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定系统 论文及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电子档案 姓名姓名: 陆文龙 拟评审资格拟评审资格:副主任医师 档案制作时间档案制作时间: 2016 年 06 月 11 日 2 目 录 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保证书 .3 2.论文.4 2.1.2.1.第一篇第一篇 论文代表作论文代表作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 临床疗效观察4 2.1.1.2.1.1.论文著作发表刊物封面论文著作发表刊物封面4 2.1.2.2.1.2.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目录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目录5 2.1.3.2.1.3.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的版权页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的版权页6 2.1.4.2.1.4.论文著作内容论文著作内容7 2.2.2.2.第二篇第二篇 综述代表作综述代表作 综述题目综述题目: 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院前急救14 2.2.1.2.2.1.综述发表刊物封面综述发表刊物封面14 2.2.2.2.2.2.综述发表刊物的目录综述发表刊物的目录14 2.2.3.2.2.3.综述发表刊物的版权页综述发表刊物的版权页14 2.2.4.2.2.4.综述内容综述内容 .14 2.3.2.3.第三篇第三篇 其他论文著作其他论文著作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亚低温 治疗的疗效分析20 2.3.1.2.3.1.论文著作发表刊物封面论文著作发表刊物封面20 2.3.2.2.3.2.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目录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目录21 2.3.3.2.3.3.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的版权页论文著作发表刊物的版权页22 2.3.4.2.3.4.论文著作内容论文著作内容23 3.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扫描件.26 3.1.3.1.技术工作报告一技术工作报告一: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 通气治疗26 3.2.3.2.技术工作报告二技术工作报告二: 1 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31 3.3.3.3.技术工作报告三技术工作报告三: 1 例自发性气胸并严重呼吸衰竭院前急救 40 3 1.1.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双承诺”保证书保证书 4 2.2. 论文论文 2.1.2.1. 第一篇第一篇 论文代表作论文代表作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 的临床疗效观察 2 2. .1 1. .1 1. .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发发表表刊刊物物封封面面 5 2 2. .1 1. .2 2.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发发表表刊刊物物目目录录 6 2 2. .1 1. .3 3.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发发表表刊刊物物的的版版权权页页 7 2 2. .1 1. .4 4.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内内容容 8 9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陆文龙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537000 摘要:选取 2013 年 2 月 2014 年 9 月本院急诊科收治 162 例 急诊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1 例。对照组给予 异丙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治疗,两组均治疗 3d 。 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 疗总有效率为 96.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9.01% ( P0.05 ) 。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 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天麻素;异丙嗪;眩晕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8174(2015)03-0530-02 眩晕在临床中尤其是急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觉 障碍,患者发生眩晕时会感到周围的物品或者自身在移动、晃摇旋,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不敢睁眼、头重脚轻及头昏脑胀等症状,严重影 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且近年来各个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眩晕症患者 10 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1。眩晕症涉及心血管 内科、眼科、骨科、耳鼻咽喉科及神经内科等多个学科,异丙嗪等 抗组胺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治疗眩晕的药物,天麻素在 临床中眩晕的治疗中也有这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联合应用异 丙嗪与天麻素治疗 81 例急诊眩晕症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2 月2014 年 9 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162 例眩晕症患者。 其中男 72 例,女 90 例;年龄 2173(50.327.22)岁。纳入标准2: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眩晕症者; 意识清楚者;无其他严重疾病者;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肺、脑及心脏疾病者;药物过敏者;妊娠 期或者哺乳期者;意识不清楚者;患者或家属不同意进行本次研究 者。将其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81 例。两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异丙嗪(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2021178)治疗:25 mg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肌肉注射,1 次/d, 治疗 3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扬州中宝制药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20058877):800 mg 天麻素注射液+250 mL 生理 盐水,静滴,1 次/d,治疗 3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临床疗效以无效、 有效及显效判定,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 11 症状完全改善。