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糊成型工艺.pdf_第1页
2-手糊成型工艺.pdf_第2页
2-手糊成型工艺.pdf_第3页
2-手糊成型工艺.pdf_第4页
2-手糊成型工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认识一下增强材料认识一下增强材料 2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介绍 无捻粗纱无捻粗纱 由不加捻的原丝平行卷绕而成。 主要用于喷射成型和复合材料局 部增强。 特点:切割性好; 带静电少; 分散性好; 浸润性好; 易贴服模具。 由不加捻的原丝平行卷绕而成。 主要用于喷射成型和复合材料局 部增强。 特点:切割性好; 带静电少; 分散性好; 浸润性好; 易贴服模具。 3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介绍 方格布方格布 (无捻粗纱布无捻粗纱布) 由无捻粗纱织造而成。 广泛应用于玻璃钢基材。 特点:具有成本低; 易与各种树脂结合; 浸透速度快; 结构力学设计合理等。 由无捻粗纱织造而成。 广泛应用于玻璃钢基材。 特点:具有成本低; 易与各种树脂结合; 浸透速度快; 结构力学设计合理等。 4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介绍 短切原丝毡短切原丝毡 由连续玻璃纤维原丝经短切成由连续玻璃纤维原丝经短切成50 毫米长度后,无定向地均匀分 布,并配以粉末聚酯粘结剂(或 乳液粘结剂)所制成。 主要用于手糊成型工艺。 特点:树脂浸透性好; 气泡容易排除; 形变性好; 施工方便。 毫米长度后,无定向地均匀分 布,并配以粉末聚酯粘结剂(或 乳液粘结剂)所制成。 主要用于手糊成型工艺。 特点:树脂浸透性好; 气泡容易排除; 形变性好; 施工方便。 5 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介绍 加捻布加捻布 由多股加捻纱织成的,其中按织 法不同又可分为:平纹布、斜纹 布、缎纹布和单向布等。 手糊成型工艺常用斜纹布,由斜 纹布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品的强度 比无捻粗纱布制成的制品高 由多股加捻纱织成的,其中按织 法不同又可分为:平纹布、斜纹 布、缎纹布和单向布等。 手糊成型工艺常用斜纹布,由斜 纹布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品的强度 比无捻粗纱布制成的制品高(冲击 强度除外 冲击 强度除外),制品表面平整,气密 性好,但是价格比无捻粗纱布 贵,增厚效果差。 ,制品表面平整,气密 性好,但是价格比无捻粗纱布 贵,增厚效果差。 6 第二章 手糊成型工艺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1.掌握手糊成型的工艺过程和工艺特点;掌握手糊成型的工艺过程和工艺特点; 2.掌握手糊成型工艺对树脂体系的要求。掌握手糊成型工艺对树脂体系的要求。 7 思考题 家里的玻璃钢 遮阳蓬在过春节 时被花炮炸了一 个小洞,怎样花 最少的钱进行修 补? 家里的玻璃钢 遮阳蓬在过春节 时被花炮炸了一 个小洞,怎样花 最少的钱进行修 补? 8 手糊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手糊成型是树脂基复合材料最早采用的 成型工艺,它采用手工方法,将 是树脂基复合材料最早采用的 成型工艺,它采用手工方法,将玻璃纤维玻璃纤维 织物织物和和树脂树脂交替铺层在模具上,然后固化 成型为制品的工艺。 交替铺层在模具上,然后固化 成型为制品的工艺。 玻璃布 玻璃毡 玻璃布 玻璃毡 ? 9 手糊成型工艺的一个例子手糊成型工艺的一个例子 1、准备模具;、准备模具; 2、刷脱模剂;、刷脱模剂; 3、刷胶衣;、刷胶衣; 4、铺一层玻璃布,刷胶 液; 、铺一层玻璃布,刷胶 液; 5、再铺一层玻璃布,刷 胶液至设定的厚度; 、再铺一层玻璃布,刷 胶液至设定的厚度; 6、放置固化;、放置固化; 7、得到制品。、得到制品。 玻璃钢的制备玻璃钢的制备 10 一一.手糊工艺的特点手糊工艺的特点 不需复杂的设备,只需简单的模具、工具,投资少; 生产技术易掌握,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进行生产; 所制作的 不需复杂的设备,只需简单的模具、工具,投资少; 生产技术易掌握,只需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进行生产; 所制作的FRP产品不受尺寸、形状的限制。 