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探讨.pdf_第1页
对某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探讨.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某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探讨 叶建东,张洋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水工设计方案 对比的重要性及原则,并对方案设计、工程投资、环境影 响等方案对比因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对比 中图分类号:T V 5 2 +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 7 2 4 0 1 1 ( 2 0 1 2 ) 0 2 0 1 8 0 0 2 0 前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除了有较完善的水利水电规划 外,还要在规划的基础上对工程设计的可行性方案进行对比 优化,选出最佳设计,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本文通过总结多年设计和审查工作的经验,对某水电站的地 形地质条件、建筑材料、国内外工程经验以及各种坝型优缺 点的分析比较,结合本设计阶段的工作深度与要求,本阶段 对上坝址选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混凝土拱坝和混凝土重 力坝三种坝型进行枢纽布置研究与建筑物设计;对下坝址 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代表坝型进行枢纽布置研究与建筑 物设计。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对比进行了分析, 并对方案对比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论述。 1 上坝址枢纽布置及代表性方案 1 1 地形地质条件 上坝址上至降曲河口,下至俄德西沟沟口,河段长约3 k m ,河流流向以北向南流人坝区,河段水流湍急,多处跌 水险滩。枯水期江面高程约27 2 2 ,河面宽一般4 0 6 0m , 最窄处2 9m ,最宽处6 2m 。正常蓄水位28 8 9m 高程,坝 轴线对应谷宽3 8 5m 。河道顺直,两岸山体雄厚,自然坡度 右岸4 0 4 5 0 、左岸4 5 5 0 0 。坝址区河谷呈对称的“V ”型 深切峡谷,阶地不明显。岸坡覆盖层主要分布于坝址左岸, 多为崩坡积物,一般厚度1 0 3 0m 不等。坝址区地层为华 力西期懂俄错中细粒云闪花岗闪长岩。坝址构造不发育, 以裂隙为主。 坝址河床覆盖层为漂卵石夹砂层,结构简单,厚度约 1 0 一1 5m ,属中等偏强透水层。坝址区弱风化带岩体透水 性不均一,微新岩体总体属微一弱透水。 1 2 枢纽布置方案 根据上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本阶段以面板堆石坝、 左岸溢洪道、泄洪洞、放空洞+ 右岸地下厂房长尾水为上 坝址的代表性方案。 ( 1 ) 大坝上游边坡坡比为1 :1 4 。下游坡在高程2 8 0 2 5 0m 、28 5 2 5 0m 高程设两级马道,马道宽度为5 0 m 。高程28 5 2 5 0m 以上边坡坡比为1 :1 6 ,以下边坡坡比 为1 :1 5 。混凝土面板厚度t = 0 3 + 0 0 0 3 5 H 。上游高程2 8 0 0 0 0m 以下设有上游压重体及粘土、粉煤灰分区料。压 重体顶宽2 0 0m ,上游边坡坡比为l :2 5 ,粘土边坡坡比为 1 :1 6 ,粉煤灰分区边坡坡比为I :1 6 。坝体分设有垫层料 区、过渡料区、主堆石料区、次堆石料区。下游边坡2 7 6 5 5 0m 高程以下设下游压重体。下游压重体顶宽5 0 0 m ,下游侧边坡为1 :2 0 。坝体填筑方量约11 8 7 万m 3 。 ( 2 ) 泄洪建筑物。左岸布置一孔开敞式溢洪道,孔V I 尺寸1 5 0 2 3 5 ( m ) ,溢洪道控制段建基面高程28 4 4 0 0 m ,顶部高程28 9 6 0 0m ( 与坝顶高程相同) 。两条泄洪洞 平行布置于左岸,进水V I 塔顶高程28 9 6 0 0m ,进1 :3 底高 程28 3 2 0 0 m ,事故闸门尺寸为1 2 1 4 ( m ) ( 宽高) 。1 。、 2 泄洪洞均为有压接无压泄洪洞,总长分别为15 8 9 0 2m 、 15 0 1 6 7m ,有压隧洞段过水断面直径1 4m ,无压隧洞段 过水断面尺寸为1 3X1 7 ( m ) ( 宽x 高) ,按照不同的围岩类 别采用不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进行衬砌,衬砌厚度为1 0 1 5m 。