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锥形孔板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湿气流量.pdf_第1页
基于锥形孔板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湿气流量.pdf_第2页
基于锥形孔板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湿气流量.pdf_第3页
基于锥形孔板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湿气流量.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基于锥形孔板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湿气流量.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化工机械2 0 1 3 年 基于锥形孔板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湿气流量 周云龙+ 1张全厚 刘 博梁育纬2 ( 1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 大唐长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设计了一种具有防堵特性的锥形孔板,在定压条件下结合锥形孔板的压差脉动特性完成了湿 气流量的双参数测量。借鉴压差脉动法测量流量的成熟理论,运用支持向量机以J R 和茗作输入变量、以 干度为输出值,得到了在干度变化较大非定压条件下的干度测量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测量方法不 仅适用于湿气工况下干度的测量,同时适用于非湿气工况下气液两相流量的干度测量。 关键词锥形孔板节流件湿气测量 压差脉动 中图分类号T Q 0 5 6 1 +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2 5 4 _ 6 0 9 4 ( 2 0 1 3 ) 0 1 0 0 2 2 J 0 4 湿气作为一种特殊的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 于化工、天然气及动力等领域,然而在这些领域生 产中对湿气流量的测量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难 题。寻求一种准确简单的测量方法一直是国内外 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由于湿气是一种两相流, 所以对其流量的测量包括干度或截面含气率等的 测量和总质量流量的测量。针对不同问题研究内 容有所不同,如:A b b a sHAM 和H a s a nGPL o 利用文丘里管作为节流装置通过测量截面含气 率,完成了湿气流量测量。A n d r e ac i o n c o l i n i 和 J o h nRT 。运用一种新的预测方法,在不同介质 和不同管径下实现了截面含气率的测量。国内学 者z h a n gF u s h e n g 等口。运用内锥流量计在高含气 率低压工况下,得到了湿气流量测量的双参数测 量模型。梁法春等H 5 1 设计了一种环状流下的新 型分配器,运用这种分配器可以实现流量计的设 计。还有许多学者一州致力于利用两相流动的 压差脉动特性测量气液两相流量,大部分实验条 件是在湿气的工况下完成的,并得到了较好的实 验结果。鉴于此种方法测量简单同时能完成湿气 的双参数测量,所以笔者选用此方法并利用锥形 孔板来测量湿气流量。 1 锥形孔板的设计 对于压差式流量计,节流件的选取直接影响 流量计的性能。目前应用于两相流量测量中比较 常见的节流件有文丘里管、V 形内锥。、孔 板M 1 及槽式孔板等。但由于孑L 板易于安装、生 产成本低且维修方便,导致目前国内7 0 的压差 式流量计是以它作为节流件,而且在湿气测量引 方面它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湿气测量中占 重要低位的天然气计量,采用孔板作为节流件,便 不太合适。因为凝析天然气气井中有发泡剂、防 冻剂及缓蚀剂等杂质,除对孔板节流件的锐角有 损伤外,还容易在孔板前端形成堆积物影响测量。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对孔板进行改进( 图1 ) , a C 5 进丽流g j ,J 二h 二t S 冀遥l , ;。参亨荔:芒:三苫 二三羔= = 二二三二三二; + 周云龙,男,1 9 6 0 年2 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吉林市,1 3 2 0 1 2 。 万方数据 第4 0 卷第1 期化工机械 由孔板改进前后流体流动方向的对比可知,改进 后孔板的防堵特性明显增强。 而且和普通孔板相比,由流体力学知识可知 其流动特性较好,可以减少它的不可恢复压损,这 也争强了它的应用领域。 2 湿气流量测量模型 由于气液两相流动的压降包含了许多信息, 如何对压差信号处理获得有用的信息,是压差法 测量流量的核心内容。压差脉动法就是基于这一 原理而建立起的测量模型,根据文献 7 、 9 、 1 0 可以得出压差脉动信号与压差时均值的比 是截面含气率的单值函数,即可求出截面含气率 的数值。如果结合文献 1 3 的流量测量方法,可 以完成流量的双参数测量。而文献 6 和 8 则 推导出在高含气率定压工况下,压差脉动信号与 压差时均值的比是干度的单值函数,在结合相应 的流量测量方法后,也完成了流量的双参数测量。 可见此种测量方法,可以运用单一节流件,完成气 液两相流量的双参数测量。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利用文献 8 方法选用 锥形孔板为节流件测量湿气流量。以下是文献 8 测量方法所用的关系式,其中于度并为: 茹:l 一= = = j L _ = = = -( 1 ) 80 p ,p I + R 0 、一、7 p | ,p 、 压差脉动强度尺为: R :上坐( 2 ) 0 哂 压差方根噪音幅值 p 。