可与其他材料 产品不受尺寸、形状的限制。 可与其他材料(如:金属、木材、泡沫等如:金属、木材、泡沫等)同时复合制作成 一体。 对一些不宜运输的大型制品 同时复合制作成 一体。 对一些不宜运输的大型制品(如:大罐、大型屋面如:大罐、大型屋面)皆可现 场制作。 皆可现 场制作。 11 手糊工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手糊工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速 度慢、生产周期长; 产品质量受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及制作环境条件的影响,故产品质 量稳定性差; 制品的力学性能较其它方法低; 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速 度慢、生产周期长; 产品质量受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及制作环境条件的影响,故产品质 量稳定性差; 制品的力学性能较其它方法低; 不够不够“绿色绿色”,有一定污染。 是复合材料成型最基本 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 ,有一定污染。 是复合材料成型最基本 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万 能 万 能”方法。能够成型任意形 状、任意大小的制品; 设备简单、投资少;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加压 操作,工艺最为简单。 方法。能够成型任意形 状、任意大小的制品; 设备简单、投资少;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加压 操作,工艺最为简单。 优 点不 足 12 比如说:玻璃钢船的整体成型比如说:玻璃钢船的整体成型 玻璃钢船的整体一次成型玻璃钢船的整体一次成型 13 玻璃钢船的分片成型玻璃钢船的分片成型 组合模具分片成型。组合模具分片成型。 14 手糊成型工艺玻璃钢基本结构手糊成型工艺玻璃钢基本结构 模具 脱模剂 胶衣层 表面毡 短切毡 玻璃布 模具 脱模剂 胶衣层 表面毡 短切毡 玻璃布 表面毡表面毡 面层面层 15 二二.手糊成型工艺主要原材料手糊成型工艺主要原材料 增强材料 树脂基体 辅助材料 增强材料 树脂基体 辅助材料 玻璃布 玻璃毡 玻璃布 玻璃毡 不饱合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脱模剂 填料 颜料 触变剂 不饱合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脱模剂 填料 颜料 触变剂 胶衣树脂胶衣树脂 16 手糊工艺的成型三要素分析手糊工艺的成型三要素分析 赋 形赋 形 浸 渍浸 渍 固 化固 化 制品的形状由模具来控制, 玻璃纤维织物和树脂贴在模 具上赋形。 树脂配制成胶液,均匀地浸 渍于玻璃纤维织物上。 在不加热、不加压压的情况 下使树脂固化。 制品的形状由模具来控制, 玻璃纤维织物和树脂贴在模 具上赋形。 树脂配制成胶液,均匀地浸 渍于玻璃纤维织物上。 在不加热、不加压压的情况 下使树脂固化。 三要素关键点操作过程三要素关键点操作过程 只能采用织物, 并考虑脱模问题 调整胶液的粘度, 尽量消除气泡 树脂体系选择 只能采用织物, 并考虑脱模问题 调整胶液的粘度, 尽量消除气泡 树脂体系选择 17 树脂基体树脂基体 手糊成型用的树脂要求具备以下特点:手糊成型用的树脂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对玻璃纤维有良好的浸润性,粘度适中即对玻璃纤维有良好的浸润性,粘度适中即0.2 0.8Pas左右; 能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凝胶、且无需加压; 无毒或低毒; 价格便宜。 左右; 能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凝胶、且无需加压; 无毒或低毒; 价格便宜。 1、不饱合聚酯树脂;、不饱合聚酯树脂;2、环氧树脂、环氧树脂 18 19 树脂胶液的配制树脂胶液的配制 树脂胶液配制的关键是凝胶时间树脂胶液配制的关键是凝胶时间和固化程度和固化程度的控制。的控制。 