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济学 (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 (国际金融)习题习题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第 12 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 1、如问题所述,GNP 仅仅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在国民收入账户中,如果进口的中间品价值从 GNP 中减去,出口的中间品价值加到 GNP 中,重复计算的问题将不会发生。例如:美国分别销售钢材给日本的丰田公司和美国的通 用汽车公司。其中出售给通用公司的钢材,作为中间品其价值不被计算到美国的 GNP 中。出售给日本丰田公司的钢材,钢材价值通 过丰田公司进入日本的 GNP, 而最终没有进入美国的国民收入账户。 所以这部分由美国生产要素创造的中间品价值应该从日本的 GNP 中减去,并加入美国的 GNP。 2、 (1)等式 12-2 可以写成()()pCASITG。美国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和政府赤字有比较小或没有影 响。 (2)既然强制性的关税和配额对这些变量没有影响,所以贸易壁垒不能减少经常账户赤字。 不同情况对经常账户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关税保护能提高被保护行业的投资,从而使经常账户恶化。 (当然,使幼稚产业有 一个设备现代化机会的关税保护是合理的。 )同时,当对投资中间品实行关税保护时,由于受保护行业成本的提高可能使该行业投资 下降,从而改善经常项目。一般地,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关税保护有不同的效果。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政策影响经常账户方式需要进行 一般均衡、宏观分析。 3、 (1) 、 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 相应地, 当美国人通过他的瑞士银行账户用支票支付时, 因为他对瑞士请求权减少, 故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这是美国用一个外国资产交易另外一种外国资产的案例。 (2) 、同样,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当德国销售商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并且银行将这笔资金贷给德国进口商 (此时,记入美国经常项目的贷方)或贷给个人或公司购买美国资产(此时,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最后,银行采取的各项行 为将导致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表的贷方。 (3) 、法国政府通过销售其持有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存款干预外汇市场,代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项目。购买美元的法国公民如果使用 它们购买美国商品,这将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账户经常项目的贷方;如果用来购买美国资产,这将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账户金融项目的贷 方。 (4)假定签发旅行支票的公司使用支票账户在法国进行支付。当此公司支付餐费给法国餐馆时,记入美国经常项目的借方。签发旅 行支票的公司必须销售资产(消耗其在法国的支票账户)来支付,从而减少了公司在法国拥有的资产,这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5) 、没有市场交易发生。 (6)离岸交易不影响美国国际收支账户。 4、购买 answering machine 记入 New York 收支账户的经常项目借方,记入 New Jersey 收支账户经常项目的贷方。当 New Jersey 的公 司将货款存入 New York 银行时,记入 New York 的金融项目的贷方和 New Jersey 金融项目的借方。如果交易用现金进行支付,则记 入 New Jersey 金融项目的借方和 New York 金融项目的贷方。New Jersey 获得美元现钞(从 New York 进口资产) ,而 New York 则减 少了美元(出口美元资产) 。最后的调整类似于金本位制下发生的情况。 5、 (1) 、非储备金融项目余额为盈余 5 亿美元,而经常项目赤字 10 亿美元,所以当年 Pecunia 国际收支余额(官方结算余额)为-500 万美元。该国不得不为弥补经常项目赤字提供一亿美元的资金,所以该国当年净国外资产减少 1 亿美元。 (2) 、Pecunia 中央银行为经常项目赤字提供的资金不能由私人资本流动来弥补。仅仅当外国中央银行需要 Pecunia 资产时才能使 Pecunia 中央银行避免使用 5 亿美元储备来为弥补经常项目赤字提供资金。因此,Pecunia 中央银行储备资产减少了 5 亿美元,这部分 在其国际收支表上将以官方资本形式流入(同样的数量) 。 (3) 、如果外国官方资本流入 Pecunia 6 亿美元,则该国有 1 亿美元的国际收支盈余。即,该国需要 10 亿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但有 11 亿流入了该国。因此,Pecunia 中央银行必须使用额外的一个亿借贷给国外从而增加其储备。被外国中央银行购买的 Pecunia 资产 作为流出进入该他们国家的国际收支账户借方。基本原理是该交易导致外国对出售资产方的 Pecunia 支付。 (4) 、 与非中央银行交易一起, Pecunia 国际收支账户将表现为外国官方储备资产增加 6 亿美元 (金融项目贷方或资本流入) 和 Pecunia 在国外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增加 1 亿美元(金融项目借方或资本外流) 。当然,净资本流入 1 亿美元仅仅用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 6、 从长期来看,经常项目赤字或盈余是一种非稳定的状态。下面是一个赤字被重视例子。例如,为了未来有较高的国民收入而现在 借款提高其生产能力。 但是, 经常项目赤字的任何时期, 为了支付对外国人发生的债务, 意味着由于缺少收入而减少相应时期的支出。 