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6卷第 4期 2 0 1 0年 7月 地 质 与 勘 探 GE0L0GY AND EXPL0RAT1 0N Vo 1 46 No 4 J u l y , 2 0 1 0 山西平顺地 区矽 卡岩型铁矿床地质 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张海东 , 刘建朝 , 陈正乐 , 刘淑文 , 戈小红 , 成 欢 , 张 ( 1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西安7 1 0 0 5 4;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质力学研 究所 , 北京1 0 0 0 8 1 ) 雪 摘要 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于燕山期 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碳酸岩地层接触带 及其 附近。矿化蚀变带明显, 钠长石化是重要 的找矿标 志。北 落峡 Z K 2 8 7钻孔 岩芯样地球化 学特 征、 黄铁矿 ( P b P b =1 7 7 4 1 1 8 3 0 1 , 平均值 1 7 9 9 3 ; 2 0 7 P B P b=1 5 4 3 31 5 5 5 1 , 平 均值 1 5 4 9 5 ) 以 及早期 ( 。 P b P b :1 7 8 5 9l 8 4 7 4 ; P b P h=1 5 4 2 91 5 4 3 1 ) 和晚期侵入岩 ( P b P b = 1 7 9 5 9 1 8 2 2 3 , 平均值 1 8 0 8 8 ; P b P b=1 5 4 3 4l 5 5 6 6 , 平均值 1 5 5 3 6 ) 的 P b同位素组成 共 同表 明, 除 晚期 中性侵入 岩是磁铁矿 的成矿母岩之外 , 还包括早期超 基性一 基性侵 入岩 , 它也是磁铁 矿形成 的重要 成矿母 岩之 一 , 其很可能是通过被 晚期 闪长岩 同化 交代 , 大量铁 矿质进入 了晚期 闪长岩 , 经后期钠 化蚀 变, 铁质析 出, 形成磁铁矿 , 间接的提供 物质来源。 关键词 太行 山南段平顺地 区早期晚期侵入体P b同位素成矿物质 来源 中图分类号 P 6 1 8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4 9 5 5 3 3 1 ( 2 0 1 0 ) 0 4 0 6 3 4 - 0 9 Zh a n g Ha i- d o n g, Li u J i a n-c h a o 。 Ch e n Zh e n g-l e , Li u S h uwe n, Ge Xi a oh o n g, Ch e n g Hu a n, Zha ng Xue Ge o l o g ic a l c ha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s ka r n ir on de po s it s a nd t he ir mine r a l iz a t io n ma t e r ial s our c e in t h e P in g s h u n a r e a , S h a n x i P r o v in c e J G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o n , 2 0 1 0 , 4 6 ( 4 ) : 0 6 3 4 - 0 6 4 2 0 引言 平顺铁矿位于太行 山南段 山西省长治市境 内, 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矽卡岩型铁矿矿集区 , 和邯邢铁 矿以及安阳一 林县铁矿构成 了太行 山南段矽卡岩型 铁矿床成矿带。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邯郸 一 邢 台地 区, 认为岩体是由大陆拆沉作用 和大洋俯 冲作用形 成 ( 罗照华等 , 1 9 9 7 ; 邓晋福等 , 2 0 0 0 ) , 具 有壳幔岩 浆混合的特点( 陈斌等 , 2 0 0 5 , 2 0 0 6 ) , 邯邢式铁矿 的 形成受邯郸地幔柱 的控制 ( 毛景文等, 2 0 0 5 ) , 并探 讨 了铁矿床的形成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 问题( 郑 健 民, 2 0 0 7 ) 。6 0 7 0年代 , 平顺矽卡岩型铁矿床进 行了大量的找矿地质勘探工作, 但对成矿作用研究 较薄弱。以往研究对 铁矿床 的形成 主要有 两种观 点 , 一种观点认为是 由火山作用形成 , 另一种观点认 为铁矿体形成 与晚期岩体钠 化作用 有关 ( 张海 东 等 , 2 0 0 9 ) , 但对铁矿成矿物质来源没有进行深入研 究 。本文在对平顺矽卡岩型铁矿的地质特征综合研 究 的基础上 , 结合本区具有代表性 的芦沟和北落峡 两个矿区的岩体蚀变带特征及岩石矿物 P h同位素 示踪, 来探讨本区成矿物质来源问题。 1 地 质概况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 吕梁一 太行断块 的太行块隆南段 , 与邯郸 一 邢 台和安阳一 林县地区具 有相同大地构造背景 , 空问上处于大型宽缓的太行 山复式背斜的西翼 , 南北 向两个宽展的复式背斜隆 起带 , 控制了东西两个岩浆岩带的具体展布。