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pdf_第1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pdf_第2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pdf_第3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pdf_第4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O 1 3 q - 2 1 期 S (=|i 嚣 。 m R h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0 7 6 9 5 2 0 1 3 2 1 0 2 5 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 王进 富 ,兰 岚 (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 1 0 0 4 8 ) 摘要:从知识产权归属的视角出发,以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为基础,结合路径协 同的特性构建产学研协 同创新路 径形成模型 ,运用纳什均衡 对路 径形成模型进行 解析 ,得到 协 同创 新 系统 的协 同路 径选择 与路径 演进 机制 。结 果表明,知识产权归属是企业选择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参与产学研后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占有 知识产权而获得的市场超额收益最终决定产学研协 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与路径演进。 关键词 :产 学研 ;协 同创新 ;合作路径 ;知识产权 归属 中图分类号 :G 6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 2 0 1 3 )2 1 0 1 2 3 0 6 Re s e a r c h o n Pa t h S y ne r g y o f I nd us t r y Uni ve r s i t y Re s e a r c h Co l l a bo r a t i v e I nn o va t i o n Ba s e d on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r o pe r t y Owne r s h i p WA NG J i n f uL AN L a n (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 e n t , X i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7 1 0 0 4 8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Th e p a p e r s t u di e s t h e p a t h f o r mi n g mo d e l o f i nd u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 t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o v a t i o n f r o m t he p e r s pe c t i v e o f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 r o pe rty o wn e r s hi p ba s e d o n t he c o mpl e t e i n f o r ma t i o n g a me mo d e l a n d t h 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a t h s y n e r g y T h e n i t a n a l y z e s p a t h f o r mi n g mo d e l t o o b t a i n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s y n e r g e t i c p a t h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p a t h e v o l u t i o n o f c o o p e r a t i on i n n o v a t i o n wi t h Na s h e qu i l i b r i u m mo de 1 The r e s ul t s s u g g e s t t ha t t h e i n t e l l e c t ua l pr o pe rty o wne r s h i p i s t he i mp o r t a n t ba s i s f o r e nt e r pr i s e s t o c h o o s e pa t h o f i nd us t ry un i ve r s i t yr 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t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Ke y wo r ds:i n du s t ry u ni v e r s i t yr e s e a r c h;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p a t h s y n e r g y;i n t e l l e c t ua l pr o pe r t y 1 问题 提 出 传统创新模式一般遵循两种路径 , 一是前 向线性 创新模式 , 强调从科学研究发现 出发 , 开发出新产 品 及工艺 ; 二是逆 向线性创新模式 , 强调从 生产实 际出 发 , 利用科学研究解决 实际问题 , 反 过来促进科学研 究 j 。产学研协同创新 的路径是上述两种路径 的结 合 , 但 由于企业和高校、 科研机构组织定位不同造 成 双方价值观、 文化差异明显 j , 致使双方在确定合作 关系后对合作路径 的选择难 以协调 , 因此 , 探讨产 学 研协同创新 的路径协 同是解决此矛盾的一个 重要 突 破 口。