在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时,相对于收入,一国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在一段时期内进行消费方面的调整。 一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随着其官方结算余额非零而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利用外汇储备来影响外汇汇率。外汇储备的减少 将会限制中央银行影响或盯住汇率的能力。对于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当向国外借款困难时,中央银行储备是保持消费与 投资的重要方式。高储备也可以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使国外的借款者确信对该国信贷是值得的。 7、官方结算余额也称为国际收支余额,它表示相对于由外国政府机构持有的美元储备变化,由美国政府机构(如美联储、财政部) 持有的国际储备的净变化额。这个账户提供了外汇市场上干预程度的部分情况。例如,假设 Bundesbank 购买美元并存入 London bank 的欧洲非美国银行的账户。虽然这项交易是干预的形式,但并不会反映在美国官方结算余额。相反,当 London bank 将这笔存款划给 其在美国的账户,此交易将以私人资本流的形式出现。 8、可以,如果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超过经常项目赤字。国际收支余额等于经常项目盈余加上资本金融项目盈余。如:经常项目赤字 100 万美元,但存在比较大的资本流入且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 102 万美元,故国际收支存在 2 万的盈余。 这个问题可以用来介绍外汇市场干预(第 17 章) 。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上上半期,美国政府对外汇市场无任何干预。1982-1985 年间,实际数字显示国际收支存在较小的盈余,教材结果是国际收支余额为零,而这些年经常项目存在明显的较大赤字。因此, 1982-1985 年美国资本流入超过了其经常项目的赤字。 第13章 汇率与外汇市场:资产方法 1、汇率为每欧元1.5美元时,一条德国香肠bratwurst等于三条hot dog。其他不变时,当美元升值至1.25$per Euro, 一条德国香肠 bratwurst等价于2.5个hot dog。相对于初始阶段,hot dog变得更贵。 2、6 3、25%;20%;2%。 4、分别为:15%、10%、-8%。 5、 (1)由于利率相等,根据利率平价条件,美元对英镑的预期贬值率为零,即当前汇率与预期汇率相等。 (2)1.579$per pound 6、如果美元利率不久将会下调,市场会形成美元贬值的预期,即 e E值变大,从而使欧元存款的美元预期收益率增加,图13-1中的 曲线I移到 I ,导致美元对欧元贬值,汇率从 0 E升高到 1 E。 13 1图 7、 (1)如图13-2,当欧元利率从0i提高到1i时,汇率从0E调整到1E,欧元相对于美元升值。 图13-2 (2)如图13-3,当欧元对美元预期升值时,美元存款的欧元预期收益率提高,美元存款的欧元收益曲线从 I 上升到I,欧元 对美元的汇率从 E 提高到E,欧元对美元贬值。 13 3图 I E E euro/$E I i I 0E 1E euro/$E I I 0E 1E $/euroE i rate of return(in euro) 0i 1i 8、(a)如果美联储降低利率,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利率平价条件,美元将贬值。如图13-4,利率从i下降到 i ,美元对外国 货币的汇价从E提高到 E ,美元贬值。如果软着陆,并且美联储没有降低利率,则美元不会贬值。即使美联储稍微降低利率,假 如从i降低到 * i(如图13-5) ,这比人们开始相信会发生的还要小。同时,由于软着陆所产生的乐观因素,使美元预期升值,即 e E 值变小,使国外资产的美元预期收益率降低(曲线I向下移动到 I ) ,曲线移动反映了对美国软着陆引起的乐观预期,同时由乐观 因素引起的预期表明:在没有预期变化的情况下,由利率i下降到 * i引起美元贬值程度(从E贬值到 * E)将大于存在预期变化引 起的美元贬值程度(从E到 E ) 。 134图 (b)经济衰退的破坏性作用使持有美元的风险增大。相对于低风险资产,高风险资产必须提供额外的补偿,人们才愿意持有它。在预 期不变前提下,只有美元现汇贬值,才能提高风险升水水平。因此,如果美国经济衰退将会使美元贬值。如果美元软着陆就以避免美 元的大幅贬值。 9、欧元风险更小。当美国居民持有其他财富的收益率升高时,欧元贬值使欧元资产的美元预期收益率提高,使欧元升值,从而减少 资产损失。因此,持有欧元能减少财富的可变性。 10、本章说明,即使最终交易是非美元结算的,银行间的大部分外汇交易均与美元有关(银行间外汇交易占外汇交易的大部分) 。美 元的关键作用使美元成为载体货币。由于人们更愿意用其他货币交换成美元,使美元这种载体货币成为最具流动性的货币。所以,相 比于墨西哥比索,美元更具流动性,所以人们更愿意持有美元。 与墨西哥比索相比,由于美元流动性更大,持有美元的风险性更小,所以即使美元存款利率较低,仍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当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加快,相对于日元存款,美元存款的流动性优势将逐渐减少。欧元区代表与美国一个大的经济体,其有可 能与美元一样承担载体货币作用, 进而减少美元的流动性优势。 由于欧元作为货币的历史还比较短, 投资者将随着其发展而逐渐接受。 因此,美元流动性优势将呈现一个慢慢减弱的过程。 11、根据利率平价条件,更大的美元利率波动将直接导致更大的汇率波动。如下图13-6,利率变动表现为垂直线的移动,垂直线的变 动将直接导致汇率的变化。例如,利率从i 移动到 i 导致美元从E升值到 E ;利率从i减少到 i 导致美元从E 贬值到 E 。 I * E E $/foreign currencyE i iRate of return(in dollars) I i E 13 5图 I E E $/foreign currencyE i i Rate of return(in dollars) 因此,图形说明,当预期汇率不变时,利率波动与汇率波动直接联系。 12、 由于对因汇率改变产生的资本收益和利息收入均征收同样的税收, 所以对两者均产生同样的影响, 即利率平价条件两边均减少%, 所以对利率平价条件没有影响。如果只对利息收入征税,则利率条件变为:R$(1%) RE(1%) (Ee$/E E$/E) / E$/E R$ RE (Ee$/E E$/E) / E$/E(1%) 13、欧元的远期升水(美元的远期贴水)是: (1.261.2)/1.20.05。 