断裂 和褶皱均以北北东向为主 , 明显受中生代太平洋板 块俯冲作用影响( 陈斌等, 2 0 0 5 ; 郑健民, 2 0 0 7 ; 张海 东等 , 2 0 0 9 ) , 构成了平顺地 区控矿构造 的总体轮廓 ( 图 1 ) 。出露的地层主要 为中奥 陶统 马家沟组 灰 岩 、 泥灰岩及少量下奥陶统三山子组 白云岩( 表 1 ) , 其中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一 、 三 、 五岩性段以泥灰岩为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4 2 2 修订 日期 2 O l O 一 0 6 1 7 ; 责任编辑 郑杰。 基金项 目 全国危机矿 山项 日( 编号 : 2 0 0 6 1 4 0 0 4) , ( 编号 : 2 0 0 8 9 9 5 0 0 )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张海 东 ( 1 9 8 2年 一) , 男 , 2 0 0 8年毕业 于 长安 大学 , 获硕 l 学位 , 在读 博士 生, 现 主要从 事 矿床 地 质研究 工 作, E m a i l z h a n g l 5 0 0 7 9 t o m C O lfi l 。 6 3 4 第4期 张海东等: 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主, 二 、 四、 六岩性段以中厚层较纯质灰岩为主, 是主 要的控矿围岩, 三山子组 白云岩地层产状水平。中生 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广泛, 大多呈岩盖 、 岩脉、 岩床和 小岩株产出。岩体规模不大, 空间上 由西向东组成两 个近平行的岩浆岩带 , 呈北北东向串珠状分布。由东 向西分别称为第一岩浆岩带和第二岩浆岩带, 本次研 究主要为成矿规模大 、 蚀变作用强的第一岩浆岩带西 安里地区( 图 1 ) 。西安里岩体形成于燕山期, 岩性较 复杂, 由早 、 晚两期侵入岩组成, 早期侵入岩以橄榄辉 长岩为主, 晚期侵人岩主要为中性闪长岩一 二长闪长 岩, 在二者接触部位为角闪闪长岩 , 规模较小。 橄榄辉长岩主要矿物为橄榄石 、 辉石 、 斜长石 、 角闪石 , 辉长结构为主 , 块状构造为主。角闪闪长岩 主要组成矿物为角闪石和长石 , 角闪石颗粒粗大, 后 期重结晶作用强烈。闪长岩一 二长闪长岩主要矿物 图 1 平顺地区第一构 造岩 浆岩 带地 质简 图 F ig 1 S imp l ifi e d g e o l o g ic ma p o f t h e fi r s t s t r u c t u r e ma g ma t ie b e l t in t h e P in g s h u n a r e a 1 一 第四系; 2 一 石炭系 ; 3 一 奥 陶系中统 ; 4 一 奥 陶系下统 ; 5 一 燕山期闪长岩一 二长闪长岩 ; 6 一 断层 ; 7 一 矿床位置; 8 一 岩浆岩带 范围 1 一 Q u a t e ma q - ; 2 一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 3 一 M i d d l e O r d o v i c i a n ; 4 一 L o w e r O r d o v i c i a n ;5 一 Y a n s h a n i a n d i o r i t e - m o n z o d i o r i t e ; 6 - f a u h ; 7 一 t h e l o c a t i o n o f d e p o s i t 8 - r a n g e o f ma g ma tic b e l t 表 1 平顺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简表 ( 2 1 2地质队 , 1 9 7 9 ) T a b l e 1 S i mp l ifie d t a b l e o f Ma j ia g o u Gr o u p o f Or d o v ie i a n s y s t e m i n the P in g s h u n a r e a ( a f t e r N o 2 1 2 g e o l o g ic a l b r ig a d e , 1 9 7 9 ) 统 组 段 厚度( m) 代号 岩 性 第六段 O6 0 O 厚层深灰色灰岩 上奥陶统 第五段 7 4 8 5 O ; 角砾状泥灰岩夹两层厚7 1 0 米的中层灰岩 o 4 _ 中厚层石灰岩夹泥质白云质灰岩 中 第四段 1 7 8 2 2 2 0 I 2 中薄层灰岩夹薄层 白云质灰岩或灰质 白云岩 中 家 0 中厚层豹皮状灰 岩 、底部含燧石结核 奥 沟 陶 组 第三段 2 08 0 0 黄色团块状泥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透镜体 统 o j _ 2 中厚层灰岩夹含砾白云质泥灰岩 ( O 2 ) 第 二段 1 0 0 1 3 6 0 中厚层 状灰 岩及自云质条带灰岩 、 下部为角砾状灰岩或角砾泥灰岩 第一段 81 8 0 钙质页岩夹薄层灰质 白云岩 下奥陶统( 0 2 ) 三 山子组 4 2 7 2 0 l 含燧石条 带、 结核 白云岩 6 3 5 地质与勘探 回1回2囵3 圉4 囤5 田6 困8 口9 图 2 北 落峡 2 7勘探剖面矿体分布图 Fig 2 M a p s howing dis t