治疗总有效=有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 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 2 检验。 P0.050.05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用药期间及用药后,两组患者均 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讨论 作为临床急诊科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眩晕症是一种多发病、 常见病,复发性较强,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中眩晕症患 者以女性患者居多,多发于老年人和青年人4。研究发现,眩晕症 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主要是由人体的小脑、脑干、前庭神经及迷 路病变所引起,多数眩晕症患者发病或多或少均与血管痉挛、组织 缺氧或缺血、脑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代谢障碍及自主神经 功能失调等有关5。目前,眩晕症在临床中主要分为中枢性眩晕、 12 周围性眩晕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眩晕,其中以周围性眩晕最为常见和 症状最为严重。临床中治疗眩晕症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和 一般治疗等。急诊科收治的眩晕症患者多数是突发起病,患者忧虑 情绪较重,医者很那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病因进行确定,此时往往会 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措施6。血管扩张药、抗胆碱药、止吐药、抗 组胺药物、安定剂及镇静剂均是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治疗眩晕症的常 规药物。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即是应用抗组胺药物异丙嗪治疗。 异丙嗪可抑制组胺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和扩张,有效阻碍血 小板聚集和全身血液浓缩,缓解局部水肿,患者注射异丙嗪后,中 脑髓质、呕吐中枢及前庭感受器在中枢性抗胆碱性的作用下,可起 到止吐、止晕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增加脑局部供血 量,使脑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异丙嗪还可抑制机体应激性, 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从而异丙嗪可有效、 快速的缓解眩晕症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心理情绪。本研究中,对照组 患者治疗 5 d 后,治疗总有效率为 79.01%,与上述相符。 天麻是一种中药,具有补肝滋阴、解痉息风的功效,在临床眩 晕症的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天麻素具 有镇痛、安眠及镇静的作用,对大脑皮质功能失衡有很好的恢复调 节功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从而起到抗癫痫、抗惊厥和调节焦虑 情绪的作用7。同时,天麻素还可使脑血管扩张,降低脑血流阻力, 使脑血流量增加,改善内耳、迷路动脉、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 脉以及小脑前下动脉的供血不足,从而可迅速缓解眩晕症患者的症 13 状,疗效较好8。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单用异丙嗪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天麻素,治疗 3 d 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虽然天麻素和异丙嗪治疗眩晕症 的作用机理不同,但是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是安全有效的。 综上所述,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显著,且 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乔文颖,刘建国,曾红,等. 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分析J. 中华 医学杂志,2014,(21): 1618-1622. 2 黄鑫,戚晓昆. 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0): 825-828. 3 刘红栓,张峰,王双玲.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治 疗急性眩晕 42 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2,34(04): 583-584 4 廖正寿,姚群英,林建园,等.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 急诊眩晕症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4,(21): 68-69. 5 吕明阳,杨会琴,王超. 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临床 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01): 79-80. 6 刘焕涛,公丕菊. 异丙嗪联合葛根素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疗效观 察J. 河北医学,2013,19(08): 1165-1167. 7 肖展翅,张慧,王洲羿,等.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 14 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0): 1175-1177. 8 肖展翅,李钢,刘秋梅,等.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8): 1532- 1534. 2.2.2.2.第二篇第二篇 综述代表作综述代表作 综述题目综述题目: 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 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救 2 2. .2 2. .1 1. .综综述述发发表表刊刊物物封封面面 未发表未发表。 2 2. .2 2. .2 2. .综综述述发发表表刊刊物物的的目目录录 未发表未发表。 2 2. .2 2. .3 3. .综综述述发发表表刊刊物物的的版版权权页页 未发表未发表。 2 2. .2 2. .4 4. .综综述述内内容容 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救 (综述)(综述) 陆文龙陆文龙 537000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以及细胞组 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 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气道重构。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 15 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1020的哮喘患者发展为重症哮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展 为呼吸衰竭,具有很高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发生急性恶性事件风险大。