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合并后盛唐化工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oc_第1页
两税合并后盛唐化工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oc_第2页
两税合并后盛唐化工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oc_第3页
两税合并后盛唐化工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oc_第4页
两税合并后盛唐化工公司税收筹划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两税合并后盛唐化工公司税收筹划研究姓名:侯晓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导教师:万红波20090401ABSTRACTThrough arrangement of origination, investment, distribution in advanced and adjust them in progress, Tax planning is, on the basis of obey tax laws, to reduce tax burden, tax risk, meanwhile maximize the profit.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market competition gets intensified, and legal systems are steadily improved, enterprises function in an ever standardized manner.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tax planning as its strategy so that maximize its value.The new PRC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EIT law) was approved at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T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16th. The EIT law will take effect on January 1st, 2008 and consolidated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regimes for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ended the system of dual income tax regimes. It is know as EIT law merged.Natl Tong Sheng Tang Chemical Corporation(Shengtang Corpor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ax planning, and make it as one part of its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enjoy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low tax rate and periodical tax exemption and reduction such as 2 years exemption and 3 years half reduction, enterprise income tax deduction for enterprises improving China-made equipment etc under the former tax laws. Enjoy abundant benefit as well as VAT tax rebate with no risk, and got 2.91 million tax deduction, for its useftil tax planning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company got lot of fiind, and pay little tax lately, meantime maximize its profit, all show the benefit and helpfiil of tax planning before income tax merger. As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together with its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s (DIR) and Guo Shui Fa 2009 No. 2 (Circular 2) contains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Special Tax Adjustments (Trial) (the Measures) have taken effect. All thes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course, tax planning will change together, so, Shengtang company should adjust its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laws, know and make full use of all the new rules, actively adjust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and the strategy of financial arrangement, try to found new tax planning, to enjoy large profit with less tax.According to the new problem, as a taxation worker, I was invited to attend the meetings hold by the chairman of Shengtang Corporation, to talk about how could them get new and useful tax planning. For my hard work and further study, I get a set of new tax planning as well as methods for Shengtang Corporation, of course, we got some achievements.Key words: Enterprises Income Tax Reforming, Tax Planning, Adjustment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己经发表或未发表的 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 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條、似玄 日期:2009年4月20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属兰州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 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1!_导师签名:方被曰期:1.