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DOC_第1页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DOC_第2页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研究论文-“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摘要:“十五”期间我国外流业高速发展,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物流业还存在供给不足、成本与GDP比偏低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对策。关键词:物流业 物流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是我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是稳定、快速、全面发展的一年。物流需求进一步扩大,物流费用增速回落,与GDP的比例有所下降,物流投入增速加快,效益明显提高,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健康快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肯定,“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将是“十一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二十一世纪的前10-20年,是中国物流需求的高增长期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规模持续扩大,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扣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年均增长15左右。这一速度明显快于“十五”时期GDP增长95的水平,一方面说明我国物流发展正处在高增长期;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根据我们测算,1991年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14,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1:264,这说明目前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1991年提高了一倍多。从发展的趋势看,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是不断加速的。我们从统计数据看到,“八五”时期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平均为1:154,“九五”时期上升至平均1:158,“十五”时期更是提高到1:218,明显高于“八五”和“九五”时期的水平。可见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这是一个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也反映出通过流通现代化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规律。 我们认为,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继续持续10-15年的时间。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而现代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向生产、建设、贸易等领域延伸,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我们用统计模型预计,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 二、2005年的物流业现状,充分显示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1、2005年,我国物流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较高增速相比,物流供求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过热的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同时又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增长的趋势。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图1)。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95个百分点。 2、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回落,与GDP比例进一步降低,宏观调控在适当控制过热增长的同时,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0亿元,同比增长129(按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口径计算,下同)。这一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7个百分点(图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呈进一步下降之势。2004年为188,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2005年这一比例继续下降,为18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物流与GDP的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了365亿元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虽然我国物流费用仍处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5年的186。“十五”期间由于与GDP比例下降而节约的社会物流费用合计为1,090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水平。 “十一五”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不仅物流需求将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更为主要的是发展现代物流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方面的作用将会更加显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将进一步下降。我们用统计模型预计,“十一五”时期,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均增长约10左右,低于“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的水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54,0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将降至168左右,比2005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通过发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增加4,350亿元经济效益。 3、国内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2005年,投资额为9,293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虽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图3),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从投资构成看,交通运输业投资达到7,750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占物流用固定资产总投资的834,这对于继续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44;贸易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04亿元,同比增长316;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等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 6亿元,同比增长329;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8亿元,同比增长28。可见,物流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十五”以来,我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物流基础条件持续改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十五”期间,物流用固定资产年均增速达197。增长速度比“九五”时期加快了42个百分点。物流业基础条件得到充分改善。据初步核算,“十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增长21,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速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国公路里程年均增长67,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速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公路里程达192万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了369。“十五”期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9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3倍、17倍和21倍。车船运力加快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营运汽车发展到760万辆,比“九五”末增长418。目前,专用和重型货车数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运输船舶达221万艘,船舶净载重量和集装箱箱位分别比“九五”末增长846和1278,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货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拥有量显著增加。 三、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物流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2005年我国物流实物量增长17,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局面。“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比“九五”时期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是“十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长95,增幅比“九五”期间高09个百分点的一个基本保障。尤其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推动更为明显。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1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4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的快速增长,又导致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物流需求的增长。 2、现代物流发展,推进了我国流通效率的显著提高。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流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05年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率由2004年的247回落至179,回落68个百分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全国50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计,2005年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2004年的26次提高到28次,提高了02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了77;商品库存周转次数由2004年的124次提高到134次,提高了10次,商品库存周转速度加快了8,增速比2004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3、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直接推动GDP的扩大与增长。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物流需要,也直接创造了巨大产出。2005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140亿元,同比增长127(按现价计算),占当年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4和35个百分点,物流业对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增强。 4、通过提高物流组织协调的水平,明显缓解了运输紧张的局面。2005年,多数地区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近两年来一直比较紧张的铁路和水运在2005年出现了明显的宽松情况。过去华南、华中等地区的铁路请车满足率很低,有的仅达30左右,而目前请车已经可以满足需求。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区铁路甚至已经开始组织营销;从各地的电煤储存看,2004年部分省市经常出现电煤告急,有的仅够1-2天,而现在大部分地区电煤的储存高达20天以上;从水运看,由于运输能力的增加和需求的相对减少,水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如秦皇岛至上海的煤炭运输,由过去的每吨120元下降到40元左右。2005年运输紧张的矛盾得以缓解,一方面得益于物流业投资增长,交通运输设施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物流的理念和科学方法已经充分运用到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并发挥了积极的调控效用。一是针对经济过热,运输紧张的局面,采取适当措施,控制一些产业部门的过热增长,保证了运输与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二是在现有运输条件下,按照现代物流优化管理的方法,组织调配运输资源,加强各地之间运输资源的组织协调。避免了过去为突击抢运粮食、煤炭、化肥等重点物资,大量长距离抽调敞车、棚车,造成本来就很紧张的运输能力浪费,影响正常的运输秩序的现象。使现有的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利用率明显提高。三是按照多式联运的科学方法,加大了向公路运输分流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输紧张的矛盾。 四、从统计数字看当前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总供给难以满足总需求,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约束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991年至2005年间,我国实际完成的货运量年均只增长10左右,与同期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5个百分点的差距。 第二,社会物流成本比GDP比例仍然偏高,反映我国经济运作粗放的基本现实。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仍高达186,比发达国家9510的比例,高出近一倍。原因是我国经济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阶段,GDP增长主要依靠一、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只占到40,与发达国家三产比例高达70-80的份额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显著落后。根据1991年至2005年的统计,15年中,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下降了5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6个百分点,但“十五”期间,年均下降速度为016个百分点(表1)。如按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计算,到达10左右的水平,要花20-30年的时间。如要实现超越式发展,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服务业的比例。 第三,现代物流业务附加值低。我国物流实物规模较大,社会物流收入总规模却较低,说明我国现代物流业务增值服务少、附加值低。和美国相比,2002年美国货运总量为1582亿吨,同期我国为1483亿吨,中美两国货运量基本相当。同时,结合美国交通统计局(BTS)数据计算,1993年、1997年和2002年美国单位货运量物流收入分别为409元吨、473元吨和476元吨,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而我国单位货运量物流收入虽然1 991年以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图4),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2005年单位货运量收入不到160元吨,为美国同期26左右,这说明我国现代物流业务附加值低,物流业务增值服务太少,导致物流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很难适应目前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 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动力、需要环境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规划和目标:“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这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既需要有新的动力来推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也需要创造条件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要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物流发展,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动力,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全面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向生产、建设、商贸等领域渗透和延伸,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延伸物流服务领域,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2、要统筹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的综合管理体制与机制,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协调发展。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3个政府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参加,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内许多省区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或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物流发展。但是现有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存在,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十一五”期间,需要更充分的统一协调的综合管理体制与机制。在国民经济转型时期,物流业的加快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协调与指导。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我国物流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这必将有利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要加大物流投入,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从根本上缓解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矛盾。“十五”期间,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有所加快,但一直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2004年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一方面是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欠帐的叠加。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物流发展要适度超前。物流投资应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当或适度提高。要贯彻国家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政策,疏通多元化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本进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要加强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对于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等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议国家给予支持。 4、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物流业集成创新的优势,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用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与国外相比,我国物流发展差距最大的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