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嚣 一 一l !竺 ! I 网 一 i i 1 墟射 Cl e蕾 2 2 塑料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 一 搬来说,塑件的三维实体模型是由产品设 计部门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原始数据创建的,但在 进行磨具设计时要对原模型进行一定的处理,首 先要分析和确定塑料件的成型方法、成型设备、 模具结构等等,还有确定分型面、收缩率 、型 腔数目及分布等。 ( 1 )对于分型面难以确定的塑件,可以采用 由C A D软件 自动确定分型面和按注塑工艺人 工确 定分型面相结合的办法来逐步确定复杂曲面的分型 面。 ( 2 )塑件的收缩率最好以塑件的 3 D 模型为基 础,然后调用 c D c A M软件的 S C A L E( 比例缩放) 功能进行缩放,尤其当 x 、Y 、z放向的收缩率不 同时,更应该如此,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尺寸换 算时间加快建模速度,还可以防止因尺寸换算而造 成的错误。 ( 3 )确定分型面后,根据出模方向, 利用C A D 软件可以很容易地创建拔模型斜度特征, 对于复杂曲面的造型特征,在产品 3 D 模型时就要 考虑到拔模斜度特征的创建。( 4 ) 给出相应的面与 面之间的过渡圆角特征,特别是塑件的外观表面更 要小心处理。 ( 5 )考虑塑件成型中型腔数目及合 理分布, 各型腔处均拷贝一个相同的3 D 塑件模型。 经过上述处理后,就将产品的3 D模式转换 成了模具设计所需要的3 D 模型。 2 3模具结构的设计 A 根据所得到的模具 3 D模型,结合模具结 构和成型工艺,确定模具的模架类型 ( 粗水口或 细水口)及模架的大小,再确定相应的各模板尺 寸,将他们组装起来得到初步的模具装配模型, 然后在此模型上进行后续相关零件的设计和相 关特征的创建 B 根据确定的分型面,利用 C A D 软件依次提取、延生而得到各型芯和型腔的特征 ( P R O E 的 P A R T I N G S U R F 、M O I D V O L u M E 、M O L D C O M P等模块就具有上述功能),然后结合模块尺 寸,进一步完善各动模型芯、镶块及动、定模型 腔的设计。C 设计浇注系统,在相关零件上设计 浇道、分浇道及 口的形状、位置和大小,并创建 相因的特征, 如有必要还要进行排气系统的方式、 大小和位置的设计 。D 确定塑件的顶出方式,设 计推杆、推管、推板或它们的组合,在相关模板 和零件上创建相应的特征。 E 设计回程杆、 导套、 导柱、斜导柱、锁紧装 置或其它抽芯置相关的 特征。F 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创建其相关的特 征。G 设计其它的标准零件,象螺钉等等。 进行上述设计后,就得到了模具设计的 3 D 装配模型。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和加快设计过程, 这里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在设计过程中应重 视各零件间的相互关系,如动模与定模、动模与 动模座板、定模与定模座板、各型芯镶块及相应 的固定板间的关系等等,应尽量在装配模型中并 行地对它进行设计。2 创建标准件、通用件库, 象螺钉、推杆、回程杆垫块、模架座板等,在设 计中可 以直接调用这些零件的 3 D 模型库,然后 修正参数满足当前模具设计的需求。 2 4 装配干涉的检查 利用 C A D软件的干涉检查功能检查模具设计 是否存在干涉现象,并根据反馈信息修改模具设 计,直到没有干涉现象为止。 3 模具设计的c A E分型 3 1 C A E的定义 注塑模具的C A E 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虚 拟塑件的注射成型过程并加以分析,以此来模拟 模过程从而得到最佳的模具结构呵呵工艺参数, 并保证塑件的几何尺寸和最终性能。 3 2 C A E在注射成型模具设计中作用 目前国内企业在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和注塑 工艺处理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经验,模具加工出来 后试模,然后根据试模进行修模,但既使是非常 有经验的设计人员也不可能把各种因素事先非常 精确的考虑进去,这样有可能要经过试模 一修 改 一再试模 一 一再修改的多次反复,才能最 终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造成模具设计的周期延 长,模具费用和成本增加,产品的质量也不高。 