比hMBA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眷两税;“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k-L. ABj m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作为国家 公共产品服务的享受和消费主体,企业应当依法纳税,抗税、偷税、逃税、骗税 等是违法的或不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讲,国家税收同时客观上形成企业的费用 负担,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依法合理纳税是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工作。一、税收筹划理论综述税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普遍地出现剩余产 品并且形成专门执行社会职能的公共权力即国家以后而产生的。税收与其他分配 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为税收的“三性”。作 为国家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享用受益者,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 和责任。正如美国最高法院所解释的那样:“税收并不是利益的估价,它是政府成本 负担分配的一种方式。宪法赋予纳税人的唯一好处,就是他享有生活在一个有秩 序的社会中的权利,而这样的有秩序的社会是由用于公共目的的税收来建立和保 卫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 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 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税收筹划不是偷税、逃税、避税、骗税、抗税,也不能理解为钻法律空子“打 擦边球”。税收法律可以强化反避税条款,但不会出现反纳税筹划的规定,税收 法律不排斥纳税筹划。发展到今天,税收筹划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体 系,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 整与充实。(一)税收筹划的涵义1、税收筹划的一般解释税收筹划(Tax Planning)源于欧美国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渗透进 入我国,译称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税务计划等。从学术上讲,税收筹划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的现代边缘学科,许CarmichacI v.Southem Coal&Coke Co., 301 U.S. 495,522 (1937) 多问题国际上尚无一致表述。总体而言,各国学者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1)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所编写的国际税收辞典一书认为:“税 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对经营活动和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 收。”(2) 印度尼西亚税务专家J雅萨思危所著的个人投资与税收筹划 认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税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 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有最大的税收利益。”(3) 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博士在其会计学一书中将税收筹划定 义为:“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和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 到尽量少缴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在我国,学者界对税务筹划概念也有多种说法,其代表性的观点是:(1)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 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税收收益。”(税收 专家赵连志)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的外在表现 就是“缴税最晚,缴税最少”。(2) 我国学者盖地认为:“税收筹划亦称税务筹划、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依 据所涉及的税境(Tax Boundary),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以规避涉 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税收筹划的定义多种,在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意义是一致的。笔者认为,税收筹划的概念可以归纳为:税收筹划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前 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事中调整与控制, 选择纳税支出最小或最晚,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综合策划,以获得最大税收收 益的行为。2、税收筹划的理由符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国家为了改善产业结构,消除二元经济的不利影响, 从政策层面上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原所得税制下的“地区优惠为主,行业 优惠为辅”,意在引导企业投资方向、产品生产方向。因此,企业积极响应国家 号召,通过整体筹划,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生产社会所需产品,达到利国、利 民、利己的三重效果。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税收的本质是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亦即人们为消 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而支付的价格。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企业税各第划理论tjii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5 每一名消费者总是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追求高质和低价的统一,总是试图 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来购买公共产品服务,税收筹划应运而生。符合股东切身利益:股东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与供应商、顾客、信贷方、 雇员和政府等享有的利益有所区别,其收入事先没有确定,必须在企业支付完其 他利益关系人之后才能取得,要比其他利益关系人对企业的经营承担更大的风 险。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股东一般会通过股东大会等企业的决策机构要 求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从而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增加税后利润。符合法律立法意图:相关法律有反偷税条款、反避税条款,但不可能给出反 税收筹划条款。因为国家不会提倡在没有筹划的情况下盲目缴税、多缴税甚至缴 过头税,这样会削弱企业的综合实力。