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判断句式 1)者,也式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也式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3) 者也都不用式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4) 用皆、乃、为、即、则表示判断。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 用是直接表示判断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有下列五种情况: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沛公安在?(鸿门宴)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4)、介词宾语前置-把介词宾语移到介词之前,起强调作用。(注:一般出现在疑问句中)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6、省略句 1)主语省略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2)谓语省略 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曹刿论战) 3)宾语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屠惧,投(之)以骨。(狼)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7、 被动句 1)于式。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见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于式。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为式。例如: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为所式。例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高祖本纪) 8、 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句式如下: 1)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之谓也、其之谓也(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3)孰与、与孰意思是和相比,谁例如: 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讷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4)如何、若何、奈何意思是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5)奈何、如何、若何意思是对怎么办、对怎么样例如: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6)得无乎(耶)、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非、恐怕(只怕)吧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8)何为、何为、何以为可译为用(要)干什么?例如: 客何为者?(鸿门宴)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 9)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10)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11)尚况、且况意思是尚且何况例如: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二 句式和翻译练习答案1 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指曹操)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自首请罪),犹惧不免。冲(曹冲,曹操儿子)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自首)。”冲于是以刀穿(戳破)单衣,如鼠啮者,谬(谎称)为失意(内心有不快活的事),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世上一般人)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主人)不吉(祥)。令单衣见啮,是以忧戚(悲伤)。太祖曰:“此妄言耳(罢了),无所(不需)苦(忧愁)也。”俄而(不多时)库吏以啮鞍闻(上报),太祖笑曰:“儿衣在侧(身旁),尚(尚且)啮,况鞍县(同“悬”)柱乎?”一无所问(丝毫不加追究)。 (选自三国志)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太祖马鞍在仓库中,但却被老鼠咬环。“为所”表示被动。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如今单衣被老鼠咬了,所以悲伤。“见”,表示被动。2 多多益善 上(指刘邦)尝(曾)从容(随意)与信(韩信)言(评论)诸将(各位将领)能不(不, 同“否”。没才能),各有差(ci,不同等第)。上问曰:“如我,能将(统率)几何(多少)?”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对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越多越好)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是)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逮住。这是被动句。“禽”同“擒”。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您不能统率(很多)士兵,但却善于统率将领,这是我韩信被您逮住的原因。3 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复姓长孙,名顺德)受人馈赠送(此指贿赂)绢,事觉(发觉,暴露),上(指唐大宗)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国库)耳,何至贪冒(贪婪)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官名)胡演曰:“顺德枉法(违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为什么)复赐之绢?”上曰:“彼(他)有人性,得绢之辱(羞辱),甚于受刑(比受刑罚还要厉害);如不知愧,一禽兽耳(罢了),杀之何益!” (选自资洽通鉴)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我)仍然爱惜他(曾经)有功劳,不惩罚他,只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十匹绢。文言文中,遇到用“不”“未”“无”“弗”“勿”“莫”等词表示否定句时,如果宾语是代词,这宾语往往要提到动词谓语之前,这便是所谓例装句。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果)他还有人性,得到绢的羞辱比受刑罚还要厉害。4 宋濂正直宋濂尝(曾经)与客饮,帝(指明太祖朱元璋)密使入侦视。翼日(翼同“翌”,第二天),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是)谁?馔(zhuan,食物)何物?濂具以实对(一一将事实回答)。笑曰:“诚然(真是这样),卿不朕欺。”间(隔了一段时间)召问群臣臧否(好坏,善恶)。谦惟(同“唯”,只)举其(那些)善者(品行好的人)对(回答);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坐客为谁:在座的宾客是那些人?“为”作判断词“是”用。诚然,卿不朕欺:卿,你;朕,我。真是这样,你没欺骗我。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朕”置于动词渭语“欺”之前。5 唐太宗吞蝗 贞观(唐太宗年号)二年,京都(京城)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古代帝王游玩和打猎的园林)视禾,见蝗虫,掇(do,拾取)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对百姓危害)。百姓有过(过失),在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予一人”)。尔(你们,指蝗虫)其(若)有灵(神灵),但(只)当蚀(此指啃咬)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急)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希望)移灾朕躬(我身上),何疾之避!”遂吞之。 (选自贞观政要)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正)希望将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这也是一种倒装形式,为了强调宾语“何疾”,故将它提到动词谓语“避”之前,用“之”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6 三人成虎 庞葱与(跟随)太子(魏王的儿子)质(做抵押品)于(到)邯郸(赵国国都),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市场)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距离)大梁(魏国国都)也远于市(比宫内到市场远),而议臣者(说我坏话的人)过于三人(超过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自有主见)。”于是辞行,而谗言(攻击庞葱的话)先至。后(后来)太子罢质(结束抵押任务),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庞葱说):“二个人说集市有虎,大王您相信吗?”在这句话之前,应有“庞葱曰”三字,即省略了主语和谓语。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于是(庞葱)向魏王辞行,但攻击庞葱的话(已经)提前到(魏王那里了)。省略了主语和介词结构。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后来太子结束抵押任务,(庞葱)果然不能进见(魏王)。省略了主语“庞葱”和宾语“魏王”。7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盲乐师,名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晚)矣。”