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封面)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黔南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填写日期: 2016年 月 日中文摘要(含关键词)在摘要的上方写上论文题目;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摘要包括:1“摘要”字样:黑体小三号,居中。2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3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黑体小三号;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英文摘要(含关键词)目录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21.前言51.1研究背景51.2研究的意义51.2.1理论意义51.2.2实际意义51.3文献综述61.3.1国外研究现状61.3.2国内研究现状6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72.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72.1黔南州自然资源现状72.2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82.2.1茶叶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82.2.2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亩产较高82.2.3茶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92.2.4都匀毛尖品牌体系逐渐完善102.3本章小结103.黔南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113.1优势113.1.1自然品质优异113.1.2低成本的竞争优势113.1.3品牌和历史文化优势113.1.4政策支持和茶文化建设123.2劣势123.2.1茶园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123.2.2机械化水平不高123.2.3茶叶品种单一,深加工水平低133.2.4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133.3机遇133.3.1农业政策倾斜,政府重视133.3.2名优绿茶市场空间巨大143.3.3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倍受关注143.4威胁143.4.1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利润下降143.4.2外部环境的压力153.5发展战略153.6本章小结154.促进黔南茶产业发展的对策154.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切实解决茶产业发展154.2整合项目,加大投入,认真抓好茶园基地建设154.3积极开展服务体系建设,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164.4加强品牌建设,引领茶产业快速发展164.5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茶产业持续发展164.6调整品种结构,加强茶叶机械推广164.7本章小结175.结论17参考文献17前言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中国茶叶种类之多也为世界之冠。由于中国适宜种茶的地域广袤,为世界绝无仅有,加之茶叶绝无仅有的生理功用、经济效益、社会功用在历史过程中不断被发现和认同,使茶叶自被发现和利用之始,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断激发制茶人的智慧。黔南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所产都匀毛尖茶素有“地球黄金纬度带上的绿茶经典”之称,是贵州省唯一的全国十大名茶之一。2015年黔南州茶园总面积达到131万亩,总产量达2.09万吨,产值达33.64亿元,综合产值达65.4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19%、46.46%、91.18%,全州涉茶企业(合作社)达900家,在全州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较强的区域和经济优势。黔南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作为中国茶产业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推进茶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本文在大量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茶产业及黔南茶产业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黔南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构建SWOT模型系统分析黔南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深入探究黔南茶产业的发展战略,促进黔南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丰富黔南茶产业的研究成果,为当地及至相关地区的茶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实际意义黔南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贵州省唯一的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黔南茶产业在全州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较强的区域和经济优势。黔南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茶业是黔南州的支柱性产业。然而茶业之间竞争日趋加剧,黔南茶产业发展困境逐渐显现。因此,本文根据对黔南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明确提升黔南茶产业竞争力策略,以促进黔南茶企在同行竞争中领先,切实增加茶农收入,提高种茶制茶积极性,推动黔南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这对于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促进黔南茶产业体系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献综述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是产茶大国,也是茶叶消费的大国,国内诸多学者对贵州茶产业竞争力和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关注和研究。田莹,段豫川(2009)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贵州茶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化等建议7。孙婷婷(2010)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分别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法研究了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实证分析发现,推动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规模的扩大,而非效率的提升。在综合竞争力上,贵州茶产业在全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贵州茶产业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落后于同处西部的云南、四川和重庆1。潘科等(2010)从近年来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及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两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潜在危机,得出如果不正确处理贵州茶产业面临的潜在危机,在未来将会严重阻碍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的结论2。侯彦双(2011)在总结贵州省自然资源概况、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存在茶产业发展组织机构不健全、生产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经营规模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3。安亚军(2014)从茶园面积、产量与产值、出口情况、产品研发和产业示范园区等方面介绍了贵州省茶产业现状,认为贵州省茶产业存在茶叶单产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大品牌支撑,产品结构单一,质量安全有隐患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4。还有学者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发展问题(刘彦青,2010)5。但是,目前对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并且,近年来学者逐渐关于黔南农业产业发展,如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李琼芬等,2011)、林下经济(向仕敏等,2013)、花卉苗木产业(向霞,2015)、刺梨产业(2013)等,而对黔南州茶产业的研究很少。