凝胶时间对手糊工艺的影响:凝胶时间对手糊工艺的影响: 凝胶时间交联剂挥发,胶液流失,凝胶时间交联剂挥发,胶液流失,固化不完全固化不完全 凝胶时间树脂粘度玻纤浸渍凝胶时间树脂粘度玻纤浸渍黏结不良黏结不良 影响工艺影响制品质量 影响树脂凝胶时间的因素:影响树脂凝胶时间的因素: 配方; 环境温度、湿度、制品厚度等。 配方; 环境温度、湿度、制品厚度等。 20 不饱合聚酯树脂不饱合聚酯树脂(Unsaturate Polyester) CH CH3 CH2OHOH + C O CH C CH O O CH CH3 CH2OHOC CHCH COH O O UP的合成:的合成: 通用聚酯树脂是由丙二醇,顺丁烯二酸酐,苯二甲酸酐按通用聚酯树脂是由丙二醇,顺丁烯二酸酐,苯二甲酸酐按 2.2:1:1(摩尔比摩尔比)反应而成。 苯乙烯对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比在 反应而成。 苯乙烯对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比在 1.5:1 到到3:1 之间。之间。 交联剂:交联剂: CHCH2 21 树脂配方实例树脂配方实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 环氧丙烷丁基醚:环氧丙烷丁基醚:256%环烷酸钴:环烷酸钴:14 聚酰胺:聚酰胺:304050%过氧化环已酮二丁酯糊:过氧化环已酮二丁酯糊:4 E-51:100UP: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6%环烷酸钴:环烷酸钴:14 三乙烯四胺三乙烯四胺50%过氧化环已酮二丁酯糊:过氧化环已酮二丁酯糊:4 E-51:100UP:100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质量份不饱合聚酯树脂质量份不饱合聚酯树脂/质量份质量份 主体树脂 引发剂 促进剂 增塑剂 主体树脂 引发剂 促进剂 增塑剂 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 22 手糊工艺流程手糊工艺流程 模具清理模具清理涂脱模剂涂脱模剂 涂胶衣 胶液配制 表面层制作增强层制作补强层制作 固化脱模 切边加工 产品检验 织物裁剪 涂胶衣 胶液配制 表面层制作增强层制作补强层制作 固化脱模 切边加工 产品检验 织物裁剪 赋形 浸渍 固化产品 23 手糊工艺手糊工艺-模具准备模具准备 2. 脱模剂的涂刷脱模剂的涂刷 ?PVA脱模剂脱模剂 ?蜡类脱模剂蜡类脱模剂 ?其他其他 3. 胶衣层制作胶衣层制作 胶衣层胶衣层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选择高质量的胶衣 树脂、颜料糊、正确的涂刷方法是关键。 胶衣层可以采用 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选择高质量的胶衣 树脂、颜料糊、正确的涂刷方法是关键。 胶衣层可以采用涂刷法涂刷法或或喷涂法喷涂法来制作。来制作。 胶衣层的厚度:0.20.6mm. 1.模具的清理模具的清理 ?模具的修补模具的修补 ?模具的清理模具的清理 ?模具的组装模具的组装 24 4 配胶配胶 胶衣配制 胶液配制 胶衣配制 胶液配制 配胶工具配胶工具 塑料捅、塑料盆、塑料杯、量简、搅拌棒、搅拌器。塑料捅、塑料盆、塑料杯、量简、搅拌棒、搅拌器。 胶液配制胶液配制 应将一批产品的用料一次配出; 配料的数量按产品用量和一次糊制的用量配制。 应将一批产品的用料一次配出; 配料的数量按产品用量和一次糊制的用量配制。 手糊工艺手糊工艺-胶液配制胶液配制 25 手糊工艺手糊工艺-糊制糊制 待胶衣层凝胶后(发软而不粘手)即可糊制。 先在模具上刷一层树脂,然后铺一层玻璃布,并注意 排除气泡,涂刷时要用力沿布的径向;顺一个方向从中间 向两头把气泡赶净,使玻璃布贴合紧密,含胶量均匀,如 此重复,直至达到设计厚度。 铺第一、二层玻璃布时,树脂含量应高些,这样有利 于浸透织物和排出气泡。厚的复合材料制品应分次糊制, 每次糊制厚度不应超过 待胶衣层凝胶后(发软而不粘手)即可糊制。 先在模具上刷一层树脂,然后铺一层玻璃布,并注意 排除气泡,涂刷时要用力沿布的径向;顺一个方向从中间 向两头把气泡赶净,使玻璃布贴合紧密,含胶量均匀,如 此重复,直至达到设计厚度。 铺第一、二层玻璃布时,树脂含量应高些,这样有利 于浸透织物和排出气泡。厚的复合材料制品应分次糊制, 每次糊制厚度不应超过 7 mm,否则厚度太大固化发热量 大,使制品内应力大而引起变形、分层。 ,否则厚度太大固化发热量 大,使制品内应力大而引起变形、分层。 树脂与纤维的比例(质量份),树脂占4575%。 