为: 一 。1 2 厢= I 。善( 压一压) 2I ( 3 ) 孔板两侧的压差方根 p 为: 却= 二三 卸。 ( 4 ) 质量流量形为: 形= c A 厕 1 + 尺( 厩一1 ) 朋 ( 5 ) 式中A 孔板流通面积,m 2 ; c 流出系数; p 密度,k g m ; p 孔板的相分离系数,由实验确定。 3 实验装置及条件 实验是在东北电力大学气液两相实验台完成 的,实验方法是通过固定气体流量和压力,微调液 体流量,然后改变气体流量再如此反复操作。实 验介质为空气和水,采样频率2 5 6 H z 、采样时间 1 6 s 。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2 图2实验系统示意图 l 气液分离器;2 水箱; 3 水泵;4 空压机; 5 热电偶;6 压力变送器; 7 阀门;8 体积流量计; 9 调节阀门;1 0 气液混合器; 1 1 孔板流量计;1 2 实验段 锥形孔板的设计是基于增强普通孔板的防堵 特性提出的,那么锥形孔板前锥角的取值直接影 响其防堵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最终确 定了人口锥角3 0 0 、过度平台2 m m 和后锥角4 5 。 的锥形孔板。实验条件:压力3 7 9 3 8 7 k P a ,干度 0 2 5 0 9 0 ,总质量流量8 5 5 67 0 0 k g h 。 4 实验结果分析 因为锥形孔板不是标准节流件,需要对其流 出系数进行标定,根据公式: 。:里g ! 丛( 6 ) C = = 产。一 o , 华厕 斗 以水为工质计算流出系数值为0 8 4 ,可以看 出相比标准孔板,锥形孔板流出系数增大许多。 以式( 1 ) 标定日的平均值为1 0 5 ,这样得到童和尺 的关系如图3 所示。 赵 爱 褥 蓬 j 4 | j 邕 干度z 图3 戈和尺关系 万方数据 化 工 机械 2 0 1 3 年 从图中可以看出尺随着z 增大而减小,这应 该是当干度增大后两相流动趋近于均相流模型, 锥形孔板的压差脉动强度也随之降低的缘故。图 4 所示的是p 取1 0 5 、c 取0 8 4 后,利用式( 1 ) 、 ( 2 ) 得到的干度和流量计算值与真实值的关系。 蜊 L 砾 士 _ c 芒 咖 避 蜮 士 a 干度 真实流量,I c g h 。 b 流量 图4 干度和流量计算值与真实值对比 根据相对误差定义: 相对误差= 蔫澄 ( 7 ) 得到干度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4 3 ,流量测 量误差不大于6 8 ,这一实验结果可以满足工程 测量要求。但此计量精度较高的原因和实验条件有 关,因为压力的固定导致气液密度比也为固定值,而 气液密度比恰恰又是影响参数p 的重要因素。 另外,当压力变化较大时此种测量方法需要 对口进行数据拟合,而且因为压力变化的原因,图 3 中的单值对应关系也可能改变,这样运用此方 法就不太理想。因此,笔者借鉴文献 6 1 0 的 研究成果,干度和尺与P 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 这样可以利用尺和尸做输入变量,干度为输出值 的软测量方法作为干度的测量模型。笔者对实验 方法修改后,重新得到压力2 1 5 4 3 0 k P a 、干度 0 0 1 2 0 7 0 0 的1 2 5 组实验数据( 图5 ) 。 由图5 和图3 对比可知,当压力改变后戈和 R 的单值对应特性有所降低,而且当干度小于0 2 宅 魁 强 蔼 鸶 裁 1 上: 图5非定压下戈和尺的关系 后尺随茁的减小迅速升高。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和于度与压力条件的改变密切相关,当干度降低 后,会出现波状流、波塞混状流及塞状流等,由流 型特性可知对应这些流型下,压差脉动特性会显 著增强,从而引起尺的取值偏高。另外,根据文 献 6 一1 0 压力( 气液密度比) 的改变是单值对应 关系减弱的重要影响因素。 鉴于支持向量机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 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及其在电力 系统负荷预测中的成功应用4 ”3 ,所以选用径向 基核函数以尺和P 为输入变量,干度为输出值的 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对1 1 5 组实验数据的训练 得出预测模型后,对剩余1 0 组数据做预测,得到 如表1 所列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表1干度与预测干度关系 根据表l 此种测量方法是可行的,而且相比 文献 8 方法,可以满足更宽泛的干度测量范围。 特别是当干度大于O 2 时其预测误差精度增大许 多,当干度小于0 2 时由于流型变化的原因,引起 了预测误差较高,但也在工业生产要求范围内。 万方数据 第4 0 卷第1 期化工机械 5结束语 针对在天然气计量过程中节流件易于堵塞等 原因,笔者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 节流损失较小,防堵特性强的锥形孔板,结合锥形 孑L 板压差脉动特性完成了单一节流件的湿气流量 双参数测量。在回顾几种压差脉动法测量流量时 发现这几种方法得出的模型可归纳为,压差脉动 信号与压差时均值的比是干度或截面含气率的函 数,有的通过气液密度比进行了模型的修正。可 以得出当压力变化较大时,完全可以用压差脉动 信号与压差时均值的比值和气液密度比作为输入 值,通过软测量方法得到干度值。实验结果表明: 因为输入变量的确定性,得到的测量误差相对较 低。 