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陆变迁教案1 湘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陆变迁教案1 湘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陆变迁教案1 湘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陆变迁教案1 湘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陆变迁教案1 湘教版撰写人:_时 间:_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分为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地表形态变化和大陆漂移假说,第2课时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和火山与地震。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等,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关于海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用动画展示可以使同学们从直观上了解其过程,有利于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通过观察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图来了解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带,使学生们认识到火山和地震带来的种种灾难,并掌握相关的应急措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变化。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示意图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2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2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二)教学难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讲授新课)板书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设置悬念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呢?活动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看看从这些现象中能得到什么启示。(1)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结合思考问题展开讨论。点拨过渡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板书 1海洋陆地 陆地海洋(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并且由于地壳的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课件展示 地震和火山喷发现象。板书 2地震和火山喷发讲述 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地面的震动,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叫做火山喷发。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过渡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之间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板书 二、大陆漂移假说 课件展示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同时让学生阅读教材P34材料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课件展示 大陆漂移的过程。活动 指导学生为这一假说寻求证据:1分组完成教材P34的活动题“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验证上述假说。2展示图片:鸵鸟、海牛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提问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说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同学们能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呢?(启发学生讨论,大胆想象。)(课堂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古地磁学、深海探测和大地精密测量等研究结果,都有力地证实大陆确实在“漂移”。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扩展。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在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因此,都证实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 板书设计第四节 海陆变迁一、地表形态变化1海洋陆地 陆地海洋2地震和火山喷发二、大陆漂移假说第2课时(导入新课)大陆漂移的畅想曲,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因此,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板块构造学说。(讲授新课)板书 三、板块构造学说课件展示 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板块运动示意图。教师 指导学生阅读P35第一段。练习 1地球表层可分为 大板块,除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2图中“ ”表示 ;“ ”表示 。3安第斯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答案 1六 太平洋 2拉伸 挤压 3南极洲 美洲 4亚欧 印度洋教师 归纳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书小结 1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过渡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海洋都会经历一个生成和发展的阶段。课件展示 动画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用动画生动直观地表现板块运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5-36图2-49图2-53分析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1大陆板块发生深断裂,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2裂谷继续扩大,海水涌入红海;3“中年”大洋,较宽阔,断裂处形成大洋中脊大西洋;4后期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相邻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环太平洋海沟;5与海沟相邻的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岩浆上涌,形成多火山的山脉和一些弧形群岛日本群岛。过渡 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而地壳的活跃,就造成了地表的火山地震。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火山地震。板书 四、火山与地震课件演示 火山地震的视频。教师 可能大家都会想,地震真可怕,它通常会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是啊,地震通常会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屏幕显示的世界火山地震分布情况。课件展示 动画演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情况,并可叠加六大板块分布图,表明火山和地震的分布与板块的交界处分布一致。讲述 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这里是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课件展示 唐山大地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7的“火山”和“智利大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火山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提问 世界平均每年发生大约500万次地震,那么,是不是每一次地震都像我们刚才看到的地震破坏性那么的大呢?讲述 实际上,地震是有大小等级之分的。破坏性地震的危害相当大,那么我们人类可不可以预先知道要发生地震?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补充 地震前兆:1动物反应异常;2地形突变和地下水异常;3有地光和地声。进行防震教育,地震的求生方法: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课堂总结)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