26 手糊工艺手糊工艺-铺层铺层 5.表面层的制作5.表面层的制作 FRP制品的表面层是用表面毡铺层制作。表面 层可防止胶衣显露布纹,使表面形成富树脂层, 从而使产品而渗漏、耐腐性进一步提高。 FRP制品的表面层是用表面毡铺层制作。表面 层可防止胶衣显露布纹,使表面形成富树脂层, 从而使产品而渗漏、耐腐性进一步提高。 6.增强层的制作6.增强层的制作 增强层的材料增强层的材料 玻璃布剪裁玻璃布剪裁 27 玻璃钢手糊工具玻璃钢手糊工具 压辊毛刷压辊毛刷 消泡辊消泡滚角辊消泡辊消泡滚角辊 28 手糊工艺手糊工艺-固化及后处理固化及后处理 手糊制品一般采用常温固化。 糊制阶段的室温应保持在 手糊制品一般采用常温固化。 糊制阶段的室温应保持在 2530,湿度不高于,湿度不高于 80% 。 室温固化的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制品一般在成型后 。 室温固化的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制品一般在成型后 24 h 可达到 脱模强度,在脱模后再放置一周左右即可使用。但是要达到最高强 度值,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可以通过测定其巴柯尔硬度值的方法判断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 一般巴柯尔硬度值达到 可达到 脱模强度,在脱模后再放置一周左右即可使用。但是要达到最高强 度值,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可以通过测定其巴柯尔硬度值的方法判断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 一般巴柯尔硬度值达到 15 时便可脱模,对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制 品,巴柯尔硬度达到 时便可脱模,对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制 品,巴柯尔硬度达到 30 时方可脱模。 为了缩短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周期,常常采用加热后处理措施, 环氧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常控制在 时方可脱模。 为了缩短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周期,常常采用加热后处理措施, 环氧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常控制在 150 以内,不饱和聚酯复合 材料的热处理温度一般控制在 以内,不饱和聚酯复合 材料的热处理温度一般控制在 60 80 下处理 下处理 2 8 h。 29 手糊工艺手糊工艺-脱模及加工脱模及加工 脱模方法脱模方法 手工脱模手工脱模(木制或铜制工具木制或铜制工具) 气脱 顶脱 水脱 气脱 顶脱 水脱 切边 打磨 修整 装配 切边 打磨 修整 装配 加 工加 工 30 三三.手糊工艺手糊工艺-模具制作模具制作 1.模具设计模具设计 2.选材选材 3.原模制作原模制作 4.翻模翻模 31 模具的设计要求模具的设计要求 模具的设计原则一要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二要符合手糊成 型工艺的特点,二者要兼顾统一。 模具的设计原则一要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二要符合手糊成 型工艺的特点,二者要兼顾统一。 (1)产品要求外面光洁,应制作成产品要求外面光洁,应制作成阴模阴模。产品要求内面光洁, 应制作成 。产品要求内面光洁, 应制作成阳模阳模。产品要求内外光洁,应制作成。产品要求内外光洁,应制作成对模对模。 (2)考虑到玻璃钢产品的收缩,在制作模具时应按公差制作, 由于收缩,则易产生变形,所以,应从设计上想办法消除。 考虑到玻璃钢产品的收缩,在制作模具时应按公差制作, 由于收缩,则易产生变形,所以,应从设计上想办法消除。 (3) 模具的拐角,不管是内角、外角一般不易做成,直角和夹 角部应改成圆角。 模具的拐角,不管是内角、外角一般不易做成,直角和夹 角部应改成圆角。 (4)拔模斜度 按脱模的方向,模具面应有斜度,一般为拔模斜度 按脱模的方向,模具面应有斜度,一般为3 6。才容易脱模。才容易脱模。 