两国一年期利率差:R$ RE (Ee$/E E$/E) / E$/E5% 第14章 货币、利率与汇率 1、答:实际货币需求减少与名义货币供应增加具有同样的效应。实际货币总需求下降,即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如下图14-1, L1移到L2, 短期影响:如果是暂时性的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则不会影响到本币预期收益率。但会影响到利率的降低,导致本币贬值。因此最后 的均衡汇率会是E2 。 长期影响:长期来看,价格是非粘性的,随着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由(M/P1) 到(M/P2) ,利率恢复到实际货币需求量减少前的水平;同时,由于持续性的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在外汇市场上产生本币贬值的预期, 导致外国资产的本币预期收益率提高(曲线从I1移到I2) 。其长期动态调整过程为:点1(汇率为E1)点2(汇率为E3)点3(汇率 为E4) 。 E E E i i i 13 6 图14-1 2、答:一国人口下降会导致货币总需求减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口下降会导致交易货币需求下降。 家庭数目减少引起人口下降对货币总需求的影响比家庭平均规模下降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为家庭平均规模下降暗含着小孩人口 的减少,而小孩相对于成人而言交易性货币需求较少,因此由于人口减少并没有对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际货币总需求变化不大, 而家庭数目减少会导致实际货币总需求比较明显的下降。 3、答:等式I4- 4是Ms/P=L(R,Y), V=Y/(M/P)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V=Y/ L(R,Y)。随着R的上升,L(R,Y)减少,流通速度 加快。由于产出的货币总需求弹性小于1(1 L Y ) ,因此随着Y的增加, L(R,Y)增加的幅度更小,流通速度增加。因此,利率增 加与产出增加将会导致本币升值,因此流通速度增大也会导致本币升值。 4、答:名义利率不变的前提下,GNP增加会导致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如图14-2,L1移到L2,国内利率从R1升到R2,本币升值,从E1 移到E2 1L 2L 1/M P 2/M P E 3E 2E 4E 1E 1I 2I 1 2 3 1R2R 图14-2 5、答:如同货币在国内作为计价单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载体货币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有些交易者往往会收 到一些不愿意持有的货币,因此需要将这些货币卖掉换成其所需要的货币。交易中使用的货币越多,交易越接近实物交易(barter) 。 如果存在一个市场可以将非载体货币转换成载体货币,那么对于交易者而言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在此载体货币就成为了交换媒介。 6、答:币制改革通常和其它政策结合来控制通货膨胀。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引入新货币将产生心理效应,让公众重新考虑对通胀的 预期。经验证明,如果没有减少货币供给量等紧缩性的政策作为支撑,这种对公众心理影响将是不稳定的。 7、答:利率在最初和最后相同,因此充分就业时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必定大于非充分就业时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即M2S/P2M1S/P1可知 价格上涨比例小于货币供给量增加比例。 如果最初利率低于长期水平,无法确定长期价格水平上涨比例是小于还是大于货币供给量增加比例。因为,随着货币供给量的 增加,由于最初利率低于长期水平,所以最后利率会升高,同时产出会提高到长期水平,这两者对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反的, 因此无法确定最后实际货币需求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也无法确定长期价格上涨比例大于还是小于货币供给量增加比例。 8、答: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64105703)5703100%=12.4% 巴西货币供给量增长率=(1061244)244100%=334.8% 美国通货膨胀率=(10096.6)96.6100%=3.5% 巴西通货膨胀率=(100-31)31100%=222.6% 美国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12.4%3.5%=8.9% 巴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长率=334.8%222.6%112.2% 与本章模型的预测不一致,因为两个国家价格变动比例与货币供给量变动比例差别较大。 与巴西相比,美国价格水平上涨比例小于货币供给量增加比例,可能是由于短期美国价格粘性所致,美国价格变动是货币供给量变动 的 28%(3.5%/12.4%),而巴西是 66%(222.6%/334.8%)。两个国家价格水平变动比例与货币供给量变动比例存在很大差异, 导致对短 期货币中性假说产生怀疑。 补充资料(非答案):货币中性(Neutrality of Money)货币数量学派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在宏观经济体系中,货币数量的变 化只能影响到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到真实变量的一种假说。这一概念的提出曾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引起过广泛的争论,如 Modiliani, Friedman, Lucas 等知名经济学家都曾对此发表过重要论著(可参阅谢平,1996)。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 也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在短期内由于粘性价格(Sticky Prices)等非中性因素较为有效,不太可能存在短期中 性(Moosa,1997)。