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1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实验卷质量分析报告一、基本概况1试卷基本概况本试卷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为标准,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参照,以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水平为核心,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三个领域命制试题,每道试题基本对应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相应目标,总题量31题、答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共14题,30分,以客观题型(选择、填空)为主;“阅读”部分共2个阅读情境材料(说明类文章700字左右、叙事类文章1000字左右)15题,35分,客观题以选择题为主(共10题20分)、主观题以简答题为主(共5题15分),其比例为4:3;“习作”部分共2题,35分,小作文5分、大作文30分(其中书写卷面分3分),整卷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为1:1。2测试基本概况(1)试测。试卷被拆分为3份试测卷,分别到城区实验小学、城区一般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试测,参加试测人数各30人。试测之后,我们对部分题目做调整。(2)测试。参加本卷测试样本校为:城区小学1所55人、农村中心小学1所65人、农村完小2所121人(其中1所56人所用教材非人教版)非常小的一个样本,不一定有很强的代表性,但“就事论事”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二、试题意图、数据分析及反思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概况。涉及字音、字形、词义辨别及运用、课文内容积累及关键词句意思理解、古诗词默写及简单运用、标点符号运用等等,涵盖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等部分目标。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以客观题为主。2逐题意图、数据分析。第1题,考察字音,辨别平、翘舌音的能力。所取样本均来自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有些字置于新的语言情境,如,“诸如此类”。这一设题符合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语文(下简称教学要求)关于教材中两类生字即“会认字”和“会写字”教学要求精神,如,“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做字形分析,只要求在语言环境中准确认读”。数据显示,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对平、翘舌音的辨别能力相差较大,城区优于农村,学生之间区分不是很明显;农村中心小学与村完小相当,区分明显。第2题,考察字音,辨别前后鼻韵的能力。所取样本均来自五年级上册教材要求“会认字”,大部分是新词,有些词在生活中不常用,如,众擎易举、马首是瞻,等等,其目的:一是“会认字”在熟悉语境中能够读准字音、在新的语境中也能读准字音,才算“会认”;二是拓展阅读面,暗示学生要广泛阅读,在阅读中识字,这是符合课程标准倡导的“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之理念。具体答题情况:画框kun 众擎qn易举苏杭hn 马首是瞻zhn外甥shn 忐tn忑不安秉bn赋 纵zn横驰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城区小学1120.4%916.7%1527.8%1935.2%农村中小1624.6%1116.9%2030.8%1726.2%农村完小1421.5%812.3%2944.6%1421.5%数据显示,辨别前后鼻韵的能力是难点,城区、农村没有差别,学生之间区分明显。这一题得分率如此之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于福建方言区的学生来说,前后鼻韵本身是难点;二是试题样本偏难;三是教学问题,即生字教学就字认字、平均用力的情况普遍,如,“擎”字,出自课文开国大典“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灯笼。”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说,“擎”的音、形、义都是难点,虽然编者只要求“会认”就行,但是,到五年级了,如果学生不明白它的意思,要不要主动查字典或词典?对于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新字,老师要不要给予特别关注?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众擎易举”的读音就不会有问题;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需要改进;四是学习问题,即学生主动学习、自觉使用工具书、广泛阅读、对新知求索的欲望等等,都要进一步加强。同时说明,学生不懂就是不懂,即使是选择,他蒙的概率只有25%。第3题,考察易混、易错声、韵母的辨别能力,所选样本均来自本册教材(或语文园地、或“会认字”表)。目的是提示在生字词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日常易混、易错字词读音的纠正和辨别,防止读“半边字”等等,如,驯服、攥着、打蔫、沏茶,等等。数据显示,易混、易错音的辨别能力,城区优于农村,学生之间区分明显。数据还给我们提供另一个信息,即易混、易错音比较典型,只要老师有意识地给予重视,比较容易纠正,因此,农村完小的整体情况可以优于中心小学。第4题,考察辨别多音字的能力。样本均来自本册教材,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本册教材中新出现的多音字词的读音。此题在试测时,发现难度偏高,所以进行了调整,试测卷是4组8个词,正式试卷只选了4组4个词。数据显示,学生辨别多音字的能力基本达标,整体城区优于农村,但不明显,学生之间区分很明显。第5题,考察辨别形近义异、音近形异、易混易错字词的能力。样本均来自本册教材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字”,目的是教材中要求“会写的字”一定要读准字音、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正确书写、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中运用。数据显示,教材中要求“会写的字”得到重视,正确率高,城区、农村区别不大,城区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农村学生之间区分明显。此题样本数16个,仅占本册教材要求“会写的字”的10.7%,如果样本数达到或超过50%,就可以准确测量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第6题,考察学生辨别意思相近词语的能力。