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_第1页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_第2页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_第3页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_第4页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阶段 作者 /洪少华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与支撑,按照由初级向高级循序渐进规律,开展与学习阶段相适应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 阶段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本质,是激越、壮丽的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灵魂。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 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与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 怎样开展高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我们加强研究;需要我们依据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循序渐进、分阶段探索其规律。 2 / 5 一、初级阶段:从激发兴趣,认识专业入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专业参观。这一阶段创新活动的主要针对刚刚踏进高职校门的新生进行的。新生初来乍到,对高职院校很陌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既新鲜又疑惑,急于想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急于想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 情况。根据新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学校应及时组织新生进行专业参观活动,让他们身临专业工作现场,亲身感受社会和生产第一线的情境,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激情。 组织科技创新讲座。科技创新讲座是大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的重要通道;是大学生了解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开展科技创新讲座,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二、中级阶段:以掌握技术、形成科研意识为基本目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课外 兴趣小组。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3 / 5 的老师。”所谓兴趣,就是人们带有一定情感地喜欢、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和意识。兴趣是很奇怪的东西。可以称之为passion,也可以解释为 interest。很显然,如果有了兴趣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高职院校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课外科技兴趣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潜力。 组织专业技术访谈。 (职教论文 )组织这种访谈可根据组织者的要求,参加者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聘请有技术专长的人士担任主讲,发 挥开展的这种活动的主导作用,使高职生从中了解专业技术知识和本专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举办一年一度的技能节。一是以节能节为重要平台,展示各专业师生在日常中的教学、科研和课外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激情。二是以技能节为重要舞台交流各专业学生交流技术学习情况,促进其技术互补,甚至产生新的跨学科的相互合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运用技能节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高职院校的实践说明,正确处理好技能节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开展技能训练不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条件,但 是必要条件。因此,具有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创新。 4 / 5 三、高级阶段:以提高创新能力,适应未来技术岗位为基本目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模拟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为了适应未来的技术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在一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模拟未来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一方面是适应未来工作的基本程序、工作规范和合作方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因此,学校可安排具有就业意向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模拟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 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在学生离校前的最后学习阶段,直接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以提升学生适应未来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可以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明确的目标,从而训练学生的科研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活动,是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战演习”,对于增强5 / 5 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实际意义。高职院校可以“广泛动员、引导申报、资助激励、规范 过程、严格评审,孕育高职创新人才”为方针,不断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工作,为培养高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