杨清等(2012)对黔南州2008年以来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认为黔南州茶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县市重视程度不平衡、发展成效差异较大,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品种单一,茶叶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6。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黔南州茶产业的历史考察,以及对黔南茶产业的现状分析,了解黔南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其次,通过对国内外茶叶供给、需求分析,判断黔南茶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通过对黔南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研究,判断黔南茶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黔南茶叶产业的发展战略。最后,在分析黔南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促进黔南茶产业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利用产业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范式,分析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从实证的角度,探索提升黔南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实施对策。(2)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数据库资料,并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进行了综合性整理,其目的是理清当前黔南茶产业的现状和经济特征,为分析影响黔南茶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提供支撑。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黔南州自然资源现状黔南州国土面积26197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997米。地貌复杂多样,97%以上的面积为高山、峡谷和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成片的酸性黄壤分布,而且光、热、水基本同季,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州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带性黄壤,广泛分布于海拔7001600米的山原和丘原地带,面积达1754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44.64%。黄壤分布区域年平均温度10-15,积温4500左右,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阴雨天多,云雾多。茶区的日照时数较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只有1100-1300小时,年日照数在26-30%之间,地形平缓开阔,侵蚀较轻,土层较厚,适宜茶树生长。黔南山清水秀,山高雾多,适合茶树生长,全州宜茶面积约有 10万公顷。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茶叶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黔南茶产业发展发展迅速,以都匀毛尖为主的黔南茶茶园面积迅速增加。2007年,黔南全州茶园中面积为18.1万亩,2011年达到66万亩,2015年全州茶园总面积达到131万亩,新建茶叶基地31.8万亩,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39.12万亩,并且开展了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2015年黔南全州茶园面积比2007年增加了112.9万亩,增长了6.24倍,年均增长28.07%。2013-2015年黔南茶产业投产面积分别为38.53万亩、47.92万亩和54.83万亩,年均增长19.29%。图 1 2007-2015年黔南茶园面积数据来源: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以及中国黔南茶叶信息网。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亩产较高图2反映了2009-2015年黔南茶产业的总产量和产值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近年来,黔南茶产量上升较快,产值迅速增长。2009年黔南全州茶叶总产量是0.42万吨,随后缓慢增长至2012年的0.85万吨,2013年及以后增长迅速,到2015年茶叶总产量为2.09万吨,年均增长30.78%。黔南茶产值由2011年的8.1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3.64亿元,增长了3.13倍,年均增长42.58%,其增长速度快于产量的增长速度。2015年,黔南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5.47亿元,同比增长91.18%。并且,黔南茶叶单产也增长较快。黔南茶叶单产从2013年的28.03千克/吨增长到2015年的38.12千克/吨,年均增长16.61%。图 2 2009-2015年黔南茶产业总产量和产值数据来源: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以及中国黔南茶叶信息网。茶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黔南茶叶生产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黔南全州茶叶企业(包括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长。2011年黔南全州涉茶产业(含合作社)有143家,2014年迅速增长到834家,2015年达到900家,近五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8.39%。根据“2015年黔南州茶产业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全州新增茶叶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3个。全州涉茶企业(合作社)发展到900家,其中:茶叶加工企业280家、茶叶合作社198家、茶叶加工点627个、初制加工企业215家(新增54家)、精制加工企业37家(新增5家)、精深加工企业1家、清洁化生产线28条。经过近8年的发展,黔南茶叶龙头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县级龙头企业从2007年的97家发展到2015年的72家,省级龙头企业从2007年的5家发展到2015年的27家。并且,2015年黔南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与此同时,全州各地捆绑使用各种项目资金,探索出“以短养长”种植模式、“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合作开发模式,“企业带大户、大户带散户”茶园流转模式,企业连片开发、农户规模种植,走上了茶叶基地建设和产销多元化发展之路。图 3 2011-2015年黔南涉茶产业数量(包括合作社)数据来源: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以及中国黔南茶叶信息网。都匀毛尖品牌体系逐渐完善黔南茶叶品牌以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最为出名。都匀毛尖茶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15年都匀毛尖以20.71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3名,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是贵州省唯一入选中国前20强的茶叶品牌。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较上一年13.78亿元增长6.93亿元,增幅为50.29%,排名由上一年的第24位提升到第13位,综合排名提升了11位,这是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在 2005 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都匀毛尖证明商标保护产品的基础上,黔南先后颁布了都匀毛尖茶和贵定云雾贡茶综合标准化体系、成功申报都匀毛尖茶和贵定云雾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2015年,贵州省质监局批准发布都匀毛尖茶和都匀毛尖茶加工技术规程两项省级地方标准。都匀毛尖品牌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使都匀毛尖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品牌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较为完善的名优茶品牌之一。2011 年 8 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全州首批10 家企业获准使用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制作了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防伪标签 100 万枚,免费发放授权企业使用。