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_第1页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_第2页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_第3页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_第4页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 江苏省如东县新店汤园小学朱春花 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格的培养。教育究为何来,究为何存在?那何字只指一个东西,就是人格。这句经典言论出自著名教育家潘光旦之口。人格就是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教育就是在结合了人格之后对其进行做人的基本教育,让人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并引导人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思考,以塑造人高尚灵魂的教育。 一 、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写作观念陈旧 中国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曾经一篇作文上北大的新闻让众多作文成绩一般的学生甚为不解,他们存在着一种疑虑,好的作文水平就能够代替一切?在中国学2 / 5 生还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的时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新概念作文在校园中广泛流传。表面上看新概念作文是站在应试教育的相反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概念作文在不知不觉中也逐渐偏向应试教育。写作中过分张扬个性是新概念作文的一大特点,学生深受其影响,导致学生写的作文实用性大为减弱,作文的社会批判 功能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二)教师扮演的其他角色被忽视 传道、授业、解惑方为为师之道,这是中国教育千古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这就使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高大的形象根深蒂固。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进步就是教师的责任。很多时候对教师抱有这样的想法就很容易忽视其个人魅力,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在给学生树立的榜样也往往被忽视,自然也忽视了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人格教育。 (三)作文失真现象严重 曾经网上流传着一位家长的担忧 : 我的孩子作文每次都得高分,可是她写的都是自己胡编的,我很担心在这3 / 5 样下去她会养成撒谎的坏习惯。现在的小学作文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的小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作文而随意虚构作文情节。通常作文创作是需要一定的虚构,但是虚构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要能够找到其原型。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诚实,缺少真实元素的作文就没有生命力。鼓励学生写身边发生的故事,在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生活的真谛。 二、作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 (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 作文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行为。要摒弃过去为了作文而作文的模式,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高分而进行写作。立意是否高远、思想是否深刻这并不是写作文的目的。作文不再只看重华丽的辞藻、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真实写作的基础上,也逐渐会提高对语言的要求。曾有一位考生在进行语文考试的时候将作文写得犹如诗歌般优美,文字的功底可见一斑。但就是这样可谓为一篇美文的作文却没有得到高分,阅卷老师给出的原因就是这篇文 章美得不够真实。一切的创作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所4 / 5 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写真事、抒真情的良好写作习惯。 (二)端正教师的角色观 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而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言传 ,身教更为重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要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将人格教育通过实际行动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领悟人格教育的深层次内容。曾有一位老师将学生写的作文难过的事情在班上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写作文的同学感动不 已,也让其他欺负过该同学的学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该教师都是处于一个倾听者的位置,情绪被他的学生所带动着,跟着学生一起激动,一起流泪。可见这个教师的教育是成功的,这位教师用亲身行动影响着学生。 (三)通过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将阅读渗透到写作中,陶冶学生的人格。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激发想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动手创作的欲望。就是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同时,5 / 5 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并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产生更多的思绪,从而奠定写作的基础,让情感和 语言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著名音乐人许嵩曾经在高二时期看到余秋雨文章的题目把伤痕当酒窝后,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创作了把伤痕当酒窝的作文,之后被作为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的阅读题目。通过阅读可以创作出真实的作文,并且也包含着作者的人格思想。人的情感在文章中展现出来就具有别样的韵味,让人在读文章的时候感受到其生命力。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摹曾经说过: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 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在教育界教师人格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拥有强烈人格魅力的教师,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