样本均来自本册教材的精读课文,目的是在丰富学生词汇的同时,提高辨别词语之间细微差别的能力,增强语感。数据显示,学生辨别意思相近词语的能力整体偏弱,城区、农村差别不大,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提醒教学时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辨别能力,培养语感。第7题,考察在具体语境中通过运用来辨别感情色彩相近、意思比较接近的词语的能力。意图是通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辨别词语的意思,而不是靠背诵词语的解释条;另外,此题语言情境材料改造自精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间接地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数据显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通过运用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辨别意思的能力比较强,城区与农村没有什么差别,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村完小还优于城区小学。说明农村在课文教学方面抓得更紧一些。第8题,考察学生通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来辨别意思相近词语的能力。此题语言情境也是改造自精读课文(窃读记)而非课文原话(“我们读了林海音的窃读记,无不 小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精神。”),这样既避免“死记硬背”,又考察到理解能力。数据显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通过运用来辨别意思相近词语意思的能力比较强,城区与农村没有什么差别,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同时也说明教师对课文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第9题,考察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的能力。意图是通过对比感受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无须记忆;其次,句子来自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其目的是引起教师注意课标中的阅读目标如何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当课文中有相应的例子时,怎样用好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目标。如,此题的情境材料既运用了分号、又运用了顿号,正好出现在第三学段,可是一个训练的好“例子”、好时机。数据显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的能力城区与农村存在差别,尤其是农村完小。从这个侧面反映农村教师在钻研教材、找准教学资源、用好教材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对照课程标准的目标来审视教材、用教材教的意识和能力都应该进一步加强。第10题,考察辨析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的能力,对应课程标准阅读目标之“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其情境材料都来自精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关键句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的就是课后思考练习题。其目的有二:一是考察学生联系句子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能力;二是检查教学落实情况,即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老师教了没有、教得怎么样,学生学了没有、学得怎么样。由于所处的是第三学段的第一学期,再加上要达成这一目标本身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取“选择”题型,不仅降低难度,还避免死记硬背。数据显示,学生辨析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弱,这种能力属于高难度,不仅需要科学训练,还需要敏锐的语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课堂教学在培养“推想”、“体会”等能力的训练的力度和科学性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明白、不关心学生真正感兴趣什么、关心什么、不明白什么、有什么问题、哪些是自己独立思考或同伴互助或查阅工具书等都无法解决的,必须教师教;其次,课堂教学压根儿就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如,“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句,你如果让五年级的学生来提问题或提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学生一定会提“风一更,雪一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先刮一更风,再下一更雪”、或“一更”什么意思,等等,前面一个问题是“真”问题啊,是真正学生力不能及的啊!老师要讲,还要讲清楚、讲生动;后一个问题就不一定要讲了,“一更”什么意思,你去查一查字典或词典就明白的呀!课堂教学若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真学习那么,此题还会难吗?第11-14题是填空题。第11题,考察学生对意思相近的成语意思的辨别,并且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境都改造自精读课文,因此,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此题虽是“填空”,但本质上还是“选择”。数据显示,学生对意思相近的成语意思的辨别,并在具体语境中运用的能力比较好,城区和农村没有差别,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第12题,是关于积累语文语言材料以及描述课文印象深的场景或细节的考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丰富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是编者要求背诵的课文或片段一定要熟读成诵,关键的词句还能够默写;其次,课文精彩的场景、细节、人物等等,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此题的意图就在此。数据显示,在语言积累和课文相关内容描述上,学生的能力都比较强,城区和农村没有差别,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老师教学是认真的,要求是严格的。第13题,考察古诗的背诵和默写。编者要求背诵或默写的古诗一定要背诵好、默写正确。