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红薯产业作为我县“两红一白”三大产业之一,如何做强做大做优,真正实现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最近我们对以李七里峰为中心的薯制品加工进行了调查,就薯制品加工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一、薯业发展情况 我县薯业加工时间较长,以淀粉生产为主。早在 70 年代初李七里峰村就靠队集体生产经营,改革开放后,群众仍保留着淀粉和粉条生产 的的传统习惯。 90 年代 初初,县委、县政府制定 优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薯 业业加工,以李七里峰村 为为中心、辐射周边十几 个个村庄的薯业加工区逐 步步形 成。近年来,县委 、县政府又适时将薯业 列列为全县三大特色主导 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 育育发展,有力刺激了该 产产业的迅猛扩张,基地 面面积、加工规模都得到 快快速发展,红薯产业已 成成为全县群众增收的一 条条重要渠道。 1、规 模模不断扩大。目前,全 县县共有淀粉加工户 500 多家,涉及李七里峰 、花园头、刘七里峰、 高高七里峰、马凹、柴家 庄庄、仝市同、龙洞等 3 乡乡、 14 个村。其中常 年年加工户270 家,户 均均日加工薯干达到吨 (折折红薯吨 ),加工大户 可可达4 吨,秋季平均每 户户加工鲜薯 150 吨, 生生产规模较前扩大 34 倍倍。全县年 加工薯干约 5 万吨,加工鲜薯 6 万 吨吨,生产粉面5 万吨。 2 / 4 2、生产周期缩短。 近近年从事薯干和淀粉购 销销的经纪人非常活跃, 原原料来源已扩展到周边 灵灵寿、阜平、曲阳、新 乐乐等县市的红薯资源和 山山东等地的薯干资源, 生生产周期也由原来的季 节节性生产发展到现在的 全全年长期生产。加工旺 季季分别是 36 月份的薯 干干加工期和 1011 月 份份的红薯加工期。周期 的的缩短,使加工量大大 增增加。 3、产品档次 不不断提高。淀粉生产已 由由原来的手工作坊发展 成成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生生产,生产淀粉技术日 趋趋成熟,淀粉的质量在 同同行业已负盛名。 注册 了了龙源、金庄等粉条品 牌牌,生产冷冻拉直的粉 丝丝、粉条,产品的档次 、包装都有了较大提高 。 4、效益显著。受 市市场因素影响,红薯淀 粉粉加工的利润与前几年 相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 效效益仍然不菲,一个规 模模适中的淀粉加工户在 薯薯干加工期仍可日获利 990 元左右。资料显示 ,淀粉加工为农民年增 加加收入 900 余万元, 淀淀粉加工户均增收两万 多多元,共上缴税金 58 万万元。淀粉加工业的发 展展还有力地带动了红薯 种种植、交通运输、机械 制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全县红薯种植面积稳 定定在 12 万亩,全县直 接接从事淀粉加工业的人 数数达到 2000多人, 仅仅花园头村从事捞粉浆 人人数就占该村人口的 1/3。 5、发展前景 广广阔。由于红薯淀粉可 广广泛用于化工、医3 / 4 药、 食食品、纺织、塑料、染 料料等行业,市场需求量 大大,红薯制品深加工有 较较大市场潜力,发展前 景景极为广阔。专家预测 ,今后 10 年全球仅生 物物塑料用量就将达到 30000 万吨。同时红薯 淀淀粉价格高并且稳定, 每每吨红薯淀粉可卖到 30000 多元,较其它淀 粉粉高出 1000 多元。 因因此,发展红薯淀粉加 工工业能够产生良好经济 效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薯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题 我县红薯产业在促 进进县域 经济发展,增加 农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暴 露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已 成成为制约该产业进一步 做做大做强的瓶颈,必须 正正确认识,认真对待。 1、污染严重。这已 成成为县乡村各级干部群 众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目 前前加工区日排废水达到 33000 余吨,全部充 斥斥在李七里峰、赵七里 峰峰、花园头、马凹、高 七七里峰等村周围所有大 小小沟、塘、渠,污水排 放放区域内树木枯死、庄 稼稼烧死,井水混浊变黄 ,臭味扑鼻,不能饮用 。部分排入郜河的废水 ,已流到六一小学附近 ,对县城西侧郜河两岸 造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每 到到夏季,臭气熏天,严 重重影响了城区 及加工区 周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受害最深的赵七里峰 村村群众为此多次信访反 映映,成为影响全县社会 稳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我县薯业加工的主要产 品品是淀粉,属于初级产 品品,且生产工艺为传统 扬扬浆工艺,污染严重。 虽虽4 / 4 有少量粉条生产,但 大大多为传统生产,产品 质质量差,且无包装、无 品品牌,附加值低。事实 上上,近年我县已成为卢 龙龙、迁安、昌黎等地的 原原料加工基地,污染留 在在当地,效益却供手送 给给了别人。形成这种局 面面的原因主要是加工户 小小富即安,不求进取, 片片面认为,加工淀粉不 愁愁销路,满足于 “ 收 入 不不大,年年有 ” ,缺乏 干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 雄雄心和魄力,因此,不 想想、不敢也不愿钻研、 谋谋划发展深加工、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