本文对支气管哮喘 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救进行综述。 【关键词】重症哮喘;发病机制;治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 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 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 即气道重构。 目前全球约有 3 亿患者,每年约有 25 万人死亡。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推广, 大部分轻至中度哮喘患者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可以达到哮喘症状控制的目标。然而部 分确诊为哮喘的患者,尽管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甚至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症状仍难 以控制,同时还要承受使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这部分患者被称为重症哮喘。这类患者 比例约占 1020,具有很高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发生急性恶性事件风险大。 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会使患者原有的症状迅速变重, 进而引起急性呼吸衰竭, 在数小 时或数天内出现, 偶尔会在数分钟内危及患者生命,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 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病情做好准确的评估尤为重要。截至目前, 临床上多 采用药物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1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1.11.1 病因病因 哮喘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常见的哮喘危险因素及促发因素包括: 1、内源性因素 包括哮喘易感基因、过敏体质等。哮喘患者常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 敏性鼻炎、湿疹等。2、环境因素 包括室内变应原(尘螨、宠物、蟑螂) 、室外变应原 (花粉、草粉) 、职业暴露(油漆、饲料、活性染料) 、食物(鱼、虾、蛋类、牛奶) 、被动 吸烟、大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 1.21.2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免疫炎症反应是形成哮喘的病理基础。在轻中度哮喘 患者中,经典的发病模式是以 CD4+Th2 细胞为主,诱导 B 细胞合成的特异性 IgE 抗体介导 的免疫炎症反应。气道长期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引起一系列咳嗽、气短、喘息等哮喘发 作症状。而重症哮喘不同于轻中度哮喘,它具有独特的炎症过程。在重症哮喘患者的气 道内有更多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损伤及气道重塑。 a气道炎症:重症哮喘的气道炎症具有异质性,存在不同的气道炎症表型。成人哮 喘气道炎性细胞表型可分为:嗜酸粒细胞增多型:约 50的哮喘患者,尤其是在轻、中 度哮喘患者中,持续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现为气道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变 态反应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增多型:表现为气道内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在重症哮喘 患者中多见。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气道及肺组织的损伤过程; 少炎症细胞型:表现为痰液内上述细胞均不增多,而以气道平滑肌的异常增生肥大为主 要特征,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气道重塑导致的气道狭窄有关。值得肯定的是,无 论患者气道内以何种类型细胞浸润为主,重症哮喘患者都存在着持续严重的、未被控制的 气道炎症,这是导致哮喘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16 b气道结构改变:传统上哮喘定义中包括可逆性气道受限,在实际中常发现哮喘患 者气道并不完全可逆。通过胸部高分辨 CT 检查发现重症哮喘患者的气道壁厚度、气道壁面 积与气道总截面积之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说明重症哮喘患者气道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 改变。气道长期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伴随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气道炎性“损伤修复 再损伤再修复”循环导致气道组织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进而形成重塑。气道平滑肌细 胞增生肥大,导致气道不可逆阻塞,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不可逆下降,支气管扩 张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也下降。 c激素反应性低:在吸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常需要使用口服激素治疗,但在重 症哮喘治疗中,大剂量激素治疗并不能降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提高 FEV1,提示这部 分人群对激素反应性降低,而不是完全的激素抵抗。 d. 重症哮喘的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展为呼吸衰竭,伴随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 出现,其临床发作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气道的炎症性反应呈现进行性的加重,且经过治疗后 疗效一般,因此导致了气道痉挛的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骤发的急性窒息性的支气管痉挛, 而哮喘的持续性状态会导致气道里形成黏液栓,进一步堵塞气道,出现肺动态的过度充气, 这种状况的存在加重了患者吸气负荷,引发呼吸肌的疲劳,加重了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的 潴留,形成了恶性循环。 2 2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典型哮喘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 清晨发作、加剧。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上述症状和体征可 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3 3 哮喘的分期哮喘的分期 3.13.1 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时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 4 级。 轻度:步行或上楼时气短,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检查正常。 