数据显示,要求要背诵或默写的古诗,学生掌握较好,而且农村完小优于中心小学。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第14题,既是考察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古诗句的能力,也是考察学生的想像和理解能力。其目的是倡导活学活用,即使是古诗教学也如此,不要把古诗背“死”了,要让古诗在阅读中、在生活中“活”起来。数据显示,学生的想像力以及活用古诗的能力比较强,但是,学生之间的区分比较明显。在这方面,农村完小优于中心小学和城区。第13、第14题的结果是否给我们一个启示:该掌握的内容、尤其是经典内容的积累,只要老师重视、抓落实,学生达标程度就高。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尤其是经典的语言材料,在记忆的黄金期应该适当增强;其次是想像能力,在想像的黄金期,加强想像能力的培养也是“识时务”之举。敏锐的语感也是在积累、想像和运用中练就的。第二部分 阅读1概况。包括两情境材料(一个说明类文章、一个叙事类文章)涉及的阅读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做出解释的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做出评价的能力、想像(联想)拓展的能力等等,基本涵盖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能够纸笔测试的),有些目标还有多道试题对应。客观题与主观题基本对等。2逐题意图、数据分析。(一)说明类文章第15题,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此题所涉及的信息只经过简单的加工,比较明显,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数据显示,学生的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阅读能力比较强,学生之间区分较明显。第16题,考察学生提取多个信息的能力。阅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所需要的信息“散落”在阅读材料的不同位置,需要阅读者把它都找出来,才能满足需要。显然,这比提取单一的信息来得困难。数据显示,学生提取多个信息的能力渐弱,城区学生稍有优势。学生之间区分明显。第17题,考察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想词语表达意思的能力。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有利有弊:“利”,即真正考察到学生理解意思的能力,效度高;同时,这也是“弊”之所在,即可能存在“蒙对”现象。另外,此题所涉及的词语比较陌生,如,“牛刀小试”、“小不忍则乱大谋”“小巫见大巫”等等,旨在促进广泛阅读。数据显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想词语的能力比较强,农村学生优于城区学生。第18题,考察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数据显示,此题属中等偏难,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的能力比较弱,城区和农村没有什么差别,但学生之间区分明显。第19、20题简答,都是考察学生概括文章(段落)主要内容的能力。数据显示,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学生之间区分明显。农村完小的学生优于城区小学和中心小学。(二)叙事类文章第21题,考察提取多个信息并做整理的能力。数据显示,学生提取多个信息并做出整理的能力一般,学生之间区分明显。第22题,考察做出解释的能力,即解释事件的原因。数据显示,学生做出解释的能力一般,城区和农村学生基本没有差别,学生之间的区分不明显。 第23题,考察学生做出解释的能力,即解释事件的原因。 数据显示,学生做出解释的能力一般,城区与农村没有区别,学生之间区分比较明显。第24、25题,考察学生做出解释的能力,理解关键句的含义。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如何测试?第24、25两题都涉及到基本的修辞方法这是体会句子“表达效果”必然之一。数据显示,学生做出解释的能力一般,城区与农村区别不大,学生之间区分比较明显。第26题,考察学生揣摩文章表达顺序、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从提供的范例看,还要求学生提炼(相当于小标题)语言。数据显示,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学生之间区分明显。第27-29题为简答题。第27题,考察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能力。此题给学生的空间很大,让学生自己标注“关键词”,并说明理由(自圆其说),旨在尊重学生个性阅读,考察学生“自己的见解”。数据显示,学生抓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能力比较好,学生之间的区分也比较明显。但学生能否真正抓准“关键词”、体会“关键词”与主题(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如,这样的答卷1标注“扶”“蹲”“笑容可掬”“望”。这些关键词充分表现了沃柏小姐的细心呵护,让“我”感到温暖、舒适。2“扶”这个词可看出沃柏小姐是多么地亲切。“蹲下身”可看出沃柏小姐十分善解人意。“笑容可掬”可看出沃柏小姐下分和蔼可亲。3因为她蹲下身,能让人感觉到温暖,如果站着说,就像命令。笑容可掬地说,让“我”消除对老师的惧怕感。非常少。提醒我们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有自己的感悟或见解。第28题,考察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即理解文章内容选材及写作目的。设题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尝试把教学的灵活性与纸笔测试的稳定性结合起来,突破纸笔测试的局限性。第29题,考察学生的想像拓展能力,即根据文章思路及人物特征展开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表达出来。数据显示,学生的想像拓展能力一般,学生之间区分明显。从本次数据统计看,农村完小优于城区,我们认真查阅读了学生的答卷,发现“评分误差”比较大。这是主观题的“短板”主观题适合检测学生较高能力层次项目,如,理解、应用、分析、创造,等能力层次,但是它的信度难以保证,即评分误差大。如何避免,是考试评价研究项目攻关难题。举几个学生答卷:1千万不要把我的鞋脱掉啊!要是我的鞋被脱掉了,露出那个破洞,我会很没面子的。我很着急地用力摆动着脚,不让斯图尔特先生把我的鞋脱掉。2当时我会想:“我的袜子上有破洞,才不给你们看呢,免得你们笑话我。以后你们说给别人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全校都知道了,我的面子岂不丢大了,我还哪敢在学校读书啊!”(“当时我会想”应该删去,正文的双引号也应该删去,这样才是“想像写作”。)3“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是千万不能脱袜子,脱了袜子会被他们笑话的。神态是非常怕他们看见破洞,神情十分紧张、慌张。(这种叙述不像是“想像写作”。)