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52-3G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pdf_第1页
ST52-3G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pdf_第2页
ST52-3G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pdf_第3页
ST52-3G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f畅 r畅 测试与分析 ST52- 3G 钢 CCT 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谌冬冬, 周旭东, 郭未昀 (河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 ) 摘要:在 - 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了 - 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的膨胀曲线,利用膨胀法结合 金相- 硬度法,绘制了试验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转变曲线( 曲线),研究了试验钢组织及硬度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试验钢的 和 分别为 和 ;微观组织主要有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 较慢冷却速率时发生铁素体和 珠光体转变,其中铁素体含量较多;当冷却速率大于 时发生贝氏体转变;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各组织或晶粒变细,试验钢 的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呈先快后慢趋势。 关键词:热模拟;- 钢; 曲线;膨胀法 中图分类号:TG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4- 6051(2017)07- 0168- 04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CT curve for ST52- 3G steel , , ( , , , ) Abstract: - - 摧 ( ) - ; , , , Keywords: ; - ; ;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谌冬冬(),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塑性 成形的物理模拟。 通讯作者:周旭东,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 DOI:10 13251 j issn 0254- 6051 2017 07 039 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转变曲线( 曲 线)能够系统反映过冷奥氏体冷却速率对相转变开始 点、相转变终了点和相变所得组织的影响规律,是合理 制定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固态相变理论 的重要基础 。 因此,通过模拟试验来确定试验钢的 曲线, 对制定其热处理工艺及确定其最终组织及性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人们虽然对冷轧低碳钢的控制 轧制及轧制之后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组织和特征的 变化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广泛研究 - ,但是 关于 钢的报道却很少,大多数 钢的研究都侧重 于其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研究 。 所以,本文以 - 钢为研究对象,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 硬度 法测定试验钢的 曲线 - ,研究试验钢的相变及 组织形貌特征。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及样品的制备 试验材料为冷轧态的 厚的低碳微合金钢 板,其钢号为 - ,主要的化学成分见表 。 表1 ST52- 3G 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T52- 3G steel (mass fraction,) W ? ? ? ? 将该钢板加工成 (长 宽 高)并在中间标记处焊好热电偶用于热模拟试验 。 1 2 试验方法 首先以 的升温速率加热至 并保 温 ,再以 的冷却速率冷至室温,测得膨胀 曲线,结合切线法 在其上确定试验钢的 和;其 它以 的升温速度加热至 并保温 ,再 第 期谌冬冬,等:- 钢 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l 分别以V( 、 、 )的冷却速率冷 至室温。 测得试样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 膨胀曲线,再由 膨胀曲线确定其相转变开始和终了温度。 将热模拟试验结束后不同冷却速率下的试样沿中 间的位置进行横向剖开,加工成为金相试样,然后研磨 和抛光,采用 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腐蚀,用 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 每个试样用 - 型显微硬度计,设定荷载 ,保荷 ,测出 个点(不同组织)的维氏硬度,取平均值。 图 钢过冷奥氏体不同冷却速率连续冷却转变后的显微组织 () ; () ; () ; () ; () ; () ; ()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临界温度的确定 钢的部分膨胀曲线如图 所示,可见,膨胀曲 线结合切线法测得试验钢升温时的临界温度:为 , 为 。 2 2 显微组织和维氏硬度 通过膨胀曲线和切线法虽然可以确定相转变点,但 图 膨胀量- 温度曲线及切线法测相变点 - 是当转变量较小时,曲线上的相转变点显现不够明显, 会影响测量精度,金相法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提高 测量精度。 如果显微组织照片下的相转变产物不易分 辨时,硬度法是确定相转变产物的一个重要手段 。 表 为不同冷却速率冷至室温下对应的维氏显微硬度 值,图 为不同冷却速率下对应的显微组织照片。 l 第 卷 表2 ST 钢不同冷速下的维氏硬度(HV0 2) Table 2 Vickers- hardness of ST steel under different cooling rates (HV0 2) 冷却速率 ( ) ? ? ? 