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浅析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浅析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浅析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浅析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浅析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 息肉泛指从黏膜表面生长出来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大肠息肉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属于癌前病变,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腺瘤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由于遗传的易感性,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大肠黏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瘤基因活化,染色体丢失,腺瘤开始生长,不典型增生,最后成为癌。即公认的所谓腺瘤 -癌顺序。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诊断 治疗 一 病理 大体上腺瘤可分为有蒂、亚蒂和无蒂三类。 按 WHO 分类病理组织学上有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主要由直的腺管状或稍有分支的组织构成 (绒毛组织 O 25%)。绒毛状腺瘤则含有指状的异型上皮 (绒毛组织占 70% 100%)。介于中间的则为混合型的绒毛管状腺瘤(含绒毛组织 25% 75%)。管状腺瘤最常见,占 70% 85%;其次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占 10% 25%;绒毛状腺瘤少于 5%。腺瘤常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目前倾向将以往称为原位癌、黏膜内癌和灶性癌变包括在重度不典型增生里面。因此对活检报告呈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 应2 / 5 慎重处理,最好直接和病理医生交流。腺瘤癌变与腺瘤大小、绒毛成分和患者年龄相关。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大多数腺瘤无症状,常在结肠镜检查时被偶然发现。有时腺瘤较大,表面形成溃疡,可有便血,更大的腺瘤偶可导致肠道梗阻。 X 线钡灌肠对腺瘤的诊断不可靠,据欧美国家报道,经结肠镜证实的腺瘤仅 40%经单纯钡灌肠发现。气钡双重灌肠效果较好,可发现 lcm 的腺瘤,但不能做活检。纤维结肠镜可诊断出小于 lcm 的腺瘤,可活检及切除。因此是诊断腺瘤最可靠的方法。但仍有 15%左右的漏诊率,特别在结肠肝曲和脾曲呈锐角处和回盲 瓣处,观察较难,可能遗漏。以往有结肠炎症或手术者也可能影响观察。结肠镜也有发生肠穿孔和出血的并发症。肠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虽在浅麻醉或镇静剂下可减少痛苦,可是对年迈或高危的患者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近年来开展的虚拟结肠镜,可以发现较大的结肠息肉但要求肠道准备十分满意,以免受到粪便的影响定期肠镜检查已证实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根据美国全国息肉研究协作组的报告,息肉切除后结肠镜筛查 l422 例至少已切除一个腺瘤的患者,在 6000 人次以上的随访中,仅发现 5 例肠癌,与三组正常人群对比,肠癌发生率下降达 58% 87%。有力地显示了定期肠镜检查对于降低大肠癌发生率的重要3 / 5 性。 三 治疗 由于腺瘤与癌的关系以及腺瘤切除后可预防肠癌的发生,因此,只要发现了腺瘤就应及时切除。发现一个腺瘤的患者同时有多个腺瘤的机会达 40% 50%。因而全结肠镜检十分必要。有蒂息肉和中等大小的广基息肉均可电凝切除,病理检查有无恶性成分。还要进一步了解息肉 (腺瘤 )基底部、血管淋巴管有无癌侵犯。广基息肉可在其基底部注人生理盐水后电凝切除。直径小于 0.5cm 的小的息肉发生癌的机会不到0.1%,可直接电灼毁损。直径 2cm 以上的广基息肉常含有绒毛成分,具有较高的癌变危险,切除后容易局部复发。即使在镜下进行切除,仍应每 3 6 个月复查一次,如有残留应再切除。以后再随访 3 6 个月,如复查 2 3 次仍见息肉形成,应手术行肠段切除。 内镜下息肉切除后病理报告有恶性变该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升腹手术,淋巴结转移机会大不大,这些都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这要根据息肉内癌成分多少以及侵犯程度而定。结肠黏膜和黏膜肌层内没有淋巴管,通常未超过黏膜肌层的癌很少或没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如确认息肉蒂部无癌,对这类癌变的腺瘤电凝切除已足够了。但癌侵犯达黏膜下 层时,淋4 / 5 巴结转移的机会可达 10%,而且多半为分化不好的癌,应行规范的手术治疗。如为有蒂腺瘤且分化较好的癌,已经完全电凝切除,残留癌和淋巴转移的危险约为 1.5%,可以严密随诊观察。如为绒毛状腺瘤恶变,因其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极大,则无一例外地应手术治疗。如为分化不好的癌,或边缘有癌残留,或血管淋巴管内有癌存在,残癌复发率可达 8.5%,应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因此,凡属以下情况的腺瘤可不必手术: 息肉已全部切除且全部送病理检查; 病理报告完整,包括侵犯深度、分化程度、电切断端无癌侵犯或无癌残留; 高、中分化腺癌; 无 淋巴血管侵犯。 此类患者应 3 个月随访镜检一次,如无异常,以后可延长到 6 个月一次。如属以上情况以外的恶性腺瘤,应从患者的全身情况手术危险性和转移危险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承受手术能力有限则不妨密切观察。如病变在直肠下段,可先做局部切除,然后根据病理情况加或不加放化疗。 参 考 文 献 1 郭志义 ,庞明辉 ,胡康 ,李平 .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附 4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