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家的理论中一般都较多地体现了长期货币中性的假说而不是短期货币中性的假说) 9、答:V=Y/(M/P)PYM。 巴西货币流通速度=(14180/1061)=13.4 美国货币流通速度=(40100/6410)=6.3 两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差异,说明了与持有美元相比,持有巴西克鲁扎多的成本较高,持有成本高是由于巴西的高通胀所导 致。 10、答:假定货币供给的增加在短期内提高了实际产出,如下图14-3,一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M1/P )下移到(M2/P) ;同 时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从L1 到L2 利率从R1 下降到R2,而不是R3。由于产出增加将导致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汇率从E1 升 Interest Parity Schedule 1L 2L 1E 2E /M P 1R2R 至E2,而不是E3 。与实际产出不变的假定相比,利率下降的程度要小,汇率超调的幅度也较小。 只有当短期汇率最初低于长期均衡水平,才可能出现“汇率超调”现象。即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产出增加的幅度很大,导致利 率不下降,反而升高,这时才不会出现短期汇率超调。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产出之所以会增加,是因为货币供给量 增加导致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从而使得产出增加。 第15章 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1 卢布相对瑞士法郎贬值95% 2 答:要先分析清楚实际汇率升值的原因。如果实际汇率升值是由于非贸易品相对于贸易品需求增加,对非贸易品需求的增加会 使得非贸易品价格水平上升,导致该国总价格水平的上涨,实际汇率升值,这种情况下,实际汇率的升值对于出口商是不利的,因为 实际汇率的升值使得该国的产品相对于贸易国而言变得昂贵了,不利于该国的出口部门。 但如果实际汇率的升值是由于对本国贸易品相对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 对该国贸易品需求的增加会使得该国贸易品价格上涨, 导致 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实际汇率的升值。另外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而这个实际汇率的升值对出口部 门是有利的。 本国货币实际贬值对出口部门的影响也要做如上分析。 3、答:A、该国国内消费者决定将更多的收入花在非贸易品上,会使得该国实际汇率升值,因为对非贸易品需求的增加会导致该国 物价水平的上升。 B、国外居民将需求从其本国产品转向该国的出口商品,便得该国的这些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升,实际汇率升值。 4、答: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应该根据两国在战争中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来加以调整,因此英国在决定英镑对美元的 汇率时,应该先比较两国战争前后的物价水平的变动。如果美国物价水平上升10%,而英国上升20%,则战争后英镑相对美元应该贬 值10%。 但当两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或生产能力不同、或者各国生产的商品的相对需求发生变化后,运用这一理论可能是不适合的。 5、答:从上表可以看出,英镑的实际有效汇率经历了1977-1981年的升值,和1982-1984年的贬值期。1979-1980年石油价格的飞涨后, 英镑的实际有效汇率也随之快速升值。1982年石油价格下降后, 英镑的实际有效汇率也随之贬值。石油价格上涨,使得英国的石油 出口商的收入增加, 对商品的需求增加, 随着石油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劳动力向石油部门流动, 推动了英国的总价格水平的上涨, 实际汇率升值,反之,随着石油价格的下降,实际汇率贬值。 (石油也不是英镑真实汇率的惟一原因。如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紧缩的货币政策(stringent monetary polices) ) 6、答: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预期水平的话,名义利率将上升。相反,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低于预期水平,名义利率将下降。 如果此现象如第一种解释那样:名义利率的提高是由于预期通胀所导致的,那么本币贬值,因为预期高通胀将带来预期本币贬 值,而预期本币贬值将导致现汇本币的贬值(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 如果此现象如第二种解释那样:名义利率的提高市场认为联储将会采取行动来减少货币供给,造成银行信贷减少所导致,那么我 们将会发现本币将升值。 因此外汇市场上本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有助于我们分析到底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解释正确。恩格尔与弗兰科发现80年代初期,美 国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预期水平后,美元对外升值,反之美元却贬值,因此80年代初美国的情况可以用第二种解释来说明。 7、 答: 一国实际货币需求的永久性变化在长期将影响名义汇率, 但不影响实际汇率。 利用汇率的货币分析可得: E= (M/M*) L(R*,Y*)/ L(R,Y),由此式可知,在任何利率水平下,随着实际货币需求永久性的增加,长期名义汇率将同比例升值。相反,实际货币需求永 久性的减少,长期名义汇率将同比例贬值。 长期实际汇率是取决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不会受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8、答:相比于波兰人,捷克人将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购买捷克产品,小部分用于购买波兰产品,而且这种假设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1L 2L 1E 2E 2/MP 1R2R3R 1/MP 3E R Y 143 那么长期来看,从波兰到捷克的转移支付将会使得兹罗提相对克朗的实际汇率升值。 