r ibut ion o f ir o n de po s it s al o ng e x pl o r at io n l ine 2 7 in Be il uo xia 1 一 马家沟灰岩四段 ; 2 - 马家沟灰岩二段 ; 3 一 闪长岩 、 二长闪长岩 ; 4 一 已知矿体 ; 5 一 马家沟灰岩三段 ; 6 一 下奥陶统 白云岩 ; 7推断矿化有利部 位 ; 8 一 岩体上侵方向 ; 9 一 下奥陶统白云岩 与岩体的接触界面 1 一 t h e f 0 u r t h l ime s t o n e; 2 一 t h e s e c o n d l ime s t o n e ; 3 - d io r it e 、mo n z o d io r it e; 4 - k n o wn o r e b o d y; 5 一 t h e t h ir d l ime s t o n e ; 6 一 L o we r Or d o v ic ia n d o l o mit e ; 7 一 I I 1 f e n d f a v o r a b l e min e r a l iz a t io n p o s it io n: 8 一 t h e d ir e c t io n o f in t r u s iv e r o c k s : 9 一 t h e c o n t a c t in t e r f a c e b e twe e n L o we r O r d o v ic ia n d o l o mit e a n d ma g ma t ic r eck s 表 2 西 安里矿 区主要矿体特征表 Tab l e 2 Char ac t e ri s t ic s o f ma in o r e bo die s in t he Xi anl i minin g dis t r ict 注: Mb 一 大理岩; 8 m一 蚀变闪长岩 。 为斜长石、 钾长石和角闪石 , 半 自形粒状结构 , 块状 构、 造。早期 、 晚期侵入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 学特征 , 表现为低硅高镁 , 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并 呈现轻微 E u正异常 ; 大离子亲石元素( 如 S r 、 B a 、 6 3 6 K) 放射性成 因 P h富集 , 亏损 高场强元素 ( 如 N b、 T a 、 r i) 。这些特征说明两个岩浆岩带均起源于富集 地幔, 但在上侵定位过程 中受到不 同程度下地壳的 混染 ( 刘玉成等 , 2 0 0 6; 刘建朝等, 2 0 0 8 ) 。 第 4期 张海东等 : 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图 3平顺地 区热液蚀变现象 F ig 3 Hy d r o t h e r ma l a l t e r a t io n in t h e P in g s h u n a r e a a 一 钠长石 ; b - 透辉石 、 石榴石及磁铁矿 a - a l b it it e;b- d io p s id e、 g a r n e t a n d ma g n e t it e 表 3 北落峡第 7钻孔岩芯样分析结果表 ( ) Ta bl e 3 Analys is r e s ul t s o f c or e s a mpl es o f 7 t h b o r e h o l e i n B e i l u o x i a ( ) 2 矿床特征 2 1 矿体形态及产出位置 本区磁铁矿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晚阶段闪长岩 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 成矿层位主要 是 0 : 和 0 地层 ( 图2 ) 。西安里地区内有大小矿 区5 个, 共有铁矿体 1 2 6 个, 矿体大小不等, 长度一 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 每个矿区均有一 、 二个或几个 比较重要的主矿体 , 它们的储 量常占矿区总储量的 7 0 以上 ( 表 2 ) 。按矿体与岩体相互关系 , 矿体类 型可分为产于岩体两侧和岩体顶部似层状矿体、 产 于岩体内部不规则捕虏体矿体及产于围岩内部贯入 式矿体 , 矿体的形态 明显受到接触面及周边构造形 态的控制。其中产于接触带 的铁矿体规模最大, 其 次是产于岩体内的捕虏体铁矿体, 产于碳酸盐岩内 捕虏体矿体规模最小。 回 囤z 固 囤 豳 臣蚕 图 4 北落峡 3 0 1勘探线矿化蚀变带剖面图 F ig 4 Cr o s s s e c t io n o f min e r a l iz a t io n alt e r a t io n alo n g e x p l o r a t io n l in e 3 0 1 in Be il u o x ia l 一 闪长岩; 2 一钠长岩 ; 3 一 矽卡岩 ; 4 - 铁矿体; 5 一 透辉石岩 ; 6 - 大理岩 1一 d io r it e; 2一a l b it ite; 3 一s k a r n; 4 -o r e b o d y; 5一 d io p s it e ; 6 一ma r b l e 2 2 矿石组成及结构构造 矿石的矿物组成简单 , 以磁铁矿为主 , 次为黄铁 矿 , 以及少量磁黄铁矿, 黄铜矿和铜兰等。