而利用 C A E 技术可以使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在计算 机上对塑料熔料在型腔 内的流动、保压及冷却进 行全面的虚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改进模具 C A D设计,从而确定理想的浇口位置和尺寸,改 进浇道系统和冷却系统,调整成型工艺参数,最 终获得最佳的模具结构和最佳工艺参数,尽量减 少试模和修模的次数,缩短模具设计周期,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塑件质量。 3 3 推荐使用的 C A E软件 目前,澳 大 利 亚 M o ld f lo w公 司 开 发 的 M o ld f lo w C A E 注塑成型分析软件是世界公认的注 塑 C A E工业标准,它对热塑性塑料熔体在进入模 具型腔后的流动流动过程的虚拟分析非常成功, 它能精确的模拟注塑流动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短 周期、低成本、高质量的目标。 4 模具零件的 C A M过程 4 i C AM( C o m p u t e r a id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e ) 的概念及作用 模具经过 C A D设计和 C A E分析修正后得到所 有模具结构零件的3 D模型,然后经过 C A P P工艺 编排产生工艺流程,最终进行 C AM 过程,即在计 算机上利用 C AM 软件进行加工刀轨文件的产生与 仿真,生成数控加工代码,从而控制数控机床加 工。我们可 以看 出C AM 系统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 了整个 C A D过程的成败,C A D的效果最终也是通 过C AM 体现出来的,因此要重视 C AM 系统的应用。 目前较成熟和流行的 C AM 软件有:U G I I 、I - D E A S 、 Ac a d em i c 学术 M A S T E R C AM 和 P R O E 等。模具零件的 C AM 流程如 图 3 所示。 图3模具零件的 C A M流程 4 2模具零件的C AM 流程简介 我们可以直接调用经C A D设计和 C A E分析修 正后的模型作为 C AM 加工所用的 3 D 模型,利用 C AM 软件,结合工艺要求,选择加工刀具,依次 按下列步骤生成零件不同加工面的刀轨文件 。 a粗加工 粗加工通常采用大的硬质合金刀, 转速较低,进刀量大,加工精度低,它主要是快速 去除材料并生成留有加工余量的零件,一般采用等 高逐层切削加工的办法。h 半精加工 对于有曲面 形状的工件, 通常需要进行半精加工。 为了提高功效, 般采用合金刀具,刀具直径相对粗加工要小,但比 精加工要大号,通常采用等高加工方法。由于不是 精加工,加工精度可以较低,剩余加工余量在保证 精加工能够去除半精加工刀痕前提下应尽量减少。 C 精加工 精加工刀具主要根据工件加工面形状来 决定,通常采用比半加工刀具直径要小的球刀。当 加工面为平面时应尽量采用平底刀,以提高功效和 避免过切。对于局部圆角部分可采用较小直径刀具 D n m-次。一般而言,精加工刀具直径较小,转 速较高,进刀量少,加工精度的高低根据工件要求 而定。d清根 精加工后, 工件形状和尺寸基本到位, 但由于精加工多采用球刀 较大的圆角,必须对圆角部分进行清根处理。e 表 面处理 有时为了在塑件表面得到桔文面或较高的 表面粗糙度时, 有必要用紫铜电极进行电火花加工, 电极一般分为粗及和精及,电极的加工方法与上述 过程非常相似,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有时可能还有 进行抛光处理或进行喷丸处理等等。f 刀轨文件 的校验。刀轨文件生成以后,可以利用V E R I U S F 等 C A E软件进行加工仿真,虚拟整个加工过程,检查 有无干涉、过切、欠切现象,并根据虚拟反馈的信 息修改刀轨文件。g 后置处理。经仿真验证过的 刀轨文件,结合机床的参数,生成与数控机床相匹 配的数控加工代码。 L N C代码反读。将 N C 代码读 入计算机 c A M软件中,在显示器上显示相应的刀位 轨迹,看是否符合模具零件的要求,从而检验数控 加工程序的正确性。i 数控机床加工。N C 代码经 反读检验正确后,将装有C A M 软件的计算机通过通 讯口R S 2 3 2 C与数控机床相连,通过通讯协议将 C A M 系统中产生的N C 代码直接传至数控机床,控制机 床加工。 5 模具 c A D C A E C A M 相互间的关系 从上面分析可 以看出,模具 C A D是模具 C A E 和 C A M的基础 , C A E 分析和 C AM 加工所需要的几 何模型均由C A D 设计来提供。C A E 是为了更好发 挥 C A D 和 C AM 的功能,通过虚拟分析和加工仿真, r 目 n - 一一L : 一 学术 使 C A D和 C A M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优化合理。 C AM 是 C AD 设计和 c A分析效果的最终体现形式, 它最终决定了整个 C AD 设计的成败。因此我们在 模具审计和制造时要充分发挥和利用集成的c A D c A E C A M系统。 