9、答:如果捷克将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购捷克产品,小部分用于购买波兰产品,那么从波兰到捷克的转移支付在长期中将会使得兹 罗提相对于克朗的实际汇率升值,实际汇率升值将导致兹罗提相对于克朗的名义汇率升值。 10、答: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使得本国居民的消费从外国商品转移到本国产品,本国产品的相对需求增加,本币实际汇率升值。 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实际汇率升值会带来本币名义汇率的升值。 11、答:如果一国采用关税方式的国家对进口品的消费实行限制,在国内支出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居民将会增加对进口产品的消 费。而采用配额方式对进口品实行限制,其国内支出的稳定增长不会引起对进口品消费的增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增加 将引起本币真实汇率升值。实行配额国家对进口产品需求的增加幅度要小于实行关税国家的进口需求。所以,其货币升值的幅度比采 用关税国家货币升值的幅度小。 12、答:预期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永久性贬值会导致预期美元对欧元的名义汇率的贬值,预期美元对欧元名义汇率贬值会使得现汇市 场上美元对欧元贬值。 13、答:假设一经济体出现临时性的本币实际汇率升值。本币当前实际汇率的暂时性升值,意味着以后本币实际汇率会回调,即产生 本币实际汇率贬值的预期。由实际利率平价等式可知 ee*e (qq)/q=rr ,预期本币实际汇率贬值,将导致预期实际利率上升。 在预期通胀不变的前提下,名义利率上升。如果现在实际汇率升值对名义汇率的影响超过了预期实际汇率贬值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名 义汇率升值。 ee (qq)/q=(EE)/E() e 14、答:预期美元对欧元的实际汇率将贬值6%。 15、答:短期固定价格模型中,减少货币供给由于短期价格粘性,导致了名义利率上升,本币名义汇率升值。同时,实际利率(等于 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 上升幅度大于名义利率。 因为在向新的均衡点调整的过程中,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将带来通货紧缩的预期, 预期通货膨胀减少。在向新的均衡点调整过程中,实际汇率趋向贬值,这满足实际利率平价的关系。即 ee*e (qq)/q=rr , 实际利率上升将伴随着预期本币实际汇率贬值。 16、答:回答此问题要区分价格粘性还是价格弹性模型。在价格粘性模型下,一国货币供给量减少将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利用非抛补 利率平价等式可知, 本币名义汇率将升值。 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胀, 因此实际利率将上升, 一方面是由于名义利率上升, 另一方面是由于预期通货紧缩。在价格完全弹性的模型下(即长期分析,价格可调整) ,预期通胀使得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不变) , 本币名义汇率贬值(根据购买力平价) 。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价格弹性模型,预期通胀使得名义利率上升,本币名义汇率贬值,它隐含了一个假设即预期实际利率 不变。如果预期实际利率上升,那么预期本币 实际汇率将贬值。如果预期本币实际汇率贬值是由于现在实际汇率暂时性升值所致, 那么名义汇率升值。 17、答:1976-1980年期间国际汇率市场中美元对瑞士法郎贬值。 1981-1982年期间国际汇率市场中美元对瑞士法郎升值。 第16章 短期产出和汇率 1、答:投资需求降低,总需求减少,DD曲线左移。 (ADCIGCA) 2、答: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消费转移到国内产品,国内产品总需求增加,DD曲线右移,如下图16-1由DD移到 DD 。 如果增加关税是暂时性政策,那么均衡点由0移到1,产出增加,本币名义汇率升值。 如果增加关税是永久性政策,在长期内将会导致预期本币升值,AA曲线下移,由AA到 AA ,均衡点移到2,本币名义汇率再度升 值,产出水平回复到最初的充分就业水平。因此,从长期来看,总产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化。 3、 答:即使政府预算平衡,暂时性财政政策还是会影响就业和产出的。政府开支和税收对消费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假设政府现 在支出增加1$,同时税收增加1$,总需求将增加,因为消费者由于被征收1$税收,使得收入减少1$,但是其消费减少小于1$(消费者 可以选择减少其储蓄不让其消费减少) ,根据D=C+I+G+CA可知,总需求将增加。因此暂时性的财政扩张还是导致了产出增加,失业 率下降。但是永久性的财政政策不会对产出有影响,因为本币的升值将阻止产出的增加。 4、 答:私人总需求持久性下降使得DD曲线左移,由于预期本币贬值,AA曲线上移。两条曲线的移动最终结果是产出没有变化。 基于同样的原因,持续性的扩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产出均没有影响。所以,政府不用采取任何政策。 (见教材P456-459) 5、 答:由下图16-2可知,XX曲线指的是经常账户平衡的产出和汇率的不同组合,XX曲线上方表示经常账户盈余,XX曲线下方 DD DD AA AA 0 1 2 E f Y 0E 1E 2E 16 1图 代表经常项目赤字。 随着永久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DD曲线右移,由DD移到 DD ,同时由于是永久性减税,所以影响长期汇率,预期 本币名义汇率升值,AA曲线下移,由AA移到 AA ,新的均衡点位点1,位于XX曲线下方,代表经常账户恶化。相反,如果政府采 取同样规模的临时性的财政扩张,AA曲线将不会移动,新的均衡在点2。在2点处,经常项目仍然是赤字的,但赤字规模比点1处的赤 字要小。 6、 答:暂性时的减税使得总需求增加,DD曲线右移,由DD移到 DD ,如果没有增加货币的预期,那么对AA曲线将无影响, 均衡点会在点1(如图16-3) 。