中度:稍事活动感气短,讲话常有中断,时有焦虑,呼吸频率增加,可有三凹征,闻 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可出现奇脉,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最高呼气流量 (PEF)占预计值 6080,SaO2 9195。 重度:休息时感气短,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表达,常有焦虑和烦躁,大汗淋漓,呼 吸频率30 次/分,常有三凹征,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常120 次/分,奇 脉,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 PEF 占预计值 60,PaO260mmHg,PaCO245mmHg,SaO290。 危重:患者不能讲话,嗜睡或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哮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脉 率变慢或不规则,严重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pH 值降低。 3.23.2 非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 亦称慢性持续期,仍有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 气功能下降。 4 4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7 4.14.1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患者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两 肺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胸部 X 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 4.2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气急。多有长期吸烟史。有肺 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 4.34.3 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阻塞 可见于中央型支气管肺癌、气管支气管结核、复发性多软骨炎等气道疾病或气管吸入 异物导致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喘鸣或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 音。但根据临床病史,特别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以及痰液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胸部 X 线摄片、CT 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常可明确诊断 5 5 治疗治疗 5.15.1 常用治疗哮喘药物常用治疗哮喘药物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控制药物:通过抑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需要长期每天使用。首选吸人性糖皮 质激素(ICS),还包括白三烯调节剂、长效 2受体激动剂(需与 ICS 联合应用)、缓释茶碱、 色甘酸钠等。 缓解药物:能迅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气喘症状,通常按需使用。首选速效 吸人 2受体激动剂,还包括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吸人性短效抗胆碱药物、茶碱及口服 受体激动剂等。 (1)糖皮质激素 通过抑制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抑制炎症因子的生 成和介质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 受体的反应性等,有效抑制气道炎症。a、吸入给药: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局部抗炎作用强,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 较少,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吸入激素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氟替卡松等。b、 口服给药:适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慢性持续哮喘大剂量 ICS 联合治 疗无效的患者,或作为静脉应用激素治疗后的序贯治疗。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 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等。c、静脉用药:严重哮喘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氢化 可的松或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是起效快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抗炎、抗免疫作用强 大,与氢化可的松比较,甲基强的松龙与其糖皮质激素类受体亲和力强;甲基强的松龙的 组织渗透能力强,在肺组织中的浓度高。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后 5 min 即开始起效,降 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患者的水肿状态。地塞米松在体内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多应 慎用。 (2)2受体激动剂 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 2受体的作用 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可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 a、短效 2受体激动剂 (SABA):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应按需间歇使用,不能单一、长期应用。 b、长效 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型 LABA 有两种,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不推荐长期 单独使用。目前多采用联合吸入 ICS 和 LABA 的联合吸入制剂治疗哮喘,适合于中度至重度 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 (3)白三烯调节剂 常用的有孟鲁司特,它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其他细胞表面白三烯 受体的拮抗,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出的半胱氨酸白三烯的致喘和致炎作用, 产生轻度支气管舒张和减轻变应原、运动和二氧化硫诱发的支气管痉挛等作用。联合应用 18 可减少哮喘患者 ICS 的使用剂量。 (4)茶碱 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 吸肌等作用。a、口服给药:包括氨茶碱和控(缓)释型茶碱。用于轻度至中度哮喘发作和 维持治疗。联合应用茶碱、激素和抗胆碱药物具有协同作用。b、静脉给药:适用于哮喘急 性发作且近 24 小时内未用过茶碱类药物的患者。茶碱有效、安全的血药浓度范围为 615mg/L。 (5)抗胆碱药物 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 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分为短效抗胆碱药(SAMA)和长效抗胆碱 药(LAMA)两种类型。