当黄铁矿 成为主要矿石矿物时, 矿石则为硫铁矿矿石 ( 如交 6 3 7 地质与勘探 2 0 1 0往 表 4 西安里杂岩体岩石矿物 P b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 Ta b l e 4 An a l y s is r e s u l t o f l e a d is o t o p e in c o mp l e x r o c ks a nd mine r a l s f r o m Xi“ a n l i 注 : P b同位素测试于 2 0 0 7年 6月在 中国科 学 院广 州地球 化学 所完成 。 界坡 2 5号矿体北端和芦沟 1 0号矿体北端的矿石 ) ( 表 2 ) 。在某些氧化矿石 中, 假象赤铁矿是主要矿 石矿物。脉石矿物以透辉石和碳酸盐矿物为主 , 次 为角闪石 、 镁橄石 、 石榴石 、 绿帘石等。晚期蚀变矿 物有透闪石 、 黑云母 、 铁云母 、 绿泥石 、 蛇纹石 、 滑石 、 及晚期碳酸盐等。 矿石结构以 自形 一 半 自形和他形结构 为主, 其 次为包含状结构 、 熔蚀 和交代残余结构 以及压碎结 构。矿石构造 以浸染状、 致密块状 、 条纹 一 条带状 、 斑杂状 、 细脉状为主, 并含有少量晶洞 、 皱纹状 、 角砾 状和胶状构造。 2 3生成顺序 根据野外及室 内的综合研究 , 将矿石矿物组合 分为早期 、 晚期两个形成阶段 : 早期阶段 以气液蚀变 交代作用为主, 晚期阶段 以热液交代作用为主。气 液蚀变 交代 作用 早期 为岩 基 的淋 滤 ( 李洪 普等 , 2 0 0 9 ) , 伴有强烈的钠长石化作用 , 形成 了一套以钠 长石为主的交代岩( 图 3 a ) ; 晚期为钙镁一 铁质交代 作用为主 , 主要形成透辉石矽卡岩及少量的石榴石 矽卡岩( 图3 b ) 。磁铁矿主要在晚期蚀变阶段形成, 它总是 以交代透辉石或碳酸盐围岩为主。热液蚀变 交代作用早期以钙质交代作用为主 , 形成一套含水 硅酸盐 , 如葡萄石 、 绿帘石 、 阳起石、 透闪石等高温热 液矿物 ; 晚期往往形成 中低温的绿泥石、 蛇纹石、 方 解 石等 。 63 8 图 5 北 落 峡 第 2 8勘 探 线 剖 面 图 及 K o、 N a 2 O、 T F e三种氧化物分布 曲线图 ( T e r o N i r a n e n e t 口 Z , 2 o o 7 ) F ig 5 Cr o s s s e c t io n o f e x p l o r a t io n l in e 2 8 a n d K2 O 、 Na 2 O 、 TF e d is t r ib u t io n c u r v e s o f c o r e s a mp l e s in t h e Be il u o x ia a r e a 1 一 透辉石斜长岩及 透辉石 化闪 长岩 ; 2 一 透辉 石岩 ; 3 一闪长 岩 ; 4 一 铁矿体 ; 5 一 岩体上侵方向 ; 6 一 透辉钠长岩 ; 7 一 钠 长岩; 8 一 透辉石化闪长岩 ; 9 一 大理岩 ; 1 0 一 T F e 变化 曲线 ; 1 1 一 N a 2 O 变化 曲线 ; 1 2 - K 2 0变化趋势 ; 1 3 - 采样编号 1 - d io ps it e a n o r t h o s it e a n d d io p s i t e d io ri t e; 2 一d io p s it e r o c k s : 3一 d io r it e ; 4一o r e d e p o s it e; 5-the d ir e c t io n o f in t r u s iv e r o c k s : 6一d i o p s it e a l b it i t e ; 7 一d io p s it e d io ri t e; 8一 a l b it it e; 9一 ma r b l e ; 1 0-tr e n d o fT Fe ; 1 l t r e n d o f Na 2 O; 1 2一 t r e n d o f K2 O; 1 3 一s a mp l e n u mb e r 2 4 蚀变带特征 研究 区内不 同类型 的蚀变作用在时间上有先 后, 在空问上往往互相叠加, 但蚀变分带特征仍十分 明显 , 如北落峡 3 0 1勘探线 剖面( 图 4 ) 。根据蚀变 带内矿物种类和含量 的不同 , 从岩体 到围岩可将蚀 变带依次 划分为 以下 5个 带 : 钠长岩带 ( 白色 带) , 岩石广泛发生钠 长石化, 暗色矿物逐渐减少 , 斜长石被钠长石取代 , 岩石颜色变为浅灰色或灰 白 色。钠长石化在接触带附近最强 , 远离接触带逐渐 变弱 , 其宽度 、 厚度变化急剧, 几十米 几百米不等; 第4期 张海东等: 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图7 P b P b P b P b 同 位纂相关曲 鲮图 解e 据 杨学明 等, 2 0 0 9 修编) F i g 7 C o r r e l a t io n c u r v e s o f is o t o p e 斯P b 列P b 2 0 6 P b 姒 f I i o d g k d f r o m Y a n g e t a 1 。 