参考文献 1 A b b a sHAM ,H a s a nGPL E x p e r i m e n t a l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yo ft h eG a s W a t e rT w oP h a s eF l o w T h r o u g haC o n d u c t a n c eM u l “p h a s eV e n t u r iM e t e ri n V e r t i c a lA n n u l a r ( w e t G a s )F l o w J N u c l e a r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D e s i g n ,2 0 l1 ,( 2 4 1 ) :1 9 8 8 2 0 0 5 2 A n d r e ac i o n c o l i n i ,J o h nRT V o i dF r a c t i o nP r e d i c t i o n p r e d i c t i o ni nA n n u l a rT w o P h a s eF l o w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M u l t i p h a s eF l o w ,2 0 1 2 ,( 4 3 ) :7 2 8 4 3 z h a n gF u s h e n g ,D o n gF e n g ,T a nc h a o H i g hG V Fa n d L o wP r e s s u r eG a s L i q u i d7 r w o P h a s eF l o wM e a s u r e m e n t B 船e do nD u a l - C o n eF l o w m e t e r J F l o wM e a s u r e m e n t 蛐dI n s t m m e n t a t i o n ,2 0 1 0 ,( 2 1 ) :4 1 0 4 1 7 4 梁法春,王栋,林宗虎水平管气液环状流在新型分 配器中的分配研究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 0 0 6 , 4 0 ( 1 ) :1 0 6 1 0 9 5 梁法春,陈婧,王栋,等分流分相式多相流量计研 究进展 J 石油矿场机械,2 0 0 8 ,3 7 ( 4 ) :1 3 1 6 6 申国强,林宗虎应用动态法进行气液两相流的双 参数测量 J 计量学报,1 9 9 3 ,1 4 ( 2 ) :1 4 0 1 4 5 7 劳力云,张宏建,吴应湘,等水平管道气液两相流 中空隙率对动态压降信号的影响 J 化工学报, 2 0 0 0 ,5 l ( 4 ) :5 4 7 5 5 0 8 仲朔平,佟允宪,王文然利用孑L 板差压噪声测量汽 水两相流 J 清华大学学报,1 9 9 7 ,3 7 ( 5 ) :1 5 1 8 9 张宏建,岳伟挺,马龙博,等文丘里管中气液两相 流差压波动信号与空隙率关系 J 化工学报, 2 0 0 5 ,5 6 ( 1 1 ) :2 1 0 2 2 1 0 7 1 0 王芳,梁国伟,谢代梁基于环形管差压波动信号 测量气液两相流气相含率的研究 J 传感技术学 报,2 0 0 7 ,2 0 ( 3 ) :6 2 8 6 3 1 1 1 耿艳峰,石岗,李玉星,等槽式孔板的低含液率气 液两相流测量特性 J 化工学报,2 0 0 7 ,5 8 ( 7 ) : 1 7 1 9 1 7 2 5 f12 R i c h a r dS t e v e n A n d r e wH a l l O r i f i c eP l a t eM e t e r W e tG a sF l o wP e r f o 珊a n c e J F l o w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2 0 0 9 ,( 2 0 ) :1 4 1 1 5 1 1 3 贾志海,蔡小舒基于滑速比的气水两相流气相流 量计算方法研究 J 工程热物理学报,2 0 0 8 ,2 9 ( 2 ) :2 5 9 _ 2 6 2 1 4 李元诚,方廷健,于尔铿短期负荷预测的支持向 量机方法研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0 0 3 ,2 3 ( 6 ) :5 5 5 9 1 5 王奔,冷北雪,张喜海,等支持向量机在短期负荷 预测中的应用概况 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 报,2 0 l l ,2 3 ( 4 ) :1 1 5 1 2 1 ( 收稿日期:2 0 1 2 旬7 1 2 ) W e tG a SF I O wM e a S u r e m e n tB a S e dO nD i f f e r e n t i a I Pr e s s u r eP u l s a t i O no fT a p e r e dOr f j c eP I a t e Z H O UY u n l o n 9 1 ,Z H A N GQ u a n h o u ,L I UB 0 1 ,L I A N GY u w e i 2 ( 1 s c _ I l o o f 矿E 凡e 曙yD n dP o 甜e rE n g i 凡e e r i n g ,o 九I l P n s tD i 口n 厶,l i 秽e 船i 钞, f i ,l1 3 2 0 1 2 ; 2 D n t D ,t gC I I l 口n g n 日e 口i ,l gJ P o l 口e rC o ,n _ D n n ,i m i t e d ,C ,l 口n g c ,l u ,l l3 0 0 0 0 ,C l I l i ,I a )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h a v i n gd i f k r e n t i a lp r e s s u r ep u l s a t i o nc o n s i d e r e d ,at a p e r e do r i 6 c ep l a t ew h i c hb o a s t i n go f a n t i - b l o c k i n gp m p e n yw a sd e s i g n e dt om e a s u r et w op a r a m e t e r so fw e tg a sn o wa t ac o n s t a n tp r e s s u r e U s i n g m a t u r et h e o r yo fd i f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