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谋学网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V1.“道尔顿制”,最初称“实验室制”,由美国学者()创立。A.柏克赫斯特B.杜威C.奥苏贝尔D.皮亚杰2.()以发展“仁者爱人”的德性为主,并由“仁爱”私德发展出“民贵君轻”的“民主”公德意识。A.孔荀之道B.孔孟之道C.先秦儒家D.明心论3.“班级教学”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效益”,实与()相关。A.效益规模B.五段教学法C.师生水平D.学习需求4.“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课程与教学概念只在()年前后才浮出水面。A.1998B.1999C.2000D.20015.校本行动研究建议人们用()的“方法”研究课程与教学的问题。A.自然研究B.社会教育C.行动研究D.行为研究6.()的单向流动则假定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材或应用教师讲解中提出的某种原理来做练习而不需要提出学生的个人化解释。A.学生-教材B.教材学生C.教师学生D.学生教师7.教师()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A.写B.说C.看D.想8.()年8月,会议的结论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并由陆定一写成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发表在红旗杂志当年第7期。A.1948B.1958C.1968D.19789.对现实的教学传统的批评总是以()作为立论的基点。A.现实的教学传统发生了某种危机B.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C.“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D.教学自身的合理性根据10.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的叙述A.管理事件B.生活事件C.德育事件D.课堂事件11.在陶行知看来,“设计教学法”少了一个关键的()字,因而设计教学法和教学做合一是“两位先生”。A.学B.记C.做D.行12.教师理解和选择何种()的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A.有效教学B.有效学习教育C.有效研究D.有效认知13.“设计教学法”的道路很接近()的“教学做合一”A.陶行知B.俞子夷C.克伯屈D.杜威14.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结合起来A.张君劢B.陶行知C.曹孚D.梁启超15.在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1923年发生的()颇具有象征性意义。A.创造教育B.科玄论战C.设计教学D.研究学习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1.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显现出来,浮出水面,其特点包括:()A.使教师由原来的教教材转换为使用教材B.使学生的“追问”和教师的“回应”成为可能C.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D.完全合理但它简单易行BC2.教育实验研究基本要素()A.自变量与因变量B.前测与后测C.实验组与控制组D.假设与验证BC3.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题为人生观的演讲,认为()。A.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B.科学教育偏重于理智与体质C.欧战终后,有结算二三百年之总帐者,对于物质文明,厌恶之论已屡见矣D.人生观受“自由意志”之支配,而科学受“因果关系”的支配BCD4.教学历来有的两种传统是()。A.不可认知的教学传统B.现身在场的、看得见的教学传统C.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D.可认知的教学传统C5.“泛教育自传”包括()。A.真实的教育经历B.教育做法C.教育想法的谈论方式D.教学事件BC6.“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教学程序为:()、当时知道结果”等教学环节。A.启发B.阅读C.练习D.小结BCD7.下列说法属于“明心论”的观点的是()。A.假定人性“恶”B.假定人性“善”C.主张“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D.主张“知先行后”的知识学习CD8.中国古代教学传统中的“知行”问题的争论在20世纪后半期显示为()。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活动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D.“返回生活世界”BCD9.为了克服“同步教学”的弊病,“异步教学”将教师的()等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个体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异步化和教师教学的异步化。A.教师指导B.个别指导C.分类指导D.全体指导CD10.“目标教学”实验的教学程序大致为“单元诊断、单元定标、单元新授、单元测验、单元矫正”,其中()是关键的步骤。A.单元定标B.单元诊断C.单元测验D.单元诊断D三、判断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V1.受前苏联教育界的启示,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等人在1974年也开始在北京八中、景山学校、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等地进行“程序教学”实验。A.错误B.正确2.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市郊创办“山海工学团”将工场、学堂、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A.错误B.正确3.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验她的“实验室制”,后直接改称“道尔顿制”,在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迅速发生影响。A.错误B.正确4.教师“用钢笔录音”实质是以“公开发表”作为研究的突破口。A.错误B.正确5.虽然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教育生活,但是这些案例本身却不是教师的教育自传的一个部分。A.错误B.正确6.现身在场的教学传统显示为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也就是教师听,学生讲的模式。A.错误B.正确7.教材-教师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教师只能完整地传递教材的信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材的信息。A.错误B.正确8.“博学论”重视“思”、“行”与“自然之教”,“明心论”重视“学”、“知”与“人为之教”。A.错误B.正确9.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社会实验。A.错误B.正确10.1921年“设计教学法”实验进入高潮。A.错误B.正确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濒于诱入旧的形式主义的圈套时,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试图挽救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成为设计教学法。A.错误B.正确12.教学传统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善于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A.错误B.正确13.1958年毛泽东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错误B.正确14.“明心论”以孟子的教学观为代表,“博学论”以荀子的教学观为代表。A.错误B.正确15.1981年,黎世法根据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开始在中学布点实验,称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反馈小结”。A.错误B.正确16.“血脉”与“词章”之辩,实际上隐含了当时佛学中的“顿悟”与“渐修”之间的争执。A.错误B.正确17.教师-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师所的传递信息A.错误B.正确18.研究者不仅需要使用某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有相关的有效教学的眼光。A.错误B.正确19.克伯屈认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思想和实践,与他是不同的。A.错误B.正确20.叙事研究实质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基所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的研究方式。A.错误B.正确21.从学科的视角考察,教育经典或教育事件的范围会变得更加广泛:数学教学领域如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A.错误B.正确22.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招聘考试备考指南
- 办公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模板
- 2025年高端不锈钢卫浴设施个性化定制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流转与承包服务合同
- DEF:前沿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机遇系列报告之-可持续燃料篇
- 2025年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移交专业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化厂房租赁合同附带全面安全与消防技术服务
- 2025年跨区域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字体规范及知识产权共享协议
- 2025年危险品运输合同:确定履行地点与安全交付措施
- 深海养殖品全环节冷链防渗透运输合作协议
- 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亚洲杯男篮+《热血征程砥砺前行》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励志主题班会
- 2025-2030牛结核病防控技术进展与行业影响分析报告
- 2024年泰州市靖江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国际快递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塔吊拆除安全操作方案模板
- 虚拟健康咨询接受度分析-洞察及研究
-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护理查房
- 口腔医保政策解读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