2 0 0 9 ) N H R L : 北半球参考线, 地球等时线年龄为4 5 5 G a ; D M: 亏损地幔; B S E : 全硅酸盐地; M l 富集地幔 l ; E M I I : 富 集地幔 I I ; H I M U : 具有高U P b 比值的地幔; P R E M A : 普通地幔; M O R B : 洋中脊玄武岩; 1 一 闪长岩一 二长闪长 岩 ; 2 一 黄铁矿; 3 一 角闪闪长岩 ; 4 一 橄榄辉长岩 N HR L : N o r t h e r n He mis p h e r e r e f e r e n c e l in e , t h e a g e o f t h e E a r t h S is o e h r o n is 4 5 5 G a ; D M: d e p l e t e d m a n t l e ; B S E: wh o l e s il ic a t e e a r t h; EM I : e n ri c h e d ma n t l e I ; EM I I : e n ri c h e d ma n t l e f l l HiMU: ma n l l e wit h h i g h U P b r a t e s; PRE MA: c o mmo n ma n t l e; MORB: mid o c e a n ri d g e b a s a hs : 1 一 d io ri t e mo n o d io ri l e; 2一 p y rit e; 3 - h o r n b l e n d e; 4- o l iv in e g a b b r o d ia b a s e 次透辉石钠长石带和球状葡萄石带( 灰绿色带) : 相对于钠长岩带颜色 明显加深 , 由于含有次透辉石 而呈现微绿色, 半 自形粒状结构 , 同时向花岗变晶结 构变化, 块状构造。此带还可看到葡萄状圆球构造 , 球状葡萄石被钠长石熔融交代 , 透辉石呈长柱状或 短柱状。该带主要矿物有钠长石、 次透辉石、 葡萄 石、 方解石等; 透辉斜长石岩带( 绿色带) : 蚀变带 中透辉石含量增加, 短柱状或粒状, 绿色, 半自形粒 状结构, 有钠化、 葡萄石化及更晚期 的云母类叠加。 主要矿物有斜长石 ( 常见绢云母化 , 黝帘石化 ) 、 透 辉石 , 晚期有角闪石、 绿泥石、 钠长石、 绿帘石 、 碳酸 盐叠加 , 有时见到少量角闪石巨大残 留晶体被透辉 石交代 ; 磁铁矿体带 : 由磁铁矿等金属矿物交代 大理岩而成, 常见磁铁矿, 黄铁矿 , 还含有少量黄铜 矿, 铜兰等金属矿物。磁铁矿体主要叠加于矽卡岩 带和大理岩带的接触带上 , 发育角闪石化和绿帘石 化等; 大理岩带: 碳酸盐岩围岩受侵入岩体热变 质重结晶作用形成大理岩 , 宽度不等, 从几十米到几 百米, 是重要 的找矿标志之一 ( 高辉等 , 2 0 0 9; 肖晓 林等 , 2 0 1 0 ) 3 成矿 物质来源探讨 3 1 蚀变带内元素分布特征 为了研究元素在各蚀变带的分布变化情况, 本 次将本区第 2 8 7钻孔 的部分岩 芯样进行 化学分 析, 分析结果见表 3 。在图 5中, 蚀变带从上往下依 次为 : 钠长岩一 透辉钠 长岩及透辉斜长岩一 钠长岩 , N a O含量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 大, 而 K O和 T F e 为先增大后减少 , 尤其在透辉斜 长岩带 向磁铁矿带 过渡 中, T F e含量表现 为突变性增大。从上面分析 可以看出, 未蚀变的闪长岩 , 在高温富含挥发份流体 的作用下 , 岩石 中暗色矿物( 角 闪石 、 黑 云母 等) 和 磁铁矿解体消失, 并从溶液中带 出铁质和 K : O, 带人 N a O, 形成大量钠长石等新生矿物 。在钠长石化带 中, 从侵入岩向矿体方 向, 钠长石化 由弱到强 , 岩石 中 N a O渐趋增高, 铁质和 K O含量逐渐降低 , 褪色 现象也逐步显著, 由闪长岩类 的深灰色渐变为钠长 岩的灰一 灰 白色。钠长石化 的范 围、 强度与矿 体规 模成正比, 即钠化越强、 范围越大 , 则矿体规模也大。 钠长石化已成为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63 9 地质与勘探 图 6 P b P b 一 P b P b同位素相关 曲线 图解 ( C r i t i a n a e t a 1 , 2 0 0 4 ) Fig 6 Co r r e l a t io n c ur v e s of is o t o pe Pb 0 4 Pb一 o 6 Pb 0 4 Pb 1 一 闪长岩一 二长 闪长岩 ; 2 一 黄铁矿 ; 3 一 角闪闪长岩 ; 4 一 橄榄辉 长岩 1 一d io r it e mo n z o d io r it e: 2 一 p y r it e ; 3 一h o r n b l e n d e; 4 o l iv in e g a b b r o d ia b a s e 从上述蚀变作用带中元素的带人带出关系不难 看出 , 铁矿石中的铁是由闪长岩从深部带出, 在岩体 就位以后 , 受钠化蚀变形成 白色钠长岩带 , 并将铁质 转化为富含铁质溶液, 最终形成铁矿体。 3 2 铅同位素特征 铅同位素组成除受放射性衰变和混合作用影响 外 , 不会在物理 、 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 中发生变化 , 即在矿质运移和沉淀过程中铅同位素组成保持不变 ( 沈渭洲 , 1 9 8 7 ) 。因此铅同位素组成是示踪成矿物 质来源最直接 、 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 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矿床的研究中( 张乾等, 2 0 0 0 , 2 0 0 2 a , 2 0 0 2 b ) 。 