32 模具的选材模具的选材 金属模金属模:模具质量好,但金属模加工困难,造价较高,手 糊工艺一般不用金属模; :模具质量好,但金属模加工困难,造价较高,手 糊工艺一般不用金属模; 木 模:木 模: 通常用于翻制玻璃钢模时的母模通常用于翻制玻璃钢模时的母模(样模样模); 石膏、水泥和泥模石膏、水泥和泥模; 橡胶模橡胶模:一般采用硅橡胶,聚氨酯树脂制作,用于制作造 形复杂的浮雕、圆服及各种造型艺术品; :一般采用硅橡胶,聚氨酯树脂制作,用于制作造 形复杂的浮雕、圆服及各种造型艺术品; 蜡模蜡模; 玻璃钢模玻璃钢模:是手糊工艺中应用最多的模具;:是手糊工艺中应用最多的模具; 33 模具的制作模具的制作 木原模的制作 石膏原模的制作 木原模的制作 石膏原模的制作 玻璃钢模翻制玻璃钢模翻制 原模制作原模制作 34 课堂讨论课堂讨论 讨论一下:讨论一下: 1、FRP果皮箱的制作过程;果皮箱的制作过程; 2、FRP小艇的制作流程。小艇的制作流程。 注:从“赋形-浸渍-固化”成型三要素进行分析。 35 手糊制品缺陷分析手糊制品缺陷分析 胶衣层缺陷 褶皱 胶衣层缺陷 褶皱 检查胶衣层厚度(检查胶衣层厚度(0.3 0.5 mm);检查胶衣树脂配比、 混合、温度、颜料糊对胶衣 树脂固化的影响。待胶衣树 脂达到足够的固化度(发软 而不粘手)再糊制。 ;检查胶衣树脂配比、 混合、温度、颜料糊对胶衣 树脂固化的影响。待胶衣树 脂达到足够的固化度(发软 而不粘手)再糊制。 胶衣层固化程度较低就进行 糊制,使得树脂中的交联剂 胶衣层固化程度较低就进行 糊制,使得树脂中的交联剂 (苯乙烯苯乙烯)部分溶解胶衣从而 产生褶皱。 胶衣层和强度层之间的黏结存在缺陷,易引起胶衣剥落,这 种现象一般在脱模时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模具表面 的粗糙度太大,使胶衣与模具的黏结力增加;石蜡类脱模剂 渗透入胶衣层中;胶衣表面被污染,因此胶衣层与强度层之 间黏结不良;胶衣层固化时间太长,胶衣层凝胶后应在 部分溶解胶衣从而 产生褶皱。 胶衣层和强度层之间的黏结存在缺陷,易引起胶衣剥落,这 种现象一般在脱模时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模具表面 的粗糙度太大,使胶衣与模具的黏结力增加;石蜡类脱模剂 渗透入胶衣层中;胶衣表面被污染,因此胶衣层与强度层之 间黏结不良;胶衣层固化时间太长,胶衣层凝胶后应在 24 h 以内糊制强度层;强度层固化不良。以内糊制强度层;强度层固化不良。 胶衣剥落胶衣剥落 36 手糊制品缺陷分析手糊制品缺陷分析 强度层缺陷:制品表面发黏强度层缺陷:制品表面发黏 暴露面固化不良,原因有: 环境湿度太大;空气中的 氧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 化有阻聚作用。 在表面层树脂中加入暴露面固化不良,原因有: 环境湿度太大;空气中的 氧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 化有阻聚作用。 在表面层树脂中加入 0.02%左右的石蜡; 使用气干型树脂作为表面层树脂;覆盖 玻璃纸、薄膜或表面涂一层冷干漆等,使之 与空气隔绝。 左右的石蜡; 使用气干型树脂作为表面层树脂;覆盖 玻璃纸、薄膜或表面涂一层冷干漆等,使之 与空气隔绝。 解决的办法 可能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 可能的原因 提高固化温度,适当增加引发剂和促进剂用量。 固化温度太低,固化不完全。 引发剂和促进剂配比弄错。 表层树脂中交联剂挥发过 多,树脂中苯乙烯挥发,使 比例失调,造成不固化。 避免树脂凝胶前温度过高; 控制通风,减少交联剂挥发。 提高固化温度,适当增加引发剂和促进剂用量。 固化温度太低,固化不完全。 引发剂和促进剂配比弄错。 表层树脂中交联剂挥发过 多,树脂中苯乙烯挥发,使 比例失调,造成不固化。 避免树脂凝胶前温度过高; 控制通风,减少交联剂挥发。 37 手糊制品缺陷分析手糊制品缺陷分析 强度层缺陷强度层缺陷 原因和对策如下:若因树脂黏度太小,则可适当加入触变剂。若因 配料不均匀,在配料时要充分搅拌。若因引发剂、促进剂用量不 足,则可适当调整引发剂、促进剂用量。 原因和对策如下:若因树脂黏度太小,则可适当加入触变剂。若因 配料不均匀,在配料时要充分搅拌。若因引发剂、促进剂用量不 足,则可适当调整引发剂、促进剂用量。 流胶流胶 原因和对策:若因玻璃纤维制品受潮所致,在使用前进行干燥。若 因树脂用量不够及增强材料未压紧密所致,则在糊制时要用力涂 刮,使增强材料压实,赶尽气泡。若因固化制度选择不当,过早加 热或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制品分层,则应调整固化制度。 