SAMA 常用的有异丙托溴铵,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多与 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 LAMA 常用的有噻托溴铵,主要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以及慢阻 肺患者的长期治疗。 5.25.2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取决于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缓 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a、轻度:吸入 SABA,效果不佳时可加缓释茶碱 片,或加用短效抗胆碱药气雾剂吸入。b、中度:雾化吸入 SABA,联合应用雾化吸入短效 抗胆碱药、激素混悬液。也可联合静脉给予茶碱类药物。如果治疗效果欠佳,应尽早口服 激素。c、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 SABA,联合雾化吸入短效抗胆碱药、激素混悬液 以及静脉给予茶碱类药物。尽早静脉应用激素,常用甲泼尼龙或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因 半衰 期较长,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作用较强,一般不推荐使用。经过上述治疗,临床症 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呼吸肌 疲劳、PaCO245mmHg、意识改变。 5.35.3 危重度哮喘的院前急救危重度哮喘的院前急救 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指脉氧变化,给予氨茶碱、甲基氢化泼尼松静 脉滴注,补液。 重症哮喘患者是支气管哮喘发作非常危险状态,有些患者经过积极药物治疗后,病情 可得到缓解,但是有些患者由于气道炎性反应进行性加重,即使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 扩张药等,疗效欠佳,甚至无效,支气管痉挛状态加重,气道内痰栓形成,出现严重的气 道阻塞症状及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哮喘的有效手段,应用 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通气障碍,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呼吸肌做功,改善呼吸肌疲劳 状态,有利于吸痰,减少呼吸分泌物的阻塞作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行无创通气或插 管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是属于无创机械通气,不但费用较低,而且还能避免患者使用 气管插管时的痛苦和发生继发性肺炎,在临床机械通气中应用广泛,如果正确使用,可以 避免有创插管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属于有创通气,能够加重气道痉挛,正压通气 会增加患者气压伤和循环衰竭风险,所以要尽量避免使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但是如果无 创通气不能改善症状,根据患者情况要及时行插管通气,避免因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导致 缺氧时间过长引起脑、心、肾等器官功能出现不可逆损害。院前有部分患者因缺氧出现谵 妄甚至抽搐等精神神经症状,此时病人咬肌痉挛、牙关紧闭,给气管插管带来困难,适合 无创正压通气。 6 6 小结小结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危急重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一旦出 现哮喘急性发作,往往不能自行控制,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 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并发症。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首先突然产生严重气道阻塞,迅速 19 出现昏迷和呼吸衰竭,严重者出现窒息,病死率极高。所以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提高对 重症哮喘的抢救疗效,至关重要。由于支气管痉挛状态加重,气道内痰栓形成,此时单纯 内科药物治疗通常不能及时改善病情。及时无创通气可以改善肺通气,防止脑、心、肾等 重要器官因缺氧时间过长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为病人的转运创造条件,甚至可以有效改 善病情,避免使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避免出现继发性肺炎,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缩短 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冯维, 宋旸 ,李满祥. 成人重症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 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2015,04(8): 73-77 . 2 Akiyama H. Surgery for Cancer of the Esophagus M. Baltimore: Williams &Wilkins, 2008. 3 Logan A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nd cardia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9,46:150-161. 4 Ha agensen CD , Feind CR ,Herter FP, et a. The lymphatics in cancerM.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2008. 5 罗金银.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J中国保健营养, 2013,23(08): 4169-4169 . 6 张瑞兰, 沙利塔娜提沙尔克提汗. 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策略分析 J中西医结合 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3(8): 8-10 . 7 杨云峰. 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 ,18 :119-119 . 8 娜仁高娃, 乌日罕, 李博.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02: 103-103. 9 余让辉, 陈仲清, 陈辉, 傅卫军. 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重度哮喘发作疗效评价 J. 岭南急诊医学杂 志, 2015,20(2):96-97 . 10 Sato T, Sakamoto K. Illustrations and photographs of surgical esophageal anatomy specially prepared for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Sato T, lizuka T, eds. Color Atlas of Surgical Anatomy for Esophageal Cancer M.Tokyo and Berlin: Springer-Verlag,2008:25-90. 11 De Meester T R ,Barlow AP. Surgery and current management for cancer of the esophagus and cardia: part IJ . Curr Probi Surg , 2008,25(7):512-514. 