为涵养税源,税收法律不应排斥纳税人根 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通过对其投资、筹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安排和对多 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愿望,从而获得正当的税收收 益。税收筹划完全是一种合理合法的企业行为。3、税收筹划旳法律解析税收筹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税收筹划包括节税筹划、避税筹划、税 负转嫁及涉税零风险等一切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可以减轻企业税 收负担的行为。狭义的税收筹划仅指节税筹划,这种税收筹划行为不仅符合现行 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也顺应现行税法的立法意图,这是广为税务机关所接 受的观点。在不同的环境和视角下,税收筹划的内容是不同的,它是具有特定风险偏好 的理性纳税人根据相关税收法律制度而对自身经济行为所做出的一种选择。当纳 税人从利用政府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出发来进行有关自身经济活动等方面 的规划安排时,税收筹划的内容只包括节税筹划。当纳税人根据“法无明文不为 罪”的原则来进行有关具有税收后果的经济行为的规划安排时,税收筹划就包括 节税筹划、避税筹划、税负转嫁及涉税零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税收法制尚不健全,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税务 审计的水平不高,公民因种种原因而对偷税、漏税等行为抱有初级情感上的认同, 从纳税主体所处客观社会环境乃至税收主体均表现出对税收违法现象的偏向和 包容。我国虽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法制相对健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 严格规范,我国税收法律中有反偷税条款、反避税条款,但没有反纳税筹划条款, 税收法律不排斥纳税筹划,反之税法支持企业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有效筹划。 本文所论盛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主要是指盛唐公司从利用政府制 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出发来进行有关自身经济活动等方面的规划安排,税收筹 划的内容主要为节税筹划。盛唐公司节税筹划的合理安排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符合 立法精神,亦即节税筹划的行为及其结果与税法的本意一致。它不但不影响反而 会加强税法的地位,保障了国家运用税法有效进行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二)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1、税收筹划旳基本目标各企业的产权结构、规模大小、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等差异导致其税收筹划 的具体0标有所不同,作者主张将税收筹划的目标层次化和具体化。(1) 实现涉税零风险税制所具有复杂性、频变性意味着纳税义务不能自动履行,纳税会给企业带 来或者加重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扭曲风险和纳税支付现金不足风险等,纳税人 必须及时、正确、全面地掌握税法,将纳税筹划置于公司战略与理财学的框架内, 尽可能避免纳税风险带来的潜在机会成本的发生,努力实现涉税零风险。(2) 纳税成本最低化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可视其为纳税成本。在应纳税额不变的前提下,纳税 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纳税人税收利益的增加。纳税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 本。前者为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而付出的人、财、物,后者是纳税人在履行纳 税义务过程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心理压力等。税制越公平、税收征管越透明、 越公正,纳税人对税收的恐惧感便越小。因此,纳税成本的降低,除了纳税人要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企业管理外,不断健全、完善税收及提高税收征管人员 的执业水平、业务素质,也是降低纳税成本的重要因素。纳税成本的降低,不仅 会增加企业利润,而且增加了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增加了税收收入,降低了税务 机关的征管成本,是一种双赢的结果。(3) 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化合理、有效地运作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增值额会成几何级数增长。 通过税收筹划实现延缓纳税,相当于从政府取得一笔无息贷款,其金额越大、时 间越长,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利。负债经营有风险,而通过税收筹划实现的推迟纳 税对企业低成本、高效益经营,以及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十分有利的。(4) 税收负担最低化与税后利润最大化公司的目标是在税收会计的限度内实现税负最小化及税后利润的最大化。当 实施某项纳税筹划使税收负担最低化与税后利润最大化呈非正相关时,纳税筹划 应该以企业的财务目标为最终目标,即纳税筹划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目标。 也就是说,税收负担最低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税负最低、利润最大化,需要事先对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总体运筹和安 排,要以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为判断标准,筹划.的重点有现金流量、资源的充分 利用、纳税人所得的利益最大化等。2、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的原则是指导纳税人开展筹划的基本准则,要有效地进行税收筹 划,达到节税的目标,必需遵循以下六大原则:(1) 守法原则守法包括合法与不违法两层含义。即税收筹划一定不能违反法律,换言之, 违反税法的行为根本不属于税收筹划范畴,因此,以避税为名行偷(逃)税之实的 “筹划”根本不是税收筹划,当然也不是避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该以国家 现行税法及相关法规为法律依据,要在熟知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制构成要 素中的税负弹性等进行税收筹划,从中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对纳税人来说,税 收筹划要首先保证不能违反税法,然后才是如何避免高税负,进而实现税后利润 最大化。(2) 自我保护原则自我保护原则是守法原则的延伸,只有遵循守法原则,才能实现自我保护, 因此纳税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税法遵从意识;二是熟知税收法律、法规;三是熟 知会计准则、制度;四是熟悉税务筹划的技术和方法。(3)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税收筹划要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财 务目标,要保证其因之取得的效益大于其筹划成本,即体现经济效益。