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物理上册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科目物理课 题透镜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4、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与难点1、焦点、焦距的定义。2、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教学用具透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完成下列光路图:空气 玻璃 水 空气新课教学:课题:透镜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如图所示)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结果: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本课小结:(1)两种透镜的区别。(2)有关透镜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两种透镜对的作用:作业布置:P62、第2、3、4题。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生活中的透镜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l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和方法l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l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照相机的原理。2、凸透镜成像的特征。教学用具透镜、纸片、放大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1、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2、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3、 光心有什么特点?新课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凸透镜 胶卷光屏 快门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 4、放大镜:(1)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3)怎样使用? 本课小结:作业布置: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5、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教学重点与难点1、实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用具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3)光心有什么特点?新课教学: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1、演示试验:如图示 F F 有关概念: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1) 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2) 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3) 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4)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本课小结:(1)注意几个概念的讲解物距、焦距、2倍焦距等(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最清晰的位置?(3)如何确定虚像、实像? 作业布置: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眼睛和眼镜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4、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眼镜怎样矫正视力教学用具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完成光路图:空气 玻璃 F F 水 空气新课教学:课题:眼睛和眼镜 引入课题: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近视?1、眼睛:(1)、眼睛的结构: 各部分的作用 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2)、眼睛如何看到物体: 总结: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产生原因: (1)、近视眼: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2)、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 探究:如何调整?3、眼镜: (1)、近视眼镜:让光线发散凹透镜 (2)、远视眼镜:让光线会聚凸透镜4、眼镜的度数: 度数越大,折光能力越强。 远视眼镜(凸透镜)正数 近视眼镜(凹透镜)负数 本课小结:作业布置: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教案科目物理课 题显微镜和望远镜课时安排1课 型执 教 者班级八(1、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结构原理教学用具显微镜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复习旧课: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成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成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 新课教学: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引入课题: 为什么要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 各部分的作用 目镜: 物镜: 反光镜:(2)、显微镜如何放大物体:(作光路图说明)小结: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应电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路人才智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poct血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妇产科医师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ct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员甄选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容美体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农林专业试题及答案
- 村民协议书范本
- 村级代管协议书
- GB/T 2952.2-2008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
- GB/T 2818-2014井用潜水异步电动机
- GB/T 1357-2008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
- 疫苗冰箱温度记录表
- 围岩分类及围岩压力
- JB-QBL-EI-6000M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汽车车身碰撞估损全套课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完整版)形式发票模版(国际件通用)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图超级好用
- 1.进入网站httprlzy.0744cc.comzp并登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