12 Lerut T, Coosemans W. Reflections on three-field lymphadenectomy in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J. Hepatogastroenterology , 2009,46(6):717-725. 13 王长征改善支气管哮喘控制现状,需要重视患者的长期管理 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3,6(4):296-298 14李酷,莫琳芳,任成山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7(5):571-573 15 Bousquet J,Mantzouranis E,Cruz AA,et a1Uniform definition of asthma severity,control,and exacerbations:document presented fo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ultation on Severe Asthmaf JJ Allergy ClinImmunol,2010,126(5):926_938 2.3.2.3. 第三篇第三篇 其他论文著作其他论文著作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亚低温治疗的疗 效分析 2 2. .3 3. .1 1.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发发表表刊刊物物封封面面 21 2 2. .3 3. .2 2.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发发表表刊刊物物目目录录 23 2 2. .3 3. .3 3.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发发表表刊刊物物的的版版权权页页 24 2 2. .3 3. .4 4. .论论文文著著作作内内容容 25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分析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分析 陆文龙 (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探讨对心搏骤停复苏后病人亚低温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作为心搏骤停病 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对成功救治心肌梗塞患者后的亚低温治疗疗效进行探讨。亚 低温治疗是心搏骤停病人复苏后促进脑部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监护及并发 症防治等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 心搏骤停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1)12(b)-0096-01 心搏骤停是现在很多意外死亡事件的重要杀手之一,全世界每年都有约 1700 万人死于 心肌梗塞,更严重的是大约有 200 人中就有 1 人发生心搏骤停。有学者对此做过研究,那部 分幸存的获救者能最终获得正常的神经功能的比例不超过 5%。就此很多专家对如何在心搏 骤停后恢复大脑功能发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很多研究表明,心搏骤停复苏后通过亚低温治疗, 3234持续 1224h 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并且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亚低 温治疗心搏骤停复苏的病人已被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纳入复苏指南。笔者就本院成功救治了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心搏骤停复苏并植入 PCI 手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的个体案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为男性,年龄 70 岁,有高血压病史 lO 年,在 2011 年 2 月 7 日胸口突然剧痛,其子 女第一时间将病人送至本院。心电监护有心室颤动出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除颤 3 次,于 此同时对气管进行插管接呼吸机并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 200mg 加至生理盐水 50mL 中泵入升压,15min 后脉搏可触及,心律逐步恢复,心电图表明下壁及右室导联 ST 段 明显抬高。患者血样结果肌钙蛋白 tO.45 u gL,肌酸激酶 270uL,1 8:30 复查肌酸激 酶 4699uL,同工酶 709uL,诊断为急性下壁及右心室心肌梗死。术前准备,在呼吸机的 辅助作用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右冠状动脉前段 100闭塞,中段 30狭窄。第一时 间进行 PCI 手术,2h 后,手术完毕,将病人送回 CCU。开始给予表面也低温治疗 24h。效果 明显,病人恢复程度快,在结束亚低温治疗的第 2 天意识就转清,第 3 天脱离呼吸机,实施 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精神面貌好,四肢能正常活动,一个星期后转出 CCU。10d 后病情好转出院。 2 亚低温治疗实施步骤 评估心搏骤停的最佳时间是从心搏骤停的 515min 时间内,心搏骤停到实施 CPR 的持 续时间不超过 45min,至于心搏骤停复苏后实施亚低温的时间越早越好,不能超过 8h,实施 亚低温治疗的时间不应该超过 4h。心搏骤停属于原发性的心脏时间,这并不包括肿瘤在内 的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加气站网络布局优化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报告
- 青海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宁波市卫生健康委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69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音箱的市场渗透率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调度算法
- 2025年海洋能发电在海岛智慧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2025湖南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第一批招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选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10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映山红》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五年级音乐课件
- 基础医学概论
- 林则徐课件完整版
- 投资学英文版课件Ch 3 Securities markets
-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课件
- 2021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
- 全国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 高速公路路政巡查记录表
- 实验室生物安全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 分光光度法分析磷原始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