提醒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并努力搭建平台,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部分 习 作1概况。包括一个“小作文”和一个“大作文”。“小作文”改编自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除了考察学生的想像表达能力外,还有检查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教学情况;“大作文”提供两个半命题式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并明确书写卷面分,旨在提醒教师和学生注意平时的书写习惯培养。2逐题意图、数据分析。第30题,“小作文”。目的有两个,一是分解习作权重,减少评卷误差,提高试卷信度;二是内容与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或口语交际密切相关,旨在督促教师用教材、用好教材。数据显示,城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优于农村,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农村中心小学与完小没有什么差别,但学生之间区分明显。学生答卷示例:1我会说:“你们好!尊敬的外国朋友们,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是独一无二的!看上去好似凤舞龙翔,可是栩栩如生的!它包含着中国的几千年文化的历史,而且生动又形象,还有各种各样的书写形式,可特别了!”(“我会说”和正文中的双引号应该删去。)2我会说:“你好,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是最生动形象哦!比如说鲸字:蓝鲸是不是很像鱼呢?而京字就很接近鲸的读音,所以这个字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还有删,我国古代都是在竹条上写字的,万一写错了,那就得用小刀刮去,所以,删是会意字。”(“我会说”和正文中的双引号应该删去。)3你好,我叫刘瑜。今天我向您介绍我们国家的汉字吧!我们的汉字历史悠久,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而且它还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呢!还有,我告诉你们呀,汉字书法还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呢!中国汉字,可形象生动了,有的外部轻灵,内部紧凑,还有的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呢!4你好,朋友,你应该知道我们的汉字吧!它四平八稳,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仔细一看,它又好像是一个活灵活现、可爱的小精灵,跳跃在白色的纸张上,让我们感到它独特的魅力而喜欢使用它。提醒教学要重视平时“小练笔”的练习,一是保质保量完成教材中编排的“小练笔”;二是加强读写结合,善于从阅读中汲取表达的营养,如,丰富语言积累、尝试实践基本的表达方法、及时记录阅读感受、发挥想像,等等。第31题,习作。在编制试题时,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二是让学生有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两个半命题式标题;三是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合符命题规范。数据显示,习作能力整体中上,城区学生略好于农村,学生之间区分不明显。具体数据统计数据显示,习作水平整体处于正常状态,“良好”及以上的习作,城区占九成、农村占六成;整体上城区优于农村, “不合格”的习作,城区为少数、农村占二成左右。书写分统计数据显示,整体上学生书写比较好,城区优于农村;书写了草、卷面不洁的现象不容忽视,如,农村中心小学只得1分的占了五成、城区小学也占了一成。错别字统计数据显示,习作中没有错别字的比例,整体比较高,且城区优于农村。一篇习作有4个错别及以下的占三成左右。从以上四个统计数据看出农村中心小学都逊色于农村完小,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思考: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影响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教师?资源?训练?阅读三、典型答题分析1选择题备选答案排序是否影响学生的判断?选择题第4题: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艰难nn 患难nn与共。 B混hn乱 混hn水摸鱼。C挑tio拨 勇挑tio重担。 D血xu液 呕心沥血xi。第一次试测,得分率仅为0.1(难度为0.1)、区分度为0.05。具体选项如下:备选答案A 艰难nn患难nn与共B 混hn乱混hn水摸鱼C挑tio拨 勇挑tio重担D血xu液 呕心沥血xi人数22323这么低的正确率,使我们产生怀疑:是学生真的不会吗?第二次试测:我们在另外一所学校(村级完小)再进行测试,得分率有所提高,为0.33(难度为0.33)、区分度为0.5。具体选项如下:备选答案A 艰难nn 患难nn与共B 混hn乱混hn水摸鱼C挑tio拨 勇挑tio重担D血xu液 呕心沥血xi人数314310得分率还是偏低,难度偏高,是不是题序造成的干扰呢?我们将备选答案顺序进行调整: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艰难nn 患难nn与共。 B血xu液 呕心沥血xi。C挑tio拨 勇挑tio重担。 D混hn乱 混hn水摸鱼。 第三次试测:第三所学校(城区实验小学),得分率为0.2(难度为0.2)、区分度为0.38。学生选“混hn乱 混hn水摸鱼”项23人,占77.7%,与第一次测试一模一样。具体选项如下:备选答案A 艰难nn 患难nn与共B血xu液 呕心沥血xiC挑tio拨 勇挑tio重担D混hn乱混hn水摸鱼人数06123第四次试测:第四所学校(村级完小),情况却大不一样,难度和区分度都很好,得分率为0.63(难度为0.63)、区分度为0.5。学生选“混hn乱 混hn水摸鱼”项的仅7人,差不多倒过来。具体选项如下:备选答案A 艰难nn 患难nn与共B血xu液 呕心沥血xiC挑tio拨 勇挑tio重担D混hn乱混hn水摸鱼人数21927结论:此题的备选答案顺序没有对学生产生干扰,学生对“混hn乱”与“ 混hn水摸鱼”、“血xu液”与“呕心沥血xi”的读音的确是掌握得不好。2教材中课后练习怎样落实?课后思考练习(包括生字表中的生字)是老师教的思路、要完成的任务、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思路、要完成的任务、要达到的目标。课后思考练习题,在教师备课时是要“做答”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宝贵经验,于老师说,他备课时,生字要书写、有的要查字典,课文要朗读、读出感情,问答题要做答老师弄清楚了,指导学生才心中有数、才有底气;另一方面,在学生,是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在同学讨论(如果需要的话)的基础,还不能解决的,则老师点拨。总之,每篇课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都掌握了,这篇课文才算教学完成。这应该是保底要求教教材、学教材要保证,在此基础上再谈“用教材教、用教材学”,再进而“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创造性地用教材学”。