此外,黔南州茶叶协会还讨论通过了黔南州茶叶行业自律公约,该公约能够有效规范我州茶叶企业经营行为,保障行业整体利益,创造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黔南茶叶行业健康发展。本章小结本章首先详细地分析了黔南州自然资源现状,并从黔南茶叶基地建设、茶叶产量、产值、茶叶企业数量和规模以及都匀毛尖品牌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1)茶叶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亩产较高;(3)茶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4)都匀毛尖品牌体系逐渐完善。黔南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优势自然品质优异贵州是茶叶原产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海拔高度、年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湿度、年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等都适合茶叶生长。茶园土壤多为酸性黄壤,肥力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优质产品的形成。这些都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贵州茶叶产品内含物丰富,其中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两大指标尤为突出。经检测,绿茶样品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多在以上,水浸出物一般在以上,普遍高于贵州省外其它地区江浙一带的名优绿茶游离氨基酸在左右,水浸出物大多为左右,内质好、耐冲泡7。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茶叶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工资成本占茶叶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则可以减少茶叶的生产成本。贵州茶产业中劳动力工资占茶叶生产成本的到,贵州农村劳动力价格平均巧元天到元天,比江苏、浙江等中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低左右,因而贵州茶叶生产具有较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7。品牌和历史文化优势贵州茶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有个名优茶入选中国名茶志,至今还幸存不少的古茶树,保存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拟茶籽化石”。茶经中有黔茶的记载,民族茶文化历史悠久,为贵州茶叶发展奠定了基础。贵州有绿茶、红茶、紧压茶等各类名优茶个,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个绿茶个,新创名优茶个,有记载的历史名茶个。都匀毛尖、羊艾毛峰、贵定雪芽、羊艾牌特珍特级、泥江翠片、遵义毛峰、银球茶等具有一定知名度。主要获奖品牌产品有7政策支持和茶文化建设政府政策大力支持7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和发展规划有利于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持续稳定推进。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制定了贵州省茶叶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显示,目前,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府己将发展茶产业列入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部分地区主导产业。“十一五”期间,贵州省茶叶加工业总产值预期年均增长,到年,种植面积万亩,实现产值亿元,年发展到万亩,实现产值亿元。另一方面,组织了“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为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奠定了基础,茶叶发展还纳入了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年一年7。积极举办茶文化活动茶叶作为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特定消费者而言,其文化内涵甚至大于其内在品质,政府积极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大力推进茶叶品牌建设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认同度并刺激消费需求。贵州省举办的大型茶文化活动主要有7劣势茶园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目前,黔南州已具有产生力的茶园多已种植茶树几十年,茶树的品种老化,基础设施陈旧,在加上传统管理模式不到位,很多略成规模的茶园都存在产量降低、土层退化、茶树不生长等问题。并且规范化标准生产差距很大。当前黔南只有小部分规模大的企业按标准生产,多数作坊式的企业随意生产,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与标准差异较大。而在加工工艺中又会因为炒茶工艺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茶叶产品的品质及产量,茶农们的收入大幅减少。机械化水平不高在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上,全州的机械化比重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生产,由于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茶叶机械的发展比较缓慢,导致名优茶规模上不去,标准化难以实现,夏秋茶不能充分的利用,开发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茶叶机械严重不足,不仅标准化提升和规模化推进缓慢,一定程度上还成为提升全州茶产业效益的瓶颈。茶叶品种单一,深加工水平低黔南州茶叶生产呈现出以都匀毛尖、贵定云雾贡茶为主的名优茶主导状态,名优茶的开发和发展比较好,夏秋茶生产工艺涉足不深,开发较弱,大宗绿茶、红茶、乌龙茶以及黑茶等夏秋茶大宗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茶资源的利用率、茶叶下树率比较低,茶叶深加工方面鲜有涉足,浪费比较大,茶产业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茶叶种植点多面广,单体规模小,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系紧密”的抱团式现代产业组织体系。产业体系串不起来,茶叶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不大不强,没有号召力,在“茶农合作社龙头企业销售市场经销商终端消费”各个节点上没有建立起价格形成合理、利润分配公平的成熟销售链条。经销企业、合作社规模小,布局分散,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没有形成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且互相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作,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机遇农业政策倾斜,政府重视“三农”农业是国之根本,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从年至年、年至年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关注力度愈来愈大,在政策上大开绿灯。在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地方财政也要根据当地财力和农业发展实际安排一定的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自年之后将茶叶机械加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菜单中8。浙江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省内欠发达区域发展问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建设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促小康工作将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举措。庆元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县市之一,根据浙江省年政府报告,加快主导产业开发,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庆元对接海西谋求新跨越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县政府明确了“领先一步、主动融入、全面对接、重点突破”的具体方向和实施步骤,将农业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积极筹建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连续年推出扶助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茶叶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如此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巨大,对茶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机遇8。