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1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2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3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4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DiscussionontheConcreteConstructionTechnologyinConstructionalEngineering 陈静CHENJing (唐山广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唐山063000) (TangshanGuangye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Co.,Ltd.,Tangshan063000,China)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度的加快,我国对于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对于建筑的刚性需求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型产业。目前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随着混凝土在各种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由混凝土所带来的房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用料以及施工工艺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希望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andtheaelerationofurbanizationprogress,thedemandforallkindsof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isbeingbiggerandbiggerinChina.Undersuchenvironmentbackground,therigiddemandofbuildingspromotesth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anditmakesconstructionindustrybeetheeconomicpillarindustryofChina.Concreteisthemostmonbuildingmaterialsinconstructionindustry,astheapplicationscopeofconcreteinavarietyofhousingconstructionconstantlyexpands,thebuildingqualityproblemscausedbyconcreteismoreandmore.Aimedattheconcreteconstructionmaterialsandconstructiontechnologyinconstructionalengineering,thispaperputsforwardtherelatedimprovingmeasures,andexpoundstheexamples.Ithopestohelpthehealthy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水泥;施工技术;特性 Keywords:constructionalengineering;concrete;cement;constructiontechnology;characteristic :TU755:A:1006-4311(xx)20-0226-02 0引言 群众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使得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各种房屋质量问题的频发,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探索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从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1.1混凝土中水泥的选择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依据不同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水泥品种有很多,可以按照水泥的用途和性能划分为以下三种: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通用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所使用的水泥的类型、强度等级、硬度等级、出厂时间和保证斯等重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查。表1描述的是各类水泥的特性。 1.2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选择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严格选用砂石骨料的品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砂石骨料:砂石骨料的价格、物理性质、运输成本、加工成本等。砂石骨料应清洁、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23.0范围内,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42.8范围内。而且混凝土中细骨料的含水率要低于6%。 1.3外加剂的选择 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是粉煤灰,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能够减少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热,从而在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不至于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此外,外加剂还起到减水率的作用,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手段,一般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将减少用水量控制在15%左右。如C30混凝土,若水泥用量在400kg,水灰比0.5,则用水量应为200kg,减水率15%,减少30kg用水,实际用水170kg,则水灰比就变为0.42,而强度等级则上升10%以上,因此,选择合理的外加剂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分析 2.1混凝土施工的工作的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不仅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科学计算以确定合适的混凝土各原料的比例,在浇筑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浇筑时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多次浇筑。在浇筑完成之后还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特别是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时候,如:严寒和酷暑,在这样的条件下混凝土外表面的温度和含水量变化较大,很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不至于过大,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4-18以上,振捣时间宜在10-20s,振捣时间宜在10-20s,初凝时间控制在为5-8h,当气温比较高时控制在4-6h,而终凝时间一般控制为8-14h。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d。 2.2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的要点 在搅拌的过程中要不定时地进行抽样检查,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合格。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搅拌的时间也有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保证钢纤维不会发生结团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先往搅拌机里加沙石,然后再加入钢纤维、水泥、外加剂等材料,保证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的质量。所选钢纤维力学性能要高于一极碳素钢要求,主要参数包括:长度25-50mm、直径0.3-0.8mm、长经比40-100。最好选择河沙,并将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径要低于20mm,最好为钢纤维长度的2/3。 2.3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的要点 一般来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地点与混凝土的搅拌地点都不在一起,因此混凝土一般都由搅拌车从搅拌站运送至施工现场。在运输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含水量等很容易发生变化,从而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运送上一定要制备完善的计划,最大限度减少运输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凝固的现象,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加以搅拌或者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搅拌。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避免长途运输,选择离施工地点近的搅拌站。粗骨料最大粒径和输送管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泵送高度低于50m,则卵石不宜超过12.5,碎石不宜超过13;如果泵送高度在50-100m之间时,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值在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则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值宜在 14-15。 3工程实例 某建筑物地下2层,主楼20层,裙房3层。建筑总面积为35195.2m2,其中地下2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车库,地下室1层为停车库。1层到3层为商业用房,4层到5层为写字楼,6层到20层为住宅楼,此外在11层到12层之间存在一个转换层,高度为72.9m。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其强度等级如下:基础筏板C45P12;基础垫层C15;蓄水池C35P12;地下室侧壁C60P12;地上18层,地下室12层柱子、剪力墙C60,楼梯、构造柱C30;各楼层梁、板柱子强度均需要降低两级。表2是C45P12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本工程特点,基础底板CA5P12混凝土厚度为1.8m,整块混凝土体积为5500mL。经过热工计算发现,如果温度降低l0,那么需要使用300t水,并且50h后才能完成降温。考虑多种因素,首先优化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入仓和出机时的质量,拌制时间控制在60s,采用泵送混凝土,同时还要对混凝土的拌合温度和坍落度进行严格控制。浇筑温度控制在6.7-8.6之间,坍落度保持在160mm-180mm之间;根据施工需求混凝土初凝时间应该大于6h,每隔1小时向施工现场输送60m3混凝土。 通过系统性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后,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来选择与之对应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由此而兴盛。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主要材料,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提高房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水泥、砂石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的选择,并且找到最科学的水泥、砂石骨料以及水的配比,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细节因素,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