6 结语 通过应用集成的模具 C A D c A E c A M系统,可 以大大的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水平,它可以提 高企业的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人为误 差和系统误差,使工程技术人员和钳工的工作量 及劳动强度成本减少,大大缩短模具设计和加工 的时间,加快了模具制造速度,提高模具制造的 精度,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 目的。 但愿国内的所有企业能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并积 极推广模具 c AD c c AM 系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1 张钟 实施并行工程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J 模具工业 1 9 9 9 ( 0 2 ) 2 黄晓 燕 模 具设计 和制造 中的 并行 工程 J 成都 电子机械 高等 专科学校 学报 2 0 0 4 ( 0 2 ) 3 黄世国并行工程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 应用 J 四川兵工学报 2 0 0 2 ( 0 3 ) 4 模具行业信息 J 模具制造 2 0 0 2 ( 0 4 ) 5 于华 ,肖波 , 赵洪 ,高国安 模具敏捷 制造的探索 J 中国机械工程 1 9 9 8 ( 1 1 ) AS M E规范压力容器建造技术研究 杭州川空通用设备有限公司一 徐云飞 吴福成 摘要 : 文本主要阐述的内容是 A S ME 规范容器 的取证及制造技术的研究 , 希望能够为 A S M E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和运转提供份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A s 肛 主要从事发展机械工程及其有关领域的 科学技术,鼓励基础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发展 与其他工程学、协会的合作,开展标准化活动, 制定机械规范和标准。从最初的螺纹标准开始到 现在的已经发展到超过 6 0 0多个标准。A S M E规范 在北美洲、澳洲、欧洲、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家和 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对于 A s 幢 规范容器的建造过程来说,他涉及 从合同签订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是包含合同、 设计、采购、材料验收、保管与发放、 制造工艺、 焊接、无损检测、检验与试验、计量、设备管理 等各环节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属于质量体系 和产品双重认证模式。本文主要从按 A S M E规范实 施容器建造过程与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 程、G B 1 5 0 压力容器J B 4 7 3 4 铝制焊接容器 等按国内质量保证体系建造容器的差异入手,对 其规范技术做一个简单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 一 、A s 姬 规范的封闭性和系统陛 相比国内压力容器方面法规、制造标准和材 料标准等数量众多,且各标准间的协调同步存在 很大的困难;如G B 1 5 0 压力容器、J B 4 7 3 4 铝 制焊接容器等与法规更新不同步,标准问的协 调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A S M E目前最新版本为 2 0 1 3 版,每两年发布 一 个新版本。以第 V I I I 卷第 1 分册压力容器为例: 在 L 卜 3中列举了本册所引用的参考标准,并注明 了具体适用版本的年份,需要注意的是各卷的引 用标准适用年份并不完全一致。第 V I I I 卷第 1 分 册相当于G B 1 5 0压力容器, 但比G B 1 5 0 范围更宽, 适用于所有与建造方法和所有材料有关的各种不 同的压力容器。在此分册内一般要求是适用于所 有建造方法和所有材料建造的压力容器,而有关 压力容器制造方法有关的要求又往往需要根据具 体产品使用材质的要求与其他分卷有关所用材料 的专门要求联合使用。当然 u D 【 篇管壳式换热器 的规则无法按上述方法进行归类,但是还是收录 在了第 V I I I 卷第 1 分册,U H X 篇的规则覆盖了管 仃O M a c h i n e C h i n a 中国机械 壳式换热器对设计、制造和检验的基本要求。 二、A S M E规范的相对开放性 A s 规范之所 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被采 用、被认可也与其不断的更新和吸收其他体系和 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分不开的。