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ppt_第1页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ppt_第2页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ppt_第3页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ppt_第4页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与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艇筏的作用:,遇险时,从难船撤离; 脱离危险区,海上求生,案例:,泰坦尼克号:1912年四月十日从英国的南安普顿港出发,十四日深夜十一点四十分,以每小时二十二节(四十公里)的速度在北太平洋北纬40。46,西经50。14 撞上冰山,于15日2时20分沉没,817位旅客、673位船员共1490人遇难。 在撞上冰山之前,“泰坦尼克号”其实已经收到“加利福尼亚轮”、“卡罗尼亚号”和“美莎巴轮”的警告讯号,但是为了要创下快速横越大西洋的纪录,对这些警告都不予理会,不但未曾减速,而且继续前进。,泰坦尼克号船体长达883英尺(270米),宽92英尺(28米),重达46,328吨。从龙骨到船桥高104英尺(31.7米),尽管其中有35英尺在吃水线下,它水面以上的高度仍能超过当时大都市中的任何建筑物。在设计时泰坦尼克号只有3个烟囱,可为了增加船身庞大和力量的表现力,以及适应众多厨房的排烟需要,设计者又为它加上了几乎没什么作用的第四个烟囱。总而言之,泰坦尼克号是当时由人类建造的最大的移动物体。,除此之外,泰坦尼克号先进的安全技术也着实让人惊异不已。它有着一英寸钢板构成的双层船壁,一整套由16个防水舱构成的系统,该系统由多扇巨门隔离,并可以随时通过一个电钮或是水传感器触发。从此,报界开始称之为“不可沉没“的轮船。,泰坦尼克号的内部设施是当时最豪华先进的:配备给每个房间的电灯和取暖设备,层次间的直达电梯,一个游泳池,一个土尔其浴室,健身房,大厅以及可以同最高档酒店客房相媲美的头等舱。为适应来自不同地区乘客的口味,泰坦尼克号还为他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餐厅和咖啡厅;除此之外,它还有由一流音乐家组成的两个(通常是一个)乐团,其中有很多是从其它航船中跳槽而来。,在泰坦尼克号上有两个图书馆,分别为头等舱和二等舱服务。连三等舱的舱房都比某些小轮船头等舱的舱房豪华,舱内的一些设施对于泰坦尼克号的移民乘客更是闻所未闻。 泰坦尼克号在原始设计时要求有32艘救生艇,然而,白星的管理人员认为这样会让甲板显得拥挤,于是把救生艇的数目降到20,只能容纳1178人,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决定所带来的后果。,萨拉姆98号客轮海难沉没,“萨拉姆98”号1970年在意大利建造,1990年在埃及船厂进行过重修。它长130米,宽24米。elSalam海运公司证实,这艘客轮的船龄为35年,注册地为巴 拿马,排水量为6650吨。,“萨达姆98”号发生的是火灾。火灾发生后,船方拒绝报告,拒绝停航,彻底堵死了获取外援救助的路子;面对乘客的质疑,船员谎称已经控制住了火势,也许,确实能“稳定”一时人心,不仅乘客的知情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就连外界也不知道该轮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测;渡轮即将下沉,船长第一个选择逃生,其不光彩的行为,和泰坦尼克号船长简直无法相提并论;第一批获救的幸存者,清一色的年轻体壮的男性公民。,根据“泰坦尼克号”的伤亡记载,头等舱中的妇女143人中死了4个人(其中3个人志愿留在船上),二等舱的妇女93人中死了15人,而三等舱的妇女179人中死了81位。但是在小孩方面,虽然二等舱的30位幼童中只有一位小孩子葬身海底,但三等舱的76名小孩中却有53个人死亡。据了解,有4名头等舱的男乘客因为偷偷穿上女人的衣服,才终于等上了救生艇而逃脱,虽然这些人求生的行为并无罪过,但是他们仍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日本一位名叫野细正文的铁路局官员,在逃生的那一刻,当所有男人都被用抢抵住不准上救生艇时,他却趁人不注意偷混上船而活了下来。结果回到日本之后,它所受到所有日本报纸及舆论指名道姓地公开指责,被指为苟且偷生的懦夫,致使他在忏悔与罪恶感中度过余生。 美国一对死里逃生的贵族夫妇,在船难发生一年之内决定离婚,因为美国上流社会传言丈夫是厚颜无耻才拣回了一条命,太太因为受不了这些谣言所以决定离婚。,培训意义,内容:,理论 实操:收放艇;划艇,要求:,第一章 救生艇,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救生艇的一般要求 第三节 救生艇的附加要求 第四节 配备及配员与监督 第五节 属具备品 第六节 存放 第七节 维护保养与检查,第一节 救生艇概述,发展概述:无 少量 足够 概念: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搭载一定人数、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艇。 是一种有效的脱险工具。,种类:,按结构形式分:开敞式;部分封闭式;全封闭式。 按材质分:镀锌钢质;铝合金;玻璃钢 按其功能分:自行扶正;自供气;耐火耐高温;自由坠落式(自行扶正、喷水系统和不少于15分钟供气系统),构造与各部分名称,首尾柱 纵、横座板:作用 空气箱;食品箱;淡水箱 艇机,第二节一般要求,构造:干舷;浮力;强度 人员定额: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备品后,其重量不得超过20吨。 