原因和对策:若因玻璃纤维制品受潮所致,在使用前进行干燥。若 因树脂用量不够及增强材料未压紧密所致,则在糊制时要用力涂 刮,使增强材料压实,赶尽气泡。若因固化制度选择不当,过早加 热或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制品分层,则应调整固化制度。 分层分层 原因中一次糊制太厚,固化速度太快而引起的。防止的办法有:分 层糊制,一次糊制厚度小于 原因中一次糊制太厚,固化速度太快而引起的。防止的办法有:分 层糊制,一次糊制厚度小于 7 mm。减少固化剂、促进剂的用量。减少固化剂、促进剂的用量。 白化白化 38 第三章 喷射成型工艺第三章 喷射成型工艺 喷射成型工艺是利用喷枪将纤维切断、喷散、树 脂雾化,并使两者在空间混合后,沉积到模具上, 然后用压辊压实的一种成型方法。是一种在手糊工 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助于机械的手工操作工 艺,因此也称为半机械手糊法。 喷射成型工艺是利用喷枪将纤维切断、喷散、树 脂雾化,并使两者在空间混合后,沉积到模具上, 然后用压辊压实的一种成型方法。是一种在手糊工 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助于机械的手工操作工 艺,因此也称为半机械手糊法。 喷射成型在本质上就是手糊成型方法。 39 喷射成型原理喷射成型原理 把短切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体系同时喷涂在型 腔里,然后压实固化成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种 成型工艺。 把短切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体系同时喷涂在型 腔里,然后压实固化成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种 成型工艺。 原理:原理: 40 喷射成型示意图喷射成型示意图 41 喷射成型工艺的优点喷射成型工艺的优点 与手糊成型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手糊成型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1)生产效率比手糊法提高)生产效率比手糊法提高24倍; ( 倍; (2)利用粗纱代替织物,降低了材料成本; ( )利用粗纱代替织物,降低了材料成本; (3)成型过程中无接缝,制品的整体性好; ( )成型过程中无接缝,制品的整体性好; (4)减少了飞边、裁屑和剩余胶液的损耗; ( )减少了飞边、裁屑和剩余胶液的损耗; (5)可自由调节产品壁厚、纤维与树脂的比例及纤维 的长度。 )可自由调节产品壁厚、纤维与树脂的比例及纤维 的长度。 42 喷射成型工艺的缺点喷射成型工艺的缺点 (1)产品的均匀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 ( )产品的均匀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 (2)树脂含量高,增强纤维短,制品的强度较低,耐温性能差; ( )树脂含量高,增强纤维短,制品的强度较低,耐温性能差; (3)因过量喷涂而造成原材料损耗大; ( )因过量喷涂而造成原材料损耗大; (4)阴模成型比阳模成型难度大,小型制品比大型制品难度大 ( )阴模成型比阳模成型难度大,小型制品比大型制品难度大 (5)现场粉尘大,工作环境恶劣; ( )现场粉尘大,工作环境恶劣; (6)初期投资比手糊成型大。)初期投资比手糊成型大。 43 喷射成型工艺的材料喷射成型工艺的材料 1.符合喷射成型工艺的树脂符合喷射成型工艺的树脂 粘度 触变性 粘度 触变性 触变性:触变性:在混合搅拌、涂刷时,树脂粘度变低,而静止时粘度 又变高。 在混合搅拌、涂刷时,树脂粘度变低,而静止时粘度 又变高。 常用触变剂:常用触变剂:活性二氧化硅活性二氧化硅(SiO2) 原 理:原 理:Si-OH 基团可在时形成联结薄弱的网络结构,从而使树 脂增稠。 基团可在时形成联结薄弱的网络结构,从而使树 脂增稠。 用量:用量:13 不饱合聚酯树脂 44 喷射成型工艺的材料喷射成型工艺的材料 促进剂 固化特性 稳定性 浸渍脱泡性 促进剂 固化特性 稳定性 浸渍脱泡性 2.复合成型工艺的纤维复合成型工艺的纤维 挺度适当,切割性良好;不产生静电,分散性好;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