近年来 , 学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 问题付诸 了高 度 的关注 , 从协 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与内涵 , 产学研 协 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等理论角度进行创新性研究 , 就产学研协 同创新的实践路径 、 权变模式 、 合 作 类型等 从多视角开展 了积极的研 究 , 并提出了“ 钻 石琥珀模型” 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J , 进而在复杂 合作模式下的产学研协 同创新 的路径选择博弈受到 了学者的重 视 , 这些研究在产学研协 同创新实践 方面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 , 但 尚未能就产学研路径协 同 创新 的内在机理作深入剖析。 从产学研协 同创新的实践过程分析 ,企业与高 校 、科研机构合作 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产权 的 归属问题 ,知识产权归属伴随着产学研协 同创新 的 整个过程及后续合作 。根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 径选择特点 ,可以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 型进行 研究 。不考虑产学研合作 中可能出现的机会 主义行 为 ,且假设合作 中产学研合作各方 的信息透明 ,企 业和学研方沟通 良好。本文 以知识 产权 归属为导 向 对产学研协同创新 的合作路径类 型进行划分 ,进 而 研究产学研协 同创新的路径形成 、选择与演进机理。 2问题分析及假设 2 1 知识产权 归属视 角的产 学研协 同创新的路 径 划分 产学研协同创新 ,强调产学研三方以技术创新 收稿 日期 :2 0 1 2一l 21 9 ,修 回日期 :2 0 1 30 4一( J 1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 目 “ 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群 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 ( 1 2 Y J C 8 8 0 1 O 0 );陕西 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计 划项 目 “ 基于复杂 自适应系统的产学研协 同创新研究 ” ( 2 0 1 3 K J X X一 6 2 ) ;陕西省软科学计划项 目 “ 陕西省优势学科与 战略性 新兴 产业发展研究 ” ( 2 0 1 2 K R Z 0 5 ) l 2 4 王进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 为导向实现合作 ,因此产学研协 同创新 的基本路径 有 3条,分别是技术转让路径 、合作开发路径 、创 办企业路径 。以三种模式 为基础 ,从知识产权归 属的视角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划分如下: ( 1 )在技术转让路径 中,学研方与企业合作创 新存在着三种知识产权转让路径 ,即知识产权所有 权转让 、知识产权使用权转让 、知识产权转让权转 让。根据实际情况 ,为了简化分析,将所有权与转 让权转让合并为一种形式 ,即不可再转让形式 ( 后 续的开发也不可进行 ,企业可获得竞争优势 ) 。而使 用权转让则可以称为可再转让形式 ( 可进行后续开 发 ) 。 图 1 技术转让路径 的分类 ( 2 )在协同创新开发路径中 ,产学研合作各方 就某一方向共 同研究 ,从 而创 造新技 术 j 。因此 , 原则上学研方与企业共 同享有该技术 的所有权 。 然而 ,企业根据其所处市场性质和产 品特征 ,对该 技术可能会产生独 占意识 。因此 ,在合作开发路径 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企业与学研方共享技 术的知识产权 ,另一个是企业为 了获得独 占竞争优 势而与学研方协商,在 给予学研方该技术 的商业化 收益后 ,再 向学研方支付一定 的资金以独 占该技术 的 所有权 。 图 2 合作开发路径的产权与收益关系 ( 3 )在创办企业路径中,若学研方与企业共 同 组建新企业 ,学研方将技术作价人股 ,实现外部一 体化 ,那么该技术 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新企业 ,双方 按股份与贡献度共 同分享公 司收益 。若学研方将 技术孵化并成立一个新公 司,其他企业不参与 ,那 么该技术的知识产权就归属于新创立 的公 司,但这 种情况没有外部企业的参与,所以本文不予考虑。 创 办企 业卜 1 双方共 享产权 _ _ 叫 双 方 可重 复收益 图 3 创 办企业路径的产权与收益关系 每一次协 同创新一般只能选择一条路径,每条 路径对应着不 同的利益分配方式 。通过 以上分 析, 本文认为 ,产学研协 同创新的路径协 同中,通过设 计一个能协调产学研合作主体合作与竞争关系 的博 弈模型 ,可以明晰产学研协 同创新路径选择 的过程 和主体间的关系,以实现持续紧密稳定的合作效应。 2 2 产学研协 同创新的路径博弈模型假设提 出 高校与科研机构往往偏 向于技术转让 ,不 同性 质企业的偏好也不同。不同的路径决定着产学研合 作的组织结构 ,不 同路径的收益成为各方竞争 的焦 点。根据博弈论 ,产学研结合 的路径选择构成一个 博弈 ,博弈的主体是企业和学研方 ,博弈的对象是 知识产权的财产性收益。因此 ,在构建博弈模 型之 前提出模型的假设 : 2 2 1 条件假设 ( 1 )假设高校与科研机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 的 偏好一致 ,将高校和科研机构作 为博弈 的一方 ,即 学研方。企业为博弈 的另一方。积极的科技政策和 市场需求会刺激企业与学研合作 j ,是博弈进行 的 重要推动力。 ( 2 )假设在动态博弈 中,双方信息透 明,不存 在隐瞒信息等行为 ,清楚对方的路 径选择偏好 ,且 任何一方都不存在机会 主义等道德风险。双方 的沟 通成本 、谈判成本等不考虑。 ( 3 )假设企业与学研方的博弈是一个三阶段 的 博弈过程。在第一 阶段对合作与否进行博弈 ;第二 阶段针对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创办企业进行选择 博弈;第三阶段确定具体产权归属路径。 ( 4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分为研发和商业化 两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技术创新能力 ,即 研发能力和商业化能力 。