师旷曰:“何不炳烛(点燃蜡烛学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阳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哪有做臣下的跟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呢?“安有乎”,解释为“哪有呢”,这是一种固定句式,表示反问。下文的“安敢乎”,即“怎么敢呢”。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在)烛光(下行走),与在黑暗里行走,哪一种好呢?“孰与”常用在比较性的选择问句中。8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用很多财物陪葬),布帛尽于衣裘(皮衣),材木尽于棺椁(guo,棺材之外廓)。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停止),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行动)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超过限度)者戮(辱)其尸,罪夫(那些)当(主持)丧(丧事)者。”夫(发语词)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为什么还要干那种事)也。 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无以”,指“没有用来”,这是文言中的习惯句式。禁之奈何:禁止它怎么样?“奈何”或“奈何”,是固定句式,表示询问。凡人之有为(行动)也,非名之,则利之也:大凡人有(什么)行动,不是为了求名声,便是为了得利。“非则”,即“不是就是”,表示选择。9 哀溺 永(永州)之氓(百姓)咸(都)善游。一日水暴甚(突然猛涨),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横渡)湘水(即湘江)。中济(渡河到一半)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达不到平时游泳水平)。其侣(同伴)曰:“汝善游最(最善游)也,今何后为(呢)?”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落后)。”曰:“何不去之(扔掉它)?”不应,摇其首。有顷(一会儿),益怠(更加乏力)。已济者(已经游过江的人)立岸上呼且号(号叫),曰:“汝愚之甚(极点),蔽(糊涂)之甚,身且(将)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柳柳州集)身且死,何以货为:自己将要淹死了,(还)要钱币干什么呢?“何以为”是一种固定句式,表示反问,解释为“要干什么呢”。10 工之侨为琴工之侨得良桐(好的桐树)焉,斫(砍削)而为(做成)琴,弦(按上弦,动词)而鼓之,金声而玉应(发出钟磬般的声音。金和玉作状语),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全国第一流的乐师)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跟漆工商量。诸,之于),作(画)断纹焉(在琴上);又谋诸篆工,作古款(题识)焉;匣(用匣子装着)而埋诸土。期年(一年)出之(把琴挖出土),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世上少有)之珍(宝贝)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万事没有不象这样的)。” (选自刘基郁离子)献之太常:工之侨将琴献给太常。这里省略主语“工之侨”,又省略介词“于”,应为“工之侨献之于太常”。下文“使国工视之,省略主语“太常”。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工之侨把它带回家,跟漆工商量这件事。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工之侨以之归”。 期年出之,抱以适市:一年以后(工之乔)把琴挖出土,抱着琴而到集市(去卖)。适,到。这里省略宾语“之”,应为“抱之以适市”,并省略主语“工之侨”。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有地位的人经过那里见到这把琴,用百金购买它,把它献给朝廷。介词结构“以百金”放在动词“易”之后。“献之朝”,省略介词“于”。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可悲啊!主谓倒装。岂独一琴哉: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岂独哉”,表示反问。文言句式练习(学生用)阅读下面短文,解释加点的词,翻译划线的句子。1 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指曹操)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自首请罪),犹惧不免。冲(曹冲,曹操儿子)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自首)。”冲于是以刀穿(戳破)单衣,如鼠啮者,谬(谎称)为失意( ),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世上一般人)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主人)不吉(祥)。令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罢了),无所(不需)苦(忧愁)也。”俄而(不多时)库吏以啮鞍闻(上报),太祖笑曰:“儿衣在侧(身旁),尚( )啮,况鞍县( )柱乎?”一无所问(丝毫不加追究)。 (选自三国志)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2 多多益善 上(指刘邦)尝( )从容( )与信(韩信)言(评论)诸将(各位将领)能不( ),各有差(ci,不同等第)。上问曰:“如我,能将( )几何(多少)?”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对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3 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复姓长孙,名顺德)受人馈赠送(此指贿赂)绢,事觉( ),上(指唐大宗)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国库)耳,何至贪冒(贪婪)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官名)胡演曰:“顺德枉法( )受财,罪不可赦,奈何(为什么)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 ),杀之何益!” (选自资洽通鉴)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4 宋濂正直宋濂尝( )与客饮,帝(指明太祖朱元璋)密使入侦视。翼日( ),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an,食物)何物?濂具以实对(一一将事实回答)。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隔了一段时间)召问群臣臧否( )。谦惟(同“唯”,只)举其(那些)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坐客为谁: 诚然,卿不朕欺:5 唐太宗吞蝗 贞观(唐太宗年号)二年,京都(京城)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古代帝王游玩和打猎的园林)视禾,见蝗虫,掇(do,拾取)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对百姓危害)。百姓有过( ),在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予一人”)。尔( )其( )有灵(神灵),但( )当蚀(此指啃咬)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急)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选自贞观政要)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6 三人成虎 庞葱与(跟随)太子(魏王的儿子)质(做抵押品)于邯郸(赵国国都),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市场)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 )大梁(魏国国都)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自有主见)。”于是辞行,而谗言(攻击庞葱的话)先至。后(后来)太子罢质(结束抵押任务),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7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盲乐师,名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 )矣。”师旷曰:“何不炳烛(点燃蜡烛学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力低下的临床护理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酶标仪使用方法 课件
- 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护理
- 短视频直播带货专业化运营知识培训课件(30P)
-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 护理团队建设报告
-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5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 班组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虎符铜砭刮痧课件
- 数字媒体对人际亲密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税务审计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海洋牧场装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麻醉镇静药与阿片类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解析版)
- 病理学课件-炎症的机制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新)附答案详解
- 2025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稳住幸福高血压健康讲座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检测政治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