为了研究本 区磁铁矿的矿物质来源 , 本次研究 测试了 3件黄铁矿样品4件晚期闪长岩样品和 2件 早期橄榄辉长岩样 品, 其 中 3件黄铁矿样品均采 自 西安里芦沟矿区, 并且它们都与磁铁矿共生在一起 , 可以认为黄铁矿与磁铁矿的铁质来源是相 同的。岩 矿石 的铅 同位素分析结果见表 2 , 矿石铅 与岩体铅 同位素组成接近 , 说明矿石铅与岩体铅具有大致相 同来源 ; 在 P b 叫P b 2 0 8 P b 叫P b演化模式 图解上 ( 图 6 ) , 晚期中性侵入岩投影点落在下地壳和造 山 带铅增长线之间 , 早期橄榄辉长岩和角闪闪长岩落 在地幔和造山带铅增长线之 间, 而黄铁矿落在早期 和晚期侵入岩之间的造山带铅增长线附近 , 这些特 6 40 征表明, 黄铁矿中的铅与早期 、 晚期侵入岩中的铅存 在某种联系, 或者说早期 、 晚期侵入岩为黄铁矿的形 成提供 了一定物质来源( 汤中立 , 2 0 0 2 ) ; 另一方面, 黄铁矿的铅为下地壳铅和造 山带铅的混合铅 , 但 由 于模式图中的造山带铅的含义不 明确, 它实际上包 括 了高 值的整合铅 、 俯冲带的壳幔混合铅 、 海底 热水作用铅和部分沉积与变质作用铅 。这种混合作 用通常以沉积作用 、 火 山作用 、 岩浆作用 、 变质作用 以及极速的侵蚀循环作用等方式把来源地幔 、 上地 壳和下地壳的铅混合 , 形成具有均一 U P b和 T h P b 的造山带铅。根据上面的分析 , 黄铁矿的铅很可能 属于下地壳铅和地幔铅的混合铅 , 其来源于早期 、 晚 期侵入岩中的铅 。在 嘶 P b P b 一 2 0 8 7 P b 峭P b 演化模 式图中( 图 7 ) , 所有样品都落在地球等时线 的右侧 , 以富集放射性成因 P b为特征, 说明源区应富集大离 子亲石元素 u、 T h , 属于富集地幔型。所测样品几乎 都落在了 E M I、 E M I I 之间的下地壳和普通地幔范 围内, 并明显形成 了两组 , 其 中, 晚期闪长岩为一组; 角闪闪长岩与早期橄榄辉长岩为一组。本次所测的 三个黄铁矿样品有两个靠近晚期侵入岩 , 有一个靠 近早期侵入岩, 说 明黄铁矿 的铅与晚期侵入体 的关 系比与早期侵入体的关系密切。 从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晚期 中性侵入体为黄铁 矿提供 了主要 的铅, 但是早期超基性一 基性侵入体 也为黄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由于所 测 的黄铁矿均与磁铁矿共 生, 说明黄铁矿和磁铁矿 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 同时进一步的也说明了 晚期侵入体是本区磁铁矿 的主要成矿母岩 , 但早期 侵入岩也为磁铁矿 的形成提供 了一 定量 的物质来 源, 其很可能是通过被晚期闪长岩同化交代, 大量铁 矿质进入 了晚期闪长岩 , 经后期 钠化蚀变 , 铁 质析 出, 在有利的部位形成磁铁矿。 4 结论 地球化学成分研究表明, 岩体在发生钠化的 过程 中, 岩浆热液将 N a 被带人 , F e 、 K带出, 并有利 的地段形成铁矿体。 铅同位素示踪进一步表明 , 晚期闪长岩是主 要的成矿母岩 , 但早期超基性 一 基性 侵入 岩也提供 了一定了物质来源, 结合该区早期 、 晚期侵入岩的时 第 4期 张海东等 : 山西平顺地区矽 卡岩型铁 矿床 地质 特征及成矿物质来 源探讨 空分布关系, 早期超基性 一 基性侵入岩很可能是通 过被晚期中性侵人岩交代同化 , 大量铁质进入 晚期 中性岩浆之 内的方式 , 间接为铁 矿体提供了物质来 源 。 R e f e r e n c e s 21 2 Ge o l o g ic a l P a r t y 1 9 7 9 Dis c u s s io n o n o r e f o r min g me c h a n is m o f Na a c t i v a t i o n i n Ha n d a nX i n g t a i a r e a s J G e o l o g i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h a n x i, ( 2) : 1 9 ( i n C h i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Cr it ia n a L ia n a C io b a n u, Nig e i J o h n Co o k 2 0 0 4 S k a r n t e x t u r e s a n d a c a s e s t u d y : t h e o c a n d e F i e f D o g n e c e a o r e f i e l d , B a n a t , R o m a n i a J O r e G e o l o g y R e v i e v , s , 2 4: 3 1 5 - 3 7 0 ( i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Ch e n Bin, L iu Ch a o q u n, T ia n We i 2 0 0 6 Ma g ma mix in g b e t w e e n ma n t l e a n d c r u s t a l d e r iv e d me h s i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Me s o z o ic tr ia g ma t is m , T a i h a n g s h a n : c o n s t r a i n t s f r o m p e t