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饰装修天地 多层混合结构房屋防震构造措施 边新社 纯梁采油厂基建工程管理中心 山东省 256504 摘要: 我在设计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认识到工程结 构的地震设防对我们油田的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同时, 我们 油田的建筑结构大多以砖混结构为主。因此, 在这我就多层混合 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 多层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 一、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芯柱的设置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明显改善与提高多层混合结构房 屋的抗震性能, 尤其是能提高其变形能力。 对于多层砖房来说, 在外墙四角、 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 处, 较大洞口两恻,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应分别设置钢筋混凝土构 造柱。随着层数或地震烈度的变化还应在内墙 (轴线) 与外墙交接 处, 内墙局部较小墙垛处增设, 7-9度时, 楼、 电梯间横墙与外墙交 接处增设, 9度时内纵墙与横墙 (轴线) 交接处增设。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采用240180mm2, 其中设 置412纵向钢筋,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且在柱上下端宜适 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当7度超过 六层, 8度超过五层和9度时, 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 箍筋间 距不应大于200mm。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必须先砌墙、 后浇柱, 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 牙槎, 并应沿墙每500m设26拉结钢筋, 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少于 1m。 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对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 应在无圈梁 的楼层增设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 配筋砖带在 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 其他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拉通。 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 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构造柱不必设置单独基础, 一般应伸入室外地面500mm, 或锚 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对多层砌块房屋钢筋混凝土芯柱设置可按如下要求进行: 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应在外墙四角, 楼梯间四角, 大房间内外墙 交接处, 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 隔开间横墙 (轴线) 与外纵墙交接处 分别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 混凝土中砌块房屋应在外墙四角, 楼梯间四角, 山墙与内纵墙 交接处, 隔开间横墙 (轴线) 与外纵墙交接处,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分别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 混凝土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应小于130130mm2。芯柱混凝 土强度等级, 对小砌块房屋可采用 C15, 对中砌块房屋可采用 C20。芯柱与墙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竖向插筋应贯通墙 身且应与每层圈梁连接, 插筋的数量, 对混凝土小砌块房屋不应少 于112; 对混凝土中砌块房屋, 6度和7度时不应少于114或2 20, 8 度时不应少于 116 或 212。芯柱也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或插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对粉煤灰中砌块房屋应根据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多层砖房设 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设置构造柱, 但最小截面应采用240 240 mm2, 并应设置钢筋网片与墙体连接。 二、 纵横墙的连接 对多层砖房纵横墙之间的连接, 一方面应在施工过程中注意 纵横墙的咬槎; 另一方面, 在构造设计时也应注意, 对7度时层高超 过3.6m或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及8度和9度时外墙转角及内外 墙交接处, 当未设构造柱时, 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6拉结钢 筋, 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少于1m。对后砌的非承重砌体应沿墙高 每隔500mm配置26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 并每边伸入墙内不 应小于500mm。8度和9度时, 长度大于5.1m的后砌非承重隔墙的 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三、 楼 (屋) 盖与墙体连接以及预制楼 (屋) 面板的连接 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 伸进纵、 横墙内的长度不应 小于120mm。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 当圈梁未设在 板同一标高时, 板端伸进外墙长度不应小于120mm, 板端伸进内墙 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 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装配式板应坐 浆, 以增强粘结。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 靠外墙的 预制板外侧边应采用拉结筋与墙或圈梁拉结。 对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板, 以及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 屋的楼、 屋盖, 当圈梁设在板底时, 应加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相互 间的拉结, 以及板与梁、 墙和圈梁的拉结。 四、 圈梁的构造 圈梁对房屋抗震有较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加强纵横墙体的连 接, 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 它还可以箍住楼 (屋) 盖, 增强楼盖的整 体性并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也可以约束墙体的裂缝开展、 抵抗由于 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对房屋造成的破坏。 对横墙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 (屋) 盖或木楼 (屋) 盖房 屋, 应在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 构造柱对应的部位设置圈梁, 且屋 盖处间距不大于7m, 楼盖处间距不大于15m。对纵墙承重房屋, 每 层均应设置圈梁, 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楼 (屋) 盖处适当 加密。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 (屋) 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 时, 可不设圈梁, 但对6-8度区砖拱楼 (屋) 盖房屋, 各层所有墙体 均应设置圈梁。 多层粘土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 配筋不少于48, 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为加强基础整 体性和刚性而增设的基础圈梁, 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配筋 不应小于412。砖拱楼、 屋盖房屋的圈梁应考虑砖拱引起的推力, 按计算确定, 但配筋不应少于410。 对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应提高一度后按多层粘 土砖房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的 相应要求进行设置, 但采用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时, 每层均应设置圈梁。 五、 楼梯间的抗震设计 楼梯间是地震时的疏散要道, 震害调查中又发现楼梯间的震 害较严重, 故对其抗震构造要求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8度和9度时, 顶层楼梯间横墙及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mm设 26通长钢筋, 9度时其他各楼梯间可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 置60mm厚的配筋砂浆带, 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钢筋不少于 210。 8度、 9度时, 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少 于500mm, 并与圈梁连接。 装配式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有可靠连接, 不应采用锚在墙中 的悬挑式楼梯踏步或有竖肋插入墙体的预制楼梯踏步, 也不应采 用无筋砖砌拦板。 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的内外墙连接处, 应沿墙高每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范本怎么签约
- 学生书本租售合同范本
- 教培工资合同范本
- 假山工程担保合同范本
- 个人电子借款合同范本
- 低层公寓出租合同范本
- 文员制定合同范本模板
- 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护理查房
- 回收桌椅合同范本
- 简易扇灰合同范本
-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区治安巡防队员面试题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