从测试情况看,“教教材、学教材”都难以保证。如,第10题,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A“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选自梅花魂)中“飘泊”的意思是:比喻职业生涯不固定,东奔西跑。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选自长相思)中“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是:一更刮风一更下雪,很冷很冷。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选自七律长征)中“寒”既是指泸定桥十三根铁索的冰冷,也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D“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选自“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断言”指断定的话。ABCD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城区小学2851.9%916.7%59.3%1222.2%农村中小3046.9%914.1%1218.8%1320.3%农村完小2436.9%1929.3%1015.4%1218.5%此题正确的答案是B,答对的仅占20.2%。数据还显示,学生答案离散性大,说明即使答对的学生都未必真正懂,而是靠“蒙”。3阅读能力整体偏弱,尤其是做出解释的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想像拓展的能力更需要加强。如,第22题,“我”不肯让贝尔小姐、斯图尔特先生脱鞋子的原因是 A“我”袜子上的破洞。 B“我”脚上的伤口。C“我”的同情心。 D“我”的自尊心。ABCD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城区小学2953.7%11.9%11.9%2342.6%农村中小4472.1%11.6%11.6%1524.6%农村完小3655.4%57.7%11.5%2335.4%此题既是做出解释的能力,也是考察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此数据显示,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弱,透过表面现象看事物体质的能力亟待加强,如,此题“我不肯让贝尔小姐、斯图尔特先生脱鞋子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A我袜子上的破洞”,但深层次的原因是“D我的自尊心”使然。这一点,阅读情境材料也有暗示,即最后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我心里明白,是沃柏小姐用她那个食袜蚁的故事挽救了我的自尊心”,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如,第26题,认真读短文,想想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填空。脚被蚁咬 受益终身从查阅学生答题情况看,能够用4个字来概括的(题干已经暗含此要求),如,第一个空格填“不肯脱鞋”或“不让脱鞋”;第二个空格填“脱鞋治疗”或“脱鞋疗伤”的,极少数。学生除了难以概括提炼外,抓住要点比较困难,这提醒我们,第三学段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上要下一番功夫,不断地“锤炼”学生的语言。这应该是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也做相应的编排,如,课文钓鱼的启示狼牙山五壮士等都编排了这样的练习,但一定要注意,其他课文不是说没有编排就不做这种训练(当然也不是课课如此),其次,训练时一定要呈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增强概括能力的思维轨迹。4学生习作“套作”、甚至于把别人的习作“改头换面”一下以应付考试的现象比较普遍,真正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比较少且质量不高。整体看,学生的书写了草(学生习作具体样例参看福建省200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实验卷习作评分参考及习作样例一文),写好汉字是小学生的基本功,一定要落实。四、对改进教学的启示1保证教好教材、学好教材,有余力者再用好教材,再有余力者创造性用教材。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语文是基础学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事实上,语文学科虽然不像理科,教材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需达成的目标,如,数学的例题,是教学生怎么解题,跟着的练习就是实践解题、巩固解题学生会解、会做了,目标就基本达成了,而语文教材仅仅是“例子”,以此“例子”为凭借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教材又是特殊“例子”,除了它代表国家意志外,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语文材料,更何况,编者已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到一个个“例子”中,因此,我们认为“教好教材、学好教材”是基础,教材教好了、教材学好了,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提升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举一个例子: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五上精读课文)本身是一个悲壮的抗日英雄故事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英雄气慨惊天动地,其次,故事情节、英雄人物刻划、遣词造句等等都很精到课文本身可读、可讲、可记,老师“教”学生读好、讲好、记好,有什么不可以!再看编者编排了哪些培养“语文能力”的训练点一是生字词方面,要求“会认的字”10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如图),这些会认的字学生能不能读准、今后在其他语境中出现能不能准确读出来;这些会写的字,学生能不能读准、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积累或“理解”或“推想”它们的意义、有些词能不能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并在口头或书面语中运用、能不能记住它们的字形而且会写、能不能写好?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算“教好了、学好了”;如果回答不甚肯定或否定,就没有“教好、学好”当然是在课堂、是全体同学!