硬度 对于试验钢而言,不同冷却速率会得到不同的 微观组织。 图 表明,冷却速率为 时, 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中铁素体 含量较多,珠光体含量较少, 时,晶粒形 状较为规则,珠光体位于铁素体晶界处,当冷却速率 增加到 以后,铁素体晶粒形状多为准多边 形 ,晶界也变得无规则;大于 时,显微组 织为针状铁素体 和羽毛状的贝氏体。 试验钢的平 均晶粒尺寸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冷却速率 为 时达到最小。 这是因为冷却速率的增加, 导致过冷度增大,形核驱动力增加,形核率升高,晶 核数目增加,同时晶粒生长速度受到抑制,致使晶粒 变细。 图 钢不同冷速下的硬度 不同冷却速率得到的微观组织具有不同的硬 度,参见表 和图 所示。 由图 可知,维氏硬度随 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冷速 时,维 氏硬度增加的较快,近似指数增加;冷速 时,维氏硬度基本呈线性增加。 这是由于当冷却速率 小于 时,试验钢的组织是“软相”(铁素体和珠 光体),当冷却速率大于或等于 时,试验钢出 现了相对较硬的贝氏体组织 。 另一方面,随着冷却 速率的增加,微合金元素(铌、钒、钛等)扩散能力降 低,析出更加细小的第二相,并且相变驱动力增加,组 织中位错密度升高,使得硬度也随之升高 。 2 3 CCT 曲线的绘制 根据试验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过程所测出的膨胀曲 线,用切线法结合上述微观组织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 的冷却速率下相转变开始点和终了点的温度。 在 T- t 的半对数坐标上标出这些点,用圆滑曲线把发生同一 种相转变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图 所示的 曲 线 ,同时标出 和 及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维氏 硬度。 图 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曲线) ( ) 由图 可知,试验钢 钢在以不同的冷却速率连 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将发生铁素体和光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 冷却速率为 时,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当冷却速率达到 时,发生了贝氏体的转变。 结论 ) 钢的临界点温度是 , ,在试验条件下,当冷却速率在 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中铁素体含量较 多,珠光体含量较少; 时,发生贝氏体转 变,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 ) 晶粒尺寸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硬度也 随着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 冷却速率为 时,维氏硬度增加得较快,呈指数增加;冷却速率为 时,维氏硬度基本呈线性增加。 参考文献: 黄 刚, 吴开明, 周 峰, 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 钢的 曲线和淬透性材料工程, , (): - , , , , , (): - 李小林, 李红斌, 林 哲, 等退火工艺对冷轧低碳钢组织和性能 的影响金属热处理, , (): - , , , , , (): - 第 期谌冬冬,等:- 钢 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l 王梦寒, 咸国材, 王彦丽, 等退火工艺对 镁合金组织及耐 磨性能的影响金属热处理, , (): - , , , , , (): - 易 宁, 鄂大辛, 李 悦, 等 汽车用 种 钢板力学性能及其对成形 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汽车工艺与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红斌, 林 哲, 方 芳, 等应力作用下 管线钢 - 曲 线金属热处理, , (): - , , , - , , (): - 王壮飞, 唐 帅, 刘振宇, 等 对低碳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 行为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 , , , ( ), , (): - 刘新华, 计云萍, 任慧平, 等 耐磨铸钢连续冷却 转变曲线的测定金属热处理, , (): - , , , , , (): - 李红英, 王法云, 曾翠婷, 等 钢 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 , , , ( ), , (): - 宗 云, 赵莉萍, 麻永林, 等低碳含铌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 变行为及显微组织机械工程材料, , (): - , , , - , , (): - 徐 亮, 章小浒, 黄金国, 等 级低碳微合金钢的连续冷 却相变组织及强韧性机械工程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订阅枟金属热处理枠杂志(2018) 枟金属热处理枠杂志是中国热处理行业会刊, 年创刊。 本刊由北京机电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中国热 处理行业协会合办,拥有高级顾问、资深编委 名,其中两院院士 名, 多名通讯员遍布全国各省市,精英荟萃,已发表论 文 余篇, 余家中外客户刊登广告。 长期入选 、日速报等期刊检索系统,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 二等奖,连续 次评为机械、冶金工业核心期刊, 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年获第 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 年、 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百强报刊。 本杂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 业技术进步,努力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效果好。 主要栏目:综述、新材料研究与应用、表面工程、工艺研究与改进、设备研制与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