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教师话语调查与探讨_第1页
中学英语课教师话语调查与探讨_第2页
中学英语课教师话语调查与探讨_第3页
中学英语课教师话语调查与探讨_第4页
中学英语课教师话语调查与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中学英语课教师话语调查与探讨 教师话语 (teacher talk)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进行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国外语言学家近年来研究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国爱丁堡 Heriotwatt 大学举行的第 33 届国际英语教学协会 (IATEFL)年会上,英国的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 的Steve Walsh 做了题为 As 一、教师话语的数量与质量 1.教师话语数量 根据课堂观察,教师话语的数量受课型与教师个性差异影响较大。中学英语课型主要有对话课、课 文教学课、复习课、语法词汇教学课、练习试卷讲评课。教师个性差异主要指年龄、个人素质,以及是否受过英语教学法培训等。下表反映了五位教师讲课的情况: 附图 注: T,1、 T,2为教师编号; S,s为全班学生, OT 为 other activity 从上表不难发现。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尤其在上复习课、练习、试卷讲评课时,基本上是以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以及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相对于其他课型来说,2 / 10 在对话课中,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较多 ,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且注意力集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多。 尽管教师话语时间并不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它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但从语言需要实践这一观点出发,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自己话语的数量,因为需要语言实践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的讲述和说明只能帮他们学到一些语言知识,而不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语言。另外,从当代应用语言学或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没有学生参与的语言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教师应把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来抓。 2.教师话 语的质量 教师话语的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 因 为 英 语 既 是 教 学 的 媒 介 , 又 起 着 目 的 语(target language)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可理解输入的重要途径。教师话语的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本人运用英语的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教师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教师的语音、语调、遣词造句以及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该使用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和流利得体的英语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应达到相当娴熟的程度。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做到流畅 优美。教师在课堂上3 / 10 耗费在思考教材上的精力越少,就越有余力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反馈信息协调语言,学生脑力劳动的实际效率也就越高。另外,教师要有很强的话语应变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识、有判断力的学生。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目中无人”地“独白”,教学也不该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知识。从言语的交际过程看,教学语言具有交流的反馈性,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的真正中心并不在自己的讲述,而在学生的思维状况,教师应根据课堂反馈相应地作出话语调整。教师话语调整的目的是使语言更容易理解,更有利于语言习得。根据 Chaudrow 对教师话语的调查,教师话语调整中会出现以下情况: (1)教师话语速度减慢。 (2)教师话语中停顿频繁,时间更长。 (3)教师的发音趋向夸张化。 (4)教师所用的词汇更基础。 (5)从句出现率低。 (6)陈述句比疑问句多。 (7)教师自己重复增多。 但根据笔者观察,教师话语的过分调整会导致学生过于被动地听、依赖性强和输入密度减小的后果。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教师提供给学习者的语言材料应略超过他们现有的语言能力的材料。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有 i 的水平,那4 / 10 么输入的 语言在难度上就必须有一个小小的跳跃,即 i+1,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话语调整的量和度。 教师话语要有机动性,课堂教学不能机械呆板,不能搞 程 式 化 。 我 们 经 常 听 到 类 似 这 样 的 开 场 白 :Good morming, we learnt.First letsreview what we learnt,then well learn.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这种开场白显得有点苍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 与注意力是密不可分的。上课刚开始的十几分钟往往是学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的“黄金时刻”。教师应刻苦钻研。精心设计出独特的、恰当的开场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提问行为分析 1.提问的形式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端和求知的起点,因此,英语教师从不放过“设疑”这一法宝。根据英语教学特点,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Yes/No或 True/Fallse形式:答案所需的资料都包含在该问题中,只需用 Yes/No 或 True/False 来回答。 (2)or形式:只需要选择问题中的一个词或词组来回答。 5 / 10 (3)wh-形式:指以 who、 why、 when、 where、how many 等词开头的提问。 (4)引导或启发的形式 (elicitation):教师说出问题答案的前部分,让学生完成后半部分。 (5)翻译形式:让学生进行英译汉或汉译英。 