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1页
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2页
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3页
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4页
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自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安排部署试点工作,曾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全国各类“卓越计划”研讨会,深化对“卓越计划”的理解与认识,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定期召开校内研讨会,集中解决各专业在培养方案、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出现的问题。2011年1月6日,学校下发了关于启动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知(兰理工发20112号),正式启动了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并组织校内具有条件实施“卓越计划”的8个专业申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计划。2011年10月,我校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实施院校。2012年2月,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新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自动化四个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同年5月,学校出台关于印发“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兰理工发201285号),9月,我校“卓越计划”的140名高考新生直接被录取进入 “卓越班”开始学习。在“卓越计划”实施前,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实施思路,目前我校正在按照既定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相关工作。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以国家未来的创新工程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卓越的工程师;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个人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能力,深入推进我校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我校工程教育质量,努力探索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我校成为西部工业发展所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基本思路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人才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明晰设计、精心实施、注重细节的指导原则,依托我校若干优势专业,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培养,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完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学方法与保障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符合校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全面实施“卓越计划”积累经验。3.培养目标及模式(1)培养层次我校“卓越计划”现阶段主要以本科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为主。(2)目标定位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着眼于未来西部跨越式发展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沟通、协作和管理经验;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在生产一线具有研发和快速解决现场问题的精英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根据“卓越计划”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三个特点,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3)培养模式为满足西部发展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清洁能源及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对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学校将依托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4.专业领域及学生规模(1)专业领域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为四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热能与动力工程(新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自动化。(2)学生规模学校计划在每个试点专业招收35人/年,2012年,140名高考新生已进入我校“卓越班”开始了“卓越计划”的试点工作。二、组织管理学校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制订了详细的管理文件,确保“卓越计划”顺利实施。1.组织与领导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校企协作组、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改革经验总结、试点经验推广等工作。(1)“卓越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人事处、财务处、事业发展处、国资处、学生处、图书馆、后勤集团、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学院院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确定试点学院及专业、制定学校工作方案,审定校内标准及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卓越计划”相关专业企业教师评聘制度等日常运行的各类规定和办法;研究工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负责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2)“卓越计划”校企协作组。协作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试点学院负责人及试点企业负责人组成。协作组职责: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负责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和工程实践具体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负责“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经验总结及试点经验推广等工作。(3)试点学院“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试点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企业资深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及相关教授组成。工作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本学院试点专业的专业标准、培养方案,以及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2.教学管理教务处负责“卓越计划”的宏观管理与协调工作,学院设立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全程负责试点班学生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学校为进入“卓越计划”的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进行指导。大二以前,校内导师主要为学生进行学业规划与指导,大三以后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主要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育方面的指导。对企业学习环节,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日常运行的各类管理规定和实施的办法,相互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政策措施1.政策出台了关于启动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知(兰理工发20112号)和关于印发“兰州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兰理工发201285号)。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配套制度、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2.经费除正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学校为试点专业提供四年1万元/生的专项经费,大力支持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师进修等方面的建设。3.场地在校内,学校为试点专业设立独立的教学班专用教室,各类实验室对试点专业学生开放;在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落到实处。4.学生遴选为保证试点工作的连续性,我校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通过当年高考直接招生录取的方式产生。5.学籍管理实施“卓越计划”的学生原则上采取自愿加入与退出机制,但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凡进入“卓越班”的学生一般不得退出,直至修完所有环节的课程,四年级以前对于一些确实不适应本模式和体系的学生,教务处将通过学分认定与课程替代的方式将其转入其它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在学籍管理上要凸显灵活性,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规定的学分,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并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6. 教师考核与评聘校内教师评聘标准: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累积不少于两年的工程实践经验、从事科研工作且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企业教师评聘标准: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且在企业一线工作至少5年以上,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在企业一线工作3年以上且在管理岗位上具有5年以上经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关教师的考核已在兰州理工大学岗位津贴制度实施办法中详细制订。7. 学院措施(1)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在考核及工作量上给予优惠。(2)给企业教师以合理的报酬,鼓励企业教师尽心尽力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四、培养模式1. 专业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我校“卓越计划”实施专业在试点以前,对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严格的要求。校内培养方案要求:(1)培养计划通识教育课程部分由学校统一安排,但专业教育、工程实践等内容则由各专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2)各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调整课程体系,增加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引导学生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加强案例式、项目式、讲座式的授课方式,将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增强学生的工程问题的辨别力;加强多媒体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教师与学生远程互动交流;(3)在试点专业中进行长短学期试点(即长、长、短模式,长学期为18周,短学期为5周,保证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与秋季学期放假与普通学生同步),长学期为理论授课环节,短学期为集中实践环节;(4)试点专业可根据自身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设定考核方式。