二是课后思考练习的编排(如图),体现以“例子”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体分析之:以上4题是基本题,第1题是“丰富语言积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明课文本身就是“教”和“学”的内容;“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既是积累语言也是抒发情感。 第2题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对应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第3题是培养学生在做出解释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能力,渗透修辞手法的训练,关键在学生能够在阅读、在想像、在朗读中体会“好在哪里”,并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纸笔测试就是“写一写”了)。第4题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做出评价的能力,还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以用于自己的习作。编者还编排了一道拓展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择(如图),以期广泛阅读,动笔墨阅读,不断丰富语言材料库。2阅读教学是综合性的,目标任务林林总总,但是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做出解释的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做出评价的能力、质疑探究的能力、想像(联想)拓展的能力等等,丰富语言积累,学习、实践写作方法自在其中。前面已经举例了,再举一个有关培养“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想像(联想)拓展的能力”的例子,如,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上)的课后练习3(如图),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许多是学生读不懂的、有疑问的,老师要还学生阅读、质疑、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上)的课后“小练笔”(如图),就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联想)拓展的能力”,学生如果不能由课文而引发想像(联想)就难以写具体、写清楚。3防止学生“套作”,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需要改进教学与改进评价双管齐下。从教学来说,要鼓励学生多练笔,养成用笔记录自己的观察、思考、生活所得的习惯,养成乐于用笔阅读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灵活多样、长短不限,重在有思考)的习惯。从评价来说,一是老师平时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标准,在此前提下,提倡宽容;二是考试命题,要狠下功夫,努力避免学生“套作”;三是阅卷时,对学生“原创”习作、真情实感的习作给予鼓励,等等,在习作的全过程中贯彻“写真事抒真情”。附件: 1福建省200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实验卷双向细目表2福建省200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实验卷福建省200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实验卷(完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项目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第二部分:阅读(35分)第三部分:习作(35分)总分选择题填空题(一)说明类(二)叙述类小练笔习作书写选择题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应得分201085102105273100实得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你按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艰涩s 刹c那。 B骨髓su 诸zh如此类。C点缀zhu 瓷c器。 D然rn而 震zhn耳欲聋。2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画框kun 众擎qn易举。 B苏杭hn 马首是瞻zhn。C外甥shn 忐tn忑不安。 D秉bn赋 纵zn横驰骋。3下列四组词语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恋junlin 驯服xnf。 B攥着zunzhe 缝纫fnrn。C腼腆mindin 沏茶qch。 D日寇rku 打蔫dyn。4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艰难nn。 B混hn乱。C勇挑tio重担。 D呕心沥血xi。5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崎岖 哺育 诱或 安然无恙。B飘拂 糟糕 誊写 一如即往。C销毁 眺望 胁助 再接再厉。第1页(共9页)D告诫 爆炸 谨慎 玲珑剔透。6与带点词语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1)低头折节 A低人一等。 B低声下气。 C低三下四。 D低头认罪。(2)剧烈 A激烈。 B热烈。 C剧变。 D急剧。7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告诫。 B广告。 C警告。 D告诉。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需要来自母亲鼓励的力量,也需要来自父亲 的力量,这样才能健康茁壮成长。8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悲叹。 B叹息。 C感叹。 D赞叹。 我们读了林海音的窃读记,无不 小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精神。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是 A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圆明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B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圆明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C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圆明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D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圆明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10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A“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选自梅花魂)中“飘泊”的意思是:比喻职业生涯不固定,东奔西跑。