度不够, 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国内政策以 及国企等“ 深水区” 方面还有所保留, 与国际TPP相 比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 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给我国 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由于TPP等新规则高标准、 高自由度与中国国情 不符, 将中国排除在了贸易协定之外。对于中国来说, 新规则给中国造成的短期影响不大, 而长期则取决于 我国参与制定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规则之间的博弈。 ( 一) 短期内对我国影响不大 全球价值链通常分为总部经济体和工厂经济体, 全球价值链的总部经济体主要包括美国、 德国、 日本 等发达国家经济体, 工厂经济体则主要包括中国、 越 南等发展中国家。 以TPP协定为例, 包括TPP成员国日本、 新加坡 在内的大部分亚洲经济体, 对中国的工厂经济存在着 高度 依 赖, 其 中 日 本 与 马 来 西 亚 分 别 达 到29%、 20% 2。在全球生产网络中, 中国是“ 工厂经济” 的领 头羊, 没有中国参与的TPP扰乱了GVC( 全球价值 链) , 割裂了总部经济体与工厂经济体, 这也违背了新 规则贸易便利化的原则。但正是由于全球价值链的 发展, 大部分国家对中国工厂的依赖较高, 各国经济 与中国相互关联。加上TPP的其他成员国对我国的 贸易依存度较高, 相互贸易关系紧密。因此日本、 澳 大利亚等国家不会过大调整与中国的贸易投资政策, 短期内贸易投资新规则带来的贸易转移有限, 新规则 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大。其次, 大多数TPP成员国 除参与TPP之外, 还参与多个自贸协定, 其他自贸协 定对于TPP有部分替代作用, 各个协定之间的再协 调也存在着磨合的时间。而且诸如澳大利亚、 智利、 秘鲁等国家和中国也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 中国也可 以通过这些协定与这些国家加深经贸往来, 实现经济 互补, 从而避免TPP带来的贸易歧视。 另外,TPP目前只是在各个缔约国之间达成基本 协议, 正式生效尚需等待各国正式批准, 这也给我国留 出时间针对TPP正式文本协定研究, 从而采取相应对 策减小TPP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纵使投票, 由于TPP 争议较多, 各个缔约国之间都存在着分歧, 如日本对于 农产品的保护禁区、 美国民主党对于TPP消除贸易壁 垒后可能导致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的担忧等, 各国国会 是否会通过TPP协定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 二) 中长期取决于我国自贸协定与国际新规则 的博弈 中长期来说, 新规则对我国的影响取决于我国自 贸协定与国际新规则之间的博弈。如TPP为代表的 国际高标准自贸协定进一步扩区, 韩国加入, 有可能 阻碍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随着其他亚太地区 国家 的 陆 续 加 入, 现 有 的 中 国-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CAFTA) 以及APEC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 作用将被边缘化 3。中国也将被边缘化, 离于世界经 贸体系之外。一方面我国的出口贸易将遭受冲击; 另 一方面我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也会受到削弱, 进而 影响到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对于中国来说, 如果此时能够以新规则标准倒逼 国内改革, 深化国企改革和环保制度等国内规则政策 改革, 会最终接近乃至达到国际高标准。通过“ 一带 一路” 建设, 打通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 从而加强 与周边国家合作, 避免被TPP集团边缘化。主动参 与并引领与他国的自贸协定谈判, 使协定标准向国际 经贸规则靠拢。综合考虑以上两点, 国际新规则带来 的贸易歧视给我国造成的影响, 最终将取决于我国自 贸协定与国际新规则之间的博弈。 Marketing and Service营销与服务 201 6年第5期 87 三、 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策略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要求国际贸易政策由市场准 入为核心的边境规则向包含知识产权、 劳工标准等边 境内规则转变。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转变也基本符 合我国中长期改革方向, 只是节奏和速度上有差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提出了“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 和保护” 、 “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等一系 列与诸如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TPP目标相契合的要 求。因此, 结合我国经贸规则标准现状, 我国应采取 以下策略积极应对。 ( 一) 以开放倒逼国内改革, 改革促进开放 中国新一轮开放面临的高标准国际贸易新规则 要求我国进行深化的体制改革, 从而使我国的市场机 制与国际接轨。基于中韩自贸协定与TPP协定的对 比, 国内改革重点领域为: 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取 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政策优惠, 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 展的相关措施, 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 提升我国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健全 创新激励机制, 从而激发大众创新的积极性; 制定结合 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产业状况与国际高标准相结合的 准高标准环保规则, 以高标准倒逼国内企业转型, 实现 产业升级, 逐步实现环境标准的国际接轨; 积极推进劳 工法的完善健全, 落实相关规则的“ 执法必严” 4。将对 外开放与国内改革相结合, 通过开放倒逼国内改革, 在 推进国内改革的基础上, 逐步对接国际标准, 做到渐进 式突破, 最后使改革又促进国内开放。 2数据来源于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http: fta. mofcom. gov. cn/。 14个自贸协定为: 中国与东盟、 新西兰、 新加坡、 巴基斯坦、 智利、 秘鲁、 哥斯达黎加、 冰岛、 瑞士、 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 内地与香港、 澳门的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 , 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 3根据海关统计资讯网相关数据计算, 海关统计资讯网:http: www. chinacustomsstat. com/aspx/1/Index. aspx。 ( 二) 加快自贸区谈判 目前, 中国在建自贸区19个, 涉及32个国家和 地区。已签署的自贸协定14个, 涉及22个国家和地 区2。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与FTA伙伴国 或地区的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 的30 .75%, 其中东盟国家为11 .16%, 中国香港为 8 .73%, 仅二者就占FTA伙伴国或地区货物贸易总 额一半以上, 这说明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潜力还很 大3。因此,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要加快在建的自贸区 谈判进程: 加强与日本、 韩国的沟通, 使中日韩自贸区 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 完成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 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谈判; 全面推 进亚太自贸区(FTAAP) 谈判的进程5。另一方面我 国应积极拓展, 争取同大部分的区域经济集团、 发达 国家、 新兴经济体、 发展中国家大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其中特别是利用中欧BIT、 中美BIT为契机, 争取未 来实现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和中美自由 贸易区协定谈判。 ( 三) 进一步深化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 以现有的上海、 广东、 福建、 天津四大自由贸易试 验区为平台, 在实验区内创造更为开放的投资环境。 不仅包括海关关税, 金融业、 服务业等行业限制开放 等传统准入限制措施的改进, 还应主动与国际贸易新 规则高标准接轨, 接轨国际的投资管理政策、 政府服 务、 监管模式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等更深层次的法律、 制度模式。建立适合我国服务业开放和投资准入的 “ 负面清单” , 加大我国的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开放, 提 高服务业竞争力。通过在自贸实验区进行政策和规则 的先行先试, 探索国际高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 从而为 全国范围的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形成“ 中国版” 的贸易投 资新规则, 进而为国际自贸协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