出口采用挑流消能,出坎流速约4 7 0m s 。放空洞 进口布置于2 。泄洪洞内侧,为有压接无压形式,总长1 3 5 4 6 8m 。有压段采用圆形断面,直径为9 5m ,无压段断 面尺寸为9 1 3 ( m ) ( 宽x 高) ,按照不同的围岩类别采用不 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进行衬砌,衬砌厚度为0 8 1 2m 。 出口采用挑流消能。 ( 3 ) 引水发电建筑物。进水塔前缘五台机组进水口呈 “一”字型并排布置。进水塔前缘长度1 5 2 0 0m ,塔体厚度 3 5 0 0m ,内设拦污栅、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及通气孔。四 台大机组( 2 5 ) 进水口工作闸门、检修闸门的孔口尺寸 均为8 0X 9 5 ( m ) ,一台小机组( 1 ) 进水口工作闸门、检修 闸门的孔口尺寸均为4 6X 4 6 ( m ) 。 压力管道采用单机单管供水,5 条管道平行布置。2 一 5 机组管道管轴线间距为3 2 7 0m ,1 小机组与2 。机组管轴 线间距为2 1 4 5m ,由上平段、上弯段、斜井段、下弯段及 下平段组成。2 。一5 机组管道长度为5 6 7 1 9 7 2 2 1 9m , 管径9 5 0in ,1 。机组管道长度为5 3 1 8 8m ,管径4 6 0m 。 2 一5 。机组单机设计引用流量3 4 4 7 5m 3 s ,洞内流速为 5 1 5m s ,1 。机组引用流量8 1 9 0m 3 s ,洞内流速为4 8 9 m s 。斜井长度为8 2 6 8m ,斜井角度为6 0 0 。上平段、上 弯段和斜井段均为钢筋混凝土衬砌,下弯段和下平段为压 力钢管。 地下厂房布置在金沙江右岸坝体右侧山体内,采用首 部式布置方式。厂内布置四台单机容量为4 7 5 1 V I W 的混流式 机组( 2 。一5 ) 和一台单机容量为1 0 0 M W 的混流式环保生态 机组( 1 # ) ,机组安装高程均为26 8 6 7 0m 。主副厂房、主变 室、尾水调压室三洞室平行布置,主变室位于厂房与尾调 室之间,与主厂房之间岩柱净厚4 0 0 0n l ,与尾调室之间岩 柱净厚5 0 0 0m 。主副厂房与安装间按“一”字形布置,安 装间位于主厂房左侧,副厂房位于主厂房右侧。主厂房全 长2 5 6 6 0m ,厂房吊车梁以下开挖跨度2 6 8m ,岩锚吊车 梁岩台以上至顶拱开挖跨度2 9 4m ;厂房顶高程27 3 0 7 7 m ,底高程26 6 4 4 2m ,主机问总高6 6 3 5m ; 主变室长1 6 5m ,宽1 9 2 0I n ,顶高程27 2 7 0 2m ,底 板高程27 0 1 4 1m ,总高度2 5 7 1m 。设置地面出线场。 2 下坝址枢纽布置及代表性方案 2 1 地形地质条件 下坝址位于俄德西沟沟口下游约5 0 0m ,坝区河道呈弧 量坠堑叁量墨鱼壑呈! 丝墨尘星丝丝丝丝鱼星鱼 形凸向左岸,两岸山体雄厚,坡面连续,仅见少量浅表冲 沟,两岸呈略对称的“V ”型峡谷,自然坡度4 5 5 0 0 。河床 枯水期水深达5 8I l l ,河谷形态呈平底锅底型。坝址区出 露地层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河床覆盖层最大揭示 厚度1 8 5in 。 坝址区无大区域性的构造出露,主体构造由小断层构 成,断裂不发育,主要以裂隙系统为主。 据勘探揭示,坝址区总体上相对隔水岩体q l L u ,左 岸垂直埋深1 2 0 1 4 0m 、河床7 0 9 0m 、右岸1 2 0 1 5 0 in ,在相对隔水岩体中,局部存在一些弱透水岩带。 坝址区地应力总体不高,两岸勘探平硐中未见与高地 应力相关的地质现象,河床钻孔基岩面以下大于5 0m 见少 量不规则灯盏状饼芯,据初步应力测试成果,坝址区应力 属低中等三维空间压应力区,最大水平主应力o r ,= 1 9 7 7 M P a ,方向N 7 4 。E 。 2 2 枢纽布置方案 根据下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本阶段以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右岸溢洪道、泄洪洞、放空洞+ 左岸地下厂房方案 方案为下坝址的代表性方案。 ( 1 ) 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宽1 4 0 0n l , 河床趾板建基面最低高程为26 4 3 0 0m ,坝顶高程2 8 9 6 0 0m ,坝高2 5 3 0 0m 。大坝上游边坡坡比为1 :1 4 。下 游坡在高程28 0 2 5 0m 、28 5 2 5 0m 高程设两级马道,马 道宽度为5m 。高程2 8 5 2 5 0m 以上边坡坡比为1 :1 6 ,以 下边坡坡比为1 :1 5 。