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_第1页
浅析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_第2页
浅析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_第3页
浅析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_第4页
浅析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浅析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 【关键词】 脑 生理功能 病理特点 随着临床中医脑病学的开展以及世界范围内有关脑及脑病研究的兴起,中医脑理论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兴趣。本文拟从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两方面加以论述。 1 脑的生理功能和特点 1.1 脑主元神 “ 元神 ” 一语,出于道家,本属哲学范畴。如太上灵枢神景内经云: “ 天门自开,元神自现,顶窍开而窍窍开,元神居而神神听命 ” 1。宋 白玉蟾云: “ 唯人头有九宫,其一宫名曰谷神 ” 。 “ 谷 ” 可训为 “ 元 ” ,故谷神即元神也。经医学家的改造,用以论 述人体生理、病理,便具有医学涵义而成医学概念。元神,是指人体最本原,最重要的神。它是人体百神之主,具有统御众神的功能,人体的各种神明活动均由其主宰。其涵义有二: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二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理活动。 1.2 脑司五感而主运动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冷、暖、痛、痒等感觉是由五官和皮肤感觉而得,它虽接受五脏的功能支配,但感觉正常与否,却是脑中元神主宰下的五脏系统共同协调配合的结果。若脑神健旺,五脏功能正常,则人体视明耳聪,嗅味灵敏,躯体感觉正常。反之,在病理条件下若五脏功能正常 而脑神衰弱,或脑神健旺而五2 / 8 脏功能失常,官窍不利,均可导致人体感觉失常。如灵枢 口问说: “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 2素问 气厥论说: “ 胆移热于脑,则鼻渊。 ” 2脑与五官诸窍通过经络联系而发挥接受感觉信息的功能。如灵枢 大惑论说: “ 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 , 2说明脑和目系经脉相联。在十二经中,六阳经上循头面,二经别亦循于头项,故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说: “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 通过头面空窍,脑与全身经脉相联系。肝主 筋,脾主肉,肾主骨,但肌肉骨节协调运作,完成各种运动,还需在脑的支配下。若脑有病变,可引起运动障碍,举止失常,如灵枢 海论说: “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 1.3 脑统意志而御五脏 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是指对过去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出来的过程。记忆作为一个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习得、保持和提取阶段。习得是通过学习对材料进行编码和组织,使它们储存在记忆中,学习过的事情在头脑里存留一段 时间后,在必要时或在一定情景下重新出现在意识之中,这就是保持和提取。记忆可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是人认识过程的一个3 / 8 阶段,如学习、思维、想象、联想、语言等也都是属于脑的功能。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即心理活动产生于脑,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从个体发育来看,随着脑的发育、复杂,心理亦相应发展,解剖生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和脑的一定部位有关。临床观察发现,任何一种脑部位的损伤都在发生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由上可见,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神学说认为,脑是接受万 物以进行思维的器官。故一切心理活动都由脑主持。在生理情况下,若髓海充足,真气充沛,则脑中元神健旺而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而多智。反之则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而智弱。素问 脉要精微论说: “ 头者,精明之府。 ” 素问集注说: “ 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 ” 3说明脑是精神汇聚之所,以主神志活动。脑通过藏元神统志意,以主持人的情感、意识、思维活动,一旦脑失所养,或邪犯于脑,使元神散乱,则可引起神识不清,思维错乱,言语无序,行为失常等意识思维障碍之症。脑神发挥记忆,学习思维和智力的 正常功能还需五脏功能活动的协调配合。根据脏腑功能表现,脑主思维的功能主要靠心主血脉,脾胃运化气血和肝藏血功能的支持。灵枢 营卫生会篇曰: “ 血者神气也 ” 。