税收筹划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过程,它应该 服从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 以达到少缴税金,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 果,其中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是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比如方案的实施 会带来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减少等。当“税负最低”与“企业价值最大”有 恃时,前者应该服从后者。(4) 时效性原则税收筹划是在一定法律环境下,在既定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下进行的,有着 明显的针对性、特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环境、税收法律环境等各方 面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在新老企业所得税法过渡更替阶段,此时企业宜把握 时机,灵活应对,以适应税收的政策导向,不断调整或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以确 保企业持久地获得税收筹划带来的收益。时效性原则也体现在充分利用资金的时 间价值上,另外,程序性税法与实体性税法如有变动,应遵循“程序从新、实体 从旧”的原则,这也是时效性问题。(5) 整体性原则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还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 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筹划、综合衡量,以求整体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大, 防止顾此失彼、前轻后重等。(6) 风险收益均衡原则税收筹划有收益,同时也有风险。在税收筹划中,可能存在经济波动风险、 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既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企业必须 遵循风险与收益适当均衡的原则,采取措施,分散、化解风险,选优弃劣,趋利 避害。(三)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不同的税收筹划方式其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税收筹 划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分类: (1)按税收筹划主体分税收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它包括企事业单位与个人两类。税收筹划的行为 人既可以是税收筹划的主体,也可以是其聘请的税务顾问。税收筹划是企业通过其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和日常经营活动等涉税财务事 项,在现行税法等有关法律环境下,采用税收筹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有利于实 现其财务目标的税收筹划。本文以此类纳税人为主。个人税收筹划是个人通过精心安排其个人投资、经营和消费活动等,以求实 现减轻税负的行为。(2) 按税收筹划的期限分类.可以分为短期税收筹划和长期税收筹划两类。长短期的划分一般以一年或一 个经营周期为界。短期税收筹划主要运用于税收筹划主体的日常经营活动和短期投、融资活 动,主要追求的是少缴税以达降低税负的目的。长期税收筹划主要运用于税收筹划主体的长期投、融资决策和长期营销战 略,主要追求的是其最终财务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战略目标。本文以此 类筹划为主。(3) 按税收筹划的区域分类即按税收管辖权分类,可以分为国内税收筹划和国际税收筹划两类。MBA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眷两税;“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国内税收筹划是在一国的税境下,税收筹划主体利用所在国税法规定的差异 性和某些特殊条款,精心安排其经营活动、投资和融资活动等,以达到降低税负 的目的。国际税收筹划是在一国的税境下,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性和国际税收协 定的具体条款,通过人的流动和非流动、物的流动和非流动等的策划,以期达到 最大限度地规避税负,使其全球利益最大化。二、两税合并前盛唐公司税收筹划回顾(-)盛唐公司概况 1、公司基本信息南通盛唐化工有限公司,英文名NANTONG SHENGTANG CHEMICAL CO., LTD (以 下简称盛唐公司),2002年1月办理法人营业执照,同期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税务 登记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属港、澳、台独资经营企业,港方为香港涨抬电子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8000万美元,经营范围:生产销售聚甲醛(POM)、光固 化剂单体系列和染料化工产品等。产品90%出口。公司由董事会领导,董事会有9 人组成,董事长:刘斌。其关联企业有:南通盛达印染有限公司、南通好瑞吉家用坊织品有限公司、 南通法拉蒂坊织品有限公司、巴拿马法拉蒂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家坊城有限公司、 南通鼎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通蕾思妨织品有限公司、通州市蓝天纺织有限公 司、南通亚伦广告有限公司、南通川港毛纺织有限公司、南通亚伦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江苏亚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八家企业如图1所示。1公司组织机构盛唐公司的经济业务主要有生产销售聚甲酵(POM)、光固化剂单体系列和染 料化工产品等,其中聚甲酸(POM)是一种高端的工业用塑料粒子,主要应用于汽 车、电子产品和机械制造等领域,是国家鼓励类项目。IUBA学位论文侯晓春两税合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2、税收政策的适用情况盛唐公司是南通市国家税务局重点监控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由通州 市国家税务局涉外分局负责征管。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 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目前公司在增值税税率适用上,产品共 聚甲醒适用17%的税率,行业税负为5. 11%,光固化剂单体系列和染料化工产品 等适用17%的税率。公司产品销售有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公司适用“免、抵、 退”的出口退税政策,目前产品的退税率为5%。企业所得税原按沿海经济开放城市适用低税率优惠政策,税率为24%,地方 所得税免征,预提所得税按10%征,享受“二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3、企业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工艺流程目前企业的主要产品其中聚甲酸年生产能力60000吨。占国内生产能力的 40%,是亚洲单线最大的同类产品制造工厂。(2)光固化剂单体系列产品生产工艺如图3:(1)聚甲醛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空气聚甲醛生产工艺流程图化工原料去除jfc质 提高纯度化学加工光回化剂单体系列产品生产工艺2007年光固化剂单体系列产品销售结构图:(产品销想比例)如图TMPTA20品销,结95%益多咬33%益多桂6616益多咬1. THPTA口 95免益多時2. 