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_第1页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_第2页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_第3页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_第4页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 在 理 解 、 体 会 上 下 功夫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反思 东城区花园小学 贺斌源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都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学习一篇课文,如果学生没有理解、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没有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那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需要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对重点词句的推 敲来理解;有的则需要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理解。例如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这里的“第一场雪”非同一般,特别是蕴含在“第一场雪”这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见过几场雪、读几遍课文就能理解、体会到的,必须下一番真功夫。我在教学时,便根据这篇文章景中寓情、情中含理、借景抒情、抒情言理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把景、情、理统一起来理解、体会,而此中又特别注重对“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生入境,品赏悟情(赏雪赞雪,体会作者的愉悦之情) 具体片断: 片断(一)品赏 “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出去,来到雪地上欣赏这粉妆玉砌的世界吧! (播2 / 5 放课件:配乐欣赏雪景) 师:一幅怎样的画面扑入你的眼帘?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想说什么? 片断(二)品赏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师:在这个世界 里,你还看到了哪些让你感到美的景物呢?我们来到了柳树边,来到了松树、柏树旁,同学们,尽情地看吧,让我们伸出藏在手套里的双手,尽情地抚摸它们吧。你发现了什么? 播 放 课 件 : 欣 赏 银 条 儿 、 雪 球儿。 你感觉到了什么?你喜欢 它 们 吗 ? 你 想 怎 样 来 夸 夸 它 、 形 容它? 作者峻青他也看得很入迷,很喜爱,他是怎样形容的? 赞 一 赞 : 作 者 观 察 的 细 致 入 微 和 遣 词 用 句 的 绝3 / 5 妙。 读一读:读出语感。 片断(三)品赏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正当我们为之欣赏,赞叹不已的时 候 , 一 阵 风 吹 来 了 , 我 们 又 看 见 了 什 么 ? 生汇报。 品味重点词。 悟情。 感情读。 片断(四)嬉雪: 师:看,一群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们正在那边闹雪呢!他们的心情如何? 播放课件:嬉雪 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高兴、欢乐? 设身处地,悟景悟情。 假如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你会做些什么?叫喊些什么? 当然,如果悟“情”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上,停留在赏雪、赞雪这种层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呢? 二、巧用背景、深入悟情。 具体片断 1、理解“瑞雪兆丰年”(见下) 2、结合写作背景悟情,情感得以升华。 师:课文学习完了,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作者是峻青。 师:谁能介绍一下峻青的情况。 生:(沉默) 师:峻青是现代作家,山东海阳县人。本文写于 1962 年。 1960- 1962 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4 / 5 三年间,粮棉欠收,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 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了这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有什么不同? 生:一场雪指的是任何一次,第一场雪指的是第一次下雪。 师:是的。第一场雪强调了“第一”,就本课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但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这是国家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走出困境的第一个信号。作 者见到了这第一场大雪,想到了光明前景,充满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希望,所以也就倍加喜爱这第一场雪,文章的字里行间才洋溢着这种喜悦感情。 3、 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冲口而出的喜悦 ? (回顾品读“呵!好大的雪呀!”) * 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呢?(呵!好大的雪啊!真是)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瑞雪”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作者喜悦心情的感染,喜欢上了这场大雪。但对作者产生这种喜悦心情的深层原因,学生还不理解。我便巧用写作背景,通过满怀激情的介绍,尽力缩短学生与课 文的时、空距离。例如,“瑞雪兆丰年”这个词语比较抽象,它概括了许多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讲到这里,我便着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丰年”的景象加以描绘,使学生在脑子里产生一幅丰年图。再适时地用课件出示一幅丰硕的小麦5 / 5 图,丰收的喜悦便自然充盈于怀。在这样的基础上,提问眼下的“瑞雪”为什么会“兆”(预示)来年是“丰年”呢?结合这部分课文内容并联系时代背景加以探究,“共鸣”就容易产生了。“嗬!”这句话生动形象,包含着的雪大、雪美、人欢的景象,我就引导学生回顾领会这句话,从而使一幅活灵活现的雪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 ,再配以课件展示,与作者同步的喜悦之情自然会使学生情不自禁想表达自己的感想,此时适时安排其扩句,让其畅快表述,在锻炼了其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喜悦心情就有基础了。 这样,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见作者之所见,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