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_第1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_第2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_第3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_第4页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 孙家钰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主要是由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组成的。要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就必须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就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就必须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 C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0845(2016)12-0149-02 1993 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 21 世纪初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2000 年教育部停止使用高校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派遣证,改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逐步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转变,是毕业2 / 5 生就业制度的一场彻底性的革命。几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下, 经过初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以高校校内举办的就业市场、各省市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及与之有关的人才市场、国家级区域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主要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的市场机制已开始运行。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不足 1竞争机制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多数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并且持续攀升。据统计, 2000 年至 xx 年,我国高校各年度毕业生人数 分别是 107 万、 115 万、 145 万、 212 万、 280万和 338 万,到了 xx 年是 559 万, 2016 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高达 611 万,已经是几年前的数倍。加上大学生毕业时间相对集中、择业时间较短,而目前我国就业岗位有限,使得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竞争愈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标准愈高,愈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 然而,当前很多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却与激烈竞争下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也加重了就业的难度。这一方面跟3 / 5 大学生自身对市场竞争的认 识不足有关。其主要表现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当前就业现实;二是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综合素质不过关,一经用人单位的考察、面试,缺点就暴露无遗;三是就业观念陈旧,适应不了改革的就业方式,许多毕业生还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另一方面,是和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同市场脱节的事实有关。高等学校不少专业的设置带有较大的计划性和盲目性,不少专业及课程设置没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规划,专业设置的调整滞后,加上不少高校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 生动手能力差,或者知识面过窄,等等,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供求机制上,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顺畅、交流不充分,效果较差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人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在求职过程中盲目采用“全面撒网”的策略,四处奔走,出入于各种各样的招聘场合。虽然各地大型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逐年在增大场馆,加大设摊面积,但如潮而至的毕业生还是把招聘现场挤得水泄不通,招聘场馆内往往是寸步难行。人群蜂拥的场面使招聘、应聘双方均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有效的交流。另外,多数毕业生在“全面撒网”思想的指导下, 大量投递简历和自荐材料,而不管所投递的用人单位有无相关专业的进人计划,以及自己是否具备4 / 5 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能力和资质,致使用人单位往往收到过多的自荐材料,有的热门单位甚至要收到数千份材料,对这些材料要走马观花地看都很吃力,更不可能逐一审阅。这都会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造成信息缺失或信息不畅,使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导致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急需某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意中人,而另一方面却有不少该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接收单位。 3价格机制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还没 有建立 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是供需双方在进行洽谈时必然会涉及的一个十分重要和敏感的话题。现阶段,在高校毕业生市场上,价格的问题分歧较大,主要表现为:在毕业生一方,部分毕业生要价太高,往往开口就是三四千元;另外,部分毕业生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增加自己谋得职位的筹码,再三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甚至有部分毕业生最近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另一方面,随着应届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买方市场”的形成,不少用人单位故意压低工资价格,每月三四百元的不在少数。可以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 定、合理的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价格其实都是一种畸形现象。这也说明,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格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5 / 5 校毕业生就业价格机制还没有正常地运转起来。 4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运行环境发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还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还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一些毕业生随意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业绩,虚填当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各种奖励,编造工作经历,隐瞒犯错误和受处分的事实;签约后任意毁约或者报到后不辞而别。也有一些用人单位把招聘会当做“推销”企业的机会, 而实质上招聘人员已经内定;或者为了招聘优秀人才,在介绍单位情况时,有意夸大单位规模与效益,不切实际地许诺优惠待遇,提供虚假信息,搞不公平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