r o l o gy a n d g e o c h e mi s t r y J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F r o n t i e r s , 1 3( 2 ) : 1 4 01 4 7(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Ch e n Bi n, Zh a i Min g g u o, T ia n W e i 2 0 05 P e t r o g e n e s is o f t h e me s o z o ic I n t r u s iv e c o mp l e x e s f r o m t h e s o ut h e r n Ta ih a n g o r o g e n,n o r t h Ch in a c r a t o n: e l e me n t a l a n d S r N d - P b i s o t o p i c C o n s t r a in t s J B u l l e t i n o f Mi n e r a l o gy P e tr o l o gy a n d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 2 4( 2) : 9 3 1 0 1( i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De n g J in - f u, Z h a o Gu o- c h u n, Z h a o Ha l - l in g, L u o Zh a o h u a , Da i S h e n g q ia n, L i Ka iruin g 2 0 0 0Y a n s h a ma n ig n e o u s p e t r o t e c t o n ic a s s e m b l a g e a n d o r o g e n i c d e e p p r o c e s s e s i n e a s t C h i n a J G e o l o g i c a l R e v i e w, 4 6 ( 1 ) : 4 1 4 3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Ga o Hu i, J Hr o n s k y , Ca o Dia n h u a , Li Ru ip in g, Zh a n g P e n g 2 0 0 9 An a n a l y s i s o n ma t a l l o g e n e t i c mo d e l a n d o r e c o n t r o l f a c t o r s o f j i n c h u a n C u - N i ( P G E )m a g ma t i c s u l fid e d e p o s i t a n d i t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J G e o l o g y “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 4 5( 3) : 2 1 8 2 2 1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L iu J ia n c h a o , Z h a n g Ha l d o n g , L iu S h uw e n, Ge Xia oh o n g 2 0 0 9 S t u d y o n g e n e s is o f t h e in t r u s iv e c o mp l e x in P in g s h u n a r e a, s o u t h e rn T a i h a n gm o u n ta i n s J G e o l o g i c a l R e v i e w, 5 5( 3) : 3 1 83 2 8(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L iu Y u c h e n g , Y a n g Y ih u a , Wa n g Y o n g j i 2 0 0 6 O r e c o n t r o l l in g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o r ie n t a t io n p r o g n o s is o f d e e p c o n c e a l e d o r e s in t h e D a y e i r o n mi n e J G e o l o g y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4 2( 6 ) : 1 0 1 6(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L i Ho n g p u, Zh a n g Bin g we n, Ma J in y u a n, Zh a n g S h o u t in g , Zh a n g Xi q u a n, S o n g Zh o n g b a o 2 0 0 9 An a l y s is o f ma g n e t ic a n o ma l y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in