本文主要考虑企业 与学研 方合作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 2 2 符号假设 ( 1 )假设企业的技术创新成功概率为 P ,企业 与高校进行技术转让后 的技术创新成 功概率为 P , 企业与学研方合作开发后的技术创新成功概率为 P , 企业与学研方合作创办企业后技术创新成功 的概率 为 P 3 ,则有 P 0 ,P l ,P 2 ,P 3 ( 0 ,1 )且 P o-_C 时 , p 。 ,且 孚 即当企业在接受学研方的技术后 ,企业 的技术 创新能力提升大 于未来 收益与技术价值 的比值 时 , 企业与学研方合作进行可再转让 是企业 的优策 略。 企业进行技术转让除了要获得技术 的市场价值之外 , 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将技术整合以提高 自身 的技术创 新能力。对于学研方而言 ,与企业进行合作可 以得 到利益 ,因此,学研方拒绝与企业合作是严格劣策 略。除此之外 ,高校只将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企业 , 而高校仍将享有技术的所有权 ,还 可以将该技术继 续研发或将使用权转让予其他企业而获得 收益 。因 此 ,在学研方的视 角看 ,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 ,转 让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是学研 的严格 占优策略 。 4 2 2 企业 与学研方选择不可再转让技术创新路径 当 p 一p 。 时 , p o V , 且 则 , 且 孚 0 企业若是选择将学研方 的技术知识 产权 的所有 权或转让权购买,那么学研就不能将该技术转让给 其他企业 ,即使对该技术进行再次研发升级后,所 申报的专利也不能转让给其他企业 。企业利用 自身 对该技术及后续技术 的专有权 ,使行业 内竞争企业 无法得到并利用该技术参与竞争市场 ,那 么企业会 获得独占该技术所带来的超额 收益。所 以,从企业 的视角看 ,不可再转让技术创新路径 ,即可 以提高 其技术创新能力 ,还可以获取独 占竞争优势从而获 得市场超额收益 ,它是一个严格 占优策略。而从学 研的视角看 ,将技术 的所有权 或转让权卖 给企业, 虽然无法再开发或再转让 ,但能获得企业的超额收 益的一部分 ,从 而间接分享企业竞争优势带来 的市 场超额收益。因此 ,它对学研方也是个优策略。 4 2 3 企业与学研方选 择合作开发共 享知识产权 路径 当 p : 导 时 , : p 。 , 且 0 。又有p 2 p 。 , ( P 2 + p o ) VC ( P 1 十 p o ) V C , u _ _ p o , 且 孚 孚 0 若合作开发共享知识产权路径优于可再转让路 径 , 企业在与学研进行合作开发后创新能力提升程度 应大于技术转让路径 , 企业与学研方均可获得更多的 收益。因此合作创新知识产权共享对于企业与学研 方来说是 占优路径。 当堕 丑 时 , pl 则 有 _ ( P 2 + P o ) V-C , 且 二c 0 即如果企业在合作开发共享知识产权后的技术 创新能力相对于技术转让的增加 比率大于企业超额 收益相对于平均收益的增加 比率 ,即合作开发后企 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程度越大 ,且高于企业超额 收益的增加程度 ,那么该路径优 于技术转让的两条 路径。从学研的角度看 ,该路径也是一个 占优路径。 4 2 4 企业与学研方选择合作开发独占产权路径 、【 、 C 4 ( P 2 +P o ) VC+p 2 V 、 , P 2 一 P o , _ 一 P 0 , 王进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产权归属视角 1 2 7 且 0, 又 p 则 ( P 1 + p o ) VC , 一 p0 , ( P 2 一 P 0 ) VC+ P 2 V ( P 2 一 P o ) VC 、 且 一 一 ( P l - p 0 ) V C 一 , 企业选择独 占知识产权 , 在合作开发之后收购该 技术的所有权 , 这样 , 企业 不仅提升了 自身 的技术创 新能力 , 而且获得了该技术 的市场超额收益 , 对 于企 业来说这是一个十分 占优的路径。对于学研方来说 , 学研方得到了大于前面任何一种路径的收入 , 但没有 知识产权。 又 , 日( P 2 一 P 0 ) V C+ P 2 AV、( p 1 一 P 0 ) VC十 p 1 V 且一 2一 一 一一2一一 企业与学研若选择合作 开发且企业独 占知识产 权路径 , 那么优于双方进行不 可再转让路径 , 原 因是 合作开发更能提高企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 4 2 5 企业与学研方选择合作创办企业路径 当 p 3 p : 时 , ( P 2 + p 0 ) VC+ p 2 V 2 且 , 只有当合作创办企业 的技术创新成功概率大于 合作研发的技术创新成功概率 时 ,企业才会选择与 学研方合作创 办企业 。对于学研方来说 ,合作创办 企业需要使他们脱离原来 的单 位 ,并 以一种新的价 值观来 合作 ,而且组建企业的工作繁忙、复杂 ,高 校往往不愿参与其 中。并且技术作价入股系数 的确 定也是一个难题 ,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合作失 败。 4 3路径选择与路径演进 以上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P 。 一 P 的变化对 产学研协 同创新路径选择 的影响 ,但是假定技术成 果 的未来收益 、学研方对技术的投入 C、超额收益 不变 ,下 面分析它们 的变化对产学研协 同创新 路径选择的影响。 ( 1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若 技术 的研发难度越 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 ,那 么学研在研发上 的投 入 c就越大 ,则 P 一 P 。 的概率 就越小。因此 , 企业往往很难接受该技术而独 自商业化 ,选择技术 转让的可能性就越小。从学研 的角度看 ,c越大表 明学研方在讨价换价 中处于强势地位 ,而企业在讨 价还价 中,处于 弱势地 位。学研 方越倾 向于合作 开 发 。 ( 2 )假定其他 因素不变 ,若 变大 ,即技术商 品化之后的未来 收益增加 ,新产 品在市场的形势 良 好 ,也就意味着企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企业 的 n 一n A T , 技术 商业 化能力提高, P : 一 P 。 号、 的 1 可能性越 大 ,1一 越 大 ,因此 ,面对 高的市场 回 报,企业往往愿 意与学研方进行合作开发 。而又 由 于技术商品化的高收益,企业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 会进一步要求将该技术 的所有权或转让权 购买 ,以 独占该技术 的知识产权 ,从 而获得垄断地位和竞争 优势 ,最终获得超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 。