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_第1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_第2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_第3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_第4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一: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 10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1353 亩,林地 4500 亩。总人口5000 余人,其中农业人口 2909 人。现有 34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 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2 / 9 自 xx 年至 2016 年,力争通过 5 年时间,把 *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1)铺设 *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 *街段)水泥路。 (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 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 5)争取立项建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3 / 9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 面整治环境卫生。 (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外围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 / 9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 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5 / 9 (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6 / 9 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篇二: 2016 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 20 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 3399 亩(其中水田 3238 亩、旱地 161 亩)、770 户、 3879 人,劳动力人数 1287 人,其中外出务工 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 34 户,五保户 10 户,享受低保 86 人,7 / 9 加入合作医疗 3100 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 年年种植水稻 3238 亩,油菜 XX 亩,年末生猪存栏 400 头,牛存栏 22 头,人均纯收入 3582 元。全村2 个组通有线电视,有 4 个组通了自来水,有 12 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 1 所,幼儿园 1 所,医疗卫生室 1所,村级活动室 1 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 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 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 107 国道、京广铁路 12 公里,连接 106、 107 国道的省级公路 沿横公路纵贯镇区 40 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8 / 9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 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五是不断强化组织和资金保障。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每个市级试点村都要建设一个经营服务面积不少于 500 平方米、包括政务服务、商品超市、农资服务、科技文化课堂、医疗服务、村务公开、农家书屋、警务室、广播室、体育健身等贴近农民、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综合性的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引进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形成新农村建设的良性投入机制。稳定完善“一免四补”政策,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 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转让、转租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活力。 六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五小园”建设,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一池三改四通”工程,示范村完全“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建设。 9 / 9 七是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科教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健全村级教育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科技队伍建设,完善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机制,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队伍建设,每个市级试点村建有一处高标准的卫生室,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与率,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 八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