如果人们预期政府会通过增发货币的方法来弥补亏空,那么意味着长期本币名义汇率将贬值,AA曲线 右移,由AA到 AA ,所以最终对名义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是产出将增加,而且增加幅度比无预期时大。 7、答:一国货币贬值同时经常项目恶化除了J曲线效应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会导致此现象,如其他国家居民对该国产品需求减少,使 得经常账户恶化,同时总需求减少,本币名义汇率对外贬值。如下图16-4,总需求减少,DD曲线左上移,由DD移到 DD ,本币 名义汇率对外贬值,XX曲线上移,由XX到 XX ,均衡点由0移到1。 为了观察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应该分析本币贬值后,进口品相对于国内产品价格上涨状况,以及进口数量下降和出口数量变动 状况。 DD DD AA AA 02 E Y 163图 1 DD DD AA AA 0 1 2 E Y XX 162图 164图 8、 增加货币供给的声明将导致预期本币贬值,AA曲线右上移,立即使得产出增加,现汇本币贬值,政策的影响在政策真正实施之 前就产生。 9、 答:如果短期汇率转嫁汇率转嫁不完全,DD曲线变陡。即汇率贬值引起的进口产品价格提高较小,从而本币贬值引起进口减少幅度较 低。在本案例中,美国持续财政扩张使得DD曲线向右移动,这使得随着产出的增加(由于汇率转嫁不完全,DD曲线变陡) ,经常项目 恶化。如下图16-5所示,财政扩张使得DD曲线向右移动,同时由于汇率转嫁不完全,DD曲线变陡,由DD移到 DD ,预期本币 升值使得AA曲线左下移,AA到 AA ,新的均衡点为点1,一段时间后,随着进口品价格的上升,DD曲线斜率恢复到最初斜率,由 DD 移到 DD,新的均衡点为2,从点1到点2,产出减少,但经常项目赤字减少。因此私人和政府的储蓄的减少使得经常项目 恶化,同时短期汇率转嫁不完全加大了最初经常项目恶化的程度。 10、答:当经常项目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符合J曲线时,很短时间内DD曲线可能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DD曲线比AA曲线陡,如下图 16-6(以下均是短期分析,因为长期不存在J曲线效应) 暂时性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DD曲线向右移,DD移到 DD ,均衡点由点0到点1,短期产出增加,本币对外升值。暂时性 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AA曲线向上移,AA到 AA ,均衡点由点0到点2,短期产出减少,本币对外贬值,一段时间后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才会使得产出增加。 永久性财政政策短期影响:DD曲线右移到 DD ;永久性财政扩张带来本期升值的预期,AA曲线左移,AA到 AA ,新的 均衡点为点2,本币升值,产出增加。持续性财政政策将使产出水平 回到充分就业水平,本币升值( AA 曲线向AA曲线方向移动)。 AA AA DD DD 0 Y 2 E XX DD 1 DD DD AA 0 1 E Y XX XX 永久性货币政策短期影响: AA曲线右移, AA到 AA ; 永久性货币扩张带来本期贬值的预期, AA曲线继续右移, AA 移到 AA , 新的均衡点为点3,本币贬值,产出减少。从长期来看,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真实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本币升值, AA 曲线向下 移动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11、 答: Marshall-Lerner条件是假定最初经常项目余额为零推导出来的, 即使用EX 代替 * qEX。 如果最初经常项目不为零, 则不能这样代替。相反,我们定义变量 * ()/Zq EXEX,当最初经常项目盈余时,Z1,而最初经常项目如为赤字,则 Z1,将此时代入附录中的推导,最终将马歇尔勒纳条件改为:+Z*Z,当N=1时,即最初经常账户为零时,即为马歇尔 勒纳条件。当进口需求弹性小于1时(即*1,最初经常项目赤字缺口越大,贬值对经常项目的改善作用越小,反之,最初经常项目 盈余缺口越大,贬值对经常项目的改善作用越大。 12、答:如果进口产品价格是构成一国CPI的部分,则本币升值引起进口价格下跌将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相反则不会引起国内 价格水平的变化。 永久性财政扩张使得总需求增加,DD曲线右下移,DD移到 DD ,预期本币升值,使得AA曲线左下移,由AA到 AA 。如果 价格水平不变,则新的均衡点为点2,产出不变。 如果本国价格水平下降,导致AA曲线右上移, AA 到 AA ,新的均衡点为点 1,产出增加,如果最初经济位于长期均衡水平(即点0的产出为充分就业产出) ,点1的产出高于充分就业的产出,那么长期价格会上 涨,随着价格上涨,AA曲线左下移,由 AA 回到 AA ,产出回到长期均衡水平。 13、答:本币存款的风险变大使得资产市场的均衡曲线(AA)右上移,政府开支出现永久性的增加使得市场上产生本币升值的预期,使 得资产市场上的均衡曲线左下移。政府开支出现永久性增加同时使得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右下移,因此如果不考虑风险的话,政府开 支永久性的增加最终均衡于充分就业的产出,但问题中需讨论本币存款的风险变大,即也增大了,最终产出将高于充分就业,因为 风险变大(本币贬值,从资产不完全替代利率平价等式可推导),使得AA曲线上移,抵消了部分由于预期本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14、答:经济是从充分就业的状态出发,那么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仍然不会对产出立即产出影响,因为永久性财政政策变动使得AA 曲线和DD曲线同时变动。 随着永久性财政扩张,DD曲线右下移,预期本币升值使得AA曲线左下移,由于最初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即最初不是位于长期 AA AA DD DD 0 Y 2 E 1 AA 3 AA AA DD 0 Y E AA 11 2 DD 均衡的产出水平, 持续性扩张财政政策对产出影响中性的假设将不再成立。 事实上,当经济萧条时(产出低于充分就业产出) ,我们预期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因此随着Y产出的 不断增加,由于货币供给量不变,因此我们预期价格水平将下降,随着长期价格水平的下降,DD曲线继续右下移,AA曲线右上移。 