名优绿茶市场空间巨大近十年,茶叶成为世界的消费主体,每年以的消费速度递增,再加上绿茶饮用价值和茶叶的药用价值的开发,促使世界茶叶贸易总量增加与红绿茶比例此消彼长的新变化,使得绿茶在开拓市场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国内绿茶消费增长率在以上,名优茶消费增长在以上。在年“非典”之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了茶叶是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提出茶叶中的“茶氨酸”等化学物质可以大幅度增强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尤其是绿茶的这种能力可以达到倍。对于名优绿茶的开发,随着茶叶科技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更加青睐于绿茶8。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倍受关注由于三鹿奶粉三聚氰氨事件及注水肉、湘水油、农药菜等事件频频发生,导致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日渐提高,从而促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速度成为当前食品消费的热点和卖点。庆元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全市、全省有机茶和无公害高山优质茶的特色优势产区,生产出质量上乘的高山有机茶叶,更加受到大都市人的青睐。茶叶需求的增加,势必促进茶产业的发展8。威胁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利润下降由于食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导致农产品生产物资价格也同步上涨,比如年庆元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针对农业投入品价格涨幅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县农药、化肥、柴油等主要农用物资,价格同比年平均上涨了,特别是氮、磷、钾等肥料上涨价格更是达到了以上。虽然政府出台茶叶机械购置补贴的惠民政策,但茶叶加工设备售价提高,对于茶农家庭作坊来说,依然是不小的负担茶园管理、采摘、加工等劳动用工工资不断提高,也直接降低了茶叶生产的利润8。外部环境的压力加入后,绿色壁垒成为出口的最大绊脚石,尤其是龙头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庆元茶叶企业与其它地区茶叶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二是规模和实力上的差距三是产业资金引进的差距四是行业本身的差距。由于缺乏标准化和产业化,导致我县众多茶叶企业的产品无法顺利销住国外。所以,如何推进庆元茶业产业化发展和产品的组织化、标准化建设已成为茶叶外销企业所虑的问题8。发展战略本章小结促进黔南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切实解决茶产业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国发 2 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 16 个重点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全州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及 2012 年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真正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州的支柱产业来抓。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把茶业发展为我州支柱产业的思想不动摇,切实将茶产业发展重任担当起来,进一步推动全州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落实和强化组织领导,将茶产业发展工作作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的重点工作职责之一纳入考核,尽快推动都匀、贵定、瓮安、平塘、独山、罗甸 6 个县市成立单列常设的正科级茶产业办公室,编制 15 人以上,财政足额预算工作经费,确保茶产业发展有人抓、有条件抓9。整合项目,加大投入,认真抓好茶园基地建设以国发 2 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茶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为契机,制定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出台更大的激励机制,创造争取项目资金的宏观环境,加大财政投入,州县财政茶产业发展资金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体增长幅度,理顺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凡是能用于茶叶发展项目资金尽可能向茶产业倾斜;推动金融支持,凡金融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均给予全额贴息,切实落实产业发展投入,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茶叶基地 100 万亩的发展目标9。积极开展服务体系建设,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茶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服务体系建设是关键的支撑条件,在州县两级茶办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三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以贵州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科研体系,尽快推动都匀毛尖茶叶技术研究所的成立;二是建立健全茶叶检测中心和茶叶质量监督监控体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茶叶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州内大中专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培养各层技术干部,依托公益性岗位推进村级茶叶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高中低、专业配套、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9。加强品牌建设,引领茶产业快速发展全州紧密围绕都匀毛尖和贵定云雾贡茶品牌建设茶叶基地,推广贵定鸟王茶树良种的栽培,逐步提升地方茶树良种种植比例,开展品牌宣传,深入挖掘黔南茶文化内涵,积极采取措施构建都匀毛尖茶文化展示平台及茶博园等。提升都匀毛尖和贵定云雾贡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覆盖面,优化品牌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品牌管理专家委员会,适应市场发展,逐步完善茶叶标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9。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茶产业持续发展全州按照招大引强和扶优扶强的总体要求,出台更加优惠的企业扶持政策,招引大型企业投资黔南茶产业,现阶段重点扶持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和贵州长通集团等企业集团投资的大型茶叶企业,创造条件扶持本土企业,逐步形成合理的规模企业体系,强化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逐步实现茶农和企业的有效融合,在一定时期内,合理规范企业税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9。调整品种结构,加强茶叶机械推广全州将加强对夏秋茶的开发和利用,调整品种结构,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和机构对夏秋茶进行开发利用,对开发和生产红茶、黑茶、乌龙茶的企业进行扶持,对采购茶叶机械继续执行农机单机补贴,对采购成套的生产线茶叶机械进行专项资金补助9。本章小结结论茶产业作为黔南州重要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集生态、经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功能为一体,是黔南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经营手段发展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的重点产业。加快推进茶产业是黔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增收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号(是指“参考文献”这四个字用黑体小三号)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1 孙婷婷. 贵州茶产业竞争力研究_孙婷婷J.理论与当代,2010,09: 20-23.2 潘科,牟小秋,沈强,等. 论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潜在危机_潘科J.贵州茶叶,2010,02: 10-13.3 侯彦双.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 05: 379-380, 385.4 安亚军. 贵州省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