舾装件:艇底塞;舵;水密柜;照明时间;反光带 标记:右舷为单,左舷为双,自高层至低层甲板。,第三节附加要求,部分封闭 全封闭 自由降落 具有空气维持 耐火,第四节 救生艇的配备,配备: 客船:国际航行 货船:,第五节属具,可浮桨;救生手册;操舵罗经 海锚;首缆2根;太平斧2把 首缆 救生口粮 救生设备 急救药包 钓鱼用具 手摇泵,带钩艇篙 雷达反射器 燃料,存放,存放:处于即可使用且2名船员能在不到5分钟内完成准备工作。,维护保养:,须知:P1617 使用状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立即可用。,维护保养,应有保养须知 吊艇索的保养:每隔30个月调养使用;每隔5年更换。,检查:,每周:外观目视;发动机(燃油、润滑油) ;通用应急报警系统 月度检查:彻底的检查(按专门帐册内容清点一次); 淡水(每月更换一次);食品(每半年一次) 艇内外表面:每年油漆一次,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内容,P18,PSC检查的常见缺陷,艇本身 属具 存放,第二章 救助艇,救助海面上的遇险人员及在弃船时集结救生艇和救生筏。,种类和结构,种类:刚性;充气;刚性充气 结构名称:P21P23,基本要求,一般要求:符合对救生艇的要求 附加要求:长度;乘员;航速;动力,配备与属具,配备:客船及货船 属具:海锚一只;首缆一根;长度不小于50米的可浮索一根等。,存放与释放,存放:即可使用且能在5分钟内降落水面。 释放:单臂悬吊式吊艇架 无正常动力时的释放操作: 释放降落的一般要求:,检查与保养,检查和保养:每周;每月;吊艇索等,救助艇的操纵,拖带 操纵 靠离 大风浪 救助落水人员,第三章 救生艇的施放装置,救生艇施放装置的种类及结构特点,吊艇架的种类,重力式(可不依赖任何动力来降落) 自由降落式 早期:旋转式;摇倒式。,救生艇释放装置的主要设备与配件,吊艇机 遥控降放 稳索、止荡索 吊艇滑车、吊艇索,释放装置的一般要求,一般降落与回收装置的要求 自由降落的要求,集结登乘场所与设施,一般要求 脱险通道 登乘设施:登乘梯;海上撤离系统;救生索,人员的集结与登乘,集结 登乘 秩序与顺序,静水压力释放器,工作原理 种类 保养,第四章 救生艇的操作,降放 回收 大风浪中降放与回收 救生艇推进装置 救生艇的操纵,重力式吊艇架的降放,准备工作 放艇的主要工作,全封闭式降放操作:准备工作;主要工作 手柄式联动脱钩的操作,自由降落式,自由降落入水 利用吊艇臂释放入水 自由漂浮脱离难船,回收,重力式 全封闭式 自由降落式 大风浪中降放与回收,推进装置,技术要求 推进装置: 启动:运行;操作,救生艇的操纵,一般 靠离 大风浪:船的下风舷,浪谷中脱钩;回收时将艇置于大船的下风舷 抢滩登陆,第五章 救生筏,种类、结构与一般要求 配备与属具 存放、检查与保养,种类、结构与一般要求,种类:刚性;气胀式(抛投式;机械吊放式) 气胀式的结构:筏体(上下浮胎);双层筏底;平衡袋;充气钢瓶;海水电池(示位灯电源);内外扶手绳;雨水沟等,一般要求,颜色:橙黄色 强度: 乘员定额: 舾装件 吊架降落 自由漂浮装置 气胀式要求:,配备与属具,配备:客船、货船 属具:海锚2只;可浮划桨2支;口粮;救生信号;晕船药等。,存放、检查保养,不超过12个月 筏体:一般使用年限为1015年 每月检查一次:快速脱钩、固定绳索等 存放筒外表切勿油漆或加盖进行保护 静水压力释放器:每12个月检查一次。,救生筏的施放装置,抛投式:固定式;滚动式;翻架式 可吊式,救生筏的施放,抛投式: 可吊式: 依靠静水压力释放器施放:,第六章 海上求生时对救生艇筏的管理,登艇筏的后应该采取的行动,弃船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登上后应采取的行动,漂流待救时对艇筏的管理,心理安抚 乘员的管理 属具备品的管理,弃船后的管理,淡水和食物的分配原则 1、淡水:辨别水质;保荐时间;使用;来源;饮水的方法。 2、食物:分配;获取。,低温效应,过冷现象: 预防方法: 在低温水中应采取的行动: 合理使用救生服和保温器具,首缆、海锚及其设备,海锚的作用: 海锚的施放步骤与回收 舵桨的用途,艇筏在漂流时的主要工作,救生艇的主要工作 气帐式救生筏的主要工作 为及早地被发现应做的主要工作,艇筏的集结: 营救落水人员:,使艇筏被发现和定位应采取的行动,保持在难船附近海面待救 艇筏集结 使用定位设备:卫星应急示位标S-EPIRS(Satellite-Emergency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 ;SART;应急电台,EPIRS,是一种能发射无线电信号的信标,利用本身发射的射频信号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及状态,以便搜救单位准确地确定它的位置。,搜救雷达应答器是GMDSS 系统中用来确定遇难船舶、救生艇及幸存者位置的主要方式。 SART是遇险现场使用的设备,能使搜救飞机或搜救船舶尽快地搜寻到遇险者,并可让持有SART的幸存者知道是否有救助飞机,或救助船舶在靠近他们。 SART采用一个宽带接收机,可以接收3公分雷达(9GHz雷达),,应急无线电台,平时一般保存在海图室 能从15M高度投入水中不致损坏且能浮于水面 工作频率:500KHz及8364KHz可发射和接收键控信号,2182KHz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操作程序: 静默时间,烟火信号,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300米以上 手持火焰信号 漂浮烟雾信号,第六章 弃船后对求生者的施救和急救,第一节 弃船后对求生者的施救,一、船舶救助行动:,救助船:停留在艇筏的上风 艇筏:主动集结驶向下风;将海锚收起;不要横在大船的船首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