脑主元神的功能,除血外还必须有髓做为其物质基础。肾藏精生髓,主伎巧,又主智。肾精足,则生髓有4 / 8 源,脑海充足,故记忆力强而多智。临床上益智多补肾填精充脑。七情五志是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人对事物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和体验,即情绪过程。人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不断自我调节,克服重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称意志过程。脑具有接受外 界精神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节,表现出各种情志活动的生理功能。情志活动虽有五脏神的主持,但其表现均为脑主元神、总众神的结果。脑为思维器官,当外界精神刺激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传入人体时,首先到脑,由脑神再根据刺激的种类,分属于具体主司的脏来加以表现。如令人发怒的精神刺激作用于人体时,通过眼或耳等感觉器官入脑,脑再分属于肝,于是肝做出相应的反应: “ 怒则气上 ” ,表现为面红目赤,粗声大气。脑为元神之府还表现在它是生命活动的最高调控中心,深藏于颅骨之内,不能受丝毫损伤。脑有所伤,轻则大病,重则立死,如素问 刺禁论说: “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 临床上,脑髓病变不单可引起感觉运动障碍,甚至引发整个机体的功能紊乱而危及生命。脑的生理特点:程昭寰认为脑为髓海,髓至清至纯,水谷精液和合而为膏者才为髓,较之五脏之气血津液尤为所贵;头为阳经交会之所,督脉主一身之阳,脑赖阳气通达,才能使精气布达于全身,且脑藏元神,以清静明亮内持为贵,动扰则掉摇散乱,无所适从 4。因此,他总结脑的特性有五点:5 / 8 中清之脏; 纯阳之脏; 喜静恶扰; 喜盈恶亏; 喜通恶郁。 2 脑的病理表现 脑的病证范围广泛,但总的病机不外虚实两 端。虚证多缘精气亏损,脑髓不足;实证多因脑气郁闭引起。 2.1 脑髓不足如灵枢 决气说: “ 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 ;灵枢 海论的 “ 髓海不足 ” 引起的视听感觉和运动功能低下之症。人体由于先天脑髓不充或久病损耗,使得脑神失职变生神志异常之病。脑病病机还与脾肾有关。因于恐伤肾或房劳伤肾,致肾失藏精,肾精不足,化髓无源,而见脑髓不充,表现为头晕,神疲、耳鸣,眼花及记忆力下降等症。饮食失调或思虑太过而伤脾,使脾失运化,则气血不足,无以养神;清阳不升无以荣脑。水谷精微不足,髓失后天化源之本,均可致脑髓不足、脑 中真气虚弱,而见乏力神疲,记忆力下降等症。 2.2 脑气郁闭多因情志不节,实邪阻滞,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气郁闭。如灵枢 大惑论在讨论脑病眩惑成因时,认为内因 “ 精神魂魄,散不相得 ” ,外因 “ 邪中于项 随眼系以入于脑。 ” 又如灵枢 五乱说: “ 乱6 / 8 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 灵枢 海论的 “ 髓海有余 ” 之实证,引起脑兴奋太过,机能亢进,不能自制而 “ 自过其度 ” 等,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志失常。 2.3 痰淤郁脑脑为清灵之脏,神明易扰,气机易遏,而产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郁遏于脑府中,加 重病情。肺脾肾功能失调,常致津停而为痰,痰随气行,闭阻脑窍,脑气不舒,脑神失司,可见眩晕,癫狂,神昏等病症,此即 “ 无痰不眩 ” 。若挟内风上行则成风痰之患;或与火热交结,则成痰火上扰, “ 痰火迷神 ” 之变。 3 脑病的病理特点 3.1 脑病易扰神明,髓海易损而空脑主元神,脑病易扰神明。同时七情失调也是形成脑病的重要原因。脑为髓之聚,内藏精气,故称精髓之海。生理上脑以精髓为体,喜盈而恶亏。脑病发病与五脏皆有关系,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亦可由心肝之病引起。在病理条件下,常因致病因素耗损精髓或髓之化源不足而致髓 海不足,出现病端。故曰精髓之海,髓易损空。 3.2 脑病多因虚致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不调引起的以髓海空损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脑病,与奇恒之府中的三焦与胆府关系也十分密切。灵枢 经脉曰: “ 三焦手少阳之脉, 其支者, 交颊至目锐眦 ” 。 “ 胆足少阳之脉,超于目锐眦 。其支者, 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7 / 8 下大迎 ” 。根据上述经文,从目系入脑的经别有足少阳胆经,从目周围孔窍组织入脑的有手少阳三焦经,这些经络的循行路线间接通脑,是经气循环往复,流注感应传导出入的交叉点。胆主决断,三焦是脏腑内部运行元气和津液的 通道。脑病多易罹患胆、三焦。三焦水液代谢障碍,气机升降失常,积液化痰化饮,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神志昏糊,胆郁痰扰,痰热内扰,胆气不宁,痰热循经上扰,则惊悸不寐,头晕目眩耳鸣。老年人年高体弱,脏腑功能日趋疲惫,肾脾有损,气血不调,日久肾虚髓少,无以奉养脑神,致使清窍失灵,导致神志错乱,气郁热炽,化火动风,挟瘀,痰,湿浊,上蒙清窍,发为 “ 神志疾患 ” 。脑为诸阳之会,手足阳经及督脉均上会于头 (脑 ),故脑为纯阳之脏。生理上以阳气布达为用,在病理状态下,各种致病邪气常可郁闭脑阳而致阳气亢盛,出现火热之症。故曰阳热易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