另外由于G的继续增加,使得本国产品的相对需求增加,本币实际汇率升值,DD曲线回调(左上移) ,随着Y的继续增加,本国商品 的相对供给量会增加, DD曲线右移 (弱化本币实际汇率升值带来的影响) 。 因此如果不知道最初曲线移动的程度 (即最初冲击的规模) , 我们无法确定最终的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如果经济最初位于非充分就业,那么永久性的财政变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会 影响产出。 15、答、答:课文中提到如果最初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永久性的财政扩张无法提高产出,同样道理,永久性财政扩张不会引起产 出下降。永久性财政扩张对长期价格水平没有影响,因为长期产出、货币供给、国内利率不变。当产出最初处于长期均衡水平(充分 就业)时,国内利率等于国外利率,出产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如果产出下降,那么就会出现超额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和价格不变的 前提下,利率下降(小于世界利率) ,根据非抛补套利,要是外汇市场达到新的均衡,EeE,即本币将升值,但是随着本币的升值, 产出将进一步下降,如此一来产出无法回归到充分就业条件下产出水平,会离充分就业产出越来越远。 第17章 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 1、答: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国内资产增加,必定伴随着相同数量国外资产的减少,货币供给量不变(中央银行负债不变)。 通过央行国外储备减少能清楚地反映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对国际收支账户上的影响。当央行用本币购买国内资产,将 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为了维护固定汇率水平,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因此,央行必定在外汇市场上出售国外资产, 收 回本币直到抵消超额的货币供给量引起的汇率变化。最终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官方储备资产减少(贷方项目) ,非官方储备的私 人资产(金融项目)增加(借方项目) 。 2、答: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为了阻止本币升值,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购入外国资产, 增加货币供给量。最终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官方储备资产增加(借方项目) ,非官方储备的私人资产(金融项目)减少(贷方项 目) 。 3、答:非预期币值下调使得产出增加,产出增加导致货币增加,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去购买外国资产,这一举措会使得中 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和外国资产等值增加。 最终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官方储备资产增加(借方项目) ,非官方储备的私人资产(金融项目)减少(贷方项目) 。 另外,由于外币相对于本币升值,使得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用本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引起官方储备增加。同时,这一过程将增加 中央银行国外资产的价值。 那么, 中央银行负债是否会相应增加?中央银行是否将投入更多的通货或是银行系统储备来维持其资产负 债表呢?答案是:中央银行一般创造一个虚构的负债账户来抵消汇率波动对国际储备国内价值的影响。因此,这样一种资本增值和损 失将不会自动地影响本国基础货币变化。 4、答:如图17-1所示,本币法定贬值使得AA曲线向上平移到 AA ,XX曲线的点代表经常账户平衡的点,本币法定贬值后,新的 均衡点1位于XX线的上方, 表示经常账户趋向盈余。 当两国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本币法定贬值使得本国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变得便宜, 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项目改善,产出增加。 5、答: A、不同意。 德国有能力影响美元/马克的汇率,只要通过调整其货币供给量。这与每天“在外汇市场上都有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各种货币在进 行交换”是不相关的,因为汇率均衡是根据资产存量决定的,而每天的交易量是流量。 B、必须区分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冲销干预证据表明其信号作用是受到限制的。当市场不寻常地不稳定时,信号效应就十 分重要。当中央银行不企图阻止市场发展趋势时,信号效应才是可信的。而非冲销干预而言是完全可以影响汇率的重要方式。 C、仅仅做出干预意图的声明,可以影响市场的预期汇率。 D、为了阻止美元相对于马克继续贬值欧洲可中央银行应该进行外汇干预,在外汇市场上购入美元,抛出马克。因为市场中美 元和马克债券规模很大,即使欧共体两个最具经济影响力的成员英国和西德,所进行的干预都不会对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理由是 冲销干预只是改变债券的相对供给量,而没有改变本国货币供给量。美国和德国进行的是非冲销性干预,因此能够改变两国的货币供 给量,对美元/马克的汇率有重要影响。 经济学家认为冲销干预对汇率的直接影响比非冲销干预小,尽管冲销干预可以通过改变预期汇率来达到影响汇率变动,但这是 AA AA XX DD 0 Y 1 E 17 1图 非直接影响, 效果不明显。 这种心理影响, 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做出干预意图的声明就可以达到, 帮助市场中的交易者清楚政府的计划。 当政府已经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那么干预信号效应会推动汇率朝着政府意愿的汇率方向调整。 