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选自长相思)中“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是:一更刮风一更下雪,很冷很冷。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选自七律长征)中“寒”既是指泸定桥十三根铁索的冰冷,也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第2页(共9页)D“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选自“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断言”指断定的话。二、填空题。在每题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的答案。(10分)11根据具体语言情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2分)毫无疑问 斩钉截铁 毫不犹豫 斩草除根(1)母亲听我说要买青年近卫军, 地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递给我。举世闻名 举国欢腾 举国上下 举世瞩目(2)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 欢腾喜悦。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2分)(1)“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 ,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 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节选自走遍天下书为侣)(2)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许多场景和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 最令我们感动。13将张籍的秋思补充完整。(2分)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4根据意境默写古诗句。(2分)我小时候和外祖父生活在东南亚的星岛。记忆中,每当月夜,外祖父总是拉着我的小手,站在窗前,痴痴地望着月亮 (取材于梅花魂)此情此景“外祖父”可能联想到古诗句是 第二部分:阅读(35分)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答。(一)甲流H1N1误解种种第3页(共9页)有人认为得甲流一定会发烧。其实,一半的甲流患者没有发热症状,有些患者除了一般流感症状之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反胃,并伴有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重症监护专家阿南德库马尔说:“重症监护室接诊的甲流患者中,大约有10%在送来时没有发烧症状。”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重大信息并没有引起医疗部门、专业医生及大众的高度重视。很多地方的指导意见仍然是“如果不发烧,就很可能不是甲流”,这种说法极易造成甲流漏诊。对于不发烧的甲流,该如何判断?蔡晧东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仅凭症状无法自我判定时,可以去医院做病毒检测,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轻症甲流很容易自愈。”据统计,目前全球甲流死亡人数已超过5000人,而美国平均每年死于普通流感的人数就有3.6万人左右。由此,很多人认为甲流不严重,致死率远不如普通流感高,不必小题大做。罗恩西门森教授表示,这两个数据不可直接比较,“3.6万人”这个数字是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其中包括各种并发症致死人数,而目前统计的甲流死亡病例都是直接由H1N1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而致死的。蔡晧东教授指出,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因此人体普遍具有免疫力;甲流则是一种以前没流行过的新病毒,人体内没有抗体,一些病人感染后,病情会迅速加重,因此,对它的危害不能掉以轻心。有人认为有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疫苗的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疫苗病毒的培养需要时间,而且生产厂家有限,即使在美英等发达国家,要让所有需要的人都接种疫苗仍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甲流疫苗与普通流感疫苗是否要交叉接种,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从临床试验上看,甲流疫苗对15%左右接种人群尚未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节选自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生活老师职责培训大纲
- 2026届北京市人民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厢片五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电工技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6届陕西省安康紫阳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花卉的秘密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6届海南省临高县美台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揭阳揭西县联考九上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机动车检测与维修工程师考试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新《斜视弱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数学活动《6和7的认识》课件
-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工程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
- 骨折固定与康复技术新进展
- 2025-2030中国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与创新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措施
- 中粮品牌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