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期末考试卷(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23分1、6本字典摞在一起高168毫米,14本这样的字典高( )毫米,如果一摞字典的高度是504毫米,那这一摞有( )本字典。2、在计算5956时,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 ),商是二位数,可以填( )。3、8972,7207210,2510250。列成综合算式:( )。4、在里填上“”、“”或“”。 54095540(95) 195(706)195 (70+6) 722412 (7224)12 14+276 (14+27)65、长方形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互相( ),相邻两条边互相( )。6、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到2,形成的角是( )度,它是( ) 角;分针从12起转到5,形成的角是( )度,它是( )。7、小明、小亮和小林一共有480张邮票,小林送给小明30张后,三人邮票张数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邮票( )张,小林原来有邮票( )张。8、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3个黑球,那么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些。 至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一个是黄球。9、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10、一个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小华在这个游泳池里游了7个来回,他一共游了( )米。11、右图中,有( ) 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12、1路公共汽车早晨5 : 00发出第一班车,以后每隔6分钟发一班。这路公共汽车5 : 30发出第( )班车,发出第10班车的时间是( )。二、选择题。6分1、把两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不可能是()。 A、锐角 B、直角 C、平角 D、钝角2、直线上的一点将直线分成两条射线,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 )A、直线长 B、射线长 C、无法比较 D、2倍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写成了42,结果得到的商是2还余12, 正确的商应是( ) A、4 B、3 C、24、用10倍的放大镜看20度的角,结果是()度。 A、200 B、20 C、0 D、405、两人轮流掷小正方体,约定红面朝上算甲赢1分,黄面朝上算乙赢1分。 用下面正方体( )掷是最公平的。 A、2红1蓝1绿2黄 B、3红1绿2黄 C、1红3蓝2黄6、如右图,从正面看下面的三个物体,形状相同的是( )。 A、和 B、和 C、 和三、计算(30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406= 12030= 245= 5454 360-3606= 9018= 56070= 9632 534 3125545=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8分) 62733= 22428= 72068= 3、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2524 302483 125(572+78)2627616824 1800754 972(7202133)四、操作题。8分 1、先量出左边两个角的度数,再画出右边两个度数的角。(3分) 画出125的角 2、(1)在右图中,过A点画BC边的平行线;(1分) (2)量出B点到AC的距离是 厘米。(1分) 3、连线。3分 正面 上面 侧面4、(1)将下图中的小船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2)下图中的梯形是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请画出它原来图形。A五、解决问题。(28分)1、小光家去年四个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4分季 度一二三四用电量/千瓦时2942102822222、每千克奶糖16元,每千克水果糖12元,每千克巧克力糖20元。(6分)(1)把这三种糖取同样地重量混合成什锦糖出售,每千克什锦糖售价多少元? (2)李老师带了192元钱,能买这样的什锦糖多少千克?3、苹果园要把128吨苹果运到水果市场出售。一辆大卡车每次能运20吨,每次运费100元;一辆小卡车每次能运8吨,每次运费是48元。 (1)如果都用小卡车运,一共要运费多少元?(3分) (2)用两种车运,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最少需要运费多少元?(计算后将结果填在下面括号里)(3分) 大卡车( )辆,小卡车( )辆。共需要运费( )元。4、水果店里有18箱苹果、6箱梨和15箱橘子。每箱苹果10千克、每箱梨12千克,每箱橘子6千克。根据问题先列表整理条件,再列式计算。(1)梨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8分)梨( )箱每箱( )千克橘子( )箱每箱( )千克5、王老师来到体育用品商店买球,球的标价是:足球每个30元,排球每个36元。他带的钱恰好能买24个足球或者18个篮球。(6分)(1)每个篮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2)王老师带的钱如果都买排球,可以买多少个?六、统计(5分)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20名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的记录。编号成绩/下编号成绩/下编号成绩/下编号成绩/下1906110111031680210579512901714031268112131151878476913014125191075117108715822099 整理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 2014年12月等 第优 秀良 好及 格不 及 格合 计成绩/下120以上119100998080 以 下人 数 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在你认为正确答案的方框里画“” ) (1)李阳跳绳的成绩在男生中排第10名,他的跳绳成绩应评那一等?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2)估计一下,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大约是多少下? 超过100下 不到100下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二) 垂线与平行线1、复习本知识需要掌握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重点记住知识树)复习本部分需要掌握课本上的基本题与重点题目。(1)浏览课本上的例题“试一试”与“练一练”。 如:课本第77页例题1与“试一试”;课本第78页例题2、“练一练”; 课本第79、80页,例题3与“练一练”; 课本第8183页练习十三上的全部题目; 课本第84、85页上的例题4、5与“练一练”;课本第8688页练习十四上的全部题目; 课本第8993页上的例题6、7、8、9与“练一练”;课本第9499页上的练习十五与整理练习上的全部题目。(2)重点复习的题目是:课本上要求画指定直线的平行线与垂线的有关题目。如:课本第95页上的第1013题;课本第97页上的第6题;课本第102页上第17题。课本上要求看出、量出或画出指定角的有关题目。如:课本第80页上的第1、2题;课本第81页上的第5题;课本第82、83页上的第913题;课本第86、87、88页上的第2、3、7、8、9题;课本第96页上的第2、3、4题;会用一副三角板拼画指定的角。如:15、75、120、135、150、165。180。本次辅导中: 在遵守纪律、听讲方面: 自我评价: , 老师评价: 。