6、答:固定汇率制的优点见19章,政策制订者通过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来取得与国外政策制订者的合作,以减少以领为壑可能 带来的风险。 7、答: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导致产出增加,产出增加导致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恶化。但是固定汇率制下经常项目恶化的程度比 浮动汇率制小。因为在固定汇率制下,本币不会升值,从而不会对净出口产生挤出效应。 8、答:在浮动汇率制下,暂时性的财政扩张与永久性财政扩张的影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暂时性的财政扩张并不影响预期汇率,而 永久性的财政扩张将影响预期汇率。因此在永久性的财政政策下,由于预期本币升值,使得AA曲线左下移,由于财政扩张使得DD曲 线右下移,最后永久性的财政扩张使得总产出不变。暂时性的财政政策由于不影响预期汇率,会使得产出增加。 但在固定汇率制下, 由于不存在预期汇率的变化问题, 因为汇率是固定的, 因此无论暂时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永久性的货币政策, 预期汇率都不变。在固定汇率制下,随着财政扩张,本币有升值的压力,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固定汇率,因此央 行必定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资产,扩张本币,使得本币货币供给量增加,AA曲线右上移,最后产出增加,汇率不变。 9、答:币值下调,产出增加,私人储蓄增加,另外由于产出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会增加,使得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减少,意味着 政府储蓄随之增加。 假定名义利率不变、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随着币值下调产生通胀预期,使得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增加。 如果投资的效应大于储蓄和政府财政预算的效应,则经常账户将恶化,反之才能改善经常账户。 10、答:进口关税使得进口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导致消费由国外产品向国内产品转移,DD曲线右下移,产出增加,本币有升值压力, 央行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购入外汇资产,扩张本币,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AA曲线右上移,最终产出增加,汇率固定不变,货币 供给量增加使得该国储备增加,国际收支趋向盈余。 一国进口的减少,意味着领国出口的减少,邻国的总需求减少,邻国的DD曲线左上移,产出减少,本币有贬值压力,邻国央行在 外汇市场上出口外国资产,货币供给量减少,AA曲线左下移,汇率固定,但是邻国的储备减少,意味着领国国际收支恶化。 如果世界各国都采用征收关税来解决失业和改善国际收支的话,没有国家能使得消费发生转移,无法通过此方法来调整国际收 支,也无法使得储备增加。随着世界贸易量减少,所有国家将失去贸易带来的收益。 11、答:如果中央银行在出现国际收支危机时实行货币贬值的话,产出增加,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本币有升值压力,央行在外汇市 场上用本币购入外国资产,以阻止本币升值,从而使得该国储备增加。 当第一次币值下调的幅度小于市场预期的下调幅度,那么即使市场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另一次币值下调,也不会出现资本外 逃,央行的储备还有可能继续增加。如果最初币值下调不当的话,那么如果市场有币值再次下调的预期的话,会出现资本外逃,央行 储备减少。 12、答:如果日本央行持有美钞而不是美国财政部债券,调整过程是对称的。因为如果日本银行用日元购入美元,由于部分美元推出 流通进入日本中央银行金库,使得美国美元供给量减少,日本由于外汇资产增加,在不进行冲销的前提下,日元的货币供给量增加。 13、在国际收支处于赤字时,一国央行需要持有一定的外汇资产作为缓冲器来维持汇率固定。如果央行外汇资产耗尽,该国将无法缓 解由于国际收支赤字带来的本币贬值的压力。央行将在以下两种情况做出选择:维持固定汇率、储备减少;维持储备不变,汇率 自由浮动。如果私人对外汇资产的需求超过了供给,那么央行将无法控制储备量,也无法维持汇率的稳定。因此当国内和国外债券可 完全替代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无须关心使用国内或国外资产来执行货币政策。复本位制下,各国货币能以固定价格进行 转换金属(一般是金和银) 。这暗含着金和银的比价必须通过三角套汇固定。然而,市场力量将改变由中央银行设定的均衡相对价格。 如果市场白银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织布技能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跑运动概述
- 南大校区临建施工方案
- 2025年监狱护士考试题目及答案
- 水务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上海社工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质量材料员考试题及答案
- 科目一急救考试题及答案
- 宪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作家采访考试题目及答案
- 幼儿园厨房食堂人员培训
- 网页设计的交互设计研究-洞察分析
- 中医基础学题库(附答案)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入罪标准解读
- 非计划拔管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公司管理安全奖惩制度(4篇)
-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 2024-2030年中国游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副省级)答案及解析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发电技术 课件 第一章-新能源发电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