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流变性检查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浅析血液流变性检查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浅析血液流变性检查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浅析血液流变性检查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浅析血液流变性检查的临床应用 摘要:本文报告了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癌,糖尿病等患者 367 例,健康人 90 例共 457 例的血液流变性测定。选用了 (1)全血粘度 (比 )、 (2)血浆粘度 (比 ), (3)全血还原粘度、 (4)红细胞电泳时间 (秒 ), (5)血小板电泳时间 (秒 ),等五结指标,分别将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与健康人作比较,其差异非常显著 (P 关键词: 血液流 变性 检查 1 检测方法 按血液流变学检测技术 1,采用 SD-4 型自动电子计时粘度计和 SDZ-1 型细胞电泳仪 (无锡电子仪器二厂生产 )。采用晨间空腹时 静脉血在恒温了进行检测。 2 临床资料 2.1 健康人组 90 例:经体检确定为健康献血员 90 例。 2.2 疾病组例包括: 高血压病 ( 、 I 期 )150 例;冠心病 63 例;脑梗塞,脑血栓 52 例;糖尿病 41 例;椎基 A 供血不足 61 例。 3 检测结果 高血压 150 例,男 83 例,女 67 例,均为 期高血压患者。我室作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及微血流流态的改变;血液流交性检测均有明显改变,与健康组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糖尿病 41 例,男性 29 例,女性2 / 4 12 例,其中老年患者 (55 72 岁 )占 84,均为内科住院病人,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检查程度不同的微血流流态的异常改变,均表现为细胞聚集现象。血液流变性检测值均高于健康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4 讨论及体会 在我室的临床工作中,用健康组与临床上已确诊的常见心血骨疾病,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血液流变性五结检测指标作对照,均有明显的差异。高血压时血管痉挛,骨腔变窄加之血液成份发生改变 (血脂变、血球压积增高,红细胞刚性增强,变形能力减弱而使粘度升高 2。 )细胞木身带电荷能力减弱,使细胞易聚集而致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冠心病的主要改变为 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延长,其机制认为是血浆中表面活性物质被吸附于其表面,使表面电荷降低所致。脑供血不足病人可能与局部机械性压迫和神经体液及局部调节有关,而致植物功能紊乱,儿茶酚胺等 N 递质释放而影响微循环,使微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丽缺血缺 O2,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而血浆外渗,故血液流变性发生改变 3。糖尿病流变性主变改变是红细胞畸形,渗透压增高, HbA 含量增高,这样增加了血流在血管中的阻力 4,加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质含量上升,而 表现为血液粘度升高,不难看出,以上疾病的血液流变性指标有改变是肯定的。反之,通过本项检查能观察某些疾病的病性演变,探讨3 / 4 疾病的病因,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应用于心脑血管病更为显著。 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在定期作血液流变性检测的同时要与微循环检测相配合,在多数情况下,两者结果有相关性,可以共同提示患者的病理状态,对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脑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价值。 测定血液流变性五项指标,不仅是了解疾病时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在病理变化及病理过程中的意义,而更重要的是怎样预防 和治疗各种疾病时的高粘血症。在我们的工作中,根据五项指标的不同变化,结合临床,采用相适宜的治疗降低其粘度。一般临床上应用低右,潘生丁,阿斯匹林,肝素等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同时须注意综合治疗。如高血压病人是在应用扩管药及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药物的同时用降粘药物:冠心病在血浆粘度升高及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为显时,其治疗应取药物治疗,控锚饮食及降粘药物应用的同时用灌化液以促使 K+转入细胞内,增加细胞表面电荷的综合治疗措施,方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无锡县电子仪器二厂,血液粘度细胞电泳操作技术,1979.9.15 16. 2李云宝 .子血压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桂林医学杂4 / 4 志, 1986(1 2)76 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