在 A S M E 规范容器建造过程中由于如果材料供货和交 期矛盾,无法按计划提供符合 A s S A - 2 4 0 3 0 4 的不锈钢钢板, 则可以采购A s 1 M A 2 4 0 3 0 4 的材料, 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在材料验收时材料工 程师开具不一致 品报告 ( N c R ) ,逐条核对并记录 A S T M A 2 4 0 3 0 4 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热处 理状态、形状尺寸公差 以及标准和图样对材料验 收的要求情况,如果上述每一条都没问题,则在 不一致品报告 ( N c R )内说明,按不一致品报告处 理流程进行处理并经过 A I 确认,上述材料经过一 系列验证措施,在授权检验师 A I 确认后,可以用 于 A S t S 规范容器的建造。 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上,A S M E同样持开 放 的态度。我国的 G B 7 1 3材料 已经收录在 2 0 1 3 版第 1 I 卷A篇,删除了己过期标准 G B 6 6 5 4 ;而 原来的规范案例 2 5 9 6 1 也写进了2 0 1 3 版的A S M E 规范的正文强制性附录 4 4 。 三、A S M E质量保证体系灵活性 相对于T S G Z 0 0 0 4 - 2 0 0 7 特种设备制造、 安装、 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对特种设备企业的质量 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质量体系的要求提 出详细的规 定,在 2 0 0 7年以后也极大的提高了国内特种设备 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但是由 于特种设备企业大小和企业形态差异较大,一些 企业在质量保证体系的保持、运行上无法到达法 规的要求。A s 脏 第 V I I I 卷第 1 分册在其强制性附 录 l O中有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要求,对体系要素 控制是比较宽松和灵活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 际情况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各要素做出规定,以达 到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手册和程序文件之间的划 分没有国内规定的细致,A S t S 质量手册的编写需 要满足质量体系审核检查清单 ( Q u a l it y s y s t e m r e v ie w c h e c k l is t )中对各要素的最基本要求, 对体系人员并没有过多的强制性要求,授权检验 机构 ( A I A ) 和授权检验师 ( A I ) 对于 日常体系运行 和执行的检查力度比较大,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肥厂电路改造制度
- 教育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合同协议
- 3.1铁及其化合物-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高中地理 第3单元 第2节 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说课稿 鲁教版选修4
- 八年级语文下册 团结互助 第十二课 姐弟情深 第七课时 阅读理解与科普阅读说课稿 新教版(汉语)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奎文区安全执法培训班课件
- 2025年钻孔灌注桩施工标准合同范本
- 中医试题及答案
- 中医考试题集及答案
- 积极向上树立正确人生态度主题班会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3版) 课件全套 第1讲 心理健康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16讲 珍爱生命-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 催收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安徽卷)真题评析
- 2025年中国保健电器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严格人员进口管理制度
- 电梯成品保护方案(3篇)
- 科技研发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 医院科教相关管理制度
- 无锡信捷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