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债务人有多个应该向谁讨债 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 多个债务人向一个债权人借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往往在还债时却相互推脱,让债权人无法收回欠款。那么要是遇到债务人有多个的情况,此时债权人应该向谁追讨欠债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一、债务人有多个应该向谁讨债多个债务人的还债部分应当按照各自借债的份额进行分摊,但是对于债权人来说,债务人有多个的时候是否是分别索取债务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根据以上规定可知,债权人可以向任意一个债务人主张全部的债权,要求其归还所有债务。也可以向全部债务人索要不同份额的欠款,但是分别索取的债务总和不能超过借出的金额。如果债权人只向一个债务人主张全部债权,该债务人不能以自己的债务份额为借口不履行还债义务。如果一个债务人偿还了所有债务的,那么该债务人可以按照各自债务份额要求其他人偿还应当偿还的部分。二、所有债务人都不还债怎么办债务人有还债的义务,当债务到期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债务人应当偿还债务。如果债务人拒不还债或者以其他形式逃债的,债权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讨回债务。(一)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借助国家强制力保障债务的顺利讨回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相对于一对一的的债权债务关系来说,一对多的债务难度更大。因为要运用法律手段讨回债务就需要做比一对一更多的准备,寻找更多的证据。此时最好有律师的帮助,在律师的建议下搜集证据,既不会乱了阵脚,又不会遗漏什么关键的地方,胜诉的几率更大一些。(二)行政干预手法对所有人来说,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作出相当成绩的人更看重以后的升迁。如果此时在老板的印象中变成一个不诚信的人必定是非常苦恼的事情。那么债权人就可以借用这一点,让债务人的上级对债权人产生同情和支持,然后对债务人进行说服教育。帮助债权人讨回债务。这种多个债务人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难处理的一种债务纠纷,债务人之间不愿吃亏的心理导致他们谁也不愿意先还债,甚至想着推脱给其他人。为了保证到期债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公路水运检测师桥隧模拟题及答案
- 2019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成都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江苏省2025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模拟试题
- 2025起重机械检验员年终总结400字
- 社区网格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泸州市合江中学高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试卷)
- 工厂托盘出售合同范本
- 农机管路维修合同范本
- T/CEPPEA 5023-2023风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设计规范
- 2025届黄冈教育共同体高三4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电影投资意向协议书
- 股东退股结算协议书
- 门安装合同协议书
-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25届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麻醉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试题题库及答案
- 统编版(2025年春季)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填空练习版(含答案)
- 从数据到智慧AI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会务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超级电容器隔膜纸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