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ppt_第1页
附件7: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ppt_第2页
附件7: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ppt_第3页
附件7: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ppt_第4页
附件7:事故现场急救与防护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紧急救护,现场救护的重要性(一),意外伤害已成为青壮年人群的第一杀手 (WHO报告: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 其中: 即刻死亡(数秒-数分)占50%; 早期死亡(2-3小时)占30%; 后期死亡(伤后数周内)20%。,现场救护的重要性(二),发生地点: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创伤死亡 则更多地发生在事故现场。,急 救 目 的,挽救生命; 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现代救护的特点与“第一目击者”,现代救护: 事发现场对病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 现场提供救护之人。,“救星“,现场救护的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CPR。,事故类型危险、危害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爆破伤害,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可引起常见,内外伤、骨折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伤害、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烧伤:灼烫 、火灾 、触电 心跳呼吸骤停:触电 、淹溺 窒息 :透水 、中毒和窒息,伤员检伤分类,危重伤员:如无心跳; 重伤员:如脑外伤、开放骨折; 轻伤员:如皮肤软组织挫伤。 抢救顺序:危重伤员 重伤员 轻伤员,伤员分类与救护分区,伤员分类: 、 危重伤 红色 、中重伤黄色 、轻伤绿色 0 致命伤黑色。 救护分区: 四类伤员抢救区分别插相应颜色彩旗。,急救一般注意事項(一),指挥镇定有序;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迅速寻求医疗资源; 確定安全无误; 尽量不移动伤患; 快速評估伤患; 决定处理优先顺序 迅速急救,急救一般注意事項(二),伤患置正確姿势 减轻伤患焦虑 预防休克 隨時观察伤患生命指征 保持环境安靜,打紧急电話要说明的事项,1. 地清楚地址 2. 物明显目标 3. 人伤患状况 4. 事已做处理 5. 时发生时间,切 勿先挂断电话,120/999,伤患的初步評估,意识状况 呼吸道颈椎 呼吸状况 循环征象出血,意 识 状况,意识分四級 意识清醒; 对叫唤有反应; 对痛有反应; 意识昏迷。,现场救援的常用技术,(1)心肺复苏(CPR); (2)骨折固定; (3)止血; (4)包扎; (4)搬运; (5)中毒救护; (6)触电; (7)烧伤;,心肺复苏(CPR),定义:结合人工呼吸与心外挤压二种技術,对生命危急之病患所采取的急救方式。 目的:为恢復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 适应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或/及心脏活动停止。,心肺复苏(CPR),三大步骤ABC(8小步): 第一大步骤、A(airway):打开气道 1、确定意识状况; 2、呼救; 3、抢救体位; 4、畅通呼吸道;,:打开呼吸道,心肺复苏(CPR),第二大步骤B(Breathing):人工呼吸 5、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 6、人工呼吸;,判断 呼 吸,耳朵靠近伤员口鼻 看胸部起伏 听吐气声 感觉气吹到脸上,时间不可超过10秒,B:人工呼吸,1.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子; 2.口对口或口对面罩; 3.平稳吹气约2秒钟; 4.吹气量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如无法通气,重新打开呼吸道, 再做一次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CPR),第三大步骤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7、判断循环体征:触摸颈动脉; 8、胸外心脏挤压(15:2)。,心外按摩方式,:心外按摩(成人),让病人平躺硬板上; 找到按摩位置:兩乳头间胸骨上(胸骨下半段); 双手掌根重叠放在胸骨上,以掌根施力; 手肘绷直,以身休重量垂直下压4-5cm; 维持平稳力气与速率(每分钟100次); 放松时不可用力,掌根不可离开胸骨。,心肺复苏(CPR),有条件的情况下实施第四步D(Defiberillator):除颤 有数据表明:猝死病人心跳停止前室颤发生率为7289.9%。,恢复姿势,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心肺复苏常见错误,定位不准; 肘关节弯曲; 冲击式按压; 按压不连续; 着力点不在手掌; 吹气量过大或不足(700-1100ml)。