33%益多確 D 益多睹两炼故树flCk 大豆油两炼酸配 闪诉酸树脂100 PONPGDA UV净料2007年光固化剂单体系列产品销售结构图5、历年财务指标状况公司成立当年进入获利年度,享受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2006年公司董事 会决定采取税收筹划措施,将部分聚甲酵(POM)项目投放到新成立的化工公司, 以享受新的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公司一分为二,故当年收入下降。2002-2007 年生产经营状况如下(表1):MBA 位论文侯晓春两税合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项 目2002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产品(商品)销售收入302125.4218999.9132357. 9184441. 469450. 218221.8产品销售成本280367. 2154687.2101657.2161097. 545715.413066. 9产品(商品)销售毛利21476. 364088.830629.423343. 923656.15134.2毛利率7.11%29. 26%23.14%12. 66%34. 06%28.2%减:销售费用167.6524.5632.5997.6636.6722.3管理费用2373.81745.12558.929351794.71617.6财务费用1671.14659. 12812.34705.32786. 4647.7产品销售(主营)利润21186.457160. 724625.714705. 9186462270. 3净利润22476.156721.622331.312389. 816652. 81962.4净利率7.44%25. 90%16. 87%6. 72%23. 98%10. 77%资产总额205612. 9225866313913.7341482. 4216680. T178545. 7负债总额178398.2147884. 9207129. 7216767. 1137677.n97786.5全部成本284579.7161615.9107660. 8169735. 550933. 24936.7表1生产经营状况(单位:万元)表2 2002年至2007年公司财务比率情况如下:年度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权益净利率82. 60%72.74%20.91%9. 94%21. 08%2.46%权益乘数755.52%289.64%293. 97%273.81%274. 27%222.00%资产负债率86. 76%65.47%65.98%63. 48%63. 54%54.77%资产净利率10.93%25.11%7. 11%3. 63%7. 69%1.00%销售净利率7. 44%25.90%16. 87%6. 72%23. 98%10. 77%资产周转率146. 94%96. 96%42. 16%54.01%32. 05%10. 20%通过对各财务指标作简易分析可知:盛唐公司的权益净利率在2002年到 2005年间不断下降,分别从2002年的0. 826下降至2005年的0. 099。公司净利 润与净利率均呈下降趋势,社会贡献能力不断下降,税收负担能力不断降低,表 明公司存在开展积极的税收筹划情况。(二)两税合并前的税收筹划及效果11MBA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春两税合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盛唐公司高度重视税收筹划,始终将税收筹划放在公司发展战略高度地位, 成立之初即聘请普华永道(香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精心规划,对公司机构设置、 投资项目、营运过程、经营决策和财务成果分配以及国际税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 设计与安排。部分筹划措施、经营情况及筹划效果如下:盛唐公司2002年成立后即用投资款2000万元购买国产设备,根据国税发 1999 171号文(已废止),享受购买国产设备退增值税290. 60万元,同时根据 财税200049号文(已废止),公司可抵免以后年度形成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 款683. 76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已废止), 公司2002年实现销售302125. 44万元,净利润22476. 13万元,进入获利年度, 享受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应纳所得税为0。如按企业所得税率33%计算征税, 企业成功筹划节税7417. 12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已废止),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18999, 9万元,净利润56721. 6万元,当年继续享受二免 三减半优惠政策,成功节税18718. 13万元;增值税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己废止), 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32357. 9万元,净利润22331. 34万元,所得税继续 享受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税率减半按12%征收,应缴纳所得税额2679. 76万元, 冲减02年度因购买国产设备而享有的所得税抵免额683. 76万元,实缴税款1996 万元。当年董事会筹划决议将外方净利全部增加本公司股本,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已废止),享受再投资退税优 惠政策,全额退还其当年所纳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款1996万元;公司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84441. 4万元,净利润12389. 80万元,所得税 继续享受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税率减半按12%征收,缴纳所得税额I486. 78万 元,当年董事会筹划决议将外方净利全部投资建立新的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已废止),享 受再投资退税优惠政策,全额退还其当年所纳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款I486. 78万 元;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9450. 20万元,净利润16652. 80万元,所得税 继续享受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税率减半按12%征收,缴纳所得税额1998. 34万 元,当年董事会筹划决议将外方净利全部投资建立新的技术先进型外商投资企 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已废止), 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政策,全额退还其当年所纳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款1998. 34 万元;2007年1月,公司将高利润项目挪至2005年成立的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中,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己废止), 公司又开始享受新一轮的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同时,该公司又在积极的申请国 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以享受15%的优惠税收待遇。