混凝土面板厚度t = 0 3 + 0 0 0 3 5 H 。 上游在高程28 0 0 0 0 m 以下设有上游压重体及粘土、粉煤 灰分区料。压重体顶宽2 0 0m ,上游边坡坡比为1 :2 5 ,粘 土边坡坡比为1 :1 6 ,粉煤灰分区边坡坡比为1 :1 4 。坝体 分设有垫层料区、过渡料区、主堆石料区、次堆石料区。 下游边坡2 7 6 5 5 0m 高程以下设下游压重体。下游压重体 顶宽5 0 0m ,下游侧边坡为1 :2 0 。坝体填筑方量约18 6 4 万n i3 。 ( 2 ) 泄洪建筑物。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孔口尺寸1 5 0 2 3 0 ( in ) ,控制段建基面高程28 4 4 0 0m ,顶部高程2 8 9 6 0 0m ,与坝顶高程相同。溢洪道控制段长4 5 0m ,分 别设工作门和检修闸门。前部设引渠段,控制段后部为泄 槽段,泄槽段采用变坡的形式,泄槽段后接挑流段,以挑 流方式消能。1 。、2 。泄洪洞进口塔体尺寸均为2 5 2 3X6 9 ( m ) ( 长X 宽高) ,塔顶高程28 9 6 0 0m ,进口底高程2 8 3 2 0 0m ,事故闸门尺寸为1 2 1 4 ( m ) ( 宽高) 。 1 。、2 。泄洪洞均为有压接无压型式,总长分别为1 0 1 8 6 5I n 、9 2 5 6 5m ,进口开挖边坡高度约2 2 0m ,有压隧 洞段过水断面直径1 4m ,无压段过水断面1 3X1 7 ( m ) ( 宽 x 高) ,按照不同的围岩类别采用不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进 行衬砌,衬砌厚度为1 0 1 5m 。出口采用挑流消能,出 坎流速约3 9 0m s 。放空洞为有压接无压型式,总长1 1 7 3 3 0m ,进口开挖边坡高度约1 0 0m ,进水口塔体尺寸均 为3 5X2 0 1 1 1 ( m ) ( 长x 宽x 高) ,塔顶高程28 9 6 0 0m , 进口底高程27 9 0 0 0 m ,事故闸门尺寸为7X9 ( n 1 ) ( 宽x 高) 。有压段断面采用圆形,直径为9 m ,无压段断面尺寸 为9X1 3 ( n 1 ) ( 宽x 高) ,按照不同的围岩类别采用不同厚度 的钢筋混凝土进行衬砌,衬砌厚度为0 8 1 2m 。出口采 用挑流消能。 ( 3 ) 引水发电建筑物。电站进水口底板高程28 0 5 0 0 m ,塔顶高程28 9 6 0 0m ,塔底板建基面高程为28 0 0 0 0 m ,塔体总高9 6 0n l 。进水塔前缘4 台机组进水口呈“一” 字型并排布置,进水塔前缘长度1 3 4 0 0m ,塔体厚度3 5 0 0 m ,内设拦污栅、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及通气孔。工作闸 门、检修闸门的孑L 口尺寸均为8 0X 9 5 ( m ) 。压力管道采 用单机单管供水,4 条管道平行布置,管轴线间距为3 2 7 0 m ,由上平段、上弯段、斜井段、下弯段及下平段组成。管 道长度为7 2 1 4 6 7 9 0 7 9m ,管径9 5 0m 。单机设计引用 流量3 6 6m 3 s ,洞内流速为5 1 6m s 。斜井长度为7 7 5 0 m ,斜井角度为6 0 。,其中上平段、上弯段和斜井段均为钢 筋混凝土衬砌,下弯段和下平段为压力钢管。 地下厂房布置在左岸,厂内布置4 台5 0 0 M W 混流式机 组,机组安装高程为26 8 9 4 0n l 。主副厂房、主变室、尾 水调压室三洞室平行布置,主变室位于厂房与尾调室之间, 与主厂房之间岩柱净厚4 0 0 0n l ,与尾调室之间岩柱净厚 5 0 0 0m 。主副厂房与安装间按“一”字形布置,安装间位于 主厂房左侧,副厂房位于主厂房右侧。主厂房全长2 3 7 9 0 m ,厂房开挖跨度2 6 8m ,岩锚吊车梁岩台以上至顶拱开 挖跨度2 9 。4m ;厂房顶高程27 3 3 4 7m ,底高程26 6 7 1 2 m ,主机间总高6 6 3 5m 。 主变室长1 5 0m ,宽1 9 1 8m ,顶高程27 2 9 7 2m ,底 板高程27 0 4 1 1m ,总高度2 5 6 1m 。设置地面出线场。 ( 4 ) 尾水建筑物。尾水系统由尾水连接管、尾水调压 室、有压尾水隧洞和尾水明渠组成。四台机组布置两个尾 水调压室,调压室型式初步拟定采用简单圆筒式,内径采 用3 3m ,相应布置两条有压尾水隧洞a 尾水调压室启闭机 工作平台的高程为27 3 4 2 6m ,调压室的顶高程定为2 7 4 5 5 0m ,调室底板高程26 7 0 1 2m ,尾水调压室高7 9 3 8 m 。尾水调压室上游侧布置尾水管检修闸门,闸孔尺寸 1 0 1 5X1 4 0 1 ( m ) ( 宽X 高) 。调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衬厚1 0m 。尾水洞采用有压洞,两条尾水洞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