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主题班会教案.doc_第1页
“节能减排”主题班会教案.doc_第2页
“节能减排”主题班会教案.doc_第3页
“节能减排”主题班会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能减排”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刻做到节能减排是很有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和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能为地球的美好明天做出贡献。二、活动时间:2018年6月2日三、活动过程:1、主持人介绍节能减排的形势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做出了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2007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7.6%快速上升到33%以上。我国新建建筑已经基本实现按节能标准设计,比例高达95.7%,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仅为53.8%。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2、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那些地方我们可以注意节能减排(同学举例完后主持人补充)a、节能装修 b、农村住宅使用节能砖 c、合理使用空调 d、合理使用电风扇 e、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 f、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 g、适时将电器断电 h、合理利用纸张 i、积极参加全民植树3、有奖竞答抢答题1、 每个家庭安装2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满足其全年D的生活热水需要。 A、10B、30C、50 D、70 2、对一般汽车而言,D车速最省油A、50KMH B、60KMH C、70KMH D、80KMH 3、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D度最节能。 A、1720度 B、1820度C、2025度 D、2628度 4、电风扇耗电量与转速成正比,应尽量使用中档或慢档,慢档比快档可省电C。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5、夏天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高一度,可节电D。 A、1 B、3C、5 D、7 6、蒸米饭时如果把米先用温水泡10分钟,会比较省电。这种方法可以节电A。A、20B、30C、40D、50 7、虽然已关机,但未拔下电源插头的电视机、电脑、音响、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仍然在耗电。其在备用状态下所耗电量,约占家庭总耗电量的B。 A、15 B、5 C、25 D.10%8、 世界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以B为主。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9、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A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A.使用过程中 B. 建造过程中 C.使用前10、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中对大气造成危害最大的成份是A。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介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污染 9海洋污染 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主持人总结: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都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