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_第1页
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_第2页
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_第3页
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_第4页
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 努力开创森林防实责火工作新局面 -在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是传达贯彻全省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0/年森林防火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任务的会议,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精神的会议。 刚才, /局长通报了去年四月份以来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副市长对 200/年度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全部部署,我表示同意,希望各县(市、区)一定要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200/年度森林防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夏、秋、冬和今年春季的森林防火工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森林火灾高发,火灾次数和受害率比往年直线上升,有时一天十几个县(市、区)同时发生火灾,还有个别县(市)一天发生 7 8 场火灾,有的火灾连续燃烧几天几夜才扑灭,这是百年未遇的,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市2 / 8 委书记 /,市长 /等市委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森林防火任务的艰巨性、 重要性和长期性,各级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加强综合治理,增强森林防火预防和应急扑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十年的绿化成果。因此,森林防火事关我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事关实现“对接 /,建设 /”的大局。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森林防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只要把工作真正落实到了位,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我看是可以做到的。去年, /县是在同样的 气候,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没有发生较大的森林火灾呢?值得我们思考,希望在座的县(市、区)领导一定要绷紧防火这根弦,充分认识肩上责任重大,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火意识 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基础是群众,重点在基层。我市所发生的森林火灾 99以上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防火的群众性,决定了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来做,群众发动得越广泛越深入,森林防火工作才能越扎实。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 ,变过去被动扑火为主3 / 8 动预防,改变“森林防火就是林业部门一家的工作”的旧观念,使大家认识到森林防火是社会性、公益性的工作,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森林防火工作。从而,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在重点防火期必须做到“五要”即:一是要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开辟森林防火专题节目和栏目,制作播放防火公益广告:二是要在林区的车站,圩镇和进入林区的客运班车上开展大张旗鼓的防火宣传:三是要向林区的乡(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和法规,对中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森林防火教育课: 四是要在林区的城镇(乡)、村,主要路口,公路沿线以及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风景旅游区,设置醒目的森林防火宣传警示标牌;五是要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组织进行宣传,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把森林防火常识和法规普及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员,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同时,对一些典型火灾案例的查处情况进行公开报导,起到应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三、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火 推进森林防火工作法制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一是要健全和完善 森林防火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各地要从加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建设入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林区出现4 / 8 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法指导和规范森林防火工作,不断补充内容,适用工作需要。二是要加大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有法必依。各地要结合普法规划,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防火法规,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法制意识,使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三是严格执行野外火源管理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适时发布禁火令,在高火险区一律停止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加大巡查密度,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决不姑息迁就。各级要坚 持 24 小时值班,领导亲自带班,确保信息畅通。对卫星监测发现的热点,要认真负责地进行核查及时反馈。要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对迟报、瞒报和“关门打火”的,一经发现,要从严查处,决不手软。四是要切实加大对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要抓好第一把火,第一责任人的查处。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 过”。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扑救能力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林业体制下,群众扑火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组织群众扑火困难。从近几年扑火实践来看,要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必须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5 / 8 则,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主要靠专业森林消防队承担。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和继续加强对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强化训练,做到组织、任务、训练,机具四落实。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在扑救森林火灾中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科学指挥,科学扑救,安全第一,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尽快使乡(镇 )、村干部和一线指挥员熟练掌握安全扑火的基本战术,火场组织指挥要领,防止盲目指挥、盲目扑火引发人员伤亡,把安全放在扑救指挥工作的首位,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按照“三打、三不打”原则,要组织专业队扑打火头,群众清理火场,严禁组织老、弱、病、残、幼参加扑火,并建立扑火安全责任制,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五、加快生物防护林带建设步法,提高自身防火能力 建设生物防护林带工程是一项生态工程,它不仅可以有效阻隔森林火灾,切断引发火源,也可以改善林分生态结构,防止和较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营造生物防护 林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有的火灾从发生一直能燃烧几十个小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薄弱,生物防护林带没有形成有效的阻隔网络,自身防火能力差。因此,建设以生物防护林带为主体的阻隔网络体系,是森林防火一项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当前和6 / 8 今后的工作任务。市里将“赣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列入“十一五”规划,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支持重点火险区的综合 治理。各地在实施生物防护林带建设时,要本着“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认真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要借鉴好的经验和成功作法,不断摸索和探讨新经验、新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要坚持不懈抓好生物防护林带建设,严格按照规划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落实施工责任,做到建一条林带成一条,高标准完成任务,力争用五到六年的时间建成全市生物防护林带闭合网,构筑起森林防火的“绿色长城” 六、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机制 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为主体的各种责任制,是搞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各级 领导要弘扬“为官一任、守土一方,发展林业,保护绿色”,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巩固和保护林业建设成果的首要措施,自下而上建立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国务院办公厅 xx33 号文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各地要严格对照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五条标准”要求,通过层7 / 8 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岗位责任制等有效形式,细化责任,严明奖惩,做到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真正构建起森林防火“政府全面负责”的责任体系。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统一领 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抓出成效。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实行系统分工和部门包干,逐步建立平时按责任分工抓、发生火灾时按责任分工查的监管约束机制。真正建立起“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积极支持、部门齐抓共管,政府全面负责”的森林防火工作机制。要加大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力度,今后,凡因森林防火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工作不力、发生火灾后有关领导不及时赶赴火场,造成重大后果,或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以及火灾多发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制度查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