盛唐公司充分运用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二免三 减半”、“购买国产设备退增值税抵免所得税”、“再投资退税”等各类优惠政策, 在法律零风险,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获得很好经济效果。自2002年起,连 续五年,该企业所得税税负极低,享受了国家大量的增值税出口退税,以及因购 买国产设备而享受国家补贴290. 60万元。未来几年内,公司会有少量所得税款 缴纳,但应该讲,该企业通过有效的事前筹划,使自己拥有了充足的营运资金, 实现了最晚、最少的纳税目的,完全实现了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节税效果 相当明显。但随着两税的合并,“五个统一”的实施,以上优惠政策均已取消, 企业急需找到新的税收筹划方法,以保持其原有的节税成效,享受丰裕的利润成 果。nMBA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春两税合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一)两税合并的进禾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企业 及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7月1日起施行)在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发展、 财政保障、招商引资等起到积极的协调、统筹与促进作用,但随着中国加入WTO 后,相关体制、法制、运作模式必须与国际接轨提上日程,如OECD与UN的税 收法律体系就倡导“国民待遇原则”,这与我国外商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格格不 A;同时,由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产业结构的不合 理等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中央政府对原税得税法及其体制进行改革,由 原先的地区优惠为主,产业优惠为辅”,转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地区优 惠为辅”,原两大所得税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2000年前,财政 部开始调研两税合一的可能性。后逢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央担心影响招商引资 力度,而一度停止。2001年入世后,随着关税大幅降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 并又被推至台前,财政部着手起草合并方案。2004年8月,财政部、国税总局将两税合并的草案提交国务院;据党的十 六届二中全会关于“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 情况,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共同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 得税法(征求意见稿),于2004年书面征求了全国人大财经委、人大常委会 法工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 J 02005年1月,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呼吁:“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己 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 也表态坚决支持内外企所得税制度改革。但是,外资企业对“两税合一”发出了自己的声音。54家在华投资的世界 500强跨国公司向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延长税收 政策优惠期,对中国要搞两税合并,表示了不同意见。同时,来自商务部和沿 海地区地方政府官员的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两税合并进程。主三、两税合并对盛唐公司税收管理的影晌2006年再次征求了 32个中央单位的意见。在吸收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 善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简称草案)。 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国务院于2006年9月28日试提请全国人 大常委会宙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审议。2007年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草案发送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 表普遍认为,时机成熟,草案可行。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同年11月28日国 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二)两税合并后的总体变化“新税法分考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在结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 兼顾了对中国现有国情的思考。既响应了内资企业对平衡税负公平竞争的呼吁, 也考虑了缓冲对外资企业经营影响的需要;既考虑了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也兼 顾了保持税收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主要反映在:一是新税法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三是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虚假现象将失 去存在的“土壤”。“新税法”与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统一” 和“两个过渡”。具体如下: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改变了内外资企业适用两套所得税制度的状况。同时“新税法”借鉴国际经 验,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并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对纳 税人的定义更加科学严谨,改变了内外资企业认定标准不统一的状况。2、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新税法”不分内外资,一律实行20%、25%两档税率(符合规定的小型微利 企业适用20%的税率,其他均适用25%的税率),改变原来同一地区在内、外资 企业之间、内外资企业本身之间多档税率并存的现象(如江苏省南通地区外资有 15%和24%,内资有33%、27%和 18%)。3、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新税法”对原企业所得税制度下内、外资企业不同的扣除范围和标准进行 了统一规范,解决了内、外资企业因成本费用等税前扣除规定不一致,而造成的 两者间实际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主要包括工资、业务招待费、捐赠支出、研发 费用的扣除标准等。