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_第1页
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_第2页
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_第3页
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_第4页
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 为了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人们致力于各种检查方法的探讨。随着胃癌流 行病学研究的深入,有关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根据我国胃癌发病率高而经 济又不很发达的特点,积极从高危人群中调查胃癌可能是一种早期诊断胃癌的方法。自 1998 年 3 月至 1998 年 11 月我们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行了胃癌高危人群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 其临床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以本市区 4 个乡镇 18 个居民区 95265 人为范 围, 30 岁以上人群为主要调查对象,每人 填写调查表。查询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各种胃病 史、肿瘤家族史、现在症状、临床检验资料等。有消化道症状者为初级调查对象146877 人进 行了体格检查,占应检人数的 14.94%。既往有完整的胃镜和病理检查者 420 人,其中慢性萎 缩性胃炎 342例 (中重度胃粘膜肠化 230 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112 例 ),平均病史 43 个月。 GU1 2 例、 DU45 例、胃息肉 5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16 例。有胃病史 5 年以上未经明确诊断者 1 80 例。共 600 例为胃癌高危人群。同时对水质、空气、工业三废等进行了调查。 2 / 6 1.2 诊断方法 600 例病人均进行了胃镜和病 理检查。由技术熟练并有一定胃癌诊断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检查中常规在胃窦、胃角、胃 体、贲门处取活检 2 枚,并特别注意粘膜的隆起、凹陷、糜烂、发红处。有重度粘膜增生或 疑有癌变者通知定期检查或手术。 2 结果 2.1 胃镜和病理检查 (见附表 ) 胃镜检查 600 例中萎缩性胃炎 368 例、 GU13 例、 DU53 例、浅表性胃炎 130 例、胃息肉 6 例、胃癌 30 例。病理检查 基础疾病伴中重度粘膜肠化 338 例、不典型增生 178 例。 30 例胃癌中腺癌 27 例,其中高中分化 腺癌 17 例,低分化腺癌 7 例, 粘液腺癌 3 例。印戒细胞癌、磷癌、腺磷癌各 1 例。 Borrmann 型 18 例, 型 10 例, 型 2 例。位于胃窦部 11 例,胃体部 16 例,贲门部 3 例,胃癌检出率 55% 。在中重度胃粘膜肠化中检出8 例为 2.3%(8/338),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中检出 22 例为12.35%(22/178)。 附表 600 例高危胃癌病人胃镜病理检查结果 胃镜检 例数 中重度胃 粘膜肠化 重度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萎缩性胃炎 368 256 112 GU 13 6 7 3 / 6 DU 53 42 11 胃息肉 6 2 4 浅表性 胃炎 130 24 22 胃癌 30 8 22 合计 600 338 178 2.2 流行病学检查 600 例胃癌高危人群中有 4 86 例生活在油区腹地和石油化工所在地。水质、空气、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池漏及石油 化工、油气远销、工业交通、人畜粪便、乡镇企业三废排放污染。水源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碱性有机物含量多,氯化物含量 50 90ng/L,亚硝酸盐大于0.01ng/L,细菌含量超标。部分 油矿区粉尘浓度高达80mg/m3,毒物以苯为例高达 60mg/m3,均超过国家标准。粮食、蔬 菜、水果均有不同程 度的农药污染。 30 例胃癌中, 2例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占 6.67%;有 精神创伤、性格内向者 19 例,占 63.33%;生活无规律,少食新鲜水果蔬菜 21 例,占 70%。幽 门螺杆菌感染 26 例,阳性率达 86.67%。 30 例胃癌均有消化道症状,其中上腹胀痛最多, 22 例,占 73.33%;呕血 1 例,占 3.33%;黑便 2 例,占 6.67%;上腹部压痛 23例 , 占 76.68% 。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胃癌检出率12.33%(22/178)高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2.36%(8/338)。 3 讨论 4 / 6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研 究的重点。当前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明显效益的胃癌检查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是进行胃癌调查的好形式。社区卫生服务是新型医学模式指导下的新的卫 生服务方式,正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关部门的介入为胃癌调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协 调和广泛宣传的力度。调查中市级医院发挥了人才、设备优势,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培训 ,保证了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层卫生人员则提供其掌握的各种信息,提高了调查 质量和工作进度,并调 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流行病学调查有利于探讨可能的致癌因素。东营市处于黄河下游和石油生产基地,环境污染 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超量,补源不足,水位降低,海水入浸,年平均降水量仅 557mm。黄河断流时间长,来水分配不均,加之当地三废排放,使水质苦、咸、涩。水质、 土壤、食品的污染可能是胃癌逐年升高的因素之一。 癌相关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发现是近年肿瘤研究的重大突破 1。幽门螺杆菌感染, 肿瘤家族史及高盐和无规律的饮食等情况可影响正常细胞的分化和个体发育,使致癌基因被 激活而诱发胃癌的 发生。流行病学资料可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可能。 5 / 6 进行胃癌普查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正确的选择调 查对象是决定取得效益的基础 2。我们选择了 420 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和 180例老胃病作为胃癌高危人群进行了胃镜和病 理检查,查出胃癌 30 例, 24 人进行了胃癌根治手术,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中 T NoMo2 例, T N M 3 例。虽然无早期胃癌的发现,但较门诊查出的进展期胃癌 I a 和 Ib 有明显的提高。 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日 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3。胃粘膜异型增生是最直接的癌前病变 4。从组 织病理学上观察 型肠化向胃癌移行。本次调查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178 例中查出胃癌 22 名 ,中重度胃粘膜肠化 338 名中查出胃癌 8 例,提示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是早期发现 胃癌的有效方法。根据这次调查的经验,我们均对胃癌前病变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胃 镜和病理检查,作为胃癌二级预防长期追踪观察的对象。 综上所述,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筛选高危人群采用胃镜和病理检查 ,不仅能早期发现胃癌, 而且对胃癌的防治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 院 257091 参考文献 6 / 6 1 黄象谦 .胃肠道疾病治疗学 .第 1 版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514 2 林三仁 .胃癌的早期发现与防治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 16(7): 387 3 李春启,等 .胃癌前病变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6, 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