,生 命 之 链,120,CPR,AED,BLS,止血技术,基础知识: 一、人体血量:占体重的8%。 成年男性60008000毫升, 女性40006000毫升。,止血技术,二、出血判断: 1、出血20%: 出现休克症状,面白,肢凉,出冷汗,血压下降。 3、出血40%: 躁动或冷漠,心慌呼吸快,脉搏测不到,,出血的种类,动脉出血:血色鲜红,隨心跳自伤口喷出;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出 微血管出血:由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止血的方法,1、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法; 3、堵塞止血法; 4、止血带止血法。 压住 包住 塞住 绑住,止 血 點,包扎,包扎的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保护内脏、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结构。,一、伤口判断 1、伤口深浅; 2、胸部有无气胸; 3、腹部有无脏器损伤; 4、肢体有无骨折;,包扎,二、包扎材料 无条件情况下,毛巾、领带、围巾、床单、衣物等。,包扎,绷带包扎法(五种) 环形法、螺旋、8字、回返、螺旋反折。 三角巾包扎法(二十六种) 头部: 肩部: 胸腹部: 臀部: 四肢:,包扎注意事项,先检查后包扎; 先盖后包; 不冲洗,不上药,不对嵌有异物的伤口直接 包扎。,特殊情况的包扎处理,胸部开放性伤口: 内脏溢出: 异物插入: 骨外露: 眼球流出: 断肢保存:,示例,头部包扎: 双肩包扎: 双眼包扎:,骨折固定,骨折判断: 1、肿; 2、疼; 3、畸形; 4、功能障碍;,骨 折 种类,闭合性(单纯性) 开放性(穿破性) 合并性(复杂性),骨折固定注意事项,先救命;后治伤; 不试图整复; 加衬垫; 超关节固定; 暴露肢端; 重视颈、腰椎及骨盆的固定; 在健侧或夹板侧打平结; 可以伤者健康肢体充当夹板固定患肢 。,示例,前臂骨折; 巧用衣物;,伤员搬运,目的: 脱离危险区,使伤者尽快得到专业医疗救治。 器材:担架,自制担架。 原则: 1、迅速判断伤情; 2、先救命后治伤; 3、先止血、包扎、固定再搬运; 4、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徒手搬运,拖行法 扶行法 抱持法 爬行法 杠轿式,伤员搬运,注意事项: 1、根据伤员病情决定搬运方式; 2、怀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员站立; 3、肋骨骨折的伤员不能采用背运方法; 4、伤势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伤员采用担架器材搬运。,示例,交通事故伤员搬运,触电事故的急救,原则: 1、迅速切断、关闭电源。 2、在潮湿地方,救护人应穿绝缘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 3、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 4、紧急呼救。,溺水,一、水中救护: 二、岸上救护:,烧伤的程度,1.第一度:表皮外层; 2.第二度:表皮內层至真皮(起水泡); 3.第三度:整层皮肤。,烧伤急救原則, Burn Stopped 停止继续烧伤 Breathing Maintain 呼吸道通畅 Body Exam. 检查伤势, Cool 冷却 Cover 覆盖 Carry 送医,灼烫伤处理,沖清水冲洗至少三十分 脫以剪刀除去束缚衣物 泡等待送医前继续泡水 盖盖上清洁布料或紗布 送立即送急诊紧急处置。,烧伤,1、冷清水冲洗伤处,严重烧伤呼救; 2、水泡不能刺破; 3、二度烧伤伤处表面不能涂任何油脂或药膏。,中暑症狀,体温升高,可达摄氏40度以上 头痛,昏眩感 可能昏迷 脉搏強而快 呼吸弱而快,中暑处理,移至阴凉处,脱去身上衣物, 如清醒,采用半坐卧姿势, (昏迷,采复生姿势) 降低体温, 立即送医。,中毒的种类,食物 植物 动物 药物 腐蚀性毒物,中毒紧急处理,确定患者意识状态 毒物名称 吞下毒物的量和時間 估計送医所需時間 听从医疗人員指导 尽快将病患搬离污染现场,硫化氢中毒: 氯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强酸强碱伤害:,中毒处理注意事项,催吐须小心; 不可酸碱中和; 皮肤接触中毒,用清水清洗 脫除含毒之衣物; 吸入中毒时,将患者置空气流通处 将疑似毒物带给医疗人员。,腐蚀性毒物中毒(眼睛),以流动清水沖洗(将眼睑打开) 自眼角內向外,持续10-15分钟 到眼科就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大地震相对较少,其中6级以上强震每年发生10200次;7级以上大震平均每年18次,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每年平均12次。,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典型地震, 美国旧金山地震(1906.4.18) 日本关东地震(1923.9.1) 智利地震(1960.5.22) 墨西哥地震(1985.9.19) 日本阪神地震(1995.1.17) 美国洛杉矶地震(1994.1.17) 土耳其地震(1999.8.17) 四川松潘地震(1976.8.16) 唐山地震(1976.7.28) 云南龙陵地震(1976.5.29) 辽宁海城地震(1975.2.4) 云南昭通地震(1974.5.11) 四川省炉霍地震(1973.2.6) 云南通海地震(1970.1.5) 河北省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