一般基础课程以知识考核为主,专业课程以报告、设计、大作业、答辩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培养方案要求:(1)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2)各专业应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课程或环节)、实施企业、工程实践条件、师资配备(应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等方面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如课程或环节在企业如何安排实施,课程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实施等,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3)严格保证学生在企业或校企联合中心累计学习1年的时间。毕业设计要做到真题真做,最好能与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各试点专业根据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及服务面向制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了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后,学校定期召开由学校领导、试点专业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及相关人员参加的“卓越计划”研讨会,对试点专业的相关材料进行成熟度研讨。经过研讨,方案成熟且自愿参加“卓越计划”试点的专业要将试点方案(含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及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实现矩阵)提交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待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予以实施。对方案不成熟的专业要继续参加研讨,直至方案成熟。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我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厚学科基础、宽专业领域、强工程实践、重创新能力、懂企业管理”为思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出发点,强调“学科专业结合行业特色、科学知识结合技术能力、理论体系结合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来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培养计划划分为通识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工程实践四个模块,注重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1)通识基础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理论、项目管理、哲学、计算机、英语、数学、物理、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等课程及社会实践和计算机应用实践等实践环节组成。在本模块中,学校已尝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半采用理论授课方式进行,一半在企业中以实践授课方式进行。(2)工程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工程学、力学、电学、机械、材料等工程基础主干课程。例如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在原有数学基础类课程的基础上新开设计算方法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逻辑分析能力;缩短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时间,由“工程图学A1-2”调整为“工程图学B1-2”,新开设流体机械CAD和专业认知与基础训练,在企业接受制图训练,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在保持原有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不变的基础上,紧跟机械设计理论发展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以及企业产品设计、更新升级的实际需要,新开设液压系统有限元分析课程;另外为使学生接受机械设计方面的工程实际项目的训练,专门增开机构设计与制造工艺训练课程。(3)工程专业教育主要包括各卓越计划实施专业主干课程。例如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中将“传热学”从“化工原理”中分离出来,单设一门课程,以加强过程模块;将原先公差配合与化工制图这门课程分拆成“化工制图与CAD”、“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两门课程,以完善机械课程模块;将“材料成型技术”、“金属工艺学”这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现关联课程的整合。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将工程流体力学和液压流体力学重点内容融合为液压流体力学,压缩在一学期内进行教学,使得流体力学的教学更有专业针对性;将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制造技术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放在工程训练中心和相关企业进行,企业教师进行部分内容的授课,使得课程讲授与生产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新开设液压元件工程项目训练企业训练课程,使学生在企业直接受到实际工程项目的系统训练,让学生具备液压元件的开发、设计和试验的能力;新开设液压系统有限元分析和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4)工程实践教育主要包括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调研,依托联合培养企业的实际生产问题,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新开设了专业认知与基础训练、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训练、液压元件工程项目训练、液压系统工程项目训练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等在企业进行学习的课程,通过这些实践教学,使得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以及创新设计能力显著提高。3. 教学方法改革(1)开设创新课程与PBL课程。学校现已立项建设了167门创新课程和11门PBL课程,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工程问题案例化。邀请企业参与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制定,将传统教材中的原理描述融合到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中,企业训练课程将课程理论的讲述直接搬到企业的工程现场,由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校内导师共同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五、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遴选进入“卓越计划”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背景,按照“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人尽其才、整体优化”的方针,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专、兼搭配,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师资队伍。队伍中既有理论知识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企业的技术专家;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授。校内教师遴选标准: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累积不少于两年的工程实践经验、从事科研工作且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企业教师遴选标准: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且在企业一线工作至少5年以上,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在企业一线工作3年以上且在管理岗位上具有5年以上经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2.师资队伍建设校内教师: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去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或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学习或培训,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提高我校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与企业制定长期的培训、挂职与顶岗人才培养机制,定期选派青年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培训或顶岗。同时,校内教师在过好教学关的前提下,助教晋升讲师前至少有三个月、讲师晋升副教授前至少有六个月、副教授晋升教授前至少有1年时间在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以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企业教师:对其进行短期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熟悉教学规律;为其配备校内教师作助教;建立相应的检查机制,对企业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审核和把关,以使其将工程一线最为精华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六、校企合作我校“卓越计划”培养的主要模式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都住人才培养的主体,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在校内培养环节,学校是培养主体,企业辅助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学习环节,企业是培养主体,学校配合企业完成相关辅助环节。我校实施“卓越计划”专业均有稳定的合作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在行业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例如与我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行业的支柱型、战略型领军企业,担负着为大型乙烯、大型炼油、大型煤化工、大型电力、大型冶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国产装备的任务,其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兰石集团)是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两个项目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和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合并而成的,是我国最大的石油钻釆机械和炼油化工设备生产基地;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川公司)是采、选、冶等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生产镍、铂、铜、钴、稀有贵金属和硫酸、烧碱、液氯、盐酸、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以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第三大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镍都”。即便我校每个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都有至少一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企业,但是面临越来越多的学生即将真正进入企业进行企业学习阶段,合作企业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有效解决这种情况,我校每个专业还至少与三家以上的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现阶段,与我校合作的企业基本上能够覆盖我校已实施“卓越计划”四个专业的全部学生。截止2012年,我校已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甘肃第六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成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首届“卓越计划”4个试点班正式运行,由于我校实行长短学期培养模式,入校新生企业学习阶段还未开始,但企业负责的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已在培养方案中详细列出。七、国际化学校鼓励参与“卓越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