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NY/T 739-2003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是一项农业行业标准,旨在规范谷物播种机械在田间作业时的质量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谷物作物的条播或穴播方式下的播种机械作业。

根据这项标准,对播种机械作业提出了多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种子分布均匀性、播种深度一致性、行距准确性以及漏播率和重播率控制等。其中,种子分布均匀性和播种深度一致性是保证作物良好生长发育的基础;而准确的行距设置则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田间管理如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对于漏播与重播现象,则需严格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内,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确保每株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空间成长。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12-01 颁布
  • 2004-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T 739-2003 谷物播种机械 作业质量.pdf_第1页
NY-T 739-2003 谷物播种机械 作业质量.pdf_第2页
NY-T 739-2003 谷物播种机械 作业质量.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NY-T 739-2003 谷物播种机械 作业质量.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N Y / T 7 3 9 -2 0 0 3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江苏省农机试验鉴定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王智敏、 庄卫东、 刘建军、 李俊、 李道奉N Y / T 7 3 9 -2 0 0 3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谷物( 小麦) 播种机械作业质量评定指标、 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谷物( 小麦) 播种机械作业质量的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9 4 7 8 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3 作业质量指标3 . 1 作业条件 作业地块的条件应符合机械播种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谷物在农时期适时播种, 土壤绝对含水率为1 6 % B4 %o3 . 2 质量指标 作业条件符合3 . 1 的规定时,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指标序号项目质 量 指 标1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 . 92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毛1 . 33播种深度合格率/ ( %)7 54总播种量偏差率/(%)士 25总施肥量偏差率/(%)士 36单台内行距偏差/ c m士 17往复邻接行距偏差/ c m士58直线度偏差率八%)(0 . 19覆土率八%)妻9 8t o断条率/(%)簇z4 作业质量检测方法4 . 1 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播种深度合格率 按照G B 9 4 7 8的规定, 进行各行排量一致性测定、 总排量稳定性测定和种子覆土深度测定。计算出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播种深度合格率。4 . 2 总播种量偏差率 根据总播种量和与其对应的播种面积, 计算实际的每公顷播种量, 按式( 1 ) 计算总播种量偏差率。 1N Y / T 7 3 9 -2 0 0 3nQ “ 一Q . , 、, 。 八 。 /f 邵 今入l vv/o之 e(1) 式中: P . 总播种量偏差率; 吼实际每公顷播种量, 单位为千克每公顷( k g / h m ) ; 吼 要求每 公顷播 种量, 单位为千 克每 公顷( k g / h m ) ,4 . 3 总施肥量偏差率 根据总施肥量和与其对应的施肥面积, 计算实际的每公顷施肥量, 按式( 2 ) 计算总施肥量偏差率。nQ s, 一Q e、 , , 。 。 。 /1“ =-只-入i vv/o 议t ,. . . 。 . 。 二 。 一 , ,. . . (2) 式 中: 尸 、 总施肥量偏差率; Q f. 实际每公顷施肥量, 单位为千克每公顷( k g / h m ) ; Q ;, 要求每公顷施肥量, 单位为千克每公顷( k g / h m ) o4 . 4 单台内行距偏差与往复邻接行距偏差 在地块中随机取5 点, 每点测出各单台内行距和往复邻接行距, 分别求出 单台内 行距平均值和往复邻接行距平均值。用平均值减去规定行距得偏差值。4 . 5 直线度偏差率 沿地块对角线随机取5 点, 每点沿播行测5 0 m长, 从两端点播行中心拉直一根测绳, 作为测量基准, 每隔1 0 m测量基准绳至播行中心的偏差距离, 取每点中测得的最大偏差值, 求其5 点的平均值为播种的直线度偏差值。按式( 3 ) 计算直线度偏差率。尸 ;二 一 L a X 。 。 %。 . . . . . 。 。 、 、 、 卜 , (3) 式中: P . . 直线度偏差率; L a 直线度偏差值, 单位为米( m ) ; L u 每点测量长度, 单位为米( m) ,4 . 6 砚土率 沿地块对角线随机取5 点, 每点取单台播种机的播种行数, 播行长度取 1 0 m, 检测种子未覆土长度, 按式( 4 ) 计算覆土率, 求其平均值。P , 一 L .匕 L , X 1 0 0 % 七 讨 , , , , , , (4) 式中: P , 覆土率; L ,测取播行总长度, 单位为米( m) ; L 未覆土总长度, 单位为米( 。) 。4 . 7 断条率 出苗后, 沿地块对角线随机取5 点, 每点取单台播种机的播种行数, 播行长度取1 0 m。 播行内连续1 0 c m以上无苗为断条。测量断条长度, 按式( 5 ) 计算断条率, 取其平均值。一P a 一 瓮 X 1 0 0 %N Y / T 7 3 9 -2 0 0 3式中:P e l 断条率; L a , L ,5 检验规则断条总长度, 单位为米( m) ;测取播行总长度, 单位为米( m) 05 . 1 不合格项目 分类5 . 1 . 1 被检测项目 凡达不到作业质量指标要求的称为不合格。5 . 1 . 2 按被检测项目 对作业质量的影响程度, 将不合格分为A类和B类, 分类见表 2 , 表 2 不合格项 目分类表类项项目名称A1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2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3播种深度合格率B1总播种量偏差率2总施肥量偏差率3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