在获取知识技能方面: 自我评价: , 老师评价: 。同步奥数题家作题1、平面上有10个点,每2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直线,问这10个点中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与课本第83页上的思考题类同)2、甲队有65人,乙队有9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42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有一棵树高10米,一只小猴每次爬2米又滑下1米,问这只小猴要爬几次才能爬到树顶?5、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重多少克?空壶中多少克?(课本第63页上的思考题)同步奥数题家作题分析:1、平面上有10个点,每2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直线,问这10个点中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与课本第83页上的思考题类同)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要想求这10个点中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首先必须考虑这10个点中,每3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便于分析与理解,我们先把10个点用10个不同的序号来表示。如图:这样,先从第一个点依次开始画直线,点1与点2可以画一条直线,点1与点3可以画一条直线,点1与点10可以画一条直线,点1与其它各点一共可以画9条直线;再从点2依次开始画直线, 点2与点3可以画一条直线,(点 2与点1不能再画直线了,因为前面已经画过一条了)。点2与点4可以画一条直线,点2与点10可以画一条直线,点2号与其它各点(除点1外),共可以画8条直线;最后点9与点10可以画一条直线,且只有一条。由此求平面上10点中最多可以画直线的条数。就是求等差数列1到9之和。 2、甲队有65人,乙队有9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用6595,就很容易求出“两队人数之和”为160(人)。再根据“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这个信息,可以推出甲队现在的人数是1倍数,即调动后甲队剩余人数的为1倍数。乙队调入后的人数为3倍数。同时我们懂得:甲乙两队之间人数的调出调进,他们两队之间的总人数不变。为此,我们应该运用和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来解答。先求甲队调入乙队多少人后的人数,即甲队现在的人数,然后再求甲队调入乙队的人数。具体解答在后面。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42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42厘米。”这些信息,我们应该知道,周长42厘米,不是指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而是指两条长与两条宽的和,为此,我们用422,就可以求到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与宽的和是21厘米。有了长与宽的和与长与宽的倍数关系,我们就可以运用解“和倍问题的方法”来先计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具体数量,然后再用长乘以宽,去求它的面积。具体解答在后面。4、有一棵树高10米,一只小猴每次爬2米又滑下1米,问这只小猴要爬几次才能爬到树顶?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知道,小猴第一次爬2米又滑下1米,那么,实际上第一次只有爬上1米;第二次爬2米又滑下1米,那么,实际上第二次也只有爬上1米;这样一次爬上1米,两次爬上2米,当最后一次爬2米爬到树顶时,就不能再算它滑下的米数了。那么,最后一次应该算小猴爬上2米。具体解答在后面。5、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重多少克?空壶中多少克?(课本第63页上的思考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应该懂得,不管倒进多少杯,空壶的重量是始终不变的。根据“倒进3杯水,连壶共重740克;倒进5杯水,连壶共重980克”,这些信息,我们用980740,就可以求到2杯水的重量为240克。我们再用2402,就可以算出1杯水的重量是120克。接着去求3杯水的重量,然后再用740克3杯水的重量,就可以求出一个空壶的重量。具体解答在后面。同步奥数家作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第1题的详细答案。列式是:123456789(19)929545(条)答:最多一共可以画45条直线。第2题的详细答案。甲乙两队的总人数。65+95=160(人)甲队调入乙队一部分人数后,现在的人数。160(3+1)=40(人)甲队调入乙队的人数。6540=25(人)答:甲队要调入乙队25人后,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检验:甲队调入乙队25人,乙队现在有多少人?95+25=120(人)这时,乙队人数是甲队的几倍?12040=3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第3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过程。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422=21(厘米) 宽的厘米数。21(2+1)=7(厘米)长的厘米数。72=14(厘米)或217=14(厘米)长方形面积。147=98(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98平方厘米。 检验: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4+7)2=212=42(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987=14(厘米)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第四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过程。一解:小猴每次爬上几米? 21=1(米) 除去小猴最后一次爬的米,还有多少米? 102=8(米) 这些米数,小猴要爬多少次? 81=8(次) 一共要爬多少次? 81=9(次) 二解:小猴每次爬上几米? 32=1(米) 小猴最后一次比其它每次多爬多少米? 21=1(米) 除去小猴最后一次比其它每次多爬的米数,还有多少米? 101=9(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端热稳定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钒渣钠化焙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笔记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与演练课件
- 土石方工程施工协议
- 可再生能源投资机会研究
- 营销推广合作协议书模板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题附答案
- 电子合同格式4篇
- 设备租赁合同与设备租赁合同范本3篇
- 秋季慢性病知识讲座
- 2024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
- 小儿雾化吸入的健康宣教课件
-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 法院送法进校园讲座
- 反比例函数 单元作业设计
- 病机中医学基础课件
-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2022年四川雅安综合类事业单位招聘39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年人能力评估 能力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