2 提问的内容 课堂提问根据所要求回答的内容可分为非限答式提问 (Open ended questions) 或 参 阅 式 提 问(referential questions) 和限答 式提问(close-ended questions) 或展示式提问(display questions),前一种提问需要学生进行判断,运 用 以 前 已 有 的 知 识 自 由 发 挥 , 各 抒 已 见 , 例 如Why Chinas capital is Beijing?; 后一种提问只要求学生将既定的答案说出来,属于事实问题(factual questions) ,例如Whats the capital of China?下面是所观察的课堂中这几类问题的比例: Teacher Total No. Open Closed No. of Qs Qs Qs T,1 20 0 6 / 10 20 T,2 23 0 23 T,3 40 1 39 T,4 57 2 55 T,5 70 2 68 如表所示,中学英语课堂提问中,限答式提问远远超过非限答式提问,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利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具有创见性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 教师“问”是学生“答”的前提,课堂提问功能的实现首先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和提问的艺术,对所提问题的设计既要“回顾事实”、“理解句义”、“复述要点”,还要将所提问题分门别类,例如,在方法上将提问分为引导式、分析式、推理式、归纳式、挖掘式和评议式等。在内容上分为释疑类、思考类、感受类、理解类、常识类、创造类等,使学生自始至终置于有引 导有启迪并与他们自己有关联的问题当中,在讨论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7 / 10 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3.教师的提问方式 教 师 的 提 问 方 式 主 要 有 : 指 定 学 生 回 答(norminating);学生集体回答 (Chorus-answering);学 生 自 愿 回 答 (volunteering) ; 教 师 自 问 自 答(teacher self-answering)。从笔者课堂观察来看,不同的教师对上述四种提问方式各有侧重,下表是所观察的课堂提问方式统计结果: Teacher Total No. Normi- In cho- Volun- Self-an- Number of Qs natng rus teering swering T,1 20 8 5 3 4 T,2 23 14 4 0 5 T,3 40 18 15 2 5 T,4 57 20 19 8 10 8 / 10 T,5 70 28 30 3 9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和集体回答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自愿发言者寥寥无几。这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学生习惯于聆听教师的授课和集体概念较强的原因吧。同时,笔者发现教师提问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坐在前几排的学生被提问的次数明显高于坐在后排的学生;自愿回答的学生仅局限于少数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此外,教师自问自答虽然省了不少时间,也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流畅,但却大大削弱了提问的价值。教师提问应以 交际形式进行,通过教师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想像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疏通“信息沟”,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应尽量让多一些学生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当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大班上课,课时少,学生差异大等等,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回答,但每个学生会被问题引导思考,并追索答案,教师有目的地加以点拔和指导,就达到了语言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目的。总之,教师 提 问 要 起 到stimulating,activating,facilitating,enabling 的作用,学生要有 involvement,engagement,enioyment 的效果。(夏纪梅, 1999) 9 / 10 4.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 教师话语占课时绝大多数时间,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教师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 (wait time)太短。根据观察有 80%以上的教师在提问后一秒钟或重复一遍问题后立即叫学生回答,其结果是对那些 Yes/No 或 False/True之类的问题,学生可以马上给出答案(这其中还存在着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问题)。如果要求回答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归纳,如语篇的中心,一、二秒钟的时间远远不够 ,当教师看到被叫学生回答不出时,就会立即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干脆自己回答。笔者从与几位上课教师的交谈中得知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英语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必须赶进度;教师害怕冷场的尴尬。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教师在学生口头沉默而思想最活跃的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替学生给出答案,剥夺了学生抓住要点以及找出问题答案的机会。这种课堂交际对于学生输出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王银泉, 1999)。根据 Rowe(1974&1986)对课堂提问等待时间的调查分析,教师如果把提问等待的时间延长到 3 5 秒,就 会出现以下情况: (1)学生对问题回答的长度增加; (2)学生能恰当回答问题的比例提高; (3)学生不能回答的机会减少; (4)学生在回答时增加了自己理性的思索与推测; 10 / 10 (5)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信息的比较有所增加; (6)学生推理性的语句增加; (7)学生能更多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8)学生在课堂里能参与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与时间也有所增加。 Rowe 的阐述说明了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引起中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教 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反馈 苏霍姆斯基说:“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要经常评价自己的学生。”教师的反馈用语通常分为肯定的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和否定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