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端玲 摘要: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 17、 18 岁的高职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以及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入手,介绍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 学校 社会 心理学家将 17、 18 岁称为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 时期,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开始自己判断和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笔者在高职校工作几年了,一直与 17、 18 岁的学生相处, 17、 18 岁的学生怎么管,怎么教?深感值得思考。处于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化2 / 5 社会中的 17、 18 岁的学生,大多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如贪玩、叛逆、孤僻、胆怯甚至朦胧而发的青春躁动等等。 青少年心理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面对学生众多的心理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干预和矫正各种心理障碍,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 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心的大问题。一、高职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自卑。 近几年来,进入高职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底子”,基本素质偏低,他们自己看不起自己,自觉低人一等。所以他们在诸多竞争活动中退缩,甚至明明能成功也放弃机会。他们非常害羞、胆怯、焦虑、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甚至还有某些生理症状,如失眠、心悸等。如果这些症状长期持续下去,就会蔓延到其它方面,以至整个人格都被这种无能感侵蚀;而且他们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并竭力掩饰以使他人觉察不到自己的自卑,为此常常夸张自己的作为 ,故作炫耀,总想一鸣惊人,有时还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常常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评价很敏感,这一切都是为了掩饰自卑并由此而获得一种补偿。 2烦躁。 高职学生大多是 17、 18 岁的青少年,他们情绪往往不稳3 / 5 定,因此遇事往往易烦躁、动怒,甚至对于一般的轻微的刺激也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有的人因一句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甚至拳脚相加,酿成大祸。而事后又往往感到追悔莫及。 3自私、任性。 目前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备受宠爱,甚至溺爱,心理较脆弱,长期以自我 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学校、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 4叛逆。 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叛逆是一种极端的逆反心理。从江苏发生的儿子杀死母亲案,到辽宁发生孙子勒死奶奶案,再到武汉发生的孙女砸死外婆案,这些接二连三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一些青少年存在着严重的叛逆心理。这种叛逆心理产生于可怜的适应能力:经受不了批评、挫折和压力,从本能地任性胡来、我行我素,到不辨是非、不识好歹、以暴力抗拒家人管教,到糊里糊涂地走向死 亡。一般而言,青春叛逆是青少年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在转型期的中国,这种心理危机已经演化成一种社会病态。它部分是不良家庭教育的自然恶果,多半是家庭 社 ( )会环境的无意塑造。一些青少年在家庭排行中独一无二的霸权地位,客观上使他们不仅不能发展出竞争观念、合作精神和责4 / 5 任意识,而且使他们很容易养成飞扬跋扈、专横残暴的性格。 5自杀。 近几年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死亡原因,自杀身亡排名第三,已凌驾病故或车祸身亡者。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自杀者常见于缺损家庭,如父母离婚,或有一方死亡,或为重组家 庭,这些家庭的子女往往缺少应有的温暖,甚至得不到爱,造成心情沮丧、无安全感;有的是由于承受不了学校教育的严重压力,如学习跟不上、成绩不理想、考试不成功等:有的则是早恋挫折后无法忍受而自杀,或在电视、电影中有关自杀内容的影响下,产生了感染和模仿的倾向,由此萌发了自杀的念头;当然在当前的青少年自杀者中确实育一部分人是患有精神病的。 二、影响高职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1家庭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高职学生品德和心 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如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袒护放纵,导致孩子任性放纵,法律、法规、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缺乏感情交流,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孩子粗暴管理,实行“棍棒政5 / 5 策”,动不动就打骂,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有的家长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之一。 2学校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高职学校来说,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专业技术、轻文化素质教育,而高职校的学生基础偏差,学习能力不强,许多学生习惯了初中的“压迫式”、“填鸭式”教育,在教育方式有所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