e a s t Na l in g g u o l e r i v e r ir o n d e p o s it in e a s t Ku n l u n Mo u n t a i n , Q i n g h a i p r o v in c e J G e o l o g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 4 5( 3 ) : 3 1 3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L u o Z h a o h u a, De n g J in f u, Z h a o Gu oc h u n, Ca o Y o n g q in g 1 9 9 7 C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ma g n mt ic a c t iv it ie s a n d o r o g e n ic p r o c e s s o f Ta i H a n g s h a n i n t a r a p l a t e o r o g e n J E a rt h S c i n e c e , 2 2( 3 ) : 2 7 9 2 8 4 ( i n C h i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s h a b s t r a c t ) Ma o J in g we n, Xie Gu i q in g, Z h a n g Z u o h e n g , L i Xia n f e n g , W a n g Yi t ia n, Z h a n g Ch a n g q in g, L i Yo n g -fen g 2 0 0 5Me s o z o i c l a r g e s c a l e me t a l l o g e n ic p u l s e s in No rth Ch in a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i n g g e o d y n a mic s e t t in g s J A c ta P e t r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 2 1 ( O 1 ) : 1 6 9 - 8 8 ( i n C h i n e s e w 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r a c t ) S h e n We i z h o u 1 9 8 7 S t a b l e i s o t o p e g e o c h e m is tr y M B e i j i n g : A t o mi c E n e r g y P r e s s : 2 3 7 0 ( i n C h i n e s e ) T e r o Nir a n e n, Ma t t i Po u t ia in e n,I r n ml i Ma n t t a r i2 0 07 Ge o l o gy , g e o c h e mis t r y , fl u id in c l u s io n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 a n d U Pb a g e s t u d ie s o n i- r o n o x i d e C u - A u d e p o s i t s i n t h e K o l a r i r e g i o n J O r e g e o l o gy R e - v ie ws 3 0: 7 51 0 5 Xia o Xia o l in, C h e n C e n 2 01 0 Ge o l o g ic a l c h a r a c t e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压力灭菌器培训课件
- 压力气体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环保行业绿色产品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机器人产业行业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化妆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环保行业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儿童乐园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新增临时排水管方案
- GB/T 5796.3-2022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 第七章-辐射防护分析课件
- 研究生英语阅读综合教程reading more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课件
- 眼科学教学课件:眼睑病
- ZXONE8700技术规范书
- 微观经济学生产与成本理论
- 环境监测第2章(2)——水和废水监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