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doc_第1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doc_第2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doc_第3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doc_第4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 徐珍珍李江张新清饶云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深圳518052 摘要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均实施HMGHCG疗法,记录其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体内各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B超检查机体生殖系统变化情况及妊娠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体内LH(30.986.35)mIU/mL、P(23.465.59)ng/mL、FSH(16.884.45)mIU/mL、E2(219.8746.54)pg/mL及PRL(13.263.87)ng/mL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子宫体积(36.8911.03)cm3、优势卵泡数量(2.311.25)个、卵巢体积(8.205.36)cm3、子宫内膜厚度(1.320.21)cm等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妊娠成功率为62.50%。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HMG-HCG疗法可获得满意疗效,机体内相关激素水平显著提高,机体内子宫、卵巢及卵泡等妊娠相关环境获得显著改善,妊娠成功率较高,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不孕不育;治疗效果 R711.6A1672-5654(xx)09(c)-0149-02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主要特征为性腺功能较差,机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量较少,患者表现为长期闭经甚至不孕,乳房、生殖器等性器官萎缩,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严重伤害1。本文将对我院自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9.892.24)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1.270.42)年。 12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诊断标准;无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疾病史、手术史及畸形情况;无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类疾病;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依从性良好,可遵医嘱完成治疗;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治疗方法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均实施HMGHCG疗法。于患者撤退性出血或月经期第5天开始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药物治疗,初始计量为每天150IU,待连用5d仍无效者每日递增剂量37.575IU,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450IU,给药时根据患者B超所示卵泡数目及大小随时调整剂量,待体内至少有1个卵泡直径不小于18mm,则应停止HMG给药,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800010000IU肌肉注射,之后诱导排卵及指导夫妻同房。待清晨测得患者基础体温(BasalBodyTemperature,BBT)升高3d后给予口服10mg/次地屈孕酮,每日给药2次,连续治疗15d后若患者成功妊娠则继续给予黄体支持治疗,直至妊娠12周或更长为止。若治疗过程中患者经B超检查可知体内出现3个及以上直径不小于18mm卵泡,应将HCG给药量减至5000IU或征求患者同意后停用,以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记录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体内各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B超检查机体生殖系统变化情况优势卵泡数量(直径不小于18mm)、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及妊娠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测量方法基础体温:清晨患者睡醒后即刻给予口腔体温测定(5min),测量前禁止起床、排便、禁食及其他活动;生殖激素水平测定:清晨空腹抽取3mL静脉血液作为检测样本,3000转/min离心10min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polarizationimmunoassay,FPIA)测定血样中黄体生成素(LH)、孕酮(P)、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催乳素(PRL)水平,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由雅培公司提供(AbbottAXSYM),参数设定: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65nm、检测波长475nm。 1.2.4疗效判断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激素水平 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体内LH、P、FSH、E2及PRL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生殖系统 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体内子宫体积、优势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注:表示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妊娠率 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共实施41个促排卵周期,其中10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为62.50%。 3讨论 研究表明2,下丘脑及腺垂体异常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量缺乏,或GnRH受体基因突变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量较低,是发生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hypognadism,HH)的主要原因,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发病率约1/50000,显著高于男性发病率1/10000。女性机体正常月经周期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共同实现,若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下丘脑及垂体病变,GnRH相应减少,女性患者则易发生性功能减退、闭经、第二性征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甚至不发育等情况,女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就诊主诉主要为闭经及不孕不育。 有研究显示,HMGHCG疗法是目前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疾病的主要方法,其中HMG由绝经后妇女尿液中提取获得,属于促性腺激素,主要成分包括LH及FSH,临床主要使用目的为替代垂体激素3;HCG由妊娠妇女尿液中提取获得,其作用为促使成熟卵泡排卵。研究表明4,FSH可与颗粒细胞的相关受体结合达到促进卵泡增长及增加E2分泌量的目的,LH可促进泡膜细胞合成雄烯二酮及睾酮,二者可对卵泡产生刺激,使其不断生长发育最终成熟。本文中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使用HMG-HCG疗法后,体内LH、P、FSH、E2及PRL等相关激素水平均显著上升,且子宫体积、优势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改善,提示机体为成功妊娠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妊娠成功率高达62.50%,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与孟昱时5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研究表明6,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机体长期处于低雌激素环境中,因此卵巢对HMG具有并不理想的应激反应,且此类患者大多子宫较小、内膜较薄。提示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所致不孕不孕患者使用HMG进行治疗前,若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显著调节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使体内环境达到生育要求后使用HMG启动卵泡生长,可获得更为显著的妊娠成功率。有研究显示7,诱导卵泡发育的主要激素为FSH,但在卵泡完全成熟及成功受精过程中,LH仍属于必需物质。但有研究表明,仅需1%LH受体被占用即可最大限度对泡膜细胞进行诱导,使其生成甾体激素利于受孕,若LH过多则将对卵泡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合理掌握HMG使用量,达到控制优势卵泡数量及尽量减少药物用量的双重目的。 综上所述,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HMG-HCG疗法可获得满意疗效,机体内相关激素水平显著提高,机体内子宫、卵巢及卵泡等妊娠相关环境获得显著改善,妊娠成功率较高,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8。 参考文献 1魏丽娜,孙秀芹下丘脑性闭经不孕患者治疗方案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xx,7(6):558-561. 2陈新娜19例下丘脑性闭经的诊断及助孕治疗分析J生殖与避孕,xx,29(6):402-405 3陈新娜,乔杰,李红真,等19例下丘脑性闭经的诊断及助孕治疗分析J生殖与避孕,xx,29(6):402-404 4徐艳文,朱莉,古芳,等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促排卵治疗J生殖与避孕,xx,32(9):113-114 5孟昱时,马兰,杨晓玲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和助孕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