17MBA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眷两税;“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筹划研究如:“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准予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 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内外资企业保持一致,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业务招 待费:按发生额60%的比例、最高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扣除,改变 了原内外资企业扣除标准的不一致;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 的部分,准予扣除,改变原外资按实扣除,内资按受赠对象规定扣除比例。4、统一并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 惠体系改变了过去以区域优惠为主和按内外资优惠不同,以及优惠过多的状况。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则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 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支持安全生产,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公 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等,有效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国 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调整的方法上釆取了扩大、保留、替代和取消四种办法。“扩大”即对国 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并将适用范围由过去的国 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对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政策调整为环境保 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同时按WTO关于国民待遇的原则不再限于 国产设备;新增了对创业投资机构、非营利公益组织等机构的优惠政策。“保留” 即保留了对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 优惠政策;保留对农林牧渔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替代”即用特定的就业人员工 资加计扣除政策替代现行劳服企业、安置军转干部、军嫂、下岗再就业等直接减 免税政策;用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政策替代现行福利企业直接减免税政策;用 减计综合利用资源经营收入替代现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直接减免税政策。“取消” 即取消了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两免三减半”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优惠; 取消了新办三产企业的减免税优惠;取消了对产品出口企业和技术先进企业的优 惠05、统一并规范企业所得税征管要求新法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汇总纳税、纳税年度、纳税方式等问题都作 出了明确的规定。“两个过渡”主要体现在对部分特定区域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1) 对在五个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自取得第一 笔生产经营收入起实行“二免三减半”过渡性税收优惠;(2) 对西部大开发地区鼓励类企业给予优惠。MBA学位论文 作者:侯晓春两税仓并后盛唐公ij税收筹划研究对盛唐公司这类化工企业在新法公布前享受税收优惠的,实行过渡性税收优 惠政策:(1)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2007年3月16日以前经工商等登记管理机 关登记设立的企业;可享受过渡优惠政策的项目和范围按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 优惠政策表(2)享受政策的计算方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 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 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 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 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 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 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 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化工企业,其优惠期限从2008年起计算。(三)两税合并后盛唐公司税收管理出现的问题1、对公司机构设置的影响原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显然属于“超国民待遇”,特点之一是地区性优惠多于 产业性、技术性优惠,且多集中在沿海幵放地区,内陆地区实际享受到的优惠非 常有限;同时,在扣除税收优惠后,内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税负平均为25%左右, 而外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税负平均仅12%左右。外资企业实际税负仅为内资的一半 左右。税负上的差距,使得内资企业在技术更新、规模扩张以及发展后劲方面的 竞争力明显落后于外资企业。新所得税法取消了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所有外国投资者在沿海经济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等特殊区域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必将改 变盛唐公司原先的以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为主要机构设置地战略决 策,改变其原先以大力引进外资增加或设置新机构的思维与理念。同时,“新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给公司机构设置带来了新的思路,如 规定今后对所设置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而实行汇总纳税。32、对公司投资领域的影响(1)对公司投资外资企业的影响原涉外税收优惠的另一大特点是:税收优惠的主体广泛,只要是涉外企业,3国税函(2008) 747号不论地区、行业、技术先进程度,都能享受到至少一种与自己相对应的优惠待遇; 同时,税收优惠多门类、多层次、多环节,彼此间缺乏合理规划,交叉重复的现 象屡有发生。随着“五个统一”的实施,“新税法”以、特惠制代”普惠制。即:税收优 惠集中在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明确倾斜支持的产业、企业或 企业投资活动上,力度更大,透明度和规范性更高。外资只有进入我国鼓励发展 的行业,如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治污项目等,才能享受到较大的政策优惠。 这一新政大大限制了公司原先投资战略,只能重新规划,调整战略,取之以新政 策,如实施条例第八十八条加大了对化工行业中环保节能节水和科技创新企业与 项0的税收支持与引导,其政策尤为优惠,为三年免征,三年减半。国家以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