换言 之 随着技术预期收益 的增加 ,企业倾 向于选择技 术转让 ,并最终选择不可再转让路径。 ( 3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若 变大 ,即该技 术给企业带来 的超额收益增加 ,说 明该技术是一种 新兴技术 ,具有很 大的市场潜力 ,并且可能具有多 次开发的可能性。为此,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合作开 发并独占知识产权的路径 ,这样企业可 以和学研一 起对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 ,并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进 行多次开发 ,以便得 出新 的技术 ,而且 ,企业在获 得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将合作研发的知识产权独 占,那么将获得一定 的技术垄断地位 ,因而可以获 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使超额收益最大化。根据 以上所做 的分析 ,可以得到产学研协同创新 的路径 选择与演进模型,如图5所示。 图 5 产 学研 结合技术创新 的路径选择与路径演进 5 结论 研究将产学研协同创新 的路径选择视为一个博 弈过程 ,并从 知识产权归属的视角 ,运用博 弈论建 立了产学研协 同创新 的路径协 同博弈模 型,探讨 了 企业参与合作后 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程度与超额收 益获取程度与路径选择 、路径演进 的关 系,得出了 如下结论 : ( 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程度决定 了企业 的路径选择 。即如果企业采取 技术转让后获得较高 1 2 8 王进富等 :产学研协 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知识 产权 归属视角 的创新能力且提升程度大于技术 的价值与收益之 比 ( 技术增值率 C V ) ,企业会选择技术转让路径 ;如 果企业采取合作开发后技术创新 能力提升程度大于 市场超额收益与总收益之 比 ( 超 额收益率 ) , 企业会选择合作开发路径;如果企业与学研创办企 业且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高于合作开发路径下企 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与学研会选择合作创办企 业路径。 ( 2 )企业对知识产权 的归属态度主要取决于企 业垄断该技术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也就是说 ,如果 企业与学研合作 能获得高于 自主创新 的收益 ,企业 会与学研合作 ;在技术转让情况下 ,只要企业能获 得市场超额收益,那 么企业倾 向于将该技术知识产 权独 占;在合作 开发情况下 ,如果企业与学研共 同 开发的技术产品能在市场获得超额 收益 ,技术具有 持续开发的潜力 ,那么企业倾 向于购买该技术 的知 识产权 ,并与学研方共享市场超额收益 。 研究以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为基础构建 了产 学研协同创新路径选择模型 ,即前提在于企业 与学 研之间无信 息沟通 障碍 ,双方信息透明,如此没有 考虑机会主义等对合作路径选择和演进所带来 的风 险。因此 ,后续研究可研究在不完全信息假设 下的 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选择与演进 。另外 ,知识产权 归属与政府密切相关 _ l I l H J ,政 府对任何一方 的偏 向都影响博弈行为 ,因此后续研究可将政府纳入到 博弈主体,探讨政府 、企业 、学研三方在知识产权 归属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 参考文 献: 1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界面及其移动分析 J 科 学学研究 , 2 0 0 4 ( 1 ) :2 5 2 9 2 P E T E R S L S ,F U S F E L D H I U n i v e r s i t yI n d u s t r y R e s e a r c h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J J】 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 9 8 2 ,2 5 ( 3) :2 3 4 5 3 V E D O V E L L O C S c i e n c e p a r k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yi n d u s t 7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p r o x i m i t y b e t w e e n t h e a g e n t s a s a d r i v i n g f o r c e J T e e h n o v a t i o n ,1 9 9 7 ( 1 7 ) :4 9 15 0 2 4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 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J 科 学学研究 , 2 0 1 2 ( 2 ) :1 6 11 6 4 5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J 科学学研究 ,2 0 1 2 , ( 2 ) :1 6 51 7 4 6 A R U N DE L A,G E U N A AP r o x i mi t y a n d t h e u s e 0 p u b l i c : s c i e n c e b y i n n o v a t i v e E u r o p e a n fi r ms J E c o n o m i